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Material Design UI 真正美在哪裡?設計即功能

2021-01-21 雷鋒網

Google I/O 2014發布了全新的設計語言Material Design(卡片式材料設計),它是迄今為止最受歡迎的視覺設計語言之一,利用了分層的卡片式設計、使用更多的空白和層次排版結構,經歷了幾年的迭代和提煉,來為手機、平板電腦、臺式機和「其他平臺」提供更一致、兼具外觀和功能的「外觀和感覺」。而且,不止於谷歌和安卓app。

事實上,多重層疊的概念並非谷歌首創,不過,谷歌對其進行了更深一層的開發——在觸覺體驗中滲入大膽活力的審美效果(本質設計)。那麼,其實,Material Design真正的優勢在哪呢?

首先,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Material Design:

Material Design突破了谷歌以往的所有設計,包括柵格、風格、布局等,谷歌將其特點概括為擬物和扁平的結合。和蘋果以前的擬物設計並不盡相同,Material Design更關心系統反應的質感、層次、深度,和其他物體的疊放邏輯,比如打開頁面時,新頁面不是像以往那樣直接跳轉,而是從一個中心點擴展開來,並且利用原頁面在底部的投影營造出立體空間感,告訴用戶,頁面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形成一種操作邏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Material Design更像是把交互界面變成了一張張有邏輯順序的卡片紙。

Material誕生之初首先搭載的設備分別是Nexus 6智慧型手機和Nexus 9平板電腦,但後來延伸至其他所有設備,取得這樣的效果都是因為它植根於幾個原則:

1、原質化的視覺提示:設計結合實體物理屬性,參照了紙質和墨水材料的元素。

2、圖像式的、深思熟慮的:技術推動了視覺效果的變革,空間、尺度、色彩、圖像、排版等元素組成層次結構明顯的設計,一切都經過了慎密的考慮。

3、移動效果產生的意義:和物理世界接近的觸感可以讓用戶更為自然、快速地理解和認知。

認識「原質化外觀」:

如前文所提到的,其實這個新型的設計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數字紙」,然後組成這個這個框架的元素就是一層層「卡紙」,系統運行時就像翻開一張張由一定邏輯組合的卡紙。而與真正卡紙不同的是,Material可以改變它們的形狀和形式,比如拉伸和彎曲。

就如Mobile Design Trends 2015 & 2016所解釋的那樣,設計本身相當於一個內容和信息的裝載體。這個載體採用的是扁平化設計,但利用陰影展現出其層級形式就成為了與其他設計的區別特徵,其他設計或者是採用漸變、紋理等形式來區別層次。例如以下這個APP的界面,用戶進行最新的操作的菜單顯示於頂層,歷史操作路徑則變成灰色外觀處於底層。

在設計中建立起目錄的功能和與內容的聯繫,不僅使得操作更接近物理真實,而且建立起一種深度,多種要素疊加起來就像是創造了一個三維的世界。

Material為響應式設計而生

分層式的設計根本上說是迎合了響應式設計的趨勢——每考慮一個層級的設計,就要考慮所有元素之間應該如何自動關聯。所以說,谷歌的扁平化並不只是把立體的設計效果壓扁,事實上,Material的扁平化設計更是功能上的簡化與重組。

值得一提的是,Material Design利用的是12柵格系統來約束網頁的內容區。谷歌當初推崇這套標準是因為,靈活的柵格設計能夠保證布局的一致性、以及由臨界點(breakpoint)逐步放大到面的打開方式能夠完整描述出APP的打開過程。

網頁柵格系統是從平面柵格系統中發展而來。柵格系統的使用,不僅可以讓頁面的信息呈現更加美觀,而且更具可用性,頁面響應也更加的靈活與規範。因為由於屏幕的限制,卡片式設計營造的空間感不一定能夠恰到好處地充滿整個屏幕,影響美觀,所以需要有一個東西來對之進行約束,這就是Material Design採用的12柵格系統。12柵格寬度對應屏幕的比值,即:12柵格寬度X佔比=屏幕寬(臨界點)。

而所謂臨界點,是指響應式頁面發生布局變化的關鍵點,例如「當屏幕寬度小於480px時加載一種樣式,而當寬度在480px至600px之間時加載另一種樣式」。理論上說,響應式頁面有無數種尺寸,但開發者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為每個尺寸都去做設計,而是只需要選定幾個臨界點做設計,在兩個臨界點之間是延續上一個臨界點的布局。

臨界點確認總體目的就是為了保證頁面在智慧型手機(小屏幕)、平板(中屏幕)、桌上型電腦(大屏幕)上加載相應的樣式,然而經驗較少的設計師往往會苦惱一個問題,那就是高像素的手機屏幕和低像素的平板屏幕應如何處理。例如設計師會擔心1080p的手機加載大屏幕頁面,或者720p的平板加載小屏幕頁面。

所以為了適應各種設備的屏幕和解析度,Material Design設定的臨界點像素包括了480、600、840、960、1280、1440和1600的像素梯度。這些參數給設計者在調整桌上型電腦、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界面時提供了一個尺寸的基準。

Material和其他移動界面設計趨勢

越來越多的網站設計已在UI上走扁平式設計的路線,當谷歌創造了分層式界面連接時,其他系統也會加入到這場UI美學的變革當中。而Material Design為什麼能夠鶴立雞群呢?

