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昌會發生森林大火?與去年成因一樣嗎?

2020-12-05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3月30日下午14時左右,四川省涼山市西昌再次發生森林大火,與去年此地發生的大火相隔剛好一年。為了儘快控制火勢,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先後派出了3000多名消防戰士參與滅火,經過1天多的奮戰,除瀘山背面的大營農場還有一道火線外,其餘區域的火勢已基本控制,不幸的是,在參與救火的人員中,有18名消除戰士和1名嚮導壯烈犧牲,向他們表示沉痛的哀悼。西昌連續兩年幾乎在同一時間發生火災,其背向的原因是什麼呢?

森林作為一個分布面積較大、由眾多動植物組成的複雜生態系統,也是經常發生大火的一個重要區域,去年的亞馬孫森林大火以及持續到今年的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其過火面積巨大、影響範圍之廣、生態系統損失之巨,令世人震驚。大家知道,燃燒發生必須要具備3個條件:可燃物、助燃劑(主要是氧氣)以及達到燃點的溫度。森林要發生大火,必須也要滿足這3個條件,因此,在分析其產生原因時,要對照這三個條件,對森林所在的地理位置、氣候特徵、水汽循環條件等進行分析。

涼山西昌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地理位置:涼山西昌位於四川省南部,其「四至」範圍是:南到金沙江、北臨大渡河、東接四川盆地、西連橫斷山脈,處在東經100°15′-103°53′和北緯26°03′-29°27′之間。這裡的地形複雜多變,總體地勢是從西北到東南遞減,擁有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等眾多相互交錯的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如果從衛星圖上看,在四川省西部和北部分布著眾多山脈,這些山脈均屬於橫斷山脈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的山脈有芒康山、雲嶺、沙魯裡山、大雪山等,基本呈現的都是南北走向,而且北高南低。受地質活動的影響,在第三紀末期至第四紀初期這段時間,這裡構造運動非常活躍,山體在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擠壓之下,反覆出現變形和解體現象,山脈的峰嶺和谷地高差起來越明顯。

在這種地形地貌影響下,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條大江在這裡,隨著山脈之間幾乎平行的谷地也並列南流。在長期的河流衝刷下,這裡的河谷向下的水切力效果日益顯現,形成了江面狹窄、岸邊陡峻的「V型河谷」。而涼山正處於其中的一條河谷-安寧河河谷之內。

涼山西昌的氣候特徵

涼山西昌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比較明顯的氣候特徵是四季不甚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比同緯度的其它地區夏季顯得更加涼爽,冬季比較溫暖,年度溫差變化較小。

這裡年平均氣溫在14-17攝氏度,全年日照時長在2000-2400小時之間,太陽平均輻射總量為每年每平方釐米120-140千卡之間,全年無霜期在230天左右,光熱資源十分豐富,非常適合森林和農作物生長,因此植被覆蓋率很高。

該地區平均年降水量在1000-1100毫米之間,降雨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夏季,而春秋兩季氣候比較乾旱,其中6-8月的降水量可以達到全年降水量的30-60%。

當下涼山西昌的水汽循環特點

在每年的3月和4月相交的這段時間,正好是處於一年中比較明顯的乾旱季節,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之下,當下從海洋中形成的暖溼氣流逐漸佔據優勢地位,但是處在勢力不斷醞釀、與大陸冷空氣團展開拉鋸的時期。來自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暖溼氣流團,還沒有形成強大的攻勢。該區域在南部和西南部高山的阻擋下,逐漸北上的暖溼氣流,在順著並列分布的低洼河谷前進時,其水汽的消耗比較嚴重,途中滯留性較強,深入腹地的能力不足。隨著太陽向北回歸線移動,這裡的光熱條件愈發充足,溫度回升很快,甚至要比同緯度的地區溫度高出3-5攝氏度,因此共同推動形成了比較乾熱的氣候特點。該區域當下比較乾熱的氣候,在地理學和氣候學中有一個名詞來形容,那就是乾熱河谷氣候。該氣候是由宏觀大區域的水汽循環條件與地理環境造成的局部小氣候共同作用下的結果,主要特徵就是在相對封閉的河谷地帶,在從冬季轉向春季的過程中,隨著水汽含量的緩慢提升,在水汽凝結時,會向環境中釋放可觀的熱量,造成空氣溫度升高和溼度下降的情況,從而使得空氣十分乾燥、植物生長緩慢、部分植被乾枯。

在我國的西南部地區,比較典型的乾熱河谷氣候包括四川的攀枝花、西昌,雲南的怒江等,涉及其中的大部分河谷地帶。

造成火災的氣候原因

關於此次火災的發生,目前還正在加緊研究和論證。那麼從燃燒的3個條件進行分析,當下該區域已經完全具備,主要還是歸於氣候層面的原因。

第一,當下該區域的氣溫很高。已經連續多天超過30多度,可以想像近地面的溫度會更高,地表溫度達到60多度的機率也會比較大。

第二,當下該區域的溼度很低。據有關資料顯示,該區域近期降水非常稀少,而且在受乾熱河谷氣候的影響,空氣溼度值僅為15%左右,空氣十分乾燥,森林地表區域所覆蓋的大量殘枝枯葉中的含水量已經非常低。

