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人民幣漲勢不由人!傳統出口企業「硬虧」,6.5是極限?

2021-01-07 和訊外匯

如無意外,東莞港清晨5點便會甦醒,見證著大大小小的貨運箱漂入歐洲、大洋洲、美洲等大洋彼端。

可此時,即使在最繁忙的年終,港口的空空蕩蕩肉眼可見。而歐洲、美洲等彼地的港口,卻塞滿了漂洋過海的貨櫃。

現實的一部分圖景是,進口企業享受人民幣升值不止收入頗豐,傳統出口企業卻在人民幣升值硬幣的另一面,同時還要應對價格高昂且稀缺的貨櫃。

人民幣走強下,幾無定價權的傳統外貿企業只能「硬虧」下去,同時也在思索產業轉型與內部調節。

「6.5是我們的極限」

自今年5月初來,人民幣匯率持續走高,如今已升至兩年多來的高點,累計升值近10%,並於12月11日再度挺進6.5。

對「人民幣進入長期升值過程」、「人民幣未進入升值周期」等預判性話術已司空見慣,傳統外貿出口企業自然不好過。

「現在已經開始有壓力了,6.5是我們的極限。」東莞市順林模型有限公司主管劉學深說。

「虧的都是工廠。」一位出口小家電至歐洲的外貿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於家電產業,據業務員反饋,雖然今年出口量反而比往年增多,但部分地區延遲交貨,只能眼睜睜看著匯率不斷走高,利潤逐步收窄。」

「近期人民幣匯率是否對外貿出口造成明顯影響」的問題一拋出,所有受訪者的情緒、措辭都相同。

誠然,所有外貿出口企業都受人民幣這半年時間內大幅升值影響,對於兼具進口與出口的外貿企業來說,不論進口佔比如何,至少有進口渠道分化抵消升值影響,而對於附加值不高的傳統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升值帶來的更是實質性打擊。

多位經營傳統勞動型密集外貿出口企業負責人與業務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人民幣升值到6.5關口已觸及企業承壓底線,利潤空間壓縮至負。

即便是能夠利用進口部分抵消匯率影響的大型外貿企業,壓力也不小。

一位廣州大型服裝紡織外貿企業管理人對記者直言,人民幣這般迅速升值,白白蒸發了很多利潤。「我們早前都是用比較好的匯率籤單,如300萬美金的訂單,按照6.9或接近7的浮動匯率換算與談價。兩三個月後我們的貨物即將於年底運出,收回來的依舊是300萬美金,但此時匯率已經下跌稱6.5,每個美金就縮水了0.4元人民幣。」

他進而表示,雖然部分企業可以購買遠期或鎖定匯率等方式鎖定價格,可即便經過良好預判鎖的足夠及時,依舊會在此波兩三個月的升值期內受損失,利潤由此大幅減少。

90%以上的傳統勞動密集型外貿企業都依賴出口,只有少部分同時具有進口與出口雙向渠道,可即便是後者,其進口比例也遠低於出口,無法有效實現對衝,利潤大幅流失無可避免。

「如果人民幣長期保持在平均水平小幅波動,企業還可以預測。」上述大型外貿管理人說,「但現在這種情況連銀行都不預敢測,只表示可能會在6.5~7.2區間浮動。很多企業由此很難在接單報價時權衡一個較有把握的價格,從而使得掌握訂單的外商以之後人民幣貶值為由,迫使我們進一步讓利價格。」

面對新冠疫情,傳統外貿出口企業可謂「喜憂參半」。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地區仍受疫情影響無法進行生產,由此大幅度訂單轉到國內。前述出口小家電至歐洲的外貿企業負責人就對記者表示目前訂單已排到明年5月,量增加了至少2倍。

但缺乏甚至是尚無定價權的傳統外貿企業,面對匯率走高,無法充分享受此紅利,利潤空間甚至都已被壓縮至負。

經記者多方打聽,一般情況下,出口模具、小家電、戶外用品等中小型外貿企業利潤率通常為5%左右擺動,人民幣對美元此番升值已達7%,利潤壓縮可想而知。

套期保值:理想與現實總有些距離

「沒有鎖匯就是實打實的虧。」受訪的大型外貿企業管理人稱,「如100萬美金之前可換回700萬人民幣,現在只能收回650萬。沒有其他進口業務貨款支付做對衝的話,50萬就是硬虧,差不多達7%的損失。傳統中小型勞動密集型或低利潤產品出口企業,不可能會有7%的利潤率。」

