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迷航》50 周年特展北京站 世貿天階盛大起航

2020-11-24 極客公園

2015 年 12 月 12 日,北京—《星際迷航》50 周年特展北京站在地標建築世貿天階正式開展。瓦肯人、進取號、Spock、Kirk 艦長和星際聯邦等《星際迷航》片中經典造型和場景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暨開展儀式上亮相,展覽現場也匯集了《星際迷航》動漫、電影和電視劇系列的手稿、原版道具、服裝、幕後花絮等珍貴資料。這是《星際迷航》全球巡迴第 13 站,也是國內首個以科幻電影為題材的大型特展項目。

發布會上,年僅 9 歲的小 coser 瓦肯人剪耳朵齊額短髮,身穿進取號船員制服,延續了星際粉絲的傳統,他代表星際聯邦和地球人類進行交接儀式,行瓦肯禮儀,並向星際迷航粉絲們送出了頗具紀念意義的第一張全國巡展通票。而由全國各地粉絲徵集的瓦肯手勢禮匯聚成了一面巨型的瓦肯人像,作為送給熱愛宇宙和平的瓦肯人的禮物。

領取第一張巡展通票的錢女士是星際迷航的鐵桿粉絲,她收藏了幾乎所有《星際迷航》演員的籤名海報,還因此受到國際媒體關注採訪報導。曾為《星際迷航》翻譯的字幕組成員周女士得知《星際迷航》50 周年特展來到中國,特別激動。她表示,這次巡展吸引了《星際迷航》、《星球大戰》等多部科幻粉絲的關注。她認為與其他科幻題材相比,《星際迷航》既有天馬星空的科幻想像,又有相對嚴謹的科學態度,是公認的科幻電影史上裡程碑意義的作品。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美大部主任張和強先生認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早在 2300 多年前,國人有了關於宇宙相對準確的描述。科幻文學和科幻電影以地球公民視角讓我們的精神世界彼此相連,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星際迷航》作為科幻電影史上的裡程碑作品,伴隨人類成長 50 年,是全人類共享的精神財富,它所倡導的和平宇宙觀、探索精神,以及它為科技研發提供的豐富靈感,再次印證了科幻和科學之間相輔相成的推動作用。它不僅是一部科幻電影,也是一部倡導科學和科幻精神的科普作品。

微影時代副總裁向明表示,在浩瀚如雲的人類精神世界,科幻和科學像兩駕車輪,將我們的觸角伸向更遙遠的宇宙邊疆。作為智慧互聯時代的現場文化娛樂與用戶的連結者,微影依憑大數據優勢,一直積極支持科幻電影創作和交流。除《星際迷航》50 周年特展外,還積極參與了《火星救援》、《星球大戰》的營銷,參與中國本土科幻電影《三體》的投資。未來,微影將加大在科幻影視、展覽等文化產業領域的投入力度,為中國科幻迷提供更豐富的內容平臺。

據悉,本次北京站巡展開展儀式秉承 Live Long and Prosper 的和平理念。Live Long and Prosper 是瓦肯人(Vulcan)的經典格言,是瓦肯人所信奉的「純粹邏輯」的具體體現。它也是「星艦之父」吉恩羅登伯裡的夢想,它超越了一切智慧生命,成為了為宇宙社會所普遍接受的「價值觀」。在發布會上,瓦肯星代表首次和北京站的人類代表接觸,並宣布「星際聯邦」曲速抵達北京世貿天階。

《星際迷航》50 周年特展北京站為中國巡展的第一站,同樣也是《星際迷航》展覽全球第 13 站。該展覽至今訪客人數已經超過 550 萬人次,曾在聖地牙哥、溫哥華、洛杉磯、吉隆坡、臺北舉辦。而本次北京特展展區面積達 1500㎡,將展出星際迷航最初的概念藝術、分鏡頭繪圖板、電影劇本、海報藝術收藏品、微縮模型、道具和服裝以及可操作布景。

