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趣的偏旁——月字旁

2020-12-03 語眾不同話語文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偏旁部首更是漢字文化中至關重要的部分,今天就聊一聊那些「有趣」的偏旁之月字旁。

毋庸置疑「月」是月亮的意思,從漢字的演變我們可以一目了然。

那麼在漢字中月字旁的字佔了很大一部分,那麼怎麼能高效地記住他們呢?月字旁都有哪些含義呢?其實總結髮現他們分為以下幾類。

說文解字中曾說道:「闕也。大陰之精。象形。凡月之屬皆從月。 魚厥切。」

第一類,跟月份,時間有關。

比如,朔、望、朝等。

月是象形文字,古文月字像半月形。所以這層意思不用多說。

第二類,跟肉有關。

比如,膽、肝、肺等。

《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

這篇小文是不是讓你對漢字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呢,歡迎給我留言!

相關焦點

  • 楷書中左偏旁的寫法,及左偏旁的特點,我們拿單人旁和雙人旁舉例
    楷書中左偏旁肯定位於左右結構的字的左側,整體的形態比較窄,而且左邊偏旁多數由單個字演變過來的,演變的過程中,豎畫一般要伸展,橫畫要縮短。橫,撇,挑畫多為左伸展。今天我們我拿兩個左偏旁舉例說一下楷書左偏寫法。我們先看單人旁在左旁的寫法及應用。
  • 偏旁構字,部首查字,缺一不可!
    一、什麼是偏旁部首通常,我們總是習慣地把「偏旁」和「部首」合稱為「偏旁部首」。實際上,偏旁和部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偏旁是合體字的構字部件。古代人把左右結構的合體字的左方稱為「偏」,右方稱為旁」,如今合體字各部位的部件統稱為偏旁。漢字絕大部分是形聲字,由形旁和聲旁組成,所以,「偏旁」,主要包含形旁和聲旁兩類。如「語」字,由「言」和「吾」兩個偏旁組成;「盆」字由「分」和「皿字底"兩個偏旁組成:「問」字由「門字框」和「口」兩個偏旁組成。漢字是由筆畫組成的。
  • 示字旁和左耳朵旁的寫法,以及作為左偏旁在字中如何佔位
    今天我們繼續分享書法結構中偏旁的寫法及在字中佔位的注意事項。示字旁演變就是來源與示,上面的橫變成藏鋒的點,橫畫變成短橫,豎畫去鉤,左撇右邊為捺點,中間的橫和撇分為兩筆和硬筆不同,起筆在橫畫末端起筆,書畫為垂露豎,右點偏上一些。
  • 直接練行楷,可以,以偏旁部首草字頭、廠字旁為例,講解行楷寫法
    直接練行楷,可以,以偏旁部首草字頭、廠字旁為例,講解行楷寫法。要想練好行楷字體,偏旁部首不能不練。下面以偏旁部首「草字頭」、「廠字旁」為例,講解行楷怎麼寫才漂亮。偏旁部首草字頭要練好,因為常用實用。也是為了讓字的內空收斂,內空縮小,從而讓字變得精神。懂得這些方法之後,寫不好草字頭才怪。下面再講一下草字頭的變形寫法,因為是寫行楷,可以改變結構、筆順的。請看圖中右邊的圖解,上面的是改變筆順,先寫左豎,再寫橫,再寫右豎。下面的是改變形態。都可以的,有時候這麼寫反而更順手,更瀟灑。
  •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寫法:左耳旁與右耳旁
    漢字中的耳朵旁有時放在漢字右邊,叫右耳旁;有時放在漢字左邊,叫左耳旁。左耳旁與右耳旁形態相似。含左耳旁的字多與山中石階有關,表示地形或者地勢的升降,如階、降、陡等;含右耳旁的字多與都城、城鎮、地名有關,如鄭、邦、郭等。
