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數萬億度的宇宙大爆炸原始夸克膠子等離子體!

2021-01-18 天文物理

物理學家們通過將粒子擊碎在一起,可能創造出了宇宙中最小的流體液滴——一個質子大小的滾燙的原始湯珠。這種粒子湯是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在宇宙大爆炸後的最初幾微秒內充滿了宇宙流體,有幾萬億度,幾乎沒有任何摩擦,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掠過。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理論物理學家傑奎琳·諾龍哈-豪斯勒(Jacquelyn Noronha-Hostler)說:這是我們所知的最極端流體。物理學家以前曾用粒子碰撞來產生這種原始的湯,一些實驗表明,某些碰撞產生的流體和質子一樣小。在2018年12月10日發表在《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上的一篇新論文中,來自開創性的高能核相互作用實驗(PHENIX)的物理學家們報告了迄今為止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這些液滴可以如此微小。



博科園-科學科普: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的物理學家傑米納格爾(Jamie Nagle)分析了最近幾次實驗中的數據說:這真的讓我們重新思考對這種液滴流動的相互作用和條件的理解。這些結果可以幫助物理學家更好地理解早期宇宙的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和流體的性質。

諾龍哈-霍斯特勒表示:這意味著我們必須重寫對流體意味著什麼的認識。這些實驗是在紐約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上完成。2005年物理學家在這裡通過撞擊原子核,創造了第一個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夸克是構成質子和中子的基本粒子,而質子和中子又構成原子核。


研究人員已經在宇宙中創造出了可能是最微小的流體,在一種幾萬億度、幾乎以光速旋轉的原始湯中。圖片:Shutterstock


膠子是一種攜力粒子,它通過一種強大的力將夸克在質子或中子中結合在一起,這種力是自然界的基本作用力之一。Noronha-Hostler說:物理學家先前假設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流體必須相對較大。要讓液滴像流體一樣流動,物體必須比組成它的粒子大得多。例如一滴水比它自己的水分子大得多。另一方面,研究人員認為,一小團,比如說三個或四個單獨的水分子不會表現得像流體。因此為了使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流體儘可能大,RHIC物理學家們把像金這樣的大原子核碰撞在一起,產生了大小相似的流體——大約是質子的10倍。但是物理學家們發現,當他們碰撞較小的粒子時,意外地發現了一些質子大小的流體跡象(例如在日內瓦附近大型強子對撞機進行的質子碰撞中)。


物理學家利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創造了三種不同形狀的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塊。這種等離子體是一種奇特的物質,在大爆炸後最初幾毫秒就充滿了宇宙。圖片:Javier Orjuela Koop


為了證實這些微小流體是否真的存在,物理學家在RHIC發射的質子上運行了PHENIX探測器,氘核每個原子核包含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金原子核上的氦-3原子核。科學家推斷如果這些碰撞形成夸克膠子等離子體流體,流體的形狀會因金原子核撞擊的不同而不同。撞擊質子會形成一個圓形液滴,氘核會產生橢圓形的液滴,氦-3會形成三角形流體。這樣的一個液滴只能存活1000億分之一秒,然後高溫會導致液滴膨脹得如此之快,以致於它會在一系列其他粒子中爆炸。通過測量這些顆粒碎片,研究人員重建了原來的液滴。他們在三種碰撞中分別尋找橢圓和三角形,總共測量了六次。實驗花了好幾年時間,最後研究人員發現了這些能說明問題的形狀,這表明碰撞確實產生了質子大小的液滴。


當科學家們用質子、氘核和氦-3核撞擊金原子核時,碰撞形成了微小的質子大小的夸克膠子等離子體流體,人們認為這是大爆炸後幾微秒形成的原始湯狀物。質子碰撞形成圓形流體,氘核碰撞和氦-3碰撞形成橢圓形流體和三角形流體。圖片:Javier Orjuela Koop,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有了六組完整的測量數據,除了液滴圖像之外,很難有不同的解釋。諾龍哈-豪斯勒說:雖然研究結果令人信服,但還不能完全確定。研究人員仍然需要更好地測量粒子碰撞產生的噴流。如果這些微小的流體真的形成了,金原子核與質子、氘核或黑子-3之間的碰撞應該會產生高速粒子,形成噴射,然後噴射通過新產生的夸克膠子液滴。當射流在液體中呼嘯而過時,它會失去能量並減慢速度,就像一顆子彈在水中穿行一樣。但到目前為止,測量結果顯示,噴流損失的能量並沒有預期的那麼多。未來的實驗,例如計劃於2023年發射的PHENIX升級版,將幫助物理學家更好地理解發生了什麼,並確定這些微小的流體是否存在。


