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初期(1~10天):蝌蚪孵出三天內無需餵食,其依靠從卵黃中帶來的營養維持生命。三天後蝌蚪的活動量明顯增加,兩鰓蓋完全形成的時候開始逐漸覓食,按每萬尾蝌蚪投餵一個蛋黃的標準定時定點投喂。
生長前期(10~20天):小蝌蚪長到10天以後,食量開始增大,生長發育加快,需要尋找新的食物,但因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強,此時飼養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飼養上必須補充餌料,以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主要以營養豐富的細小碎料為主,如蛋黃、玉米粉並輔以細嫩的藻類植物等。
生長中期(20~50天):生長中期的蝌蚪消化功能不斷增強,為促進蝌蚪消化道的儘快發育, 20日齡之後蝌蚪應增加投餵植物性飼料和藻類植物。
生長後期(50~78天):生長後期是蝌蚪轉化為幼蟾的關鍵時期,蝌蚪在這個時期要長出後肢和前肢,並且由水生轉化為水陸兩棲生活。這一時期在飼養上除投飼足夠的飼料外,還要添加少量動物性的活餌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