  • 記住「六字訣」,左右結構偏旁全搞定
    常見的偏旁有:提手旁、木字旁、禾字旁、車字旁、米字旁、牛字旁、子字旁、耳字旁等。 二、下部靠左:下部靠左一般指左偏旁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下面部件不管是什麼都要靠左寫,目的就是避讓右邊。常見偏旁有:單人旁、雙人旁、兩點水、三點水、食字旁、金字旁、石字旁、方字旁、言字旁、衣字旁、示字旁、三撇旁等。
  • 左讓右,右對齊——記住「六字訣」,左右結構偏旁全搞定
    常見的偏旁有:提手旁、木字旁、禾字旁、車字旁、米字旁、牛字旁、子字旁、耳字旁等。 二、下部靠左:下部靠左一般指左偏旁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下面部件不管是什麼都要靠左寫,目的就是避讓右邊。常見偏旁有:單人旁、雙人旁、兩點水、三點水、食字旁、金字旁、石字旁、方字旁、言字旁、衣字旁、示字旁、三撇旁等。
  • 楷書結構重豎心旁和土字旁,作為左側偏旁的寫法及在字中的應用
    楷書結構中的兩個部首,一個是豎心旁,一個是土字旁,我們之前講過土字旁,作為底字旁的時候說過,但是作為左偏旁寫法又不相同。豎心旁是由兩點一豎組成的偏旁,它的特點是豎畫偏長而且直,左側點居與垂直居中佔位,右側的點相對左側的點靠上位置,土字旁在左側偏旁是變形過來的,豎畫變化不明顯,重頭起筆,兩橫第一橫作為短橫向斜右上走,下面的橫是作為挑的筆畫。豎心旁對應楷書字我們進行對應學習:豎心旁我們拿出了兩個字,一個是性,一個是惜。從這兩個字我們都可以看出,兩個點的分布,分別是左低右高,互相呼應。
  • 行書偏旁部首,寫一手好字就得用這種方法!
    寫好了偏旁,書法也就成了一半,偏旁沒有固定的寫法,不同的字組合方式就不一樣。以下僅列「二王」書法中的部分典型部首,以供參考。 1.「十」部 這一部首書寫時要注意不同的起筆方式、連帶方式,以及橫與豎的不同組合方式。
  • 解密漢字裡的「雙胞胎」,為何表示肉的字,卻用「月」來做偏旁
    今天跟大家來聊聊兩個字:【月】和【肉】。它們哪裡像了呢?別著急,請往下看!肝和膽,胸和膛,髒與腸,背和脊,肩和膀……發現沒有,這些和我們人體有關聯的一系列字,都有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都以「月」做偏旁部首。有人會說這有啥稀奇的,早就知道了,小學老師都教過,月旁又叫「肉月」,所以這些代表人體的部位或器官的字才都用同樣的偏旁。
  • 簡體漢字常見偏旁
    絕大多數漢字是「合體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本單位構成。這些基本單位稱「偏旁」,包括上下左右各部件。比如「明」是由「日」和「月」合成的,「字」是由「宀」和「子」合成的。這裡的「日」月「宀」「子」都是偏旁。
  • 趣味漢字:偏旁講解之二:肉月旁
    偏旁講解之二:肉月旁肉,甲骨文作《說文解字》:肉,胾肉,象形,凡肉之屬皆從肉。作為形旁,「肉」主要有四種類型。一、直書肉字。二、當「肉」在漢字的左邊時往往寫作「月」。例字:肝、膽、肺、腸、腦、胳膊、腿……此類都是簡單的形聲字,無需解釋,意思主要包含身體部位、器官、肉類、動物(豚等)、胖瘦狀態(肥、腴等)、氣味(腥、臊等)、骨頭(骨、脊)等。
  • 偏旁部首的寫法:左偏旁
