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其中70%的表面被海洋覆蓋。
早在500多年前,探險家們就已經開始製作航海圖來顯示海洋的寬度,但要計算海洋深度就要困難得多了。
如果要測量一個池塘或湖泊的深度,最簡單的方法是,把一個重物綁在一根繩子上,然後把繩子沉到底部,再把繩子拉起來,測量它的溼潤部分長度就好了。
1872年,英國海軍的挑戰者號(HMS Challenger)啟航去研究海洋,其中一項任務就是測量海洋的深度。
當時它們就是用這招去測量海洋的,足足攜帶了291公裡的繩索。
挑戰者號在海上航行了4年,他們從海洋的許多不同區域收集了巖石、泥土和動物的樣本。
他們沒有得到一個確切的海洋深度,但是發現了最深海域之一——馬裡亞納海溝足足綿延2540公裡。
現在,我們知道海洋的平均深度為3.7公裡,這個數據是十分準確的,只不過很多地方的深度要淺得多。
我們也不用像以前那樣用繩子去測量了,而是聲納,讓船發出聲音能量脈衝,然後根據聲音傳回的速度來測量深度,我們只要知道聲波在海洋中的傳播速度就好了。
海洋的三個區域
海洋根據深度和光照水平分為三個區域。雖然有些海洋生物依靠光生存,但也有一些沒有光也能生存。
在適當的條件下,進入水中的陽光大約可以穿透1000米,但在200米以下的地方很少有明顯的光線。
200米以上被稱為濱海帶,在這裡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這個區域包含了絕大多數的商業漁場,同時也是許多受保護的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龜的家園。
200到1000米之間的區域通常被稱為「過渡帶」(或中層帶),在這個區域,光的強度隨著深度的增加而迅速衰減,已經無法進行光合作用。
超過1000米的區域已經完全處在黑暗之中的了,但是這些區域的生物依然活躍。現在發現的海底最深處高級動物是來自馬裡亞納海溝的獅子魚(Pseudoliparis swirei),這些魚生活在超過8000米的海域。
圖為:最深處的生命
海洋最深處的生命
我們地球的外層是由構造板塊構成的,一些巨大的可移動巖石和沉積物板塊,可以分為大陸板塊和海洋板塊。
這些板塊在移動有一個有力的證據之一,就是夏威夷-皇帝海山鏈,熔巖從地球深處湧而出,但是由於板塊運動,它在不同的地方形成山脈。
與之相反的是火星的奧林帕斯山,因為火星是單一板塊,所以火山噴發會形成奧林帕斯山這樣的太陽系最高行星山脈,所有熔巖都積累到一起了。
圖為:夏威夷-皇帝海山鏈
當兩個構造板塊在水下相互遠離時,新的物質就會上升到地殼中,這種產生新海底的過程被稱為海底擴張。
有時,地球內部的超熱流體通過海底的裂縫噴出,這些裂縫被稱為熱液噴口。
由於這裡有地球自身的「溫度」,這給生命提供了能量,包括魚類,貝類,管蠕蟲和其他生命形式生活在這些地區。
在海洋板塊形成和毀滅的過程中,沉積物聚集在海床上,提供了地球歷史、氣候演變和生命的檔案的信息,這些資料在其它地方都找不到。
所以,對於海洋深處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地球是如何運作的。
最後
我們對海洋的探索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因為海底的黑暗、高壓等極端環境,海底的探測一直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對海洋的了解也只不過九牛一毛,可能至少有90%的海域從未被人類了解過,無數有趣的海洋生命就在那裡,等著我們去發現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