此情此景此境,外貿出口企業理想狀況下會著手與海外客戶協商,雙方共同分擔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可對於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因訂單、需求,亦或市場都掌握在外商手裡,導致前者主動化解風險的能力大大被削減,訂單與業務模式等特質也加大了企業的風險暴露窗口。

東莞市莎米特箱包有限公司主管陳斌對記者解釋說,不同企業有不同的報價周期,他自己一般是與客戶商談的價錢保持一年,在這一年中價格無法根據匯率變動。但若企業採取接單模式,即一單一單談價,此種可以根據當時匯率來調整價格。

記者採訪的多位中小型外貿企業均表示,他們籤訂的都是一年期協議。「一年期協議是市場普遍情況,雙方尤其是海外客戶不太喜歡接單模式,採取接單模式的話會喪失競爭力。」他說。

對於如何承擔損失,劉斌表示要看訂單的情況,「除非金額實在是太大,在訂單少的情況下,我們會自己承擔損失。如果金額較大,我們會試圖跟客人協商互相承擔。」

在劉學深看來,協商是肯定的,但過程很艱巨,畢竟雙方都不願意去承擔匯率變動帶來的損失,在疫情下更加困難。

「現在匯率變動的太快了,國外的客戶也在猶豫。」 劉學深無奈地說,「如果此時我們提高報價,就會喪失相較於同行的競爭力。此外,很多訂單因為價格因素根本沒有辦法接下來,市場的定價就在那裡,不會因為匯率波動有大改變。」

協商途徑方面,上述大型外貿企業負責人更是表示本質上並無協商途徑,勞動密集型產業並不掌握市場與需求。何況外貿不是一錘子買賣, 通過打官司,即便是彌補損失,但勢必會丟失此後訂單,而企業的持續經營需要穩定的訂單與客戶。

外貿出口企業一直以來就對匯率問題尤為敏感,為了對衝風險,理論上會有套期保值等措施。可現實情況是,佔我國外貿出口大部分的中小型企業缺乏套期保值意識與能力進行對衝。即便是具有風險紓解意識的企業,因其資產負債表等狀況,並不具備資本去套期保值。

記者訪問的多家中小型外貿出口企業均聲稱目前尚無進行任何套期保值等應對措施。

所謂套期保值,也被稱為對衝貿易,指交易人在買進(或賣出) 實際貨物的同時,在期貨交易所賣出(或買進) 同等數量的期貨交易合同作為保值,從而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中小企業方面,因其處於不同的企業生長周期,對保值重視程度較輕,並沒有將套期保值視為經營環節中的工具,也沒有花費太多精力去關注。」前述大型外貿負責人說,「何況很多中小企業可能並未有真正意義上的財務部,無法有效計劃長遠風險規避。」

除此之外,他還指出,開立保值產品帳戶與操作都需要有相應的企業資質,而大多數小型傳統企業因註冊資本僅有幾百萬,資產不足,或有40%—50%乃至更高的負債等因素均達不到開戶標準,「外貿現今大多又具有輕資產性屬性,資產負債表說服力不足,疫情下,銀行風險把控升級,很難展開套期保值操作。」

運費瘋漲,貨箱極缺,客戶隔海觀望

或大或小的外貿出口企業並非沒有經歷過人民幣強勢期。可偏偏趕上全球疫情,國內境況上半年終於好轉穩定,國外再一波疫情席捲致使物流難以正常運轉,大量貨櫃積壓在美國、英國等國港口,爆倉與堵塞程度愈發嚴重。

「貨櫃目前十分緊張,價格急速飆升。」劉斌直言,「雖然我們大部分生意做的是FOB,即運費是由客戶承擔,但最近一段時間客戶會來跟我們協商運費事宜,或延後出貨。本來有客戶說11月運,但由於運費漲得如此厲害,對方讓我們延遲交貨,這樣一來就間接對我們企業的出口與生產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前述小家電出口負責人也表示,下半年海運費猛漲,貨櫃緊缺,出口滯緩,很多國外客戶呈觀望態度,等貨櫃價格穩定了才讓出貨。工廠倉庫現已爆滿,資金滯壓。