據策展公司 EMS 代表 Greg Suzuki 先生介紹,此次特展所用展覽道具和裝備總重達 300 噸,需要用 10 個 40 英尺(12 米)級標準貨櫃運輸。展覽大約需要 3000 個工時來搭建,並需要超過 1200 工時去拆卸。其中艦長休息室用了超過 250 個組件搭成,傳送室也有超過 100 個組件,進取號模型也達 500 千克。為了讓參觀者有機會在展覽中享受獨特的照相體驗,現場將用總長 500 米的網線連接相機和電腦。

這次北京特展將全面展現電視劇和電影系列所勾勒的「星際時代」,讓觀眾體會零距離接觸《星際迷航》上映 50 年以來的所有珍貴場景。北京站特展將持續至 2016 年 2 月 22 日,之後將在上海、深圳等地巡展。

《星際迷航》50 周年特展經由 cbs 派拉蒙公司聯合授權,由國際十大特展公司之一的 EMS 公司策劃製作,微影時代展覽部承辦。據悉,主辦方微影時代展覽部配合該展覽舉辦各項活動,有探索宇宙奧秘的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的科普講座,接下來亦有歡樂十足的太空科幻聖誕派對,同樣還有針對兒童舉辦的「尋找超能少年」、家庭科幻月等精彩活動。


看展必備背景知識

星際迷航(科幻影視系列作品),又譯《星際旅行》等),是由美國派拉蒙影視製作的科幻影視系列。由 5 部電視劇、1 部動畫片、12 部電影組成。該系列最初由編劇吉恩·羅登貝瑞(Gene Roddenberry)於 1960 年代提出,經過近 40 年的不斷發展而逐步完善,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科幻影視系列之一。

它描述了一個樂觀的未來世界,人類同眾多外星種族一道戰勝疾病、種族差異、貧窮、偏執與戰爭,建立起一個星際聯邦。隨後一代又一代的艦長們又把目光投向更遙遠的宇宙,探索銀河系,尋找新的世界、發現新的文明,勇敢地前往前人未至之地。

因為片中包含的各類天馬行空的想像、精密的世界觀、大量的硬科幻元素以及無微不至的人文主義關懷,使《星際迷航》成為最受歡迎的科幻作品之一。

《星際迷航》專用名詞解釋

部分名詞所對應的物品,最初在《星際迷航》中出現的一部分虛構科技已然成為或部分成為現實。例如摺疊式手機、無針頭注射器、聲控電腦、生命探測儀(三錄儀的功能之一)等。

象限

象限是《星際迷航》中銀河系的劃分方式,銀河系被劃分成了四個象限,並依照探索順序,分別命名為第一(阿爾法)、第二(貝塔)、第三(伽馬)、第四(德爾塔)象限。

星區

星區是象限下的單位。每個象限下又有數千個星區,星區內一般都有幾個行星系。

星艦、星站

星艦是一種大型的太空飛行器,星站是固定在太空中的大型空間站。

曲速

曲速是《星際迷航》中被廣泛用於太空旅行的一種方法。一艘星艦在曲速狀態下可以實現超光速飛行。速共分為 10 級,其中,曲速 1 級為 1 倍光速,曲速 10 級為光速的無限大倍。

曲速最初只是作為一個概念在《初代》中提出,但在後來引起了一些物理學家的興趣,並提出了相似的模型。在《下一代》以後的電視劇與電影中,曲速使用了其中的一個模型阿庫別瑞引擎的定義。

平行空間

平行空間是現實世界中量子物理的一種理論。它認為量子的每一次選擇,都會把當前的世界分離為兩個世界——最初這個理論的建立是為了解決不確定性原理的。這兩個世界會發生退相干作用,成為互不相干的平行世界。用一種通俗的語言來說,假設你希望拔槍殺死一個人,但在你拔槍的瞬間你做出了殺與不殺的選擇——於是世界分裂成了你殺死那個人的世界和你沒有殺死那個人的世界。

