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發布新作業系統「 L Developer Preview」後,也同步推出了可視化語言Material Design,它的設計美學將會融入到谷歌所有的平臺之中,包括Chrome OS和網頁,它也將形成一個統一的外觀,將所有的產品捆綁在一起。扁平化的設計,加上明亮的色彩,Material Design的外觀還是很吸引人的。此外,谷歌對動畫效果也做了相應的調整,讓體驗變得更加好玩兒。
除了在Google+社交媒體上發布了相關內容之外,谷歌還給與會者發送了一些藝術印刷套件,其中就包括一些極具特色的明信片,這些明信片很漂亮,也向人們展示了新設計語言的設計原則。
谷歌是這樣介紹的:「設計是創造的藝術,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滿足不同的人類需要。人們的需要會隨著時間發展,我們的設計,實踐,以及理念也要隨之提升。我們在自我挑戰,為用戶創造了一個可視化語言,它整合了優秀設計的經典原則和科學與技術的創新。這就是Material Design。」
材料隱喻是合理空間和動作系統的統一理論。谷歌所謂的「材料」是基於觸覺現實,靈感來自於對於紙張和墨水的研究,也加入了想像和魔法的因素。
表面和邊緣為現實經驗提供了視覺線索。使用熟悉的觸覺屬性,可以直觀地感受到使用情景。
光、表面和運動是展現交換的關鍵因素。逼真的光影效果顯出了各部分分離,劃分了空間,指示了哪些部分可以進行操作。
底層設計系統包括了交互和空間兩部分。每一個設備都能反映出同一底層系統的不同側面。每一設備的界面都會按照大小和交互進行調整。只有顏色,圖標,層次結構和空間關係保持不變。
黑體能突出層次、意義,顯現焦點。深思熟慮的色彩選擇,層次分明的圖像,大範圍的鋪陳和有意的留白可以創造出浸入感和也能讓表達更清晰。
用戶行為就是體驗設計的本質。基本動作效果是轉折點,他們可以改變整個設計,可以讓核心功能變得更加明顯,更為用戶指明了「路標」。
操作界面中的變化來自於用戶行為。用戶觸摸操作產生的效果要反應和強化用戶的作用。
所有動畫效果都在統一的環境下顯示。即使發生了變形或是重組,對對象的呈現也不能破壞用戶體驗的連續性。
動作是有意義的,而且是恰當的,動作有助於集中注意力和保持連續性。反饋是非常微妙和清晰的,而轉換不僅要有效率,也要保持一致性。
VIA TNW
相關內容
谷歌開發者大會(16):別期待什麼?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