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眼燈產品抽檢超九成不合格:質量低劣損害視力

2020-12-06 央視網經濟頻道

護眼燈產品抽檢超九成不合格:質量低劣損害視力

原標題:

  護眼燈是主要針對學生群體的一種檯燈,價格較貴,但護眼燈真的能護眼嗎?質檢總局近日發布護眼燈抽檢結果:市場上的護眼燈超過九成不合格,一些質量低劣的護眼燈反而可能損害視力。

  日前記者走訪發現,市場上的護眼燈品牌繁多、款式各異,價格比普通檯燈動輒貴好幾百。而目前我國並沒有出臺統一的行業標準,市場上諸多護眼燈宣傳的多是噱頭。

  京華時報記者錢宇陽

  護眼燈比普通檯燈價高

  如今各種「護眼燈」在檯燈市場很流行。記者近期走訪京城多家大型超市看到,不少檯燈都標著「護眼燈」的字樣。號稱能「護眼」的檯燈比普通檯燈價格要高,一款售價300多元的護眼燈,號稱「有效呵護雙眼,科學照明,使用後眼睛不易疲勞」。當記者問及護眼燈與普通檯燈的區別,超市銷售人員介紹,前者可以對眼睛起到保護作用,而後者的護眼效果一般。一分價錢一分貨,當然價格越高護眼效果越好。護眼燈材質與普通檯燈應該會有所區別,但具體情況得問廠家。

  網絡上護眼燈的種類更多,記者在淘寶上搜索「護眼燈」,跳出27萬多個產品,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無頻閃、光線柔和、保護視力、護眼」是商家常見的宣傳語。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屈光中心主任周躍華介紹,護眼燈之所以越來越受青睞,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消費需求,另一個是迎合市場。不少家長為了更好地保護孩子的視力而盲目聽信商家和廠家的宣傳。

  抽檢32批次九成不合格

  護眼燈真的護眼嗎?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對市場上的所謂護眼燈產品進行了首次大規模的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檢測人員對與護眼功能相關的閃爍、照度及照度均勻度兩個項目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32批次標註有「護眼」或「無頻閃」的樣品中,30批

  次的樣品不符合檢測要求。抽檢人員還對28批次的普通檯燈進行了對比檢測,雖然不合格率較高,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中6批次的普通檯燈,其閃爍項目、照度及照度均勻度等項目,反而比抽檢中的30批次護眼燈更靠譜。

  「護眼」概念只是噱頭

  國家質檢總局在「護眼」檯燈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警示中指出,「護眼」這一說法目前並沒有科學的定義,許多質量低劣的「護眼」檯燈不但起不到護眼的作用,反而可能損害視力。記者查閱相關標準發現,在燈具產品類的國家標準以及行業標準中,都沒有專門針對「護眼」燈的相關標準。

  周躍華表示,從「無頻閃、光線柔和」等宣稱概念來看,如果檯燈能達到這樣的效果,確實能延緩眼睛疲勞。但目前護眼燈只是商家提出的一個概念,與普通的照明工具並無太大差別。「大多護眼燈主打的賣點是『無頻閃』,據我們了解,這其中有很多是『高頻閃』。也就是說,這些燈具使用了變頻電子鎮流器,加快了閃爍的速度,並且超過了人眼的神經反應速度,人眼感覺不出,結果就成了商家口中的『無頻閃』。」

  此外,對於一些商家打出的護眼燈能預防近視的宣傳,周躍華也表示,即使是真正的「無頻閃」、「模擬自然光發出柔和光線」的護眼燈,最多也就是藍光少一點,讓眼睛受到的刺激小一點,但也無法起到預防近視的作用。其實,無論是太陽光還是燈光,如果使用不當,都會損傷視力,比如說光線過亮或頻繁閃動,看書、用電腦的時間過長、距離太近等。

  周躍華還提醒,使用檯燈時最好放在左前方,這樣寫字時,不容易受到陰影的幹擾。把燈罩下壓,讓檯燈的光線投射在眼睛下,避免光線直射眼睛。同時,室內最好還要有背景燈等其他光源(同時打開室內的頂燈或大燈等),不要使用產生鏡面反射的桌面。每讀寫半個小時左右後,就要休息幾分鐘,並且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