圖表顯示了不同類型的原子碰撞如何產生不同形狀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在最上面一行一個質子被粉碎成一個金原子,形成一個圓形的等離子體。在中間一行氘核(質子-中子對)與金原子的碰撞形成一個橢圓團。在最下面一行氦-3與金原子碰撞形成一個三角形。圖片:PHENIX/Nature 2018


博科園-科學科普|參考期刊文獻:《Nature Physics》

研究/來自:Marcus Woo/Live Science

論文DOI:doi.org/10.1038/s41567-018-0360-0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相關焦點

  • 達數萬億度的宇宙大爆炸原始夸克膠子等離子體!
    這種粒子湯是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在宇宙大爆炸後的最初幾微秒內充滿了宇宙流體,有幾萬億度,幾乎沒有任何摩擦,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掠過。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理論物理學家傑奎琳·諾龍哈-豪斯勒(Jacquelyn Noronha-Hostler)說:這是我們所知的最極端流體。物理學家以前曾用粒子碰撞來產生這種原始的湯,一些實驗表明,某些碰撞產生的流體和質子一樣小。
  • 《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從大爆炸到小爆炸》前言 || 周末讀書
    內容簡介:夸克膠子等離子體是大爆炸模型中早期宇宙所處的狀態,它的性質對於宇宙的演化過程有重要影響。人們可以在實驗室中讓接近光速的相向運動的兩束重離子對撞來產生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從而定量地研究它的產生機制和性質。
  • 在宇宙誕生的最初10微秒內,夸克和膠子充滿了整個宇宙時空!
    物理學家認為,在宇宙大爆炸後最初的10微秒內(即宇宙誕生),自由夸克和膠子充滿了整個宇宙時空,形成了一種新的物質相,名為「夸克-膠子等離子體」(QGP)。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實驗和理論研究,對發現這種原始物質的熱湯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天在基於加速器的實驗室實驗中重新創造了這種熱湯。要在這樣的實驗中發現夸克-膠子等離子體,觀測奇異的奇夸克非常重要,如果夸克-膠子等離子體被創造出來。
  • 在宇宙誕生的最初10微秒內,夸克和膠子充滿了整個宇宙時空!
    物理學家認為,在宇宙大爆炸後最初的10微秒內(即宇宙誕生),自由夸克和膠子充滿了整個宇宙時空,形成了一種新的物質相,
  • 夸克膠子等離子體構成了早期宇宙,科學家們可以重新創造它!
    早期宇宙由神秘粒子構成,科學家能重新創造它,就能創造宇宙嗎?很久很久以前,在物質存在之前,宇宙是一個超熱的,不可能稠密的物質,在一個被稱為大爆炸的事件中劇烈脹。百萬分之一秒後,這個物質變成了一個稠密的等離子體,溫度如此之高,質子和中子甚至還不能形成。我們對等離子體行為的了解越多,我們對早期宇宙的了解就越多,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在巨型粒子加速器中創造它的原因。他們從中了解到的是非常離奇的。構成宇宙早期物質的基本粒子是夸克(質子的積木,而質子又是原子的積木)和膠子(將這些夸克結合在一起的強力粒子)。
  • 自由狀態的夸克和膠子為何不能存在束縛態粒子外?除非宇宙大爆炸
    但是宇宙間是存在過自由狀態的夸克和膠子的,物理學家認為,在宇宙大爆炸後最初的10微秒內(即宇宙誕生),自由活動的夸克和膠子充滿了整個宇宙時空,形成了一種新的物質相,名為「夸克-膠子等離子體」(QGP),在這種狀態下,粒子的溫度和/或密度是如此之高,以至於無法分辨兩者是處於互相自由的狀態還是處於一種束縛態的開始。
  • 模擬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奇異夸克可毀滅地球?
    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對撞機開始對宇宙大爆炸模擬的研究,但有批評者認為其產生的奇異夸克可能毀滅地球。
  • 研究表明:中子星的合併,可以產生夸克-膠子等離子體!
    中子星是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體之一,如果我們半徑為70萬公裡的太陽是一顆中子星,那麼它的質量將被凝聚成半徑約為12公裡近乎完美的球體。當兩顆中子星碰撞並合併成一顆超大質量中子星時,新天體核心中的物質變得非常熱和緻密。根據物理計算,這些條件可能導致強子,如中子和質子,溶解到它們的夸克和膠子成分中,從而產生夸克-膠子等離子體。
  • 夸克膠子等離子體「整體極化」理論獲證
