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看著往來的車子時,就算你不是一個忠實的汽車愛好者,也可以輕易的認出穿梭在車流中的寶馬汽車,寶馬這麼好辨認的原因不僅是因為那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家族式——雙腎形進氣格柵,更是因為每輛寶馬上經典的「藍天白雲」標誌。
大家可能都知道寶馬標誌中間的藍白色相間的圖案,藍色代表了藍天,白色代表了白雲,中間的十字則代表了旋轉不停的螺旋槳。
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藍白相間的格子,是寶馬工廠所在地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州徽縮寫,而大家熟悉的BMW,「別摸我」三個字呢其實是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廠首字母的縮寫,和藍天白雲 螺旋槳沒有半毛錢關係,然而百分之99的車迷卻並不知道這一點。
那我們先來聊一聊寶馬車標的歷史。一開始世界上本沒有寶馬,那時間只有一家不怎麼出名的拉普飛機的發動機製造工廠。
雖然說還沒開始造汽車時候LOGO已經有個馬頭了,不過這個可跟現在的「寶馬」稱呼一點關係都沒有,寶馬品牌只是國內的叫法,以前還是叫巴伐利亞汽車的。
後來拉普公司被收購了,新的老闆將公司名改為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這麼一看明白多了,英文的縮寫簡稱就是BMW了。然後他們還把LOGO也換了,改為金色線圈,黑色底襯著金色字母,中間為四塊藍白色的圖案。
但最初的時候巴伐利亞公司僅僅只是涉及飛機方面的業務,一直到1933年才開始涉足汽車行業。同年,又對BMW的車標進行了小改,把原標金色的圈線跟BMW字母都加粗了。
1953年,BMW又被修改了一次。新的寶馬標誌改為白色的雙邊圓形邊框、白色的「BMW」字母,中間的藍色扇形也變成淺一點的藍色,使整個車標更加趨於年輕。
1979年,寶馬第三次修改。白色圓形邊框和BMW字母又被加粗,中間的扇形又加深了一點。換成現在的設計理念,就是更加扁平化了。
不過審美在變化,標誌的設計風格也在變化。以前的扁平化、區塊化的style,逐漸被3D化。2007年最近一次的修改,寶馬把車標改成了立體感強烈的設計,顯得既年輕又運動。
這麼看寶馬車標經歷這麼多次修改基本就沒怎麼變過,只是做了微調而已。不過也正是如此,藍白相間、黑底白字外圈的BMW車標才如此經典,無人能模仿,以致同樣藍白相間的BYD車標被笑到臉白。
話又說回來,寶馬官方多次發表聲明,因為寶馬總部所在的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州旗是藍白相間的,所以寶馬才使用了這兩個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