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石」又稱氟石,是工業上氟元素的主要來源,是世界上重要的非金屬礦物原料之一,用途十分廣泛。許多發達國家把它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進行儲備。我縣素有「螢石之鄉」美譽,螢石蘊藏量為全國各縣之最,約4000萬噸,是全國最早開採和利用螢石的地區,螢石開採歷史可追溯到民國初年。前不久,我縣又被中國禮儀休閒用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瑩石文化之都·武義」稱號。從「螢石之鄉」到「中國瑩石文化之都」,武義走過了怎樣的歷程?
螢石之鄉
眾所周知,「世界螢石在中國,中國螢石在浙江,浙江螢石在金華,金華螢石在武義」。我縣素有「螢石之鄉」美譽,螢石蘊藏量為全國各縣之最,約4000萬噸,是全國最早開採和利用螢石的地區,螢石開採歷史可追溯到民國初年,開採鼎盛時期為抗日戰爭時期(日本掠奪30多萬噸)。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全縣最多擁有大小礦山110餘座,年產量約25萬噸,前後取得礦長安全資格證的從業人員有800餘人。21世紀初,我縣工業經濟快速發展,製造業逐步代替採掘業,尤其是「生態立縣」戰略確立後,對礦山進行萎縮化管理,目前全縣僅剩螢石礦山2座,年產量2萬餘噸。
「『深挖洞』成為武義『螢鄉人』的一大特色。」縣經濟商務局有關負責人稱,「針對螢石礦的技術和資金投入,一方面為我縣氟化工和浮選企業提供了原材料,另一方面也為瑩石工藝品雕刻提供了充足的工藝級基礎材料。」武義「螢鄉人」在長期開採過程中,積累了一整套科學、安全的開採經驗,一大批礦山技術骨幹在本地「失業」情況下,走出武義,走向全國乃至國外。
瑩石經濟
上世紀九十年代,聰明的武義「螢鄉人」利用螢石豔麗多彩的特點,通過匠人精心雕琢使之成為人們收藏和饋贈友人的佳品。據了解,瑩石雕刻從技法上分,有浮雕、鏤空雕和圓雕等;從工藝上分,有雕刻件、車件、拋光件、球體件以及原生態晶體件、標本件、組合件等八大類。雕刻工藝品中滲透著中國吉祥文化,其花色品種包含人物、動物、山水風景、花果、花鳥、魚蟲等500餘種。「武義螢石雕」也成為了繼「東陽木雕」、「青田石雕」之後的「浙江第三雕」。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底,我縣從事瑩石加工和瑩石工藝品加工的企業和銷售單位有100餘家,佔當地工業比例為2.1%,在全國同行業中佔比60%。2015年度全縣瑩石產業總收入為26.4億元,出口創匯1.5億美元,其中瑩石工藝品主要銷往韓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臺灣等15個國家和地區。得益於不斷開發創新,瑩石工藝品的藝術附加值逐步提升,出口單件均價從2010年的14.7美元上升到現在的19.8美元,增幅高達35%。
胡靈根是金華人,從事瑩石行業多年,在武義經營著一家瑩石館,主營瑩石工藝品銷售和瑩石裝潢。據胡靈根介紹,他從18歲時就開始學習瑩石工藝品雕刻,2010年,他來到武義幫叔叔打理工廠,後來自己便開了家瑩石館。「以前瑩石大部分都是作為化工原料按噸賣的,現在瑩石做成工藝品後有了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按件賣了,價格幾千幾萬一件都有。」在胡靈根看來,瑩石的價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瑩石文化
人類對螢石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已有悠久歷史,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就出現了瑩石製品,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有清朝乾隆時期的瑩石印章,武義民間也有幾百年前的瑩石工藝品。以瑩石雕刻為主體的工藝美術文化,是我縣多元文化的典型代表。
為傳承瑩石產業文化,增添武義旅遊活力,2016年3月,全國第一家瑩石博物館——武義溫泉螢石博物館建成開館,將螢石資源從瑩石產業、瑩石經濟,進一步上升為了瑩石文化。坐落在我縣溫泉小鎮核心區的武義溫泉螢石博物館屬省重大產業項目,總佔地面積18340平方米,總投資4.2億元,是國內第一家集溫泉養生、瑩石利用、瑩石鑑賞、螢石科普和學術交流於一體的瑩石文化博覽園,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瑩石博物館。館藏11860件螢石晶體,為世界螢石晶體收藏數量之最。其中,斬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明星螢石」還有:重達94.7噸的世界最大的單體螢石原石、世界最大的瑩石球、重達748克拉的世界最大的單晶螢石刻面。博物館二期項目礦山地質公園正在建設中,建成後遊客可進入礦洞親身體驗螢石開採的整個過程。「武義溫泉螢石博物館是武義瑩石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助推溫泉小鎮和養生武義建設的一大特色利器。」武義溫泉瑩石文化博覽園負責人、省工藝美術大師湯崇貴說。
「博物館還將與一些高等院校和國內外高端博物館進行合作,建立科研基地,形成集科研、展銷、互動於一體的武義瑩石文化科研中心。今後,我們還要讓武義的瑩石進入高等院校的教科書。」湯崇貴滿臉自豪,他告訴記者,武義的瑩石包括瑩石珠寶、瑩石工藝品走進教科書後,更有利於武義瑩石文化的推廣和瑩石產業鏈的發展,讓人們認識到瑩石的真正價值。
產業發展
縣委、縣政府一直以來非常重視瑩石產業的發展。2012年,我縣將瑩石工藝品行業列入重點扶持行業,制定並出臺多項扶持政策和優惠措施,推動瑩石工藝品產業升級壯大,全方位優化瑩石工藝品產業發展環境;同時,專門設立了文化產業專項資金1000萬元,鼓勵建立具有影響力的文化產業園區及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鼓勵瑩石工藝品企業參加工藝美術專業評審、文化產業示範企業評審及境內外展銷會(博覽會),促進企業轉型升級。2010年以來,我縣瑩石工藝品在國內、省內國際旅遊商品博覽會、文交會、瑩石雕刻藝術精品博覽會上屢獲「重獎」,共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國「地方特色推薦旅遊商品」銀獎、工藝美術獎金獎、工藝美術精品金獎、最佳城市禮物等200多個獎項。
政府出臺的旅遊業扶持發展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瑩石產業發展,武義溫泉螢石博物館的建設以及「螢鄉文化精品線」項目就是很好的例子。在2015中國武義第九屆溫泉節暨第六屆國際養生博覽會上,美國、韓國、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等23個國家和港臺地區的298家企業參展,2000多名採購商赴會,瑩石博物館和瑩石工藝品展作為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大大提升了武義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2014年,我縣還成立了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據協會負責人介紹,「協會每年都組織企業參加國際、國內展會,承辦職業技術技能培訓工作,並組織會員單位參與瑩石(珠寶級)標準制訂和瑩石精品工藝、技藝創新工作。」為規範、保護、推動瑩石產業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