時間線

時間線可以理解成四維空間中的時間軸。平行時間線與平行空間適用同一種解釋,平行時間線記錄的是某個時刻的選擇不同後分裂出的世界。

子空間

子空間在《星際迷航》中是一種具有特殊性質的額外連續體,它有別於尋常的四維時空連續體。該設定的最初用意是為了迴避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光速屏障。

蟲洞

蟲洞又稱愛因斯坦-羅森橋,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蟲洞是 1930 年代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的,認為透過蟲洞可以做瞬時間的空間轉移或者做時間旅行。

時間旅行

時間旅行指人或者其它物體由某一時間點移動到另外一個時間點。事實上,所有的人都順著時間一分一秒的自然前進,所以時間旅行單指違反這種自然時間變化的方式:要不就是大幅度的前往未來,要不就是回到過去。

第一次接觸

第一次接觸是指兩個在之前從未見過面的種族或勢力,通過雙方偶遇或一方訪問等方式相互了解到對方的存在。

慣性阻尼器/人工重力

慣性阻尼器是《星際迷航》中太空旅行在加速減速或者受到撞擊時保護船員的一種裝置。人工重力是在失重環境下模擬行星重力環境的一種裝置。兩者在物理學來說採用的是完全相同的原理,所以在這裡放在一起。兩者都是通過生成額外的重力場來工作。由於慣性阻尼器的反應時間不可能為 0,所以飛船受到撞擊時船員仍然能感受到些許慣性。

傳送器

傳送器又稱作「光波傳送系統」,是《星際迷航》中一種常見的近距離旅行的方式。傳送器在最初是為了減少因拍攝太空船登陸場景而設定的;它能將人體或物質分解為量子,並將量子傳送到終點後重新組合。傳送器違反了量子物理學中的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因此在《星際迷航》後來的電視劇中,採用了一種「海森堡補償器」來迴避對現實物理原理的違背。

複製器

複製器是《星際迷航》中可以稱得上革命性的生產工具。因為有複製器的存在,星際聯邦才能夠保證讓社會生產力完全滿足公民消費的需求。複製器能在短時間內複製出大量的食物、生活用品等,亦可複製出原子序數較低的元素。複製器同樣違背了不確定性原理。

全息技術

全息技術可被用於娛樂、協助人類工作等,可分別將這兩中全息程序比擬為現在的電視或電腦遊戲與電腦應用程式。不同的是,全息技術可通過建立力場來束縛光子,從而創造出非常擬真的三維空間與三維實體來。由於計算機技術的先進,某些程序獨立的全息個體甚至能發展出個人特質來。

在電視劇《航海家號》中,航海家號的總醫官醫生為全息程序,他最後發展出了個人特質。

宇宙翻譯器

在《星際迷航》的任意一部原聲的電視劇或電影中,觀者都很難聽到英語外的外星語言。這是因為在劇情設定中,星際聯邦廣泛使用了宇宙翻譯器的緣故。宇宙翻譯器可以將所有的已知語言翻譯為聽者所懂的語言,對其餘的未知語言亦可通過對簡短幾句話的分析而進行轉換。星際艦隊成員別在胸前的徽章內置有宇宙翻譯器。

三錄儀

三錄儀在《星際迷航》中幾乎是一種萬能工具。它可以探測生命信號、入侵操作者指定的計算機系統、對人體進行掃描以檢測病患(此類三錄儀為專門的醫用三錄儀)、錄音、掃描地形等等。

相位武器

相位武器是《星際迷航》中常見的能量武器。它能發出一種類似於雷射的「相位束」,對敵人產生不同程度的燒灼傷害。相位武器可裝備在星艦上,亦可作為相位槍配備在人身上;在臺灣亦被俗稱作「相位炮」。

