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總結了數據可視化設計的五個要點,分別為:原則、類型、樣式、行為、儀錶板。
隨著5G時代的到來,物聯網的興起,可視化設計在移動端的應用越來越多了。
在行業內還沒有一個標準的規範可參考之前,谷歌的可視化團隊於2019年6月率先開發了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
數據可視化:主要是藉助於圖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傳達與溝通信息。
在行業內還沒有一個標準的規範可參考之前,谷歌的可視化團隊於2019年6月率先開發了數據可視化設計指南。
數據可視化:主要是藉助於圖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傳達與溝通信息。
數據可視化,是將數據信息以直觀的圖標、圖形展示出來的一種表現形式。旨在讓用戶更容易看懂和理解數據,以及傳達的信息更明確。因為這能夠讓用戶快速分析,並迅速做出判斷和決策。
數據可視化可以表達不同類型和大小的數據:從幾個數據點到大型多變量數據集。
優先考慮數據的準確性、清晰度和完整性,以不會扭曲信息的方式呈現信息
幫助用戶通過上下文理解數據,並且讓用戶更有興趣探索其它內容。
適應不同設備大小的可視化,同時預測用戶對數據深度、複雜性和形式的需求。
數據可視化能以不同的形式表達。圖表是表達數據的常用方式,因為圖表可以描述了不同的數據種類,同時讓數據之間可以比較。
使用的圖表類型主要取決於這兩點:你要傳達的數據和傳達有關該數據的內容。
隨時間變化圖表顯示一段時間內的數據,例如多個類別的趨勢或比較。
例如:
類別比較圖表比較多個不同類別之間的數據。
例如:
排行圖表主要用於展示項目在有序列表中的位置。
例如:
相關圖顯示兩個或多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
例如:
收入與壽命的關聯性
分布圖表顯示每個值在數據集中出現的頻率。
例如:
(以上箱形圖顯示了NBA前9名球員得分情況)
補充:條形圖可以叫柱狀圖,但直方圖與條形圖有很大不同,條形圖通常關聯兩個變量,但直方圖只涉及一個。直方圖用於連續數據,其中區間表示數據範圍,而條形圖是分類變量圖。
流程圖表示多個狀態之間的數據的轉移和變化。
例如:
關係圖用於表示多個項目是如何相互關聯的。
例如:
數據可視化可以自定義樣式和形狀等屬性,使數據更容易理解,以適合用戶需求和上下文表現的方式。
不同的視覺處理可以分別代表不同的數據。
例如:條形的顏色可以表示類別,而長度可以表示值(如種群大小)。
形狀可用於表示定性的數據。在上圖中,每個類別由特定的形狀(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表示,這樣可以輕鬆比較特定範圍內的數據或其他類別的數據。
圖表可以使用形狀以多種方式顯示數據。一個形狀可以被設計成有趣的曲線形狀、或者精確和逼真的形狀。
形狀細節水平
圖表可以以不同的精度表示數據。用於近距離觀看的數據應該以適合交互的形狀表示(根據觸摸目標大小和可用性方面)。而用來表達一般想法或趨勢的數據可以使用細節較少的簡單形狀。
顏色可用於區分以下四種形式的圖表數據:
顏色區分類別
顏色區分數量
顏色突出顯示數據
顏色還可以突出顯示焦點區域。不建議使用大量的高亮色,因為它們會分散注意力並妨礙用戶聚焦。
顏色表示含義
特別注意
無障礙設計– 考慮紅綠色盲等存在視覺障礙的用戶,用適合的方式來強調數據,例如高對比度著色、形狀或紋理。還可將文本標籤注釋數據以闡明其含義,從而不用完全依賴於圖形。
圖表線可以表示有關數據的質量,例如層次結構、突出顯示和比較。線條樣式可以採用不同的方式,例如使用破折號或各種不透明度。
線可以應用於特定場景,包括:
文本可用於標記不同的圖表元素,包括:
