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2日,小雪節氣。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起點於每年公曆11月22或23日,太陽到達黃經240°,此時稱為小雪節氣。
節/氣/小/百/科
一候虹藏不見。古人認為天虹出現是因為天地間陰陽之氣交泰之故,而此時陰氣旺盛陽氣隱伏,天地不交,故"虹藏不見"。
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陰陽不交,萬物失去生機。
三候閉塞而成冬。天氣寒冷,萬物的氣息飄移和游離幾乎停止。
小雪後,
天氣乾燥,氣溫急劇下降,
正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
冬臘風醃,
蓄以御冬,
經過較長時間的精心醃製,
除夕團圓飯上,
一定會有一盤臘肉,
肥而不膩、香飄十裡。
在南方某些地方,
則有農曆十月
吃餈粑祭祀的習俗。
人們將餈粑製作成圓形,
象徵著豐收、喜慶和團圓;
有的地方又稱為年糕,
寓意吉祥如意,年豐壽高。
小雪時節,
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
會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
小雪前後,
土家族群眾
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
「殺年豬,迎新年」,
讓寒冷的冬天暖意濃濃。
清內火:生吃蘿蔔熟吃梨
小雪是寒冷開始的標誌。冷空氣一到人們便急著添衣進補,可能還來不及清瀉虛火,就將其包裹在體內了。加上天氣乾燥、霧霾頻發,最容易引起人體的肺火旺盛,從而出現咽喉幹痛、燥熱咳嗽、痰中帶血等不適症狀。
此時不妨試試生吃蘿蔔熟吃梨。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梨具有潤肺清熱、養陰生津等作用,對於燥熱咳嗽型患者,熟吃梨還有止咳的效果。
清抑鬱:多曬太陽多吃果蔬
小雪節氣,天氣陰冷,應調節好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冬季多曬太陽,可以補充維生素D,有利於人體對鈣的吸收;陽光能幫助合成5-羥色胺,有利於克服抑鬱。多吃香蕉、菠菜等果蔬,也有助於改善情緒。
補肝腎:少鹹多苦多吃黑
小雪節氣後,天氣寒冷,萬物收藏蟄存。順應節氣變化,要注意滋補肝腎。少點鹹,多點苦。如萵苣、芹菜、竹蓀、羊肉等可以適當多吃些。同時,可多吃「三黑」,即黑芝麻、黑荸薺和黑大豆。
小雪天氣與小雪節氣無必然聯繫
小雪節氣中說的「小雪」與日常天氣預報所說的「小雪」意義不同,小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而天氣預報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強度較小的雪。
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氣象學上把下雪時水平能見距離等於或大於1000米,地面積雪深度在3釐米以下,24小時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間的降雪稱為「小雪」。
市氣象臺預報:今天白天多雲轉陰,北轉南風二三級,最高氣溫10℃。天空雲量較多,體感陰冷,出行注意防寒保暖,謹防感冒和心腦血管疾病。22日夜間和23日夜間,本市北部地區有弱降水天氣,高海拔山區還會有雨夾雪,但還算不上是初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