星際聯邦

星際聯邦(United Federation of Planets,UFP)簡稱「星聯」或「聯邦」,直譯為「行星聯合聯邦」。是《星際旅行》虛構宇宙中位於銀河系第一象限的一個虛擬國家。星際聯邦的首都位於星區 0-0-1 的地球的巴黎;轄有星際艦隊。星際聯邦的設定,被認為是參考了美國聯邦制度。它所使用的國旗近似於聯合國旗。

星際迷航中的種族及其母星簡介

人類:地球

在設定中,人類於 21 世紀中期發展出了曲速飛行的能力。[6] 在 22 世紀中期與瓦肯人、安多利人結成同盟,該同盟最終演變為星際聯邦。

瓦肯人:(Vulcans) 瓦肯星

瓦肯人曾經是一個熱情且暴力的民族,但他們最終用邏輯克制了個人情感。瓦肯人在大約公元 300 年的時候便已經發展出了曲速能力,瓦肯人是第一個與人類進行第一次接觸的外星種族。是星際聯邦的創始者之一。

安多利人:(Andorians) 安多利星

安多利人形容自己是一個熱情但暴力的民族。他們的皮膚為藍色,頭上有一對觸角。安多利人曾與瓦肯人有多年的衝突,但在後來為了共同應對羅慕倫人的威脅,安多利人與瓦肯人言和。安多利人亦是星際聯邦的創始者之一。

貝塔索人:(Betazoids) 貝塔索星

貝塔索人的外貌與人類無異。大部分的貝塔索人在青春期時會發展出心靈感應的能力,能夠感受到其他貝塔索人甚至外星種族的想法。

波利人:(Bolians) 波拉勒斯九號星

波利人身體的特徵是淡藍色的皮膚與從臉部中線向下延伸的一條雙岔隆起。

德諾布拉人:(Denobulans) 德諾布拉星

德諾布拉人擁有科技高度發展的文明。他們的臉部有一些形狀特殊的骨骼隆起。他們對人友善,個性外向,對其他星球的文化與習俗懷抱著高度的好奇心。德諾布拉人的社會通行多夫多妻制。

楚爾人:(Trills) 楚爾星

楚爾人是兩種生物體的結合。人形個體是宿主,蠕蟲狀的生物是共生體。共生體的生命很長,因此它在一生中可以與多個宿主共生。楚爾人大部分的記憶及個性是在長壽的共生體中,但宿主的個性特質也能在生物體中表現。