第三,河谷地帶的焚風效應明顯。焚風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在迎風坡形成雲雨,在背風坡形成乾熱風。主要的產生機理是當大氣環流從高山經過地勢較低的區域時,會隨著地勢的降低而逐漸升溫。而該區域山脈分布廣泛,而且海拔很高,當氣流穿過高山進入谷地之後,就會在焚風效應的帶動下,急劇拉高河谷地帶的平均溫度、進一步降低空氣溼度。

總結一下

因此,在以上氣候因素的影響下,很容易在遭受雷電、水滴聚光、腐殖質發醞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為明火的情況下引發連鎖性的燃燒,再加上山區地形複雜、風向多變,極易造成火勢的蔓延,也給撲滅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當再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希望參與救火的人員密切關注火勢發展,做足做好各項防護措施,盡最大可能減少人員傷亡。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涼山接連出現森林大火?分析:亞熱帶乾熱河谷氣候惹的禍
    繼去年之後的涼山木裡大火之後,幾乎在同一時間,2020年3月30日,涼山西昌市再次燃起森林大火, 讓我們這麼多年輕消防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惋惜之餘,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場火災,西南地區又有怎樣的氣象條件?
  • 亞馬遜森林大火又來了,比去年同期更猛,著火原因讓人無語又無奈
    去年(2019年)南美洲亞馬遜森林大火至今還讓大家記憶猶新,數萬平方公裡的熱帶雨林被損毀,地球之肺受到了如此之大的損傷,讓每個人都很痛心,誰料想今年亞馬遜森林大火已經又燒起來了。
  • 澳洲森林大火眼睜睜燒了四個多月,為什麼不用人工降雨滅火?
    這場從東部昆士蘭鬱鬱蔥蔥的山區首先著起來的大火,本來以為會像往年一樣很快就會撲滅,但事實上卻遠超大家的預料,不僅大火沒有漸漸熄滅,著火點反而逐漸向全國蔓延,並且延續了四個多月後,仍然沒有熄滅的趨勢,以至於澳洲首相莫裡森周四(1月2日)前往澳大利亞東南方被大火破壞的科巴戈進行視察時,
  • 常名:非典疫情與澳大利亞森林大火或也有直接關係
    他乾咳了兩聲,然後神秘地說:"十幾年前咱們國家的那場SARS,很可能也是澳大利亞森林大火給整的!"我說:"那不可能啊!您怎麼知道那一年澳大利亞也發生森林大火了呢?"巖:"嘿,對你巖哥挑戰不可能了吧不是?我不知道那事兒就講這話,那還叫你巖哥嗎?咱就說第一例SARS感染者吧,他應該出現在2002年12月初,對不?"
  • 還記得去年的亞馬遜大火嗎?7月份超6000起火災,或要捲土重來!
    還記得去年的亞馬遜大火嗎?7月份超6000起火災,或要捲土重來!2019年的亞馬遜森林大火相信大家還歷歷在目,一度的登上頭條熱搜的新聞,曾經被稱為森林之肺的地方,卻成為了地球上最大的汙染源,網友們紛紛傳播亞馬遜大夥的照片,表示驚嘆,這個曾經為地球提供20%氧氣的地方,失去了往日的生機,導致越來越多的生物走向死亡。僅僅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場大火很有可能會再次捲土重來。
  • 俄羅斯多個核汙染地區森林發生大火
    中新社莫斯科8月11日電 (記者 田冰)俄羅斯國家森林防護中心11日說,受車諾比核電站核輻射汙染影響的布良斯克州林區日前發生28起火災,過火面積達269公頃。俄專家擔憂,放射性物質或將影響到莫斯科乃至歐洲東部。目前尚未得到俄官方最終結論。
  • 為什麼又是四川涼山?
    火災來勢洶洶,邊緣即將逼近西昌市區,那裡有存量約250多噸的石油液化氣儲配站、兩處加油站、西昌最大的百貨倉庫,極易引起爆炸,還有4所人員密集的學校環繞著,情勢危急。所幸,截至4月1日早上8點59分,四川森林消防總隊攀枝花森林消防支隊採取以水滅火的方式,已將瀘山火場東線東北側明火全部撲滅。但不幸的是,有18名撲火人員和1名當地嚮導犧牲在救火途中。
  • 澳大利亞森林大火的幫兇——桉樹
    是地球開始燃燒了嗎?去年亞馬遜森林大火,澳大利亞大火,中國涼山州大火......這些火災無疑對人類的生活造成了威脅,對人類的文明產生了破壞......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澳大利亞森林大火的幫兇——桉樹澳大利亞田間的桉樹澳大利亞大火持續了近半年,無數動物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家園
  • 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已經肆虐四個月,人工降雨能滅火嗎?
    人工降雨的前提是有雨可降,當一片含有大量水蒸氣的雲來到上空時,我們可以通過物理化學方法控制降雨的時間和地點;澳大利亞目前處於炎熱的夏季(12月~2月),乾旱少雨,絕大部分地區都不具備人工降雨條件,而且此次森林大火非常嚴重,除非是長時間的傾盆大雨,否則一般的中小雨對延緩火勢的蔓延起不了任何作用。