具有最高優先級的文本通常是圖表標題,其中坐標軸標籤和圖例屬於最低級別的層次結構。
標題和不同的字體權重可以傳達哪些內容的層級比其他內容更重要(或更不重要)。然而,這種樣式處理方法應謹慎使用,因為字體樣式的數量是有限的。
圖標可以表示圖表中不同類型的數據,並提高圖表的整體可用性。
圖標可用於:
在圖表中放置圖標時,建議使用通用且可識別符號,尤其是在表示操作或狀態時,例如:保存、下載、完成、錯誤和危險。
坐標軸標籤或多個軸表示所顯示數據的比例和範圍。例如,折線圖X軸和Y軸的文本標籤顯示一系列值。
條形圖基線
條形圖應從基線(y軸上的起始值)的零開始。從非零的基線開始可能會給用戶對數據的理解造成混淆。
坐標軸標籤
坐標軸標籤的使用是反映圖表中重要的數據最直接的。應根據實際需要使用坐標軸標籤,並在UI中以一致的方式使用。
文字方向
文本標籤應水平放置在圖表上,以便於閱讀。
文字標籤不應該:
圖例和注釋描述了圖表的信息。注釋應突出顯示數據點、數據異常值和任何值得注意的內容。
在桌面端,建議把圖例放置在圖表下方。在行動裝置上,則將圖例放在圖表上方,以便於在交互期間保持可見狀態。
在簡單圖表中圖表元素可以直接用文本進行標記。但是,在密集的圖表則需要使用圖例說明會更清晰。
可穿戴設備(或其他小屏幕)上顯示的圖表應該是手機端或桌面端圖表的簡化版本。
圖表提供交互模式,使用戶可以控制顯示的數據。這些交互模式使用戶可以專注於圖表的特定值或範圍。
以下推薦的交互模式、樣式和效果(如觸覺反饋)可以提高用戶對圖表數據的理解:
使用漸進式展示顯示圖表詳細信息,允許用戶根據實際需要查看特定的數據點。
縮放和平移是常見的圖表交互,它們影響用戶研究數據和瀏覽圖表用戶界面的緊密程度。
縮放
縮放會更改用戶界面是從近還是遠顯示。設備類型決定如何執行縮放。
如果縮放不是主要操作時,則可以通過單擊和拖動(在桌面端)或雙擊(在移動端)來實現。
平移
平移讓用戶瀏覽屏幕之外的用戶界面。它應該根據數據的具體意義進行約束。例如,如果圖表的一個維度比另一個更重要,則平移的方向只能限制為該方向。
平移交互通常與縮放配合使用。
在行動裝置上,平移通常是通過手勢來實現的,比如單手指滑動平移。
可以使用切換控制項、選項卡和下拉菜單過濾/更改數據。
當用戶也可以調整控制項時,這些控制項還可以衡量指標。
動畫可以增強數據與用戶交互方式之間的關係。應該有目的地使用動畫(不是裝飾性地),來表達不同狀態和空間之間的聯繫。
動畫應該感覺合理、平穩、反應靈敏,不會妨礙用戶的體驗和進程。
空圖形和圖表可以顯示在數據可用時用戶期望的內容。
在適用的情況下,可以顯示角色動畫以提供樂趣和鼓勵。
數據可視化可以在一系列多個圖表中顯示,在稱為儀錶板的 UI中。多個單獨的圖表有時可以更好地傳達故事,而不是把一個圖表做得很複雜。
儀錶板的用途應反映在其布局、樣式和交互模式中。它的設計應該適合它的使用方式,無論是製作演示文稿還是深入探索數據的工具。
儀錶板的用途應該反映在其布局、樣式和交互模式中。不管它是一個進行演示的工具還是深入研究數據的工具,其設計都應該服務於它的使用方式。
儀錶板應該:
根據對數據的具體需求進行信息的優先級規劃。在以下示例儀錶板中,考慮的用戶問題有:
分析儀錶板使用戶能夠探索多組數據並發現其中趨勢。通常,這些儀錶板包含能夠通過數據洞察事物的複雜圖表。
例如:
分析儀錶板示例:
操作儀錶板旨在回答一組預定義的問題。它們通常被用於與監控相關的任務。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類型的儀錶板具有排列一組簡單圖表的當前信息。
例如:
演示儀錶板為感興趣的主題提供展示和說明。
這些儀錶盤通常包括幾個小圖表或記分卡,其中動態標題解釋了每個圖表中提供的趨勢和見解。
例如:
演示儀錶板示例:
作者:宛蘇,微信:wansuer,公眾號:宛蘇
本文由 @宛蘇 翻譯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