其實,Material Design也是借鑑了其他扁平化設計的概念以及新潮的技術,甚至有些人會職責谷歌的Material Design與扁平化設計模式Flat Design 2.0太過雷同。

在Material的扁平化設計中,它仍舊使用了分層元素來營造三維空間,而且實質上是設計師將以往被淘汰的設計技巧重新拿了回來。因為本質上來說,扁平化的概念最核心的地方就是:去掉冗餘的裝飾效果,即去掉多餘的透視、紋理、漸變等等能做出3D效果的元素,讓「信息」本身重新作為核心被凸顯出來,並且在設計元素上強調抽象、極簡、符號化。但Material的成功就在於化腐朽為神奇,它重拾這些技巧最大的不同是,將其用於提高系統的實用性,而非裝飾性。

Material和其他設計模式最大的區別還在於,其配色方案已經最大限度地接近於扁平化設計美學。因為在扁平化設計中,配色是最重要的一環,它通常採用比其他風格更明亮更炫麗的顏色,而且還意味著更多的色調。其他設計最多只包含兩三種主要顏色,但是扁平化設計中會平均使用六到八種顏色。谷歌的Material正是如此,對於不同的選項會配有不一樣的顏色——明亮、絢麗、完全飽和的色調。

比如下圖這個APP界面,所有元素組合起來(圖片、標記、簡要文字、層疊)就簡單利落地展示了該應用要傳達的信心。這就體現了Material Design並不是為了營造視覺衝擊而堆疊這些圖片、陰影效果,而是它本身是功能的一部分,能夠輔助核心信息的突出。

當下的設備中,你似乎已經很難找到哪個界面不是由點到面,進而全屏顯示的,這就是一個不可逆轉額UI設計趨勢。

如今,不管是蘋果的設計語言,還是谷歌的設計語言,甚至於Windows的Modern UI 和Facebook的Paper設計語言,大方向都是朝著扁平化設計發展,而在細節上卻分道揚鑣。外媒表示,Material Design或許才更符合賈伯斯的設想。而隨著谷歌對Material Design的逐步開源,業內的設備或者APP產品設計都可以更容易地向Android式靠攏,所以未來或者會見到更多「Android apps」。