相關焦點

  • 強生羅氏飛利浦醫療器械被召回 護眼燈九成不合格
    編者按:  健康是人類共同的追求,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一些「不健康」的現象影響著我們。為了讓那些極少數的不良行為被曝光,以儆效尤,避免更多的人受到傷害,以正視聽,人民網健康頻道開設《健康315》專欄,盤點國內外大健康領域值得關注和警惕的事件、產品,提醒相關部門、企業、機構和個人周知,共同維護良好、和諧的健康環境。
  • 質檢總局:護眼燈「體檢」 九成「礙眼」
    原標題:質檢總局:護眼燈「體檢」 九成「礙眼」 不少家長為了孩子的眼睛,為他們購買宣稱具有「無頻閃」等功能的「護眼」檯燈。但護眼燈能否達到產品宣稱的護眼效果呢?近日,質檢總局通報「護眼」檯燈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結果,監測32批次護眼檯燈樣品,30批次不符合監測要求。結果顯示,所謂「護眼」檯燈並不一定比普通檯燈更護眼。
  • 護眼燈質量不合格很傷眼 專家教你選購秘籍
    這不,上周南京市民劉女士致電本報消費評審團欄目,她懷疑自家的護眼燈質量有問題。經過專業部門的檢測,該款護眼燈確實在「傷眼」。 面對林林總總的護眼燈產品,究竟該如何選擇,本期消費評審團欄目請專家教你選購,謹防被忽悠。  鮮活案例 孩子視力下降,問題在護眼燈?
  • 九成電磁爐質量抽查不合格 電磁輻射為健康添隱患
    東方網記者解敏3月16日報導:近日,國家質監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發布了一組2015年產品質量抽檢的大數據,其中涵蓋了家用燃氣灶、家用電磁灶等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小家電產品。在電磁灶項目的抽檢中,產品合格率僅為7.7%,也就意味著,抽檢的產品中,有九成多的電磁爐產品不合格。
  • 90%護眼燈並不護眼 一定看準這幾個指標
    質檢總局去年年底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超九成「護眼燈」都不合格。而事實上,目前為止,中國並沒有「護眼燈」的標準,此次檢測,主要參照國內外讀寫作業檯燈和有關照明標準要求,也就是說,它們連檯燈要求都不合格,遑論「護眼燈」。到底真正的「護眼燈」應該是啥樣的?
  • 央視曝光:這些護眼燈竟是孩子視力下降的「兇手」!別再給孩子用
    很多家長認為,造成孩子近視眼的罪魁禍首是「電子產品」,其實,護眼燈:百害無一利 央視《每周質檢報告》曾曝光過:市面上所售賣的護眼燈,有93.8%的產品根本不「護眼」。
  • 聊不明白光譜 你可能就不知道護眼燈為何護眼
    它們是國家規定的讀寫作業檯燈安全性與用眼健康的質量標準。其實,防藍光傷害實際上是國家強制性標準,也就是說只要是合格的檯燈都應當符合這個標準。而頻閃、眩光等則涉及到用眼健康,保護眼睛不受不良照明的損害。可見光分布圖而越接近自然光(也就是光譜光線)的光源產品,越能夠正確的顯示可視物體的正確顏色以及質感。這其實也是護眼燈產品的研發方向。
  • 江蘇質監局發讀寫作業檯燈(護眼燈)質量分析報告 合格率僅為8%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6日,江蘇質監局發布2014年讀寫作業檯燈(護眼燈)監督抽查質量分析報告。報告指出,護眼燈產品是否安全通常需考慮電氣安全、光生物安全、電磁安全3個方面。本次省級專項監督抽查,共抽查市售產品50批次。其中,合格4批次,不合格46批次,合格率僅為8%,存在較多質量問題。
  • 毛源昌等品牌配裝眼鏡產品抽檢不合格
    原標題:毛源昌等品牌配裝眼鏡產品抽檢不合格   中新網杭州2月26日電 (見習記者 張駿)一副合格的眼鏡能夠使人眼明心亮,而不合格的或劣質眼鏡則會使人產生頭暈、噁心等不適感覺。26日,記者從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獲悉,2013年4季度,該局組織對杭州市各大眼鏡店、學校周邊眼鏡店的配裝眼鏡產品開展了監督抽查,結果顯示有29批次的產品不合格,知名品牌毛源昌的一個批次產品因厚度偏差被查不合格。   2013年,為了加強對配裝眼鏡產品的管理,保護消費者的視力健康,杭州市質監局開展了配裝眼鏡產品監督抽查。
  •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護眼燈」真能護眼嗎?
    愛護眼睛,保護視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在好好學習的同時保護好眼睛,就給孩子買了「護眼燈」。然而有專家指出,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很多「護眼燈」,並不能真正達到廣告上說的保護眼睛的功效。
  • 14批次太陽鏡抽檢不合格 ZARA、FILA等品牌上榜
    不合格項目主要是可見光透射比、光透射比相對偏差、色極限、交通訊號透射比和標誌五個項目。與歷年抽檢情況相比,今年新增不合格項目色極限。該指標不合格,佩戴者對顏色的識別度降低,對識別交通訊號等存在一定安全風險,長期佩戴容易造成顏色感官能力下降,損害視力。   二是交通訊號透射比不合格,有2批次。