相關焦點

  • 《星際迷航:發現號》即將起航
    今年的聖地牙哥漫展處處充斥著星際迷航的氣息,各種各樣場內外的ST主題活動,從全新電影《星際迷航:超越星辰》的盛大IMAX全球首映,到50周年美術展
  • 滬舉辦"星際迷航50周年展" VR帶你遨遊太空-科幻 星際迷航 企業號...
    袁婧 攝  扣人心弦的冒險活動、超越現實世界的各式星際戰艦、精巧複雜的約克城空間站……電影《星際迷航》給觀眾營造了一個夢幻的未來世界。國慶黃金周期間,上海虹橋天地舉辦的「星際迷航50周年展」把這些電影場景搬到現實生活中,讓人們真實體驗了一把科幻的奇妙與魅力,也讓不少「死忠粉」零距離接觸《星際迷航》系列影片的很多珍貴場景。
  • 星際迷航50周年 福建地標建築「企業號」 成網紅
    廣告 星際迷航50周年 福建地標建築「企業號」 成網紅 作為全球唯一授權的《星際迷航》建築,網龍網絡公司的「企業號」建築在《星際迷航》系列誕生50周年之際,成為「網紅」。  3日,百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星際迷航》粉絲齊聚福州,登上網龍網絡公司總部辦公樓「企業號」,開啟真實版的星際迷航飛船太空之旅。  據了解,網龍公司董事長劉德建本人就是《星際迷航》的粉絲,前幾年從CBS手中購買了「聯邦星艦企業號」的版權,並在福州長樂建設。
  • 奧特曼系列50周年展北京站開幕
    vid=386950    8月26日,奧特曼系列50周年展北京站於鳥巢南廣場放羊工社拉開帷幕,為期兩個月。據悉,本次展覽是「奧特曼系列」在中國範圍內規模最大的官方展覽,也是繼上海首展後全國巡展的第二站,將成為首都旅遊旺地奧運核心區的一大亮點項目。    開幕式上,賽羅奧特曼和銀河奧特曼亮相現場,吸引大批小粉絲互動合影。
  • 《星際迷航3》曝50年紀念特輯:回顧誕生與重啟
    新老版柯克船長與史波克  搜狐娛樂訊 9月,正是《星際迷航》系列誕生50周年的正日子,而正在上映的這一集《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除了《速度與激情》導演林詣彬帶來那首「搖滾救世界」的瘋狂刺激之外,另一大特點,是它著重重現了老版風骨。
  • 生生不息 繁榮昌盛 《星際迷航》50周年系列科普
    《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終於上映了。作為可以和《星球大戰》系列比肩的星際類大作,它超長的篇幅,繁雜的設定讓很多想要去了解的觀眾望而卻步。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粗略回顧一下,《星際迷航》的系列故事。
  • 奧特曼50周年展北京站開幕 一起來現場打小怪獸
    奧特曼現場打小怪獸奧特曼50周年展活動現場活動現場網易娛樂8月26日報導(文/老張陽湯)日本經典特攝形象奧特曼在今年迎來50周歲的生日,其50周年展北京站的活動經過緊密籌備,於26日在鳥巢南廣場放羊工社拉開帷幕。
  • 劉彤傑馬薇薇馬伯庸邱晨李淼致敬《星際迷航》50周年
    7月7日,紀念《星際迷航》系列誕生50周年紀念活動「星際聯邦第十三次同盟大會」在北京舉辦,航天工程總體研究員劉彤傑本次紀念活動別出心裁地將時空假定在《星際迷航》的世界中,以召開 「星際聯邦第十三次同盟大會」的形式來紀念《星際迷航》50周年,到場嘉賓劉彤傑、馬薇薇、馬伯庸、邱晨、李淼分別以星際聯邦航天部部長、綜合事務部部長、文化部部長、外交部部長、科學部部長的身份出席並提出提案,再共同討論是否給予通過。
  • 一周內地新片:"星際迷航2"起航 動畫電影扎堆
    《星際迷航:暗黑無界》中文海報派拉蒙出品、J·J·艾布拉姆斯執導的的動作科幻續作《星際迷航:暗黑無界》起航。本周后期恰逢「六·一」兒童節,《魁拔Ⅱ》、《潛艇總動員3--彩虹寶藏》、《辛巴達歷險記2013》三部國產動畫電影扎堆上映。此外,前衛藝術家趙半狄執導的《讓熊貓飛》和歌手阿牛新片《結婚那件事》也將和觀眾見面。
  • 《星際迷航3》主創揭秘影片設定
    時光網特稿 派拉蒙出品的科幻大片《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下稱「《星際迷航3》」)今日登陸中國銀幕,影迷們將見證「進取號」星艦五年星際之旅的最大危機,當船員們橫遭未知武裝力量偷襲之後,星際聯邦的存亡也備受威脅......
