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自轉速度越來越快,太陽系消失之前,月球會完全脫離地球麼?

2020-12-03 天文在線

月球在地球的地心引力作用下沿軌道繞行,而月球的引力作用同樣對地球也有影響,並形成了地球上海洋的潮漲現象。

由於地球自轉的影響,這種潮漲現象實際上會比月球要早發生一些。同時,地球自轉的一些能量也會通過摩擦力轉變成潮漲。

這驅使潮漲的最高點向前移動,並始終保持其位置在月球前方。潮漲現象也會給月球帶來一小部分的能量,迫使其向更高的軌道繞行,就像試車跑道上速度更快的外側車道。

這就像玩旋轉木馬一樣。當它轉的越快的時候,你感受到的向邊緣甩出去的離心力會更大。在古代的時候,月亮距離我們更近,而且在天空中看起來也比今天要大得多。、

月球的引力對地球正對月球的一面作用更強,而對背對月球的一面作用更弱。這種引力差異將地球拉伸成一個足球一樣。因此在地球的兩側都會有潮漲現象。潮漲距離地殼大約有一英尺——地球潮汐,但地球潮汐的概念對海洋來說要大得多,因此他們又被稱為海洋潮汐。

同時,地球自轉意味著潮漲會向東偏移6度。潮漲會對月球有一個拉力作用,月球因此從潮漲中獲得角動量,它的自轉速度加快的同時也會導致地球的自轉速度會變慢。這使得月球向更高的軌道繞轉——這就是月亮離地球越來越遠的原因。

月球的引力作用使得地球常年都有潮漲現象,特別是在海洋。但地球的自轉又會導致潮漲持續向東偏移。月球不斷地將潮漲向它拉近,但同時潮漲又將月球向更高的軌道推去。這形成了降低地球自轉速度和加快月球自轉速度的雙重作用。

這個雙重作用在月球剛剛形成的時候更為強烈。在那時,月球與地球的距離極為接近且兩者都處於熔融狀態,因此那時的潮漲現象是非常宏大的。現如今這個作用過程緩慢減弱,而且現在月球的距離比起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的時候只遠了幾乎不到一英尺,月球依舊還在那裡。月球的遠離地球的速度很慢,即便太陽毀滅了,月球也不一定會完全離開地球。

月球以每年小於4釐米的旋轉速度遠離地球。原因是:月球受到地球的潮汐作用的影響

在這些潮汐的作用下,地球的自轉速度緩慢降低,但同時又逐漸加快了月球繞地球旋轉的公轉速度。

由於月球的公轉速度加快,其中產生的離心力使得月球逐漸遠離地球。

為什麼月球越來越遠

順帶提一句,月球遠離速度的降低有兩個原因:

地球的自轉速度在減慢。月球與地球的距離在增加。這些現象導致地球對月球的潮汐作用影響力也在減弱。

我來這兒來回答「為什麼月球在縮小?」問答網站的內容評論再一次讓人感到大家看起來都很無知,認為「縮小」與「遠離」兩者之間完全沒有關聯。

對於那些聲稱兩者無關係的人,事實並非如此——月球在形成之初就開始縮小了,因為它在逐漸失去熱量,這意味著組成月球的物質也在逐漸變小。這幾十年來我們也看到了月球縮小的證據,科學家們發現一些月震更容易發生在新生的斷層崖附近,這種懸崖通常由於兩個地錶板塊(就像地球的地殼構造板塊)碰撞而產生的。

圖片說明: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衛星就曾拍到月球表面的「瓣狀陡坡」,這是由於月球內部冷卻收縮,表面便如鬆弛的肌膚起皴,因而形成巨大峭壁。根據過去數十億年形成的最大陡坡估算,月球半徑約縮小了91米。

