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在地球的地心引力作用下沿軌道繞行,而月球的引力作用同樣對地球也有影響,並形成了地球上海洋的潮漲現象。
由於地球自轉的影響,這種潮漲現象實際上會比月球要早發生一些。同時,地球自轉的一些能量也會通過摩擦力轉變成潮漲。
這驅使潮漲的最高點向前移動,並始終保持其位置在月球前方。潮漲現象也會給月球帶來一小部分的能量,迫使其向更高的軌道繞行,就像試車跑道上速度更快的外側車道。
這就像玩旋轉木馬一樣。當它轉的越快的時候,你感受到的向邊緣甩出去的離心力會更大。在古代的時候,月亮距離我們更近,而且在天空中看起來也比今天要大得多。、
月球的引力對地球正對月球的一面作用更強,而對背對月球的一面作用更弱。這種引力差異將地球拉伸成一個足球一樣。因此在地球的兩側都會有潮漲現象。潮漲距離地殼大約有一英尺——地球潮汐,但地球潮汐的概念對海洋來說要大得多,因此他們又被稱為海洋潮汐。
同時,地球自轉意味著潮漲會向東偏移6度。潮漲會對月球有一個拉力作用,月球因此從潮漲中獲得角動量,它的自轉速度加快的同時也會導致地球的自轉速度會變慢。這使得月球向更高的軌道繞轉——這就是月亮離地球越來越遠的原因。
月球的引力作用使得地球常年都有潮漲現象,特別是在海洋。但地球的自轉又會導致潮漲持續向東偏移。月球不斷地將潮漲向它拉近,但同時潮漲又將月球向更高的軌道推去。這形成了降低地球自轉速度和加快月球自轉速度的雙重作用。
這個雙重作用在月球剛剛形成的時候更為強烈。在那時,月球與地球的距離極為接近且兩者都處於熔融狀態,因此那時的潮漲現象是非常宏大的。現如今這個作用過程緩慢減弱,而且現在月球的距離比起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的時候只遠了幾乎不到一英尺,月球依舊還在那裡。月球的遠離地球的速度很慢,即便太陽毀滅了,月球也不一定會完全離開地球。
月球以每年小於4釐米的旋轉速度遠離地球。原因是:月球受到地球的潮汐作用的影響
在這些潮汐的作用下,地球的自轉速度緩慢降低,但同時又逐漸加快了月球繞地球旋轉的公轉速度。
由於月球的公轉速度加快,其中產生的離心力使得月球逐漸遠離地球。
為什麼月球越來越遠
順帶提一句,月球遠離速度的降低有兩個原因:
地球的自轉速度在減慢。月球與地球的距離在增加。這些現象導致地球對月球的潮汐作用影響力也在減弱。
我來這兒來回答「為什麼月球在縮小?」問答網站的內容評論再一次讓人感到大家看起來都很無知,認為「縮小」與「遠離」兩者之間完全沒有關聯。
對於那些聲稱兩者無關係的人,事實並非如此——月球在形成之初就開始縮小了,因為它在逐漸失去熱量,這意味著組成月球的物質也在逐漸變小。這幾十年來我們也看到了月球縮小的證據,科學家們發現一些月震更容易發生在新生的斷層崖附近,這種懸崖通常由於兩個地錶板塊(就像地球的地殼構造板塊)碰撞而產生的。
圖片說明: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衛星就曾拍到月球表面的「瓣狀陡坡」,這是由於月球內部冷卻收縮,表面便如鬆弛的肌膚起皴,因而形成巨大峭壁。根據過去數十億年形成的最大陡坡估算,月球半徑約縮小了91米。
這很重要,因為在震動不大時,在斷層崖附近出現懸崖意味著如果有人要建造一個基地,這些地方是需要避開的。
月球表面的斷裂帶。今天它們依然活躍。
我們都知道月球在逐漸遠離地球,因此月球的溫度也在不斷地下降,也由此它的核心溫度也在逐漸下降,導致月球核心將所有的物質都拉向核心,且因為核心的凝聚力加大,月球的縮小也隨之發生,月球表面也因此產生了斷層帶,我是這麼認為的……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邱-quora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