  • 火災成因多 地震算一個
    3月30日,四川西昌瀘山突發森林火災,火勢蔓延迅速,逼近西昌市區,並造成人員傷亡。在各種災害中,火災是人們最常遇到,並且嚴重威脅公眾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在眾多火災成因中,因地震產生的火災現象也經常發生。
  • 關於亞馬遜森林大火,這可能是最成功的一部紀錄片
    打開社交網絡,我們會發現,國內外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這場駭人聽聞的大火。 但大火不僅僅是當地人毀林開荒、縱火燒林造成的,全球氣候變化也是重要成因。
  • 森林大火中的兔子 | 小說
    這隻兔子好像在哭泣,因為它不時地眨著那雙因淌眼淚而變紅的眼睛……「你這是怎麼啦,變糊塗了嗎?」獸醫叫喚起來,「你這個搗蛋鬼,看來你下次準會把耗子給我帶來的!」「您別罵人呀,這可是一隻特別的兔子,」萬尼亞用沙啞的嗓音低聲說道,「是爺爺吩咐我把兔子帶來治療的。」「憑什麼要給它治療呢?」「它的爪子燒傷了。」
  • 印尼發生森林大火,罕見的「蟒蛇王」被燒成焦炭
    印度尼西亞的 Kalimantan 近日發生森林大火,在火災過後,造成附近居民的困擾和嚴重的霧霾現象。
  • 巴西亞馬孫雨林發生森林大火
    2020年8月5日訊,根據8月1日公布的衛星數據,今年7月巴西亞馬孫雨林的森林火災數量比去年同期大漲28%。這讓人感到十分擔憂,今年這片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可能又會被火災蹂躪。2020年8月5日訊,根據8月1日公布的衛星數據,今年7月巴西亞馬孫雨林的森林火災數量比去年同期大漲28%。這讓人感到十分擔憂,今年這片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可能又會被火災蹂躪。2020年8月5日訊,根據8月1日公布的衛星數據,今年7月巴西亞馬孫雨林的森林火災數量比去年同期大漲28%。這讓人感到十分擔憂,今年這片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可能又會被火災蹂躪。
  • 氣象部門全方位做好涼山森林火災滅火...
    3月30日四川涼山州西昌市突發森林火災,由於風勢較大,山火迅速蔓延,一度危及市區,大量濃煙飄進西昌城區。中新網消息:今日6時,西昌森林火災西線林火被撲滅。西昌火情監測風雲衛星還在繼續監測火情的同時 氣象服務也一直「在前線」火情發生後,氣象部門迅速行動,加強對天氣形勢和火險氣象等級分析研判,根據防火形勢和當地氣象條件開展氣象保障服務。
  • 亞馬孫雨林大火引發思考 如何科學處理森林大火?
    亞馬孫雨林大火引發思考 如何科學處理森林大火?  亞馬孫熱帶雨林是全球最大、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被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其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佔全球氧氣總量的三分之一,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佔陸地吸收總量的四分之一。持續猛烈的燃燒引發了全球廣泛關注。但實際上,這樣的大火幾乎天天會在亞馬孫雨林上演。
  • 森林發生火災後,為什麼不能使用人工降雨來滅火?
    在地球上,有20%的面積被森林所覆蓋,而到了每年的3、4月份,因為天氣乾燥等原因,導致森林火災多發,發生火災,當然要滅火了,可要在森林滅火,可是有難度的,因為森林火災是對森林危害最大的敵人,它會給森林帶來最有害和最具毀滅性的後果,而且森林中的木材可以說是最好的助燃物。
  • 為什麼森林大火不能夠進行人工降雨?
    自古以來以農耕為主的中國對於下雨這件事情是相當神聖的,因為雨水可以給莊稼生長帶來豐富的養分和水分,在古代,有時候一場大雨可以解決饑民百萬,赤地千裡的情況,科技不發達的時期,皇帝往往會請國師開壇做法來求得一場大雨。可是現在,由於技術在不斷發展,我們可以進行人工降雨,解決了下雨不及時帶來的困擾。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人工降雨的原理呢?
  • 澳洲大火「後遺症」?煙霧可繞地球一圈,中國會遭到影響嗎?
    澳大利亞的火災,似乎總去年開始就已經受到了全球各國的關注,實際上,澳洲每年都會發生很多森林火災,只不過這次的火災堪稱澳洲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據悉在2009年的時候,澳洲的火災造成了173人死亡,雖然此次的火災僅有30人死亡,但是其範圍以及火災強度都比當年還要嚴重很多。
  • 車諾比核電站突發森林大火,輻射塵埃隨風飄散,恐有擴散風險
    烏克蘭緊急服務部門發表一份緊急公告,上周六下午車諾比無人區的弗拉基米羅夫卡村附近發生森林大火,到周一早上仍然在緊張撲救中,烏克蘭生態檢查機構負責人埃戈爾·菲爾索夫稱,大火發生地輻射值正在上升,超過該地區平時輻射值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