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質檢總局:護眼燈「體檢」 九成「礙眼」
不少家長為了孩子的眼睛,為他們購買宣稱具有「無頻閃」等功能的「護眼」檯燈。但護眼燈能否達到產品宣稱的護眼效果呢?
近日,質檢總局通報「護眼」檯燈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結果,監測32批次護眼檯燈樣品,30批次不符合監測要求。結果顯示,所謂「護眼」檯燈並不一定比普通檯燈更護眼。
檢測:30批次照度、「閃爍」等項目不合要求
質檢總局監測人員從市場上採集包裝或說明書上標註有「護眼」或「無頻閃」字樣的檯燈32批次,對與市場宣傳的護眼功能有關的閃爍、照度及照度均勻度2個項目進行了檢測。
結果表明,30批次樣品不符合本次監測的要求,佔總批次數的93.8%。所謂「護眼」檯燈並不一定比普通檯燈更護眼。
本次同時採集了28批次普通檯燈進行比對監測,結果表明22批次樣品不符合本次監測的要求,佔總批次數的78.6%,其中11批次閃爍項目檢測值超過低風險限值,佔總批次數的39.2%;21批次照度過低或照度均勻度超過限值,佔總批次數的75%。
昨日,記者走訪瀋陽多家商超和電子產品批發市場,所售護眼檯燈價格從十多塊錢到兩三百元不等。
在瀋河區大西電子市場燈具專區,最便宜的摺疊護眼燈售價16元,價格較高的150元左右。「價格越高質量越好,使用壽命也更長一些。」一銷售人員介紹。
調查:「預防近視」成賣點 護眼燈無「國標」
在產品介紹方面,可以預防近視成為護眼燈的統一宣傳用語。
質檢機構專業人士分析,就光源而言,越接近日光的燈光越適合眼睛發育,全光譜光源才是最接近自然光的光線,可以將對眼睛的傷害降到最低。因此,最護眼的燈光其實就是自然光,市面上出售的「護眼燈」多為營銷概念,是否有「護眼」效果並不確定。
記者從質監部門了解到,目前我國沒有關於護眼燈的相關標準,對燈具的檢測只限於質量方面,至於「護眼」效果,則無法判定。
質檢總局提示,質量低劣的「護眼」檯燈不但起不到護眼的作用,反而可能損害視力。選購和使用檯燈時,應仔細檢查檯燈的銘牌和包裝,注意包裝上是否使用規範中文,是否標有製造商名稱(或商標)、額定電壓範圍、額定頻率範圍、額定電流、型號等,且產品或包裝上應有「CCC」標誌,避免購買「三無」產品;消費者若對燈具的閃爍、照度及照度均勻度有要求,可選購帶有「CQC」自願性產品認證標誌的燈具,該認證對燈具的閃爍和照度及照度均勻度進行了考核。
另外,使用檯燈時,眼睛不應直接看到光源或反射器,應避免使用鏡面反射的工作檯面。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