這很重要,因為在震動不大時,在斷層崖附近出現懸崖意味著如果有人要建造一個基地,這些地方是需要避開的。

月球表面的斷裂帶。今天它們依然活躍。

我們都知道月球在逐漸遠離地球,因此月球的溫度也在不斷地下降,也由此它的核心溫度也在逐漸下降,導致月球核心將所有的物質都拉向核心,且因為核心的凝聚力加大,月球的縮小也隨之發生,月球表面也因此產生了斷層帶,我是這麼認為的……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邱-quora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月球消失之後,對地球會產生什麼影響?
    從科學角度來看,如果月球消失,會對地球產生什麼影響?在月球還沒有消失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月球是怎麼來的?在十幾億前,那時月亮離地球更近,地球的自轉速度也比現在要快上許多,那麼一天的時間也比現在要短。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會引起地球氣候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則可以在地層中找到蛛絲馬跡,科學家們通過對生物化石及地層中巖石的分析證實,幾億年前的月亮確實比現在更靠近地球。
  • 月球消失會怎樣呢?
    月球在宇宙中的分量雖然不大但對於地球來說如果月球消失地球的引力場將發生改變這會導致地球的運行軌跡發生變化潮汐變化地球受到太陽的引力也會受到月球等天體的引力當月球消失地球的潮汐會大大減弱赤道附近的海水會分散到地球的南北極
  • 月球為什麼總是一面朝著地球呢?月球會自轉嗎?
    也就是說,月亮在讓地球自轉速度越來越慢。甚至有一天,地球的速度會達到一天30天,和月球的公轉速度一樣,此時就是月球把地球給潮汐鎖定了。在宇宙中,衛星與主星相互潮汐鎖定的案例並不罕見,太陽系中冥王星的衛星卡戎就與冥王星相互潮汐鎖定了。
  • 月球對地球究竟有多重要,從月球消失後的影響就可以看出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月球遠離地球的速度並不是恆定不變的。在十幾億前,那時月亮離地球更近,地球的自轉速度也比現在要快上許多,那麼一天的時間也比現在要短。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會引起地球氣候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則可以在地層中找到蛛絲馬跡,科學家們通過對生物化石及地層中巖石的分析證實,幾億年前的月亮確實比現在更靠近地球。
  • 如果月球消失,地球會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嗎?
    地球的自轉軸傾角23.5度就是撞擊形成的地球形成初期自轉速度很高,月球形成後的潮汐引力牽製作用,速度漸漸降低。假如月球消失,地球會怎麼樣?上文說了月球的由來以及它存在的價值,如果月球突然消失,那麼可以根據它的的作用來分析下消失後的後果!地球自轉歪斜23.5度的角度會回正嗎?不會,因為這是地球被忒亞撞擊產生的,因此這個角度不會再回正!
  • 地球自轉速度在加快?或是月球惹的禍,一天720小時怎麼度過?
    地球自轉速度在加快?或是月球惹的禍,一天720小時怎麼度過?地球上還有很多的動植物,並不是白天依靠太陽光存活,而是在夜晚活動,這就意味著他們需要月球的光量來滿足自身的需求。月球對地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受到兩者引力之間的影響,科學家發現地球的自轉速度變得越來越慢。 這也就意味著我們一天的時間將會變得越來越長,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月球會自轉嗎?在太陽系中還有其他以一面「示人」的衛星嗎?
    我發現月球繞地球公轉的時候好像沒有自轉。月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沒有自轉的衛星嗎?注意……月球是有自轉的。如果你站在月球表面,你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樣,眼觀星起星落。不過月球上的一天有大約一個月那麼長,就和月球的公轉周期一致。也正是因為月球的這兩者的一致性,才導致月球一直只將一面朝向我們。
  • 其他星球都會自轉,為什麼感覺不到月球的自轉?
    其實,月球在過去的自轉速度比較快,但是由於地球的存在使得月球一直在減速。地球誕生於太陽系剛剛形成不久,那時候還沒有月球,但在地球軌道周圍還有一顆行星叫做忒亞,忒亞的大小和現在的火星差不多。由於軌道相近,在引力的吸引下,忒亞和地球發生了大碰撞。
  • 月球不僅僅是地球的衛星,對於地球,月球還有這三大作用!
    也就是說,這兩個氣體團分別是運行速度較快的輕氣體,和運行速度較慢的重氣體從月球逃逸後所形成的。這樣子的話,我們的地球就有了三顆大型天然衛星,不過是一顆能夠看得到,那兩顆看不到而已。),月球自轉與圍繞地球公轉周期都是27.32天,,所以只有一面朝向地球。
  • 地球失去月球會發生什麼?
    太陽的引力會影響地球的水位,太陽潮漲的大小約是月球的一半。與月球相同,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會導致潮漲潮落。但太陽潮汐不像月球潮汐那樣每天變化。如果沒有月亮,每天的潮汐周期就是24小時。漲潮時間是中午和午夜,落潮時間是每天下午6點和早上6點。由於地球的自轉速度、海上風暴以及傾斜的海灘,我們仍然會在海邊看到很多衝浪者。圖解:圖4:M2潮汐的成分。
  • 地球移動速度有多快?若停止自轉會發生什麼?
