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共有八大行星,地球是其中之一。
八大行星之中有四顆巖質行星,分別為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還有四顆氣態行星,分別為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之外,最遠的地方還有一顆矮行星,我們叫它冥王星。地球是八大行星中最為獨特的行星,甚至可以說地球是已知所有天體中最為獨特的一顆,因為地球不僅擁有多姿多彩的生命形式,還擁有智慧與文明。
而人類文明越是進步,人類越能夠感受到一種獨立於世的孤獨,所以人類希望能夠在其它星球上發現蛛絲馬跡,來證明地球生命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地球文明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對外星球的探索自然要由近及遠,而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就是金星了。
金星是除月球以外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也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所以人類對於金星自然也是倍感興趣。
人類對金星感興趣也並不完全是因為金星和地球是鄰居,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從外表看起來,金星和地球很相像。金星比地球略小,其質量約為地球的80%,體積約為地球的88%,金星的半徑為6073千米,而地球的半徑為6371千米,兩者的半徑相差還不足300千米,正是因為如此,金星又被稱之為地球的姊妹行星,從外表上看起來,兩顆行星真的太相似了。
所以人們就想,既然地球上都可以擁有生命,金星上是否也會有生命存在呢?懷著這種美好的願景,當人類能夠離開地球之後便開始了對金星的探索。
若人生只如初見,便一切安好。
當人類看到金星的真面目後,一切美好的幻想都破滅了。如果說金星和地球是一對姊妹,那麼她們只是外表相像,然而卻性格迥異。從位置上來看,金星距離太陽更近,所以人們曾經幻想金星的氣溫比地球略高,整個金星應被茂密的熱帶雨林所覆蓋,悶熱和潮溼。
事實證明人類的幻想太過天真,金星溫度的確比地球高,但不是高了一星半點,金星上的溫度達到了四五百攝氏度之高,超過了任何生命所能夠承受的極限,金星的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所構成,所以溫室效應嚴重,且氣壓極高。在地球上,只有接近千米的深海才能夠體驗到如此高壓。高溫高壓還不是金星最恐怖的地方,金星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其隨時降下的硫酸雨,其具有極強的腐蝕性。
美國和前蘇聯都曾經發射過金星探測器,但由於金星上的環境極度惡劣,所得信息有限。
而且這些探測器基本都是有去無回,用不了多久就會被金星惡劣的環境所摧毀。正是因為這樣,人類才基本終止了對金星的探測。不過在民間對於金星的幻想卻並未因此而終止,時至今日仍然有關於金星的傳聞出現,比如在金星上發現了古城遺址,這是真的嗎?
金星上所發現的古城遺址就如同火星上所發現人臉一樣,十有八九是對一些模糊景象的錯誤解讀而已。因為金星上曾經存在過文明的可能性是非常渺小的。當然,金星並不是從一開始環境就如此惡劣,研究發現,金星在很早以前很可能也擁有海洋,而擁有海洋就有可能孕育生命。
根據現有的數據,金星的表面有超過90%的區域被火山熔巖所形成的玄武巖所覆蓋,而這些巖石的年齡大約只有8億年而已。
也就是說如果金星上曾經存在生命的話,那麼最早這些生命也只能存在於8億年以前。由於金星無論是位置還是大小都和地球很相似,所以按照地球生命演化的速度來推算,8億年以前最多只能演化到一些低級的水生生物,說金星文明可以進步到建造城池,似乎有些天方夜譚。
金星上的古城遺址、火星上的人臉、月球背面的外星人基地,這些都是人類對於神秘宇宙的美好暢想,最多只能夠算作科幻。當然我們相信在浩瀚的宇宙之中一定存在著其它的生命與文明,終有一日也許我們能夠跨越距離和它們實現親密接觸。#百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