  • 傷害視力,影響學習,買LED燈泡不看色溫指數的危害居然這麼嚴重
    但你可能不知道,選錯LED燈可能會影響視力。據數據顯示,近些年來小學生近視率已經達到了50%,青少年近視率更是高達70%,高中大學以上的近視率竟達到了90%。很多家長只知道經常看電視、玩手機會影響視力,殊不知孩子日常使用的LED燈也可能會造成視力損害。燈泡選不好,會傷害到視力。
  • 合肥市工商局:1批次電風扇產品抽檢不合格
    根據抽檢結果,此次抽檢合格商品12組,合格率92.31%。本次抽檢從商品種類來看,電風扇類商品共抽檢4組,合格3組,合格率為75%;廚房機械類商品共抽檢9組,合格9組,合格率為100%。據本次發布的《合肥市2018年度家用電器類網絡商品質量抽檢結果公示 》,安徽先一鋒工貿有限公司經銷的1批次FS-40型落地扇樣品被檢出不合格,標稱生產或供貨單位為佛山市南海歐科電器有限公司。
  • 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發布,這些品牌抽檢不合格!
    8月29日,2020第四屆中國家居品牌大會發布「2019-2020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聯邦家私、林氏木業、無印良品、水星家紡、小米衛浴、新錦成陶瓷、富亞塗料、亞薩合萊門鎖、悍高五金、佳諾威木業上黑榜。其中有多個品牌出現連續多次質量抽檢不合格。
  • 電磁輻射嚴重 遙控兒童玩具居不合格商品抽檢榜
    近日,市工商局公布2017年揚州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檢結果。去年共組織6次集中抽檢活動,對56個品種903批次的商品質量進行抽檢,其中不合格商品177批次,不合格率達19.6%。查處PVC管材、成品油、電動自行車等商品質量抽檢不合格案件183件,案值350.4萬元,沒收非法所得15.9萬元,罰款253萬元。
  • 「護眼燈」真能護眼?模擬自然光最舒適
    減少藍光  孩子視力的隱形「殺手」談及燈具的視力隱患,最讓人「聞之色變」的莫過於檯燈的藍光了。藍光普遍存在於自然光線、LED光源以及各類以LED為發光源的電子產品中,這種高能可見光具有強大的穿透力,可直接穿透角膜和晶狀體,對視網膜造成光化學損傷,輕則加速眼睛疲勞模糊,重則可能引起黃斑病變、白內障,是孩子視力的隱形「殺手」。
  • 廣東抽檢:幾十種塗料被曝質量不合格,涉及聚氨酯防水塗料
    、膠粘劑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抽檢任務由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承擔。游離甲醛項目不合格產品見表3。 (四)甲苯+乙苯+二甲苯:本次抽查判定2款產品甲苯+乙苯+二甲苯項目不合格。長期反覆接觸低濃度的苯會對神經系統、造血系統造成損害。甲苯+乙苯+二甲苯項目不合格產品見表4。
  • 品牌繁多價格昂貴 護眼燈真能護眼嗎?
    記者注意到,一款售價400多元的護眼燈,號稱「有效呵護雙眼,科學照明,使用後眼睛不易疲勞」,可當記者問及護眼燈與普通檯燈的區別時,銷售人員卻說不出所以然來,「具體情況得問廠家,一分錢一分貨,當然價格越高護眼效果越好。」  網絡上護眼燈的種類更多,記者在淘寶上搜索「護眼燈」,發現品牌繁多,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無頻閃、光線柔和、保護視力、護眼」都是常見的商家宣傳語。
  • 上海抽檢19批次防藍光眼鏡不合格 8批次產品涉「三無」
    中國網財經11月11日訊 據上海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消息,針對消費者投訴、舉報集中以及質量問題較多的產品,近期,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集中組織力量對網絡交易平臺32家企業銷售的49個品牌72批次防藍光眼鏡進行了監督抽查。  經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檢測,有1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為26.4%。
  • 家長注意:61款「護眼燈」不達標
    現在的市場上讀寫檯燈很多又叫護眼燈,商家宣稱光線足、無頻閃,是專門保護兒童視力的產品。 那麼市場上那些琳琅滿目的所謂護眼燈,真的能實現護眼的效果嗎? 測試中照度及照度均勻度不達標的品牌當中,不乏消費者廣泛認可的一些讀寫檯燈名品牌:標稱為飛利浦的4個不同規格的產品、標稱為歐司朗的2批次產品、標稱為歐普的1批次產品,以及標稱為雅視力、好視力、美的、海爾等品牌的讀寫檯燈,照度或照度均勻度都沒有達到最低的A級要求,其中一款標稱為飛利浦,規格為66044的產品,30至50公分扇形範圍內的照度,僅僅為7.4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