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陷入溼冷模式 專家:冷空氣多暖溼氣流強

2021-01-21 安徽網
您訪問的頁面不存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老下雨,老下雨,煩死了!」近期經常能聽到這樣的抱怨。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查看氣象統計數據發現,1 月26 日以來,碭山、淮北、滁州、宿州、肥東較常年同期降水偏多3 倍左右,全省其他地方降水也明顯較常年偏多。同時,我省大部氣溫也較常年明顯偏低。為什麼會出現這麼溼冷的天氣?省氣象臺專家對這種天氣現象背後的原因進行了解讀。

數據:陰冷潮溼天氣唱主角

據省氣候中心監測,剛剛過去的1 月份,我省平均日照時數82 小時,較常年同期偏少3 成,為2013 年以來最少。自1 月16 日以來,全省平均日照時數92 小時,比常年的124 小時偏少26%。據相關氣象專家介紹,因為1 月後半月還有一段晴天,所以綜合來看,進入2 月,日照時數偏少幅度可能更嚴重。

2 月11 日,因雪後難見陽光,合肥城管系統職工加緊清除路邊雪堆。(本報資料圖片)

氣溫方面,自1 月26 日以來,我省長江以北地區氣溫偏低1℃左右。長江以南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以內。自2 月5 日到2 月14 日這一統計周期的數據表明,全省氣溫大面積明顯偏低。其中偏低幅度最大的是金寨縣,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3.7℃。淮南、六安、樅陽、安慶等地的偏低數值也超過3℃,只有皖南黃山市和宣城市轄區的幾個縣和常年持平。

從全省來看,進入2 月份,由於陰雨天氣增多,氣溫較常年同期明顯偏低。省氣候中心提供的數據表明,1 月26 日到2 月14日,與常年同期相比,我省碭山縣降水增多331%,排在第二位的淮北市增多325%。滁州、宿州、肥東也都較常年同期增多三倍左右,合肥市的降水也比往年增加了232%。當然,從全省來看,大部分地區降水都較常年同期有所增加。

分析:冷空氣多暖溼氣流強

為何會持續低溫並伴有如此長時間的雨雪天氣?對此省氣象臺相關專家解釋稱,1 月底以來,冷空氣比較活躍、頻繁南下。受其影響,我省氣溫一直維持在偏低狀態。由於這些冷空氣以偏東溼冷空氣為主,它們在南下過程中與強盛的西南暖溼氣流相遇,冷暖交匯就形成了持續降水。在降水過程中,伴隨著氣溫在較低位置的上下輕微波動,就會出現雨雪轉化。

對於日照時間偏少的原因,氣象專家解釋稱,在冷空氣和偏東風的溼冷空氣作用下,疊加副高或南支槽輸送上來的暖溼空氣,這樣的冷暖交匯容易形成長時間、大面積的層雲,陽光難以穿透,所以即便是在雨雪間隙也難以看到陽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明玉