    這一講我們接著學習左偏旁:兩點水、三點水、絞絲旁、女字旁、反犬旁、火字旁和弓字旁。1.兩點水書寫要領:上點為右點,收筆向左下方順勢帶出,以便與下一筆呼應;下點用挑點,逆鋒入筆,向右上方挑出;兩點要寫得精緻緊湊而相互照應。
  • 單人旁、雙人旁、三點水、言字旁,草書寫法均相似,該如何分辨?
    在草書當中,又很多偏旁部首的寫法類似甚至完全相同,給書法愛好者學習草書帶來困難。我們今天要分析的就是單人旁、雙人旁、三點水、言字旁這四種左偏旁的寫法。基本草書符號:在草書當中,這四種左偏旁的寫法可以一樣,是同一個草書符號,寫法為一豎略帶勾連,但是按草書習慣,一般不與右邊相連,偶有牽引,用筆也輕。1、單人旁如《隋 · 智永 · 真草千字文》「佳」字,下圖左邊這個草書符號代表單人旁。
  • 掌握不好字的結構規律?那是因為偏旁部首都沒真正學會!
    字總是寫不好看,有的時候是筆畫缺乏細節,而更多的時候是因為字體結構寫的特別散,間架結構的理解和空間距離的掌握不到位而導致字變形。經常有人鬧笑話,一個字寫成了兩個字,就是這種情況,所以,我們在書寫字的時候要掌握組字、接筆位置的細節,才能夠真正改變字體的美觀度。
  • 草書符號:夫、火、立、去、走、矢6字偏旁,寫法相同你認識嗎?
    可以進行一些歸類整理,例如,今天要說的「夫、火、立、去、走、矢」6個字,他們的楷書寫法大相逕庭,但是當它們作為偏旁時,草書寫法卻是相同的,也就是它們的草書符號是一樣的。1、「夫」字左偏旁草書符合這個草書符號是從草書的「夫」字而來,為了與右邊連帶,形成了末筆向右挑出的寫法,如《唐 · 孫過庭 · 書譜》「規」字左偏旁,凡是「夫」字左偏旁都可以這樣寫:2、「火」字左偏旁草書符合「火」字的草書一般先寫上面兩點,有時候也連接起來寫
  • 左偏旁的字,這樣寫才好看!
    單字在左的字,總的構字訣竅是:右聳左下綽。字的形態通常是有變化的,一般是:上邊稍微右靠,下邊微左斜,字身變窄,橫畫向左伸,右肩向上聳,外綽內要緊:1、火字旁:單寫時,左點重而斜,收筆可出尖,右點變成撇,兩點距離稍遠又遙相呼應。
  • 一年級語文|準確理解「偏旁」的定義,輕鬆應對加偏旁變新字
    在語文習題中常常會出現兩種孩子易混淆的題,一種叫加偏旁變新字,一種叫加一筆變新字。第二種不容易錯,但做第一種題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錯誤。題選自《優化設計》期中綜合練習例如以上這道題,題目要求加偏旁變新字,那麼首先就要正確理解偏旁的定義。
  • 你可能學了一些假的偏旁部首!
    要找到真正的部首做到正確地歸部,必須注意那些極易混淆的部首和首部的關係。【有刪節】以上為3500個常用的和次常用的漢字中,選取148個常用偏旁,並加以命名。首先在數量上與通行的201部首相比缺漏甚多,而且裡面雜以不少單字,真正的部首又少了很多。比如左右結構的字的右部一般稱為「邊」,這些邊很多是部首,而左邊稱為「旁」的部分才是真正的偏旁,比如鳥字邊、欠字邊、鬥字邊等等。
  • 生辰八字取名:口字偏旁的字有哪些參考
    口字偏旁的字有很多,在這裡小編找了一些名字裡帶有口字偏旁的字的明星,給大家做一些參考,想了解的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口字偏旁的字有哪些參考  (1)口字偏旁的字:吳  吳鎮宇  據悉,閃亮的爸爸》第二季幾期節目下來,「閃爸」們為了讓城子小學學生們了解山外的世界,決定由吳鎮宇和白舉綱帶隊走進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