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小文
引言:現代社會有一個顯著的特徵,那就是人人家裡都在用電。無論是熱水器、電飯煲還是熱水壺,幾乎可以通過接電來運作。隨著人類用電量越來越大,對地球的汙染也越來越嚴重,「地球一小時」活動呼之欲出。它除了環保還會產生什麼影響?
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地球自然環境也每況日下,因此許多國際組織開始在某一天設定特別的節日,目的就是呼籲人們關注地球環境問題,以自己綿薄之力來保護地球。其中有一項活動曾經在全球範圍內展開,它就是所謂的「地球一小時」。人們自願參加這項活動,而且活動要求非常簡單,就是在一個小時內不開屋內任何的燈光。這樣的活動一度被認為是節能環保的提倡,然而也有不少人對該項目的可行性表示懷疑。
在還沒有發明交流電和電燈之前,古人們都是借用自然光線或者蠟燭以及煤油燈的光來照明。當然也由於那時候地球上的人口基數不大,所以古人通過燃燒蠟燭所產生的溫室效應並沒有那麼明顯。隨著人類拉開工業革命的序幕,電燈開始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中,它在短暫的幾十年裡逐漸取代了蠟燭和煤油燈等傳統照明方式。現在我們都會用「燈紅酒綠」來形容一個城市的繁華,其中燈光的裝飾是必不可少的。
毋庸置疑,如果現代人的生活中長時間缺乏人造光源的支持,那麼生活很快就會變得十分混亂。而人類能夠使用電燈的前提是有穩定的電源提供,這就需要各大發電廠日夜不停地運作。目前世界上佔比最高的發電廠應該是火電廠,它是通過燃燒煤礦等物質來提供產電的能量,而代價就是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去。
鑑於這一情況,國際環保組織提出了地球一小時的概念,如果全世界不同地區都能夠在一個小時內停止開燈,那麼不但會減少很多光汙染,還在很大程度上節能。然而有專家對該活動的可行性表示質疑,活動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方式不正確會導致效果出現巨大偏差。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發電廠的運作。維持每個城市正常秩序的電能都是由發電廠提供的,而且發電廠不僅全天候不停機運作,有時候一整年都不會停機,除非需要進行定期檢修。
再者,電力系統的設計是根據城市的總負荷決定的,其中充分考慮到一般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但是並沒有考慮到如果整座城市都突然不用電的情況。電是一種即時消耗能量,如果發出來不用的話就會浪費。所以當這邊在不斷發電的時候,用戶那邊卻大大減少了用電量,這對電力系統的運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巨大的負荷波動容易導致電力系統出現局部故障,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整個城市的電網癱瘓。由此看來,一味地追求「地球一小時」這個活動對我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益處,除了能省一些電費之外,並沒有其它優點了。因為電廠一直都在運行,無論用戶家裡是否在用電,它都要保證整個電網的可靠運行,所以平日裡多注意節約用電就好了,沒必要集中在一個時間段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