    當我們看星星時,地球上也會發生同樣的事情。繞太陽公轉需要365天。如果我們在夏天看一顆恆星(相對靠近我們),在冬天再看一次,它在天空中的明顯位置會發生變化,因為我們在軌道上的位置不同。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星星,通過一些簡單的計算,利用視差我們也可以算出到恆星的距離。自轉有多快?地球自轉是恆定的,但速度取決於你所處的緯度。
  • 如果月球消失了,地球會怎麼樣?可能是我們不想看到的結果
    第一個變化就是自轉,我們都知道,地球不僅圍繞太陽公轉,同時也在進行著自轉,而現在的自轉周期是24小時。可是在46億年前,地球剛誕生的時間,自轉速度是非常快的,大約一個周期只有6個小時。如果沒有月球,即使後來地球的自轉會變慢一些,那麼現在的自轉周期也會有8個小時,整整比現在快了3倍。
  • 如果水星消失,地球會怎麼樣?太陽系將會一片混亂
    因為太陽系的所有行星都是相互吸引、相互制約的關係,倘若有行星消失的話,那麼就會有其他的行星跟著消失,或發生軌道偏移,那麼地球也將會遇到危機。就拿月球來說,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受到地球的引力影響,月球一直圍繞著地球運動,但是由於受到月球潮汐作用,地球上會出現潮漲潮落的現象。
  • 如果水星消失,地球會怎麼樣?太陽系將會一片混亂!
    因為太陽系的所有行星都是相互吸引、相互制約的關係,倘若有行星消失的話,那麼就會有其他的行星跟著消失,或發生軌道偏移,那麼地球也將會遇到危機。就拿月球來說,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受到地球的引力影響,月球一直圍繞著地球運動,但是由於受到月球潮汐作用,地球上會出現潮漲潮落的現象。
  • 如果沒有了月球,地球會怎麼樣?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月球之旅最重要的不是人類踏上了月球,而是我們在注視著地球。——諾曼·卡曾斯宇宙中離我們最近的天體對我們有著深遠的影響。它不僅在生物學上塑造了我們的進化,而且影響了我們地球的整個演化過程。月球誕生於45億年前,當時地球和太陽系還處於嬰兒期的時候,一顆火星大小相當的小行星撞上了年輕的原始地球。
  • 月球自轉時會「晃動」,它並非分毫不差地只有一面對著地球
    月球只有一面對著地球,因為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相同。這兩個周期的相同並非是偶然,可以說是時間積累出的必然,這種現象叫做潮汐鎖定,月球就是被地球潮汐鎖定了。潮汐鎖定在太陽系中是一種很常見的天文現象,木星和土星擁有眾多的衛星,土星的衛星中至少有十多顆被土星潮汐鎖定了,木星也有至少接近十顆衛星被木星潮汐鎖定。更絕的是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卡戎,它們彼此將對方潮汐鎖定了,兩顆星球彼此只有一面對著對方。為什麼月球會只有一面對著地球呢?
  • 月球流浪計劃
    月球是如何形成的?關於月球成因,目前有四種主流的假說:同源假說認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陽系中瀰漫的星雲物質,經過旋轉和吸積形成大小不同的天體。在吸積過程中,地球比月球相應要快一點。在撞擊體破裂時與幔分離的金屬核,因受膨脹飛離的氣體所阻而減速,大約在4小時內被吸積到地球上。飛離地球的氣體和塵埃,並沒有完全脫離地球的引力控制,他們通過相互吸積而結合起來,形成全部熔融的月球,或者是先形成幾個分離的小月球,再逐漸吸積形成一個部分熔融的大月球。
  • 月球公轉與自轉完全同步,這不是巧合而是自然規律
    有人提出,月亮公轉與自轉完全一致,是一種巧合。時空通訊的結論:這一點也不是巧合,是地月系統長久引力磨合形成潮汐鎖定的結果。月亮生成之初,自轉肯定是大於公轉的。什麼時候就自轉與公轉同步了呢?我們地球上看起來就沒有轉動了,世世代代都是看著它那一樣一樣的面孔。
  •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會不會慢到一天就是一個月
    月球公轉在變慢,地球自轉也在變慢,會不會慢到一天就是一個月?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天,而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的時間則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個月。這裡所說的地球自轉與月球公轉的數據都只是一個概數,嚴厲來講,地球自轉一周所需求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04秒,而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是27天7小時40分48秒。 無論是地球的自轉還是月球的公轉,並不是從一開端就堅持著這個速度的,在地球構成的初期,它的轉速要比如今快得多。在地球最初構成的時分,太陽系是非常繁華的,那時各種大小的天體遍及於太陽系之中,碰撞是在所難免的。
  • 月球為什麼永遠一面朝著地球?
    這是最早解釋月球起源的一種假設。早在1898年,就有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的兒子喬治 達爾文就在《太陽系中的潮汐和類似效應》一文中指出,月球本來是地球的一部分,後來由於地球轉速實在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質拋了出去,這些物質脫離地球後形成了月球,而遺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現在的太平洋。   這一觀點很快就收到了一些人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