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習題中常常會出現兩種孩子易混淆的題,一種叫加偏旁變新字,一種叫加一筆變新字。第二種不容易錯,但做第一種題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錯誤。

例如以上這道題,題目要求加偏旁變新字,那麼首先就要正確理解偏旁的定義。
偏旁的定義如果不好理解的話,作為一年級的小朋友,可以把偏旁簡單理解為合體字按照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劃分的其中一半。
題目既然叫我們加偏旁變新字,那麼我們變出來的新字一定是有結構的字,即:必然至少有兩個偏旁,不可能是獨體字,而且所加部分必須作為新字的偏旁存在。
這道題的前面三個字「青」、「也」、「兆」因為不會加一筆變成一個孩子認識的字,所以一般錯的比較少。但後面三個字「目」、「口」、「免」只要加一筆就會變成一個孩子很熟悉的新字,所以是最容易出錯的。
「目」加一撇變成「自」,「口」字加一橫變成「日」,「免」字加一點變成「兔」,這些都是孩子非常喜歡加的。
但是我們觀察會發現「自」、「日」都是獨體字,並不存在兩個偏旁,所以所加的一撇、一橫不能算作為「目、口」加的新偏旁,那麼這麼加就是錯誤的。
而「兔」縱然不是獨體字,但是所加的「點」並不能算「兔」的一個偏旁,所以給「免」加「點」做偏旁變成「兔」也是錯的。
總結:關於加偏旁變新字這種題目,只要記得變完之後一定是一個有結構的字,即合體字,千萬不要變成獨體字,而且所加部分作為新字的偏旁存在,那麼就不會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