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九成公交車電子鐘不準 最長誤差超過10小時

2021-01-15 搜狐網

  有的快有的慢沒個準譜 最長誤差超過10小時

  九成公交車電子鐘「神經錯亂」

  大多不信任公交電子鐘 會儘快向廠家反映

  坐公交車去火車站,被電子鐘時間誤導,險些誤點。珠海來漢出差的劉先生昨致電本報說:「公交車上的電子鐘時間也太不靠譜了!」

  劉先生介紹,昨天,他從漢口坐543路車準備到武昌火車站,到了離火車站最近的大東門站後,他見車上電子鐘顯示時間是10點20分,覺得時間還充裕,便在周圍逛了一會。

誰知,這一逛,險些耽誤了回程的火車:原來,車上顯示的時間比準確時間慢了一個多小時。

  記者探訪

  電子鐘時間顯示錯亂

  記者昨用手機核對好「北京時間」,兵分兩路分別對30多輛公交車進行調查。

  記者先在惠濟路上了一輛車牌號碼為鄂A39491的808路公交車,當時手機顯示時間9∶26,但車內電子鐘時間則顯示為凌晨1∶30,相差近8個小時。

  9∶50,記者上了一輛車牌號碼為鄂AC1795的729路車,電子鐘顯示時間是10∶02,快了10多分鐘。

  9∶54分,一輛車牌號碼為鄂A0129的608路公交車,電子鐘顯示時間為4∶09,相差5個多小時。

  10∶19分,一輛車牌號碼為鄂A78861的719路公交車,電子鐘顯示時間為10∶04,慢了15分鐘。

  同時,另一路記者8:27分在黃孝河路上了一輛車牌號碼為鄂AA2968的543路車,欣喜地發現電子鐘顯示的時間為8∶26,誤差僅一分鐘。可沒高興多久,剛坐下來,顯示屏上的時間跳了一下,變成了2∶60,2秒過後,又跳回了正常時間。行駛過程中,電子鐘每隔幾分鐘就跳一次,時間就在對錯中交替,讓人摸不著頭腦。

  司機發現記者看電子鐘,連忙提醒:「別看這時間,不準。」他說,他們調試過多次,但過不了幾天又「跑偏」了,時間還老跳來跳去的,他們也沒辦法。

  在烽火村,記者發現一輛車牌號碼為鄂A58698的593路公交車,滾動顯示屏上的日期顯示還在「9月13日」,顯示屏上的時間是5∶46分,電子鐘上時間為8∶38,而記者的手機顯示為8∶40。

  記者觀察發現,18條線路30多輛公交車中,時間完全正確的只有3輛車,誤差在5分鐘以內的有8輛,誤差十分鐘以上的有10多輛,不少車輛的電子鐘時間誤差甚至超過10個小時。

  受訪乘客

  大多不信任公交電子鐘

  「我已經上過當了。」正在站臺等車的刑先生告訴記者,他通常不看公交車上的電子鐘,「一般都是錯的,還是看手錶或手機上的時間心裡踏實些。」

  記者隨機採訪的十幾名乘客中,有人表示,如今很多人都有手機和手錶,很少去關注車內電子鐘時間。也有人說,電子鐘走不準,即便是忘戴手錶與手機沒電時,仍會選擇問其他乘客,而不是抬頭看車上的電子鐘。「公交顯示屏上的廣告怎麼從沒出差錯呢?」729路的乘客趙先生說。

  對於公交車電子鐘顯示時間不準問題,有不少市民表示不滿,他們認為,公交車是市容市貌的流動窗口,車內外應保持清潔明亮,車內電子顯示屏和電子鐘顯示的內容也應及時準確。其實調整時間,操作並不複雜。

  公交公司

  會儘快向廠家反映

  記者隨後聯繫上公交集團物資公司,一張姓工作人員稱,他們只對車內的顯示屏負責,電子鐘是廠家配備的,維修也歸生產廠商負責,一般是車隊發現問題提出維修要求後,廠家才會過來。她承諾,會儘快通知廠商對每輛車的時間進行重新校對。