via TNW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設計即功能:淺析谷歌MaterialDesign特性
    在2014年的Google I/O大會上,谷歌發布了Android L即Android 5.0,並推出Material Design,重新統一了谷歌的設計語言,確立了谷歌設計的未來發展方向。IT之家時至今日,Android系統已更迭到7.1版本,再提起Material Design似乎有些過時了,但是我們不妨重新溫習一下這種設計語言,再回看谷歌利用這種設計理念所創造出的後代系統,似乎會品嘗到不一樣的滋味。Material Design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扁平化設計與Material Design區別在哪裡?
    外觀在扁平化設計裡面是次要的:重點是原始的功能。簡單的圖標隱喻甚至可以省略一些網站的內容, 引導用戶進行操作,僅僅基於它的顏色和圖片。此外,它加速加載時間和高或低解析度屏幕上看起來顯示一樣好,提供更加可靠的用戶體驗。正因為如此,對設計者和用戶來說它會讓事情更容易。贊成的意見它擁抱了屏幕的限制基於這些去工作,而不是嘗試去做別的事情。
  • Material design與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對比分析
    規範目標與原則Material Design(以下簡稱MD)是谷歌設計的一套視覺語言設計規範,也是Android Design演進的一種設計規範。在MD開篇,谷歌公司就表達了自己的期望:創造一種視覺語言,能夠將經典的設計原則與創新的科學技術結合起來;開發一個能夠跨平臺使用的底層系統,保證用戶在不同平臺上都能夠擁有統一的體驗。
  • 解讀Material Design引領的UI設計趨勢
    顧名思義,這是一種考慮事物本質的設計,將電子屏幕裡的UI元素看成是一種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新的材質,並賦予它物理特性。因此Material Design並不是去擬物化的設計。許多設計師把扁平化與擬物化對立起來,其實兩者並不是對立關係。但我更願意稱Google新的設計語言為抽象化。
  • Vuetify - 廣受歡迎的 Material Design 風格的開源 UI 框架
    Material Design 風格 UI 框架Vuetify 是一個基於 Vue.js 精心打造 UI 組件庫,整套 UI 設計為 Material 風格。能夠讓沒有任何設計技能的開發者創造出時尚的 Material 風格界面。
  • 關於在iOS當中實踐Material Design的訪談
    當我與界面上的元素進行互動時,我下意識的希望了解這些元素從何而來,又會去到哪裡。界面上的多數交互元素不能只是憑空的出現或消失 – 交互行為與觸發的結果之間沒有視覺上的關聯,用戶很快會迷失方向。交互元素自身的行為特質對於我們理解和記憶界面的交互方式非常重要。譬如我給你一個界面,上面有一個返回按鈕。當你點擊這個按鈕的時候,自然會期望有事情發生。
  • 「Material Design」的九大設計原則
    谷歌發布新作業系統「 L Developer Preview」後,也同步推出了可視化語言Material Design,它的設計美學將會融入到谷歌所有的平臺之中,包括Chrome OS和網頁,它也將形成一個統一的外觀,將所有的產品捆綁在一起。
  • material2 發布 7.1.0,Angular 的 Material Design 風格框架
    Angular 的 Material Design 風格框架 material2 發布了 7.1.0 版本,這主要是一個 bug 修復版本,當然也提供了新特性和改進性能。
  • 谷歌Material Design設計語言將用於汽車和電視
    更新的Material Design規範談到了如何將這一設計語言用於新的平臺,例如電視機、汽車中控臺,甚至谷歌Cardboard虛擬實境設備。Material Design以動畫為核心設計原則,其目的是在各類平臺和各類尺寸的屏幕上設計優美的應用。對谷歌來說,Material Design是極為大膽的一步,將統一各類平臺上谷歌應用和服務的設計語言。
  • UI設計模式大閱兵
    互動設計師在設計線框圖原型時,熟知常見的Web設計模式很有幫助,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創造出符合需求,用戶易學易用的界面來。常見的設計模式有哪些呢?在商業中有哪些案例呢?電子表格需要提供下列功能:標準的表格(諸如分類,隱藏/顯示 欄目,重列欄目,分組(如果可以)),全局撤銷/重做,增加/插入/刪除排,鍵盤導航,導入和導出。
  • 谷歌Material Design 2曝光
    現在,谷歌可能正在開發其繼任者,採用新顏色、新圖標和新間距。由XDA開發者發現的一個Chromium提交內容揭示了一種叫做「新的谷歌Material Design 2標準」的東西,這個特定的條目描述了應用於Chrome瀏覽器地址欄上方的標籤和選項卡界面。首先是顏色,Material Design 2使用的灰色陰影跟現有的灰色不同,有些偏淺藍色的色調,如下所示。
  • Material Design 有什麼缺點?
    答|百度派 @雙馬尾蘿莉醬谷歌推出了全新的設計語言Material Design。谷歌表示,這種設計語言旨在為行動電話、平板電腦、臺式機和其他平臺提供更為一致和更廣泛的「外觀和感覺」。成功的視覺效果FAB 對 Google design 是個很好的視覺突破。平面設計中的「點線排列」概念,是一個非常靈活和突出的「點」元素,而這種強大元素的界面設計在很難出現之前。
  • material2 發布 7.0.1,Angular 的 Material Design 風格框架
    Angular 的 Material Design 風格框架 material2 發布了 7.0.1 版本,這主要是一個 bug
  • Google I/O帶來的Material Design的7個重大更新
    隨著android P的誕生,谷歌宣布了 Material Design 應用程式視覺設計語言的幾項更新。本文主要就Material Design更新內容進行解讀。2018年5月9日凌晨1點,谷歌I/O開發者大會如期在美國加州山景城的海濱露天劇場拉開帷幕,谷歌不僅對AI技術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提升,同時也對Android系統進行了更新。
  • 谷歌翻譯網站正在進行 Material Design 改造
    據報導,谷歌翻譯網站正在進行 Material Design 改造,這是繼 Gmail、Google News、Google 支持頁面和個人帳戶頁面
  • 谷歌將給 Chrome 做一次全新的 Material Design
    2月份,有消息稱,谷歌將對 Chrome 動一次大手術,使用全新的「Material Design 2」UI設計語言。
  • 谷歌地圖- 顏色探索 Google Maps design Exploring color
    谷歌地圖的配色方案會根據地貌,把地圖的顏色分得很仔細,能夠準確反映當地的自然景觀。但顏色設計背後,是需要不斷探索、反覆嘗試的。當我加入谷歌地圖團隊時,我很快意識到地圖上有很多複雜的東西,比如700種顏色的設置。
  • 谷歌Material Design動效篇 - 視覺同盟(VisionUnion.com)
    在Material Design的世界中,動效不僅僅因為美學意義而存才,同時是為了構建有意義的空間關係、凸顯功能、維繫整個系統的一致性。 質量和重量 物理形體具有質量,當受到外力驅使時能夠運動。因此,物體不能突然開始或結束運動。
  • [圖]Google+全面啟用Material Design元素
    據外媒報導,日前,谷歌發布了採用全新UI設計的Google+。
  • 谷歌更新Android版辦公三件套 帶來基於Material Design的新外觀
    外媒報導稱,谷歌已經為 Android 版 Google Docs(文檔)、Slides(演示文稿)、Sheets(電子表格)應用引入了新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