「地球一小時」活動有何意義?全球關燈後,世界變成了這般模樣

2021-01-11 奇點使者

審核:小文

引言:現代社會有一個顯著的特徵,那就是人人家裡都在用電。無論是熱水器、電飯煲還是熱水壺,幾乎可以通過接電來運作。隨著人類用電量越來越大,對地球的汙染也越來越嚴重,「地球一小時」活動呼之欲出。它除了環保還會產生什麼影響?

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地球自然環境也每況日下,因此許多國際組織開始在某一天設定特別的節日,目的就是呼籲人們關注地球環境問題,以自己綿薄之力來保護地球。其中有一項活動曾經在全球範圍內展開,它就是所謂的「地球一小時」。人們自願參加這項活動,而且活動要求非常簡單,就是在一個小時內不開屋內任何的燈光。這樣的活動一度被認為是節能環保的提倡,然而也有不少人對該項目的可行性表示懷疑。

在還沒有發明交流電和電燈之前,古人們都是借用自然光線或者蠟燭以及煤油燈的光來照明。當然也由於那時候地球上的人口基數不大,所以古人通過燃燒蠟燭所產生的溫室效應並沒有那麼明顯。隨著人類拉開工業革命的序幕,電燈開始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中,它在短暫的幾十年裡逐漸取代了蠟燭和煤油燈等傳統照明方式。現在我們都會用「燈紅酒綠」來形容一個城市的繁華,其中燈光的裝飾是必不可少的。

毋庸置疑,如果現代人的生活中長時間缺乏人造光源的支持,那麼生活很快就會變得十分混亂。而人類能夠使用電燈的前提是有穩定的電源提供,這就需要各大發電廠日夜不停地運作。目前世界上佔比最高的發電廠應該是火電廠,它是通過燃燒煤礦等物質來提供產電的能量,而代價就是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去。

鑑於這一情況,國際環保組織提出了地球一小時的概念,如果全世界不同地區都能夠在一個小時內停止開燈,那麼不但會減少很多光汙染,還在很大程度上節能。然而有專家對該活動的可行性表示質疑,活動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方式不正確會導致效果出現巨大偏差。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發電廠的運作。維持每個城市正常秩序的電能都是由發電廠提供的,而且發電廠不僅全天候不停機運作,有時候一整年都不會停機,除非需要進行定期檢修。

再者,電力系統的設計是根據城市的總負荷決定的,其中充分考慮到一般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但是並沒有考慮到如果整座城市都突然不用電的情況。電是一種即時消耗能量,如果發出來不用的話就會浪費。所以當這邊在不斷發電的時候,用戶那邊卻大大減少了用電量,這對電力系統的運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巨大的負荷波動容易導致電力系統出現局部故障,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整個城市的電網癱瘓。由此看來,一味地追求「地球一小時」這個活動對我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益處,除了能省一些電費之外,並沒有其它優點了。因為電廠一直都在運行,無論用戶家裡是否在用電,它都要保證整個電網的可靠運行,所以平日裡多注意節約用電就好了,沒必要集中在一個時間段省電。