劉學深深有同感:「現在訂柜子基本要提前一個月或一個半月,不僅價格翻倍,而且還不一定能訂得到。海運變得甚至比空運還貴,我們很多貨物開始改走空運。」

單向貨櫃移動在線平臺Container xChange 最新貨櫃可用性指數報告顯示,目前中國40英尺貨櫃可用性僅為0.05點(0.5為榮枯線),去年同期則為0.63點,國內各大港口的貨櫃可用性均創歷史低位。

與疫情發生前相比,各路貨櫃均有兩三倍漲幅。據記者了解,上海發往北美貨櫃價格已飆漲至每箱五六千美元;發往歐洲為四千多美元;運往東南亞則約為兩千美元。

另一位外貿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正嘗試積極應對轉內銷,著眼於國內市場,「我們之前國內比例不到10%,現在只能想辦法增加內銷比例。但價格必須做調整,利潤受到明顯壓縮。」

「年底本來就是傳統出貨的旺季,外貿出口企業就是等著12月和1月一票,趕在聖誕節與跨年前出貨。」 前述大型外貿負責人稱,「目前來看滯港是一定的了,不過不同國家情況不同,美國那邊有一些貨物已經開始滯留,有些情況不算很嚴重。航線方面,更多還是取決供求關係。年底旺季,貨物擠著進出,在很難預測海外疫情發展的情況下,企業紛紛提前出貨,導致扎堆在同一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航線價格肯定會猛漲。」

但他隨後也指出,政府很早就出臺了很多復工復產、穩運輸公路的政策,他們工廠4月就開始運作。「我自己的感受是,政府全力去做好疫情管理,暢通區域運輸通道。同時不斷地去調研,支持船運與航空公司復工復產。所以說後面運輸問題慢慢得到解決,平穩了一段時間。」

「漲勢不由人」,從預測匯率到適應匯率

在人民幣「漲勢不由人」的情況下,傳統外貿出口企業開始積極應對,從此前的預測匯率到增強匯率適應能力。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在12月11日曾達至6.5460。回望當初,上次人民幣如此衝6態勢是2014年1月。彼時熱錢湧入,人民幣升值,央行連續兩天大幅下調中間價,抑制了上漲趨勢。此時,人民幣匯率自5月底以來持續走高,至兩年多的高點,累計較5月底的年內低點升值近10%。

美元短期內下跌趨勢可能性仍大。美國勞工部於12月4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則顯示,美國國內11月失業人口下滑至1070萬,但仍較2月份水平高出490萬;失業超過27周的長期失業人口環比增加38.5萬至390萬,佔失業人口比重的36.9%。

花旗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預計,至2021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或將上漲10%,進入「6.0」時代。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高級新興市場策略師Dariusz Kowalczyk認為人民幣將會在2021年升至6.35。

「不能太過於去預測人民幣匯率。」前述大型外貿企業負責人坦言,「就我們自己企業來說,近幾年我們從原來很喜歡去預測匯率轉變為開始去接受、適應它。作為在外貿方面也經營了好幾十年的大型企業,我們目前已經提升金融運籌能力,鎖匯等已經成為常規操作。」

他補充說,此外我們也在積極調整業務結構,加大進口。做到哪怕美元兌人民幣至6.5,也有進口業務抵充虧損,減少中間兌換成人民幣的量級,減輕匯率波動帶來的影響。

「以前沒有重視與了解套期保值。」上述小家電出口負責人也稱,「不過考慮到匯率有可能會再度如此波動,我們已開始聘請專業財務人員,成立財務辦公室來採取對衝措施。同時拓展國內市場,分散潛在風險。」