相關焦點

  • 鼓樓的大鐘是電子鐘還是石英鐘為什麼老走不準?
    都市快報與寧波81890  求助服務中心獨家聯合推出民生服務欄目  記者 程瀟龍 通訊員 費蘇華  81890000  撥一撥就靈靈靈靈  快報幫你問  鼓樓的大鐘  是電子鐘還是石英鐘  為什麼老走不準?
  • 寧波鼓樓的大鐘是電子鐘還是石英鐘 為什麼走不準
    鍾老走不準,到底是質量問題還是因使用年代久了、老化了?  希望有關部門想想辦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記者核實:  鐘樓的大鐘已經換過好幾次了  我查了資料,鼓樓始建於唐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是寧波設立州治時的南城門,已有1180多年的歷史了。
  • 「電子」體溫計真的不準嗎?誤差能有多大?
    「電子」體溫計真的不準嗎?誤差能有多大? 2020-10-25 0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基於單片機STC2032的電子鐘設計方案
    ,電路可稱得上極簡,它僅使用單片的20引腳單片機完成電子鐘的全部功能,而筆者見到的其它設計方案均採用二片以上的多片IC實現。此電子鐘可與任何6~12V/100mA的交直流電源適配器配合工作,適應性強。       電子鐘功能       1.走時:默認為走時狀態,按24小時制分別顯示「時時:分分:秒秒」,有四個秒點動態顯示,時間會按實際時間以秒為最少單位變化。
  • 國內最長直飛航線之一烏魯木齊直飛武漢
    發文前雲端機長想澄清一下,雲端機長口中的最長並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最長,小編我把國內飛行距離3000公裡以上,飛行時間4個小時以上的長距離航線統稱為最長直飛航線。所以雲端機長口中的最長航線肯定不止一條了,其實也真沒必要分個誰最長,雲端機長平時就是很喜歡研究飛機和航線機場等一系列關於飛機的東西,所以就是單純的和大家分享一下而已。希望大家能夠理解,謝謝!
  • 基於計數器的數字電子鐘的設計
    摘要:本設計是一個基於計數器的數字電子鐘裝置。該裝置電路的主要組成部分是555定時器、分頻器、計數器、解碼器、顯示器、校時電路。解碼代替機械式傳動。用LED顯示器代替指針顯示進而顯示時間,減小了計時誤差。
  • 單片機電子鐘設計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51單片機電子鐘彙編程序設計方法:org 00ha_bit equ 30h ;秒寄存器b_bit equ 31h ;10秒寄存器c_bit equ 32h ;分寄存器d_bit equ 33h ;10分寄存器e_bit equ 34h ;小時寄存器f_bit equ 35h ;10小時集存器
  • 機械錶走時不準的原因
    機械錶走時不準的原因有人問我:老闆,機械錶走時不準什麼原因?國際標準只要是沒有超過正負30秒24小時就算合格的,這個標準確實比較仁厚了,估計如果達不到這個標準的機芯廠家也不用做了!再說瑞士天文臺標準,這個標準就有點難度了,需要24小時誤差不超過正負5秒,一下子就提高了不少,是不是機芯工廠感覺就有壓力了?錯,只要機芯工廠正常生產,機芯都可以達到這個標準,因為機芯是有個小開關的,通過這個小開關就能把機芯調校的達到天文臺標準,甚至是正負0的水平。
  • 石英表的走時誤差,在多少範圍內才算正常?
    不用調時間,走時精準...石英表誤差在多少算正常?一、石英表誤差範圍一般來說,石英表走時瞬間誤差範圍為:優等品每24小時誤差-0.5~+0.5秒;一等品每24小時誤差-1.0~+1.0秒;合格品每24小時誤差-1.5~+1.5秒。從以上標準可以看出,石英表由電子控制,因此走時精確度較高;而機械錶由機械擺動原理走時,因此走時精確度相對較低。
  • 4200萬年誤差僅1秒,冷原子鐘是世界上最「高冷」的鐘!
    原子鐘利用原子的穩定性,其準確性也隨著社會的進步逐年提升,甚至幾千萬年的誤差僅一秒。為了人類得以更好地研究太空,三億年僅誤差一秒的冷原子鐘也隨之誕生。那麼,冷原子鐘在研發原理是什麼?如何才能更好地應用它?
