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這幾年的國產劇都沒幾部看到結局的。因為現在靠電視劇集數來賣錢,導致現在很多電視劇故意拖慢劇情。經常一集都在家長裡短的聊天,不推進劇情。大明風華總體來說是一部良心劇了,劇情走向很快,跌宕起伏,高潮不斷,沒有拖泥帶。
這部劇最大的優點在於,套著的歷史的故事,講了很多社會現象。比如對於幼年時朱祁鎮的教育,奶奶的過度溺愛,反應了現在很多現在當代孩子的問題。又比如朱高熾對朱瞻基的教育,也是給現在社會上面一些急功近利的年輕人的警示。既有家庭矛盾,也有情感糾葛,更有家國情懷。
雖然這部劇可以說是2019最值得推薦的電視劇之一。但是還是有一些不足之處。如果稍加改進就會更完美。
第一,土木堡之戰的起因站不住腳,歷史上土木堡之變起因是因為也先認為互市不公平。挑起的戰爭。但是電視劇裡改成了讓國舅張克儉在邊境上搶劫,挑起了戰爭。這點完全站不住腳的,張克儉作為皇親國戚,要貪汙,虧空的地方多了去了。太后也不會拿他怎麼樣。隨便吃點空餉也不是一點點錢吧。何必自己冒險去搶劫呢?搶來的一些牧民的東西能值幾個錢。如果改成張克儉在互市強買強賣,強搶民女,欺男霸女。更為合理一些。
第二,朱祁鈺搞得太過窩囊,歷史上朱祁鈺指揮了北京保衛戰,政策上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編劇為了凸顯主角朱祁鎮的蛻變,把朱祁鈺搞得跟傻子一樣。啥事不幹,想做皇帝又不敢,只會搞一些小手段。這點非常的不合理。而且直接導致了最後有點爛尾。如果把朱祁鈺設置成一個城府很深,有能力的帝王,等朱祁鎮回來變成雙雄對決的劇情。也能在結尾處再把劇情推進一次高潮。而不是好像朱祁鎮就應該當皇帝,自然而然地坐上位置。作為戲劇顯然缺少了劇情衝突。
第三,徐有貞是一個飽學之士,歷史上也是個才子。電視劇中把他改成一個可笑而且一無是處的丑角。這個改編顯然是不合理,沒有說服力的,如果徐有貞真的像個傻子一樣,他不可能主導奪門之變。
除了以上三點,還有沒有補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