(作者:胡天姣 編輯:周鵬峰)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幅上調648個基點至6.4760 升值至2018年6月21...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1月5日訊 今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6.4760元,較上一交易日(1月4日)的6.5408元大幅上調648個基點。人民幣中間價升值至2018年6月21日以來最高。昨日,在岸人民幣接連升破6.51和6.50關口,日內漲幅超650點,並創下2018年6月22日以來新高。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接連升破6.49、6.48、6.47關口,最高升值至6.4541,日內升值超過500個基點。 2021年,人民幣怎麼走?
  • 2020年前10月上海關區出口太陽能電池450.2億元人民幣
    據上海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上海關區出口太陽能電池450.2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同)下降4.3%。一、今年前10個月上海關區太陽能電池出口的主要特點(一)單月出口同比連續第4個月增長。今年10月份,上海關區出口太陽能電池58.1億元,環比下降2.5%,同比增長15.5%,自7月以來保持同比增長態勢。
  • 多股資本集體發力,助推人民幣新漲勢: 直衝3月下旬以來新高;截至8...
    多股資本集體發力,助推人民幣新漲勢: 直衝3月下旬以來新高;截至8月6日19時,境內在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CNY)徘徊在6.9479,境外離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CNH)報在6.9508,盤中雙雙創下3月下旬以來最高值6.9358與6.9272。
  • 21深度丨礦石漲價衝擊波!一車鋼管拉到工地硬虧3萬,施工方全年利潤...
    12月14日,這車20多噸的鋼管價值15.14萬元,到12月22日時這車貨就漲到了18.5萬元,相當於7個工作日就硬虧了3.4萬元……鋼管,漲慘了老楊的公司,不大,全年項目金額只有1個億左右。但是,按照往年來看,卻可以為公司帶來1000到1500萬元的毛利潤。上半年,生意還算好做,下半年就不行了,尤其是11月以來,迅速惡化。
  • 洛陽市太陽能電池出口實現開門紅
    據洛陽海關最新統計,1月,我市太陽能電池出口6723萬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增長26.7%,實現開門紅。阿特斯光伏公司成為出口領頭羊。  據了解,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當地時間2015年1月21日公布第二起對華光伏雙反案終裁結果,認定自中國進口的晶體矽光伏產品對美國產業構成實質損害,美方將據此徵收「雙反」關稅。
  • 黃石第三季度漲勢明顯 多項指標遠超同期
    (記者 呂鑑蕾 攝)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呂鑑蕾 通訊員梁焱)10月29日,記者從三季度全省商務經濟運行暨招商引資工作現場會獲悉,黃石第三季度漲勢明顯,多項指標遠超同期。在消費復甦方面,今年前三季度,黃石全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9.56億元,降幅較上半年收窄7.6個百分點,高於全省平均降幅2.8個百分點;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完成148.32億元,降幅較上半年收窄11個百分點。而且,從3月份開始,黃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6個月環比實現正增長,消費市場恢復到去年同期九成以上。
  • 人民幣大幅升值 寧波外貿企業喜憂參半
    進口出口,幾家歡喜幾家愁 「10萬美元結匯,人民幣少了1萬元,想到就覺得很遺憾!」提起近期人民幣升值的事,在寧波一家工貿企業上班的胡璇(化名)不禁長嘆了一口氣。
  • 【深度】eBay發布白皮書,剖析中國五金製品企業如何布局出口電商
    eBay與中國五金製品協會攜手,通過五金行業首部《跨境電商白皮書》,詳細闡述跨境電商運營模式的特點、優勢及本地專業服務,為中國五金製品企業「走出去」開闢新航道,注入新動能。 第一部分  跨境電商為中國五金出口帶來新機遇 五金製品行業傳統出口穩中向好 我國五金製品行業是中國重要的出口支柱行業。
  • 摩根大通朱海斌:人民幣匯率預計在明年升至6.25左右
    今年五月底以來人民幣開啟一輪快速升值, 近期進入「6.5」時代。在朱海斌看來,預計2021年人民幣仍然會維持較強的走勢,至少這一輪的人民幣升值期會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到2021年底,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會升至6.25元左右。
  • 美國再制裁5家中企 央視:極限施壓只會適得其反