  • 基於AT89C2051的電子鐘設計
    www.eepw.com.cn/article/246452.htm  一片20引腳的單片機AT89C2051為電子鐘此電子鐘可與任何9~20V/100mA的交直流電源適配器配合工作,適應性強。電子鐘功能1.走時:通過模式設定鍵set選擇為走時,U1、U2顯示小時,U3、U4顯示分。U2的小數點為秒點,每秒閃爍一次。2.走時調整:通過模式設定鍵set選擇為走時調整,按下hour鍵對U1、U2的走時「時」顯示進行調整(每0.2秒遞加1)。
  • 多功能「影響」熱傳感效果 電子溫度計最不準
    記者購買了常用的指針式、玻璃管和電子數字式溫度計送至專業實驗室,在常溫、寒冷、恆熱等四種不同環境下進行測試並與標準溫度計進行比對,結果顯示,玻璃管溫度計與標準溫度計的誤差最小,在0.5℃之內,多功能電子溫度計誤差最大,最高差5℃。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院專家表示,目前電子溫度計尚無計量檢定規程,導致溫度誤差在實際檢測中無法判斷。
  • 科學網—突變計時器:一臺調不準的鍾
    突變計時器:一臺調不準的鍾科學家闡釋為何基因組變化速度難以確定
  • 今年高考禁帶手錶,每個考場都有電子鐘、攝像頭
    除了往年的攝像頭和金屬探測儀等,今年還新增了拾音器,收集考場內的所有聲音,包括監考老師是否按照有關要求向學生發出提示等,還有叫「電波鐘」的新玩意兒,利用無線電校正技術,和天文臺的標準時間一致,保證了全省各考場的時間沒有誤差。此外,無線電幹擾儀也將在今年考場中亮相,主要是屏蔽無線電信號,防止考生作弊,另外還增設了專門屏蔽無線耳機和語音新號的設備。
  • 電子的不是不準嗎?
    不用水銀溫度計,用電子溫度計會不會不準? 危害大,所以禁止 水銀溫度計的測溫原理是:溫度計裡的「汞」因溫度變化而產生熱脹冷縮,「汞」的導熱性非常優異,哪怕溫度只是微弱變化,體積也會隨之變化,所以大家會覺得水銀溫度計很準。
  • 武漢天河機場國內通航點恢復九成
    楚天都市報8月7日訊(記者石倩 通訊員張盼)8月5日17時50分,東航MU7383航班降落武漢天河機場,武漢-鄂爾多斯航線正式恢復,班期為每周一、三、五。除鄂爾多斯外,8月1日武漢機場還新增恢復了博鰲、包頭、臨汾等三個航點,目前國內客運通航點已恢復至73個,達到全部航線的九成以上。
  • 每三億年僅誤差一秒光 晶格鍾或重新定義「秒」
    【美國之音電臺網站7月10日報導】題:光學時鐘將重新定義時間我們所知道的秒作為衡量時間的標準可能很快就會成為過去。法國物理學家已經成功測試了兩臺光晶格鍾,這種鍾每三億年誤差一秒。
  • 140億年內誤差不超過1/10秒原子鐘讓計時精度走向極限
    原標題:140億年內誤差不超過1/10秒原子鐘讓計時精度走向極限根據原子物理學的基本原理,當原子從一個能量態躍遷至低的能量態時,它便會釋放電磁波。同一種原子的電磁波特徵頻率是一定的,可用作一種節拍器來保持高度精確的時間。原子鐘就是利用保持與原子的電磁波特徵頻率同步作為產生時間脈衝的節拍器。
  • 4200萬年誤差僅1秒!一起來見識一下世界上最「高冷」的鐘
    大家看這台鐘,這是它的正面和背面。像這樣的一台鐘,精度就非常高了。它能高到什麼程度呢?高到10 -8這個量級。換句話說,一年也就誤差一兩秒。當然,現代人不可能每家都有一臺這樣的鐘。我們現在都用非常好的機械手錶、石英表來計時。那你們知道機械錶和石英表的精度是多少嗎?
  • 世界最精準原子鐘3億年誤差不到1秒
    鍶原子鐘3億年誤差不到1秒 北京時間4月18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美國和丹麥科學家日前聯合研製出一款迄今走時最為精確的原子鐘。這種時鐘的精度比當前的國際時區校準儀高出2倍以上,每3億年的誤差只有不到1秒。 研究人員聲稱,這種最新研製的原子鐘比當前國際時區校準系統和衛星系統所採用的計時器要精準2倍以上。這座鍶原子鐘現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與以往的其他原子鐘一樣,鍶原子鐘也是採用極其穩定的原子自然擺動原理進行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