    最新發現與創新  宇宙在最初誕生的百萬分之幾秒內以「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形式存在,這種類似「電漿」的狀態被認為是固體、液體、氣體之後的第四種物質形態。近日,我國科學家首次提出的夸克膠子等離子體「整體極化」理論,被美國布魯克海文實驗室重離子碰撞實驗證實,該實驗室RHIC-STAR國際合作組織發言人許長補教授認為,超流體中相對論量子「整體極化」的提出和被證實是近年來世界高能核物理領域裡的最重要突破。該實驗結果已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3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 我國科學家利用機器學習探索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物理性質—新聞...
  • 科學家探測出微觀「夸克-膠子」結構
    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最開始的時候,就是一鍋「夸克湯」,也被稱為夸克—膠子等離子態。現在,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在實驗室中製取出了一滴這種超高熱「湯汁」——讓我們藉此回溯宇宙剛剛誕生幾微秒時的狀態。1、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具有「內在」力學特徵。在「力」的作用下維持固定的幾何形狀不變。2、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無「外在」力學特這,即不與周圍物質發生力的作用關係。所以,他可以「無摩擦的流動」。
  • 科學網—相對論重離子對撞與夸克膠子等離子體(摘要)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冒亞軍教授在《2008科學發展報告》上發表題為「相對論重離子對撞與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文章,對位於美國紐約長島的布魯克海文實驗室(BNL)的相對論性重離子對撞機(RHIC)及夸克膠子等離子體(QGP)的研究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
  • 如何在地球上重現宇宙大爆炸後的物質
    首先,大型強子對撞機的重離子碰撞在實驗室條件下重現了夸克和膠子的等離子體,它們被認為是在宇宙大爆炸後不久就存在的東西。其次,在最高的人造溫度和密度下,這種碰撞可以用來測試和研究量子色動力學的基本理論。
  • 神秘的奇異夸克或可毀滅地球
    據國外媒體報導,奇異夸克是一類神奇的「物質」,有些人認為其可能是暗物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目前對於奇異夸克的研究還處於探索階段,在夸克自由度、強相互作用動力學上都有與奇異夸克有關的研究結果。
  • 神秘物質溫度高達6萬億攝氏度?還能像水一樣流動?科學家確認
    說起夸克膠子等離子體。這個名詞對很多人來說是陌生的。這也是為什麼今天選擇這個主題,希望大家通過這篇文章可以獲得這個神秘物質的更多信息。這是一種全新的物質形態,曾廣泛存在於宇宙誕生後的百萬分之幾秒內。研究人員認為,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呈液體狀態,它為研究宇宙在誕生後的最初形態提供了新的見解。即,宇宙在誕生後的百萬分之幾秒內可能就是一種「完美的液態」。
  • 大型強子對撞機再創新紀錄:再現宇宙大爆炸最初狀態
    北京時間11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宇宙大爆炸結束後的極短時間內,物質是以一種由夸克和膠子組成的「原始湯」的形式存在的。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通過不同類型的粒子撞擊,試圖再造宇宙「原始湯」。
  • 從無到有,一切開始的地方——宇宙大爆炸理論
    宇宙微波背景全天圖,由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9年成果繪製 1964年,偶然間發現了宇宙背景輻射,宇宙背景輻射是早期宇宙的遺留,和其他觀測證據共同使大爆炸成為公認的科學理論。此後,科技的進步,如哈勃望遠鏡給我們提供了宇宙大爆炸和宇宙結構的優質影像。最近的觀測結果甚至意味著宇宙的膨脹正在加速。
  • 俄參與美「宇宙等離子體湯」研究
    相對論重離子碰撞(RHIC)研究表明,宇宙的初始狀態是鍋獨特的「湯」,它是近乎完美的液體。在俄羅斯國立核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NRNU MEPhI)的參與下,美國「物理化學和電解質界面納米系統實驗室」正在研究「這鍋湯」的性質。
  • 3分鐘看完138億年宇宙簡史,2分鐘了解下宇宙末日!
    現代天文學認為宇宙誕生於138.2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這已經從多方的觀測證明了這一點。但對於這場大爆炸發生的詳細過程和宇宙的未來發展也許並不十分清楚,本文就用5分鐘的時間,將從宇宙大爆炸到現在以及未來做個簡單的描述,讓大家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