    國際銳評|繼續施壓只會適得其反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21日以國家安全關切為由,將中科曙光和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等5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禁止它們從美國供應商採購零部件。相關決定於6月24日生效。
  • 市場多重利好助力 豆油行情已然止跌回歸漲勢
    21.25億蒲(上月20.50億蒲、上年16.50億蒲),壓榨21.80億蒲(上月21.60億蒲、上年21.60億蒲),期末6.10億蒲(預期5.23億蒲,上月4.25億蒲、上年6.15億蒲)。昨日下午晚些時候市場再度傳聞稱國家將收儲200萬噸豆油,由兩家中字頭企業各執行100萬噸,該消息並無經過任何官方證實,不少行業人士也對此表示質疑,但還是吸引部分空頭回補和多頭逢低吸納並推動油脂期貨強勁上漲。
  • 3月出口由負轉正
    相較於2月份的低迷,3月份進出口均顯著向好,其中出口終結了連續8個月下滑的勢頭,出現了正增長,18.7%的增速甚至遠超市場預期。是什麼給出口數據提供了「撐竿跳」動力?向好勢頭能否持續? 出口在3月份顯著增長 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按人民幣計價,我國3月份進出口總值1.91萬億元,同比增長8.6%。
  • 去年保險密度、深度穩步增加
    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保險密度、保險深度穩步增加,增速略有下滑。此外,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居民參保意識較強。2016年底,人民銀行建立了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及填報制度。中國普惠金融指標體系現包含使用情況、可得性、質量3個維度共21類51項指標,其中8個指標通過問卷調查採集。其中,根據對保險使用情況的調查顯示,2017年,保險密度、保險深度穩步增加,增速略有下滑。
  • 鈦白粉市場再掀漲價潮 鈦白粉板塊今大漲逾5%
    原標題:【SMM快訊】鈦白粉市場再掀漲價潮 鈦白粉板塊今大漲逾5%   今日,鈦白粉板塊大漲逾5%,截止日間收盤,板塊報904.14,漲幅達5.21%,惠雲鈦業及安納達漲停
  • 新年第一周人民幣匯率繼續慣性衝高怎麼看
    去年6月份以來人民幣匯率(如非特指,均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升7個月,年末險守6.50比1關口。但新年首個交易日(1月4日),6.50即應聲而破。銀行間市場下午四點半收盤價較上年末跳漲1.19%,為2005年「7·21」匯改以來第三高,僅次於2005年7月21日一次性升值2.05%和去年10月9日長假復市首日跳升1.45%。
  • 離岸人民幣為何出現罕見暴漲?原因在這裡
    離岸人民幣罕見暴漲市場對於人民幣匯率的關注延續到了正在大連召開的達沃斯論壇上。會議期間,李克強總理重申,中國不希望通過人民幣貶值來刺激出口,這不符合我國結構調整的方向,同時中國更不願意看到世界上發生「貨幣戰」。
  • ...兌美元中間價大幅上調648個基點至6.4760 升值至2018年6月21日...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1月5日訊 今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6.4760元,較上一交易日(1月4日)的6.5408元大幅上調648個基點。人民幣中間價升值至2018年6月21日以來最高。昨日,在岸人民幣接連升破6.51和6.50關口,日內漲幅超650點,並創下2018年6月22日以來新高。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接連升破6.49、6.48、6.47關口,最高升值至6.4541,日內升值超過500個基點。 2021年,人民幣怎麼走?
  • 時隔16個月,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再次升破6.79;專家認為有...
    短短3個多月,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5月末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漲勢如虹。進入8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上漲勢頭不減,接連打破多個阻力位。進入9月,雖然在月初有小幅回落,但近幾日已經漲勢不改。9月15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升破6.79關口,而這也是自2019年5月以來再次突破6.79,創下近16個月新高。
  • 質檢總局公布出口食品違規企業名單(2012年7月5日更新)
    1、暫停出口; 2、由檢驗檢疫機構依法處理 2007年6月30日
  • 一分鐘帶您直擊全球最新資訊(3月21日)
    摘要 【一分鐘帶您直擊全球最新資訊(3月21日)】鮑威爾稱,美聯儲將保持耐心和觀望狀態。希望維護美國經濟強勁增長的前景,目前就業市場強勁,通脹接近2%目標,預期2019年美國經濟增速堅實,但小於2018年過於強勁的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