  • 慶祝星際迷航50周年 中國百名粉絲登陸網龍企業號
    福州2016年9月5日電 /美通社/ -- 隨著9月2日在中國上映的《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震撼回歸,圍繞星際迷航的話題熱度逐漸走高。作為這個星球上唯一官方授權的《星際迷航》建築,網龍網絡公司的「企業號」建築再次吸引了全球星迷以及媒體的廣泛關注。
  • 三裡屯太鬧,世貿天階太大,去這能「忙裡偷閒
    北京的潮人們都知道世貿天階、三裡屯,卻不知道還有一個更有品、更閒適的隱蔽商區等著大家去逛吃逛吃。  它身處CBD商圈、朝外商圈、貴友商圈黃金交匯點,2009年開業至今已經7年了,南邊有世貿天階,北面靠著SOHO尚都,西面與第一使館區及日壇公園隔街相擁,在這些著名商區的簇擁下,它顯得更加低調...它是擁有高端住宅與精品商業的綜合體項目中駿
  • 《星際迷航3》本周上映 出現超50種新的外星種族
    央廣網北京9月3日消息(記者何源)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1966年,《星際迷航》系列橫空出世,成為超越時代的科幻作品。到今年,這個系列已經有50年的歷史,絕對稱得上是影響全世界的科幻經典。作為重啟版的第三部作品,《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昨天正式與中國內地觀眾見面。  說口碑和情懷的話,這部電影已經並被評為「年度最佳動作片」。
  • 正在閱讀:谷歌Doodle紀念星際迷航首次公映46周年
    該Doodle有動畫有聲音,還可互動,點擊上面的人物或者物體即可觸發下一劇情,其中甚至還有《星際迷航》中的光束傳送,《星際迷航》的粉絲們一定要來玩玩。(點擊這裡查看更多谷歌Doodle)谷歌Doodle紀念星際迷航首次公映46周年視頻:谷歌Doodle紀念星際迷航首次公映40周年
  • 比《星際迷航》更精彩的10部星際迷航電影
    去年適值經典科幻系列《星際迷航》誕生50周年,派拉蒙推出了重啟系列的第三部電影《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這部電影得到了積極的評價,許多影評人對其表演、動作場面、配樂、視覺效果,以及向安東·尤金和倫納德·尼莫伊的致敬大為讚揚。其全球票房收入達3.335億美元,但並不是票房最高的星際迷航電影。
  • 百名星迷走進《星際迷航》「企業號」 體驗網龍VR/AR未來發現之旅
    《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震撼回歸,圍繞星際迷航的話題熱度逐漸走高。 當天,星迷們還在現實版的「企業號」中一起觀看了《星際迷航》系列電影的精彩片段,給星迷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回憶,「在真實企業號裡看星際迷航,這輩子也就一次了吧!」來自武漢的星迷陳先生這樣說道。
  • "星際迷航"系列科普&趣事大起底
    作為今年暑期檔最令人期待的大片之一,《星際迷航3》在爛番茄上收穫了83%的好評,這一成績要優於同一檔期的絕大多數超級大片。  作為一代人的科幻啟蒙,誕生於1966年的《星際迷航》系列已經50歲了。宇宙飛船企業號在茫茫無垠的太空中體驗了一次又一次的冒險與發現,催生了無數科學家、科幻作家和科幻片導演。
  • 《星際迷航3》"太空激戰"片花:星際艦隊衝出重圍
    《星際迷航3》"太空激戰"片花:星際艦隊衝出重圍 《星際迷航3》片段 星際艦隊衝出重圍"燃爆"宇宙 時長:00:30 來源:電影網
  • 那些年,有一個經典系列叫《星際迷航》
    ,只是在原基礎上增進了《速度與激情》式大段動作片和驚險視覺效果的風格,由於2013年《星際迷航:黑暗無界》的大受好評,讓部「星際迷航」50周年紀念版的電影作品備受矚目,不過,這次我打算主要從回顧下1979到2013年一共12部電影版的《星際迷航
  • 手遊《星際迷航:時間線》戰艦對戰系統曝光
    著名科幻影視系列《星際迷航 》自第一部作品推出至今已經將近 50 年了,不少科幻迷都是這個系列的粉絲。曾開發過《權力的遊戲》手遊的開發商 Disruptor Beam 正在製作《星際迷航》的手遊,名字叫 Star Trek Timelines《星際迷航:時間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