相關焦點

  • 強冷空氣下雨雪不同模式切換 與大氣溫度垂直廓線分布密切相關
    隨後,受到寒潮冷空氣影響,北京及華北地區溫度逐漸降低,到14日早晨後大氣溫度廓線分布降低到降雪閾值,雨水模式逐步切換到降雨夾雪或者降雪模式。此次寒潮從北至南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雨雪分界線也是從北往南的逐步南壓的過程。
  • 廣西最近的天氣很反常 冬至暖春天就會冷?
    氣象專家分析最近的反常天氣冬至暖春天就冷?不靠譜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阮萃 通訊員 梁岱雲12月24日一早,南寧城區濃霧不減,到了下午,隨著太陽出現,霧氣和回南天氣逐漸消失。通常出現在春季的回南天,在11月和12月共上演了兩次。為何會出現如此反常現象?
  • 氣象專家這樣說……
    氣象學家的解釋是:冬季由於天氣偏暖,暖溼空氣勢力較強,當北方偶有較強冷空氣南下,暖溼空氣被迫抬升,對流加劇,就會形成雷陣雨,出現「雷打冬」現象。從去年12月底到今年1月,荊州城區氣溫一直沒有大幅下降。進入今年1月以來,雖然時時有雨,但日間最高氣溫也在10攝氏度左右徘徊,暖溼空氣聚集,6日,當冷空氣南下時,兩股氣流相遇,雨聲雷聲大作。
  • 寒潮預警又雙叒來了:冷空氣的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那就是冰箱裡的燈……到底有多冷?朱廣權:從清晨到日暮,冷得朝朝暮暮據中國天氣網消息,今晨,氣溫0℃線位於浙江北部、安徽南部至湖北北部一帶;北京平谷、江西九江、湖北金沙等地有7個氣象觀測站的氣溫突破12月上旬最低氣溫歷史極值。
  • 猛爆寒流今天來襲 極冷臺灣!陷入「冰凍番薯」狀態
    華夏經緯網1月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今起寒流報到,加上水氣偏多,全臺陷入「冰凍番薯」狀態,務必做好保暖!臺灣「氣象局」發布低溫特報;氣象專家提出警告,這波寒流將比跨年那波更強;颱風論壇指出,今起至下周,不排除一連3波寒流,接力來襲!
  • 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聽聽四川氣候中心專家怎麼說
    ��此前,網上盛傳「60年來最冷冬天」的說法,讓不少人信以為真,而如今從北暖到南的局面,又讓大家有些懵了: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記者就此採訪了四川省氣候中心。十一月來全國大暖 多地冬天「遲到」不少人都感覺,今年的秋冬,來得很猛,後勁兒不足。
  • 二九60個氣象站達歷史極值,三九更冷?新冷空氣又來了,繼續降溫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今年「二九」可以說上不少人感覺到進入了「極寒時期」一樣,連續的寒冷襲擊,也讓我國多地出現入冬以來的氣溫新低,所以是真的冷,甚至還有破21世紀以來,氣象建站以來的最低氣溫,可以說今年很多人都沒有想到會如此的寒冷。
  • 新一波冷空氣今晚殺到,裡水人最怕的溼冷要來了!
    新一波冷空氣今晚殺到,裡水人最怕的溼冷要來了!小寒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也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果不其然,今天溫暖的陽光只是短暫的新一波冷空氣今晚就要來了!這次是溼冷(ps:裡水人最怕的那種)
  • 北京等全國多地進入「凍哭模式」聽專家解讀今冬還會有多冷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6日北京等全國多地氣溫驟降,寒風呼嘯。18時31分,北京南郊觀象臺氣溫跌至零下17.1攝氏度,為2000年以來北京氣溫最低值。而北京只是遭遇寒潮襲擊的中國多個地區的縮影。北京氣象臺發布大風黃色預警和低溫黃色預警,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專家6日表示,目前北京地區仍未達到寒潮級別。不過,夜間零下17攝氏度已接近冰箱零下18攝氏度的速凍模式。
  • 清明當天福建多地遇強對流 4月泉州有4次冷空氣
    有兩股冷空氣。第一股冷空氣是昨天開始的,今天正在影響。不過畢竟四月了,冷空氣已是強弩之末。雖然降溫不太厲害,也不考慮降雨,但天空雲系多。  周四夜間開始,還有一股冷空氣,這次降溫稍明顯一點,最低溫會下降個3℃~4℃,之後幾天還會雨水連連。  2.為啥昨天有雷暴?  主要是冷暖空氣交匯。
  • 為什麼冬至後太陽北移,我們卻感覺越來越冷,直到清明才變暖和?
    我們感覺越來越冷,知道清明前後才變暖和,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太陽北移只是日照時間變長,同時入射角變大了,輻射熱量少量增加,但我們感受的冷熱是空氣的溫度。冬至日,相當於用稍微高一點的光輻射去照射冷空氣,就算吸收能量多一點,但這點能量根本無法抵抗持續到來的冷空氣。人只要不在太陽下,就會感覺到很冷。
  • 近期南方暴雨有多暴烈?為何陷入「車輪戰」?未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13日,中國氣象局組織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王永光、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適應室研究員黃磊、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翟建青等專家,多角度詳解近期南方強降雨之兇猛。 新京報:近期南方暴雨有多暴烈?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入汛以來,截至7月10日,我國南方共出現15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
  • 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四川省氣候中心預測:幾乎不可能!
    此前,網上盛傳「60年來最冷冬天」的說法,讓不少人信以為真,而如今從北暖到南的局面,又讓大家有些懵了: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就此採訪了四川省氣候中心。十一月來全國大暖多地冬天「遲到」不少人都感覺,今年的秋冬,來得很猛,後勁兒不足。
  • 今冬"60年來最冷冬天"?四川省氣候中心預測:幾乎不可能
    此前,網上盛傳「60年來最冷冬天」的說法,讓不少人信以為真,而如今從北暖到南的局面,又讓大家有些懵了: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就此採訪了四川省氣候中心。十一月來全國大暖多地冬天「遲到」不少人都感覺,今年的秋冬,來得很猛,後勁兒不足。
  • 北方暴雪南方多地氣溫超31度 今年究竟是冷冬還是暖冬
    北方暴雪南方多地氣溫超31度 今年究竟是冷冬還是暖冬 2020年已經進入11月份了,南北方的天氣一向差距很大,可是近日這差距大的有點難以置信,北方暴雪南方多地氣溫超31度是神馬情況?北方暴雪南方多地氣溫超31度,不是說2020年是最冷冬天嗎?南方   原標題:冰火兩重天!
  • 這個冬天海南會有多冷?專家表示,今冬氣溫預計總體偏低
    記者 姚皓 攝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邱江華  受冷空氣影響,12月份以來海南多陰天,部分地區有雨,寒氣襲人。根據海南省氣象部門發布的消息,海南上周19日~20日,受冷空氣補充影響,最低氣溫中部、北部內陸和西部內陸地區10~12℃,中部地區個別鄉鎮低至7~10℃。  這個冬天到底有多冷?
  • 三波強冷空氣來襲!惠州或將遭遇今冬以來最冷考驗……
    本周內, 有三股冷空氣「組合出擊」 1月5 日,第一股冷空氣 已正式開啟「工作」模式 6日至8日, 第二股冷空氣「發貨」
  • 冷!安徽本月將有三次冷空氣,最低溫零下7℃
    據省氣象臺的最新預報,12月我省溫度將偏低,月中會有3次冷空氣過程,最低溫度會跌至零下7℃。預計12月我省雨雪量沿淮淮北接近常年,淮河以南較常年偏少。預計月內有3次較為明顯的冷空氣過程。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略偏低。月極端最低氣溫淮河以北和本省山區-7到-5℃,其他地區-5到-3℃。眼下,第一波冷空氣已經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