相關焦點

  • 地球一小時2019主題關燈時間是什麼時候?地球一小時活動意義
    去年,有超過180 個國家和地區積極地響應「地球一小時」活動。  隨著全球環境治理相關議題的變化和發展,地球一小時在中國的主題從最初的關注氣候變化,逐漸延伸到公眾日常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今年,隨著由中國主辦的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逐漸臨近,生物多樣性已成為全球最為矚目的環保議題。
  • 火星為何會變成如今這般模樣?科學家耗時數年,總會有答案
    火星是一顆很荒涼的星球,但它並不是一出生就是這個樣子,科學家經過研究後發現,火星曾經是擁有很多海洋,甚至還有氧氣但是因為某種原因,導致火星的生機全部消失了,剩下一片荒涼,如今的火星就如同沙漠一般;那麼導致火星變成今天這般模樣的「罪魁禍首」就是是什麼?這就是我們前面說到的「火星塵暴」。
  • 人類消失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模樣?浙江的「無人村」一目了然!
    人類消失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模樣?浙江的「無人村」一目了然!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在這裡繁衍生息,生兒育女,擁有了安穩的家園。地球提供適宜的環境、充足的陽光、水資源等,這些都是人類生存的前提條件,如果不是地球賦予人類這麼多,或許人類早已經不復存在。自科技水平有所提升之後,人類的活動蹤跡愈加頻繁,從外太空到海洋,人類是有求知慾的,對未知領域都懷抱著一顆探索心,例如貧瘠的沙漠、高聳的山峰,人類都去探索過,無論前方有多麼危險,人類都從未停止過前進的步伐。
  • 才變成如今這般模樣!
    才變成如今這般模樣!若說到太陽系內科學家最為感興趣的一顆星球的話,毫無疑問這顆星球肯定是火星,這是因為科學家一直認為人類在未來,是很有機會移民到火星上生存的,哪怕現如今的火星環境還和我們地球環境相差甚遠,但是科學家卻很有信心將火星改造成一顆不輸給地球環境的星球。
  • 2億年後的地球是何模樣?科學家畫出模擬圖,一眼警醒人類!
    2億年後的地球是何模樣?科學家畫出模擬圖,一眼警醒人類!宇宙中的眾多星體中,唯獨地球人類了解的不少,至少知道地球由七分海洋三分陸地構成。與其說它是一顆星球,不如說是一顆水球,被海洋覆蓋著。例如大氣汙染、全球變暖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讓科學家猝不及防,再一次讓人類認識到地球環境的變化。地球早已失去蔚藍色的模樣,變得灰濛濛的一片。尤其是氣溫的巨變,全國各地都有體現,南北極地區變化最明顯,冰川的消融導致海平面的上升,周圍地區直接被淹沒,不敢設想未來會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2億年後的地球是何模樣?科學家畫出模擬圖,一眼警醒人類!
  • 「地球一小時」活動在世界各地舉行(2)
    「地球一小時」活動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於2007年為應對氣候變化而發起的一個全球活動,號召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指定的一個小時內關閉不必要的電源,表明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 新華社/歐新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3月29日 (外代二線)(14)「地球一小時」活動在世界各地舉行 這是3月28日的拍攝的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熄燈後的照片。
  • 為什麼會有地球熄燈一小時的活動?
    為什麼會有地球熄燈一小時的活動呢?有人會問了,就算熄燈一個小時又能能怎麼樣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先了解一下「地球一小時」的由來!「地球一小時」的由來:「地球一小時」也稱「關燈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2007年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籲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20:30期間熄燈一小時,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
  • 地球一小時"的意義,在一小時之外
    日前,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鳥巢體育中心舉行,北京鳥巢、水立方及深圳海岸城等全國各城市地標性建築在20:30分熄滅燈光。「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倡議。
  • 人類消失後, 地球會變成什麼模樣? 浙江的「無人村」一目了然
    1自科技水平有所提升之後,人類的活動蹤跡愈加頻繁,從外太空到海洋,人類是有求知慾的,對未知領域都懷抱著一顆探索心,例如貧瘠的沙漠、高聳的山峰,人類都去探索過,無論前方有多麼危險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看到人類的身影。隨著全球人口的增多,人類也為人口數量過多的問題煩惱,甚至生出想要移居星球的想法,來緩解地球的人口危機。
  • 地球在200年後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畫出模擬圖,太壯觀了!
    地球在200年後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畫出模擬圖,太壯觀了!史前的地球是蔚藍色的,自從人類出現以後,地球開始變得多樣化,正因為地球上百分之70都是海洋,才讓地球看起來如此美麗。200年後的地球我們回想一下小時候的景象,雖然沒有現在這樣高科技的手機,但我們在樹下就可以變得很涼快,中午可以伴隨蟬聲和鳥叫午睡,可是現在仿佛一切都變了,在夏天也很少能夠聽到蟬的叫聲,這都是因為人類工業社會對環境的汙染。頻繁向大氣層中排放垃圾汙染物,給整個地球都造成了汙染,因此科學家推算出200年後的地球模樣。
  • 世界各地響應「地球一小時」活動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更多圖片2009年「地球一小時」活動於上周六舉行,當晚,世界各地的旅遊標誌性建築和家家戶戶紛紛熄燈響應該活動。「地球一小時」是一項全球範圍的活動,旨在讓人們意識到氣候變化的威脅。
  • 為地球發聲|綠會地球一小時工作組研究啟動「3.28地球一小時活動...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2020年作為「生物多樣性超級年」,將迎來第13個「地球一小時」日,也稱「關燈一小時」活動。這是一項全球性的活動,自2007年在雪梨首次發起後,以驚人的速度席捲全球,億萬民眾踴躍參與。
  • 2020「地球一小時」活動舉行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29日電(記者 舒迪)3月28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於20時30分首次開啟線上互動儀式,以線上直播的形式聯結知名企業家、藝人、音樂人等,帶來禮讚自然和生物多樣性的互動一小時。
  • ...綠會地球一小時工作組研究啟動「3.28地球一小時活動」倡導生態...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2020年作為「生物多樣性超級年」,將迎來第13個「地球一小時」日,也稱「關燈一小時」活動。這是一項全球性的活動,自2007年在雪梨首次發起後,以驚人的速度席捲全球,億萬民眾踴躍參與。
  • 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樹,引進中國卻成這般模樣,網友:價值呢?
    森林中的樹和城市中的樹相似,只不過森林中的樹,多了一個調節地球氣候和促進水循環的功能。由此可見樹是很重要的,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樹,不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樹,引進中國後卻成這般模樣,網友:價值呢?這棵樹在原本的生產地上是非常有價值的,但是引進中國後這種樹的價值沒有被開發出來,網友不禁疑問,這棵樹的價值去哪裡了呢?
  • 助力環保行動,地球「熄燈一小時」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地球一小時」活動?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近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啟動儀式正式在北京鳥巢體育中心舉行,當時,北京鳥巢還有水立方以及深圳等各地地標性建築在20:30統一熄燈。那麼地球「熄燈一小時」的真正意義又是什麼呢?
  • 百度輸入法公益行在繼續 相約「地球一小時」活動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地球一小時"環保公益活動於昨晚(3月28日)舉行。作為WWF世界自然基金會2020「地球一小時」活動年度推廣合作夥伴,百度輸入法今年號召大家參與加入"地球一小時"線上熄燈活動,呼籲大家節能減排。
  • 南京小學生開展「地球一小時」活動
    &nbsp&nbsp&nbsp&nbsp「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隨,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3月25日晚19點30分,建鄴區繽潤匯廣場上傳來了一陣動人的歌聲,來自新城小學南校區的200多名少先隊員正在開展「地球一小時」公益活動。
  • 地球一小時 網易活動免費抽獎
    地球一小時,是綠色環保的一個倡導,也旨在讓大家可以關燈一小時,降低損耗,還地球一個綠色的環境。那麼,你知道,網易的地球一小時活動,要如何免費參加,並抽獎嗎?點擊打開網易首頁,進入,就會看到網易首頁上的地球一小時活動。
  • 2億年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模樣?地質學家給出模擬圖,太壯觀了
    引言:再過2億年,地球會變成什麼模樣?有人認為地球環境將變得更加和諧與美好,有人認為地球將穿上科技外衣,還有人從地質角度進行分析。從理論上來說,2億年後地球可能擁有更多大陸,到時候,「七大洲」將會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