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兒童身邊的玩具安全須重視。日前,全國發生多起「水晶泥」玩具引起的兒童硼砂中毒事件。水晶泥怎麼會引起中毒?事實上,不僅僅是水晶泥,指尖陀螺、雷射筆、電人玩具、磁力彈珠等在中小學生中大受歡迎的玩具,風靡之下均潛藏著安全風險。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5月30日在「六一」兒童用品安全教育主題活動上介紹,2008年至今,我國共實施缺陷兒童用品召回838次,其中兒童玩具召回次數達589次,佔70.3%,最常見的安全隱患是跌傷、割傷、勒傷、夾傷、刺傷、咽下和吞入異物與窒息等傷害。
1.水晶泥之害
與傳統的彩泥和輕質彩泥不同,水晶泥顏色豔麗、透亮,手感冰涼、柔軟,可塑性強,可以捏出各種好玩的模型,很受兒童的喜愛。但這類玩具裡很可能添加了一樣危險的物質——硼砂。
圖為水晶泥。圖片來源於網絡。
「根據我們實驗室對市面上銷售的水晶泥進行摸底檢測發現,目前市面上的水晶泥大多數含有硼砂,且含量較高。」國家文教用品質檢中心常務副主任馬萍告訴記者,在水晶泥中加入硼砂可以使水晶泥更有韌性,加大拉伸的力度,一方面增加了水晶泥的可塑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玩耍的趣味性。
河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基礎檢驗部曾從線上購物平臺、文具批發市場、學校附近商店購得15個水晶泥樣品進行檢測,硼砂檢出率為100%,檢出量在3.9克/千克到8.2克/千克之間。
「水晶泥會引起中毒的原因就是其所含的硼砂。」馬萍說,硼砂已經被證明是一種有毒有害物質,甚至會致癌。水晶泥顏色豔麗,外形很像果凍,極易被兒童誤食,導致攝入硼。此外,兒童徒手接觸水晶泥後,硼砂會通過皮膚滲入人體,或者殘留在皮膚上後不小心碰到嘴巴並吸入口中。
馬萍介紹,研究認為,硼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含量過高會產生危害。長期過量攝入硼,對人體生殖、發育和內分泌系統有毒性影響。短時間攝入大劑量硼,可能導致急性中毒,輕者引起頭暈、頭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體重減輕等症狀,重者出現嘔吐、腹瀉、休克、昏迷等中毒表現。
2.兒童玩具之憂
水晶泥並非唯一讓人擔憂的危險玩具。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監測和調查發現,還有不少危險的玩具正風靡於校園周邊,但安全風險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最近幾年,一種被稱為指尖陀螺的玩具從國外傳入我國,風靡校園。指尖陀螺是由一個雙向或多向的對稱體作為主體,在主體中間嵌入一個軸承,可在手指上轉動的小玩具,最早在美國興起,宣稱有緩解焦慮、治療兒童多動症等功效。但在進入我國後,指尖陀螺被一些商家「改良」成了尖銳的危險品:模仿網路遊戲或動漫裡的飛鏢、手裏劍等造型,陀螺上的軸片被設計成銳利邊緣或銳利尖端,可能造成身體劃傷、扎傷等。
圖為指尖陀螺。圖片來源於網絡。
還有「電人玩具」。這類玩具通常以口香糖、原子筆、打火機等形式出現,內部安裝有加壓裝置,能瞬間升高電流形成脈衝波,按下隱藏的開關就會產生觸電的感覺,被當作整人玩具而在中小學生中大受歡迎。我國強制性國家標準《電玩具的安全》規定,玩具供電的額定電壓不應超過24伏,且玩具的任何可觸及部件間的電壓差不應超過24伏直流或等效交流電,但市場上的電人玩具瞬間峰值電壓均超過24伏。「雖然電人玩具的電壓衰減時間只有20毫秒左右,不會產生致命電擊,但如果兒童突然接觸到高於24伏的電壓,肢體會產生麻痺或疼痛,並在心理上產生恐懼、不安情緒。」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以下簡稱負責人)提醒。
再比如雷射筆。雷射筆又叫雷射指示器,是一種使用電池和雷射模組(發光二極體)發出可見光束的可攜式設備,可以遠距離準確指示目標物,主要用於課堂教學、會議講解等。「由於眼睛成像的特性,當雷射穿過眼睛時,雷射會被聚焦在視網膜上非常小的一點,導致溫度瞬間升高,破壞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如果雷射的能量足夠強,在尚未引起眨眼反射的情況下,會對眼睛造成永久性的傷害。」負責人說。
此外,牙籤弩、口袋彈弓、磁力鋼珠等玩具也很受兒童歡迎,但因此導致的安全事件,不時見諸報端。
3.「改良」變成了「不良」
據了解,這些危險的兒童玩具,大多為「三無」產品,即無廠名、廠址和產品合格證。據媒體調查,市場上很多水晶泥產品的包裝上除了註明「不可食用」「請勿誤食」等警示語以外,沒有生產廠家及其相關信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2017年曾做過調查,電商平臺銷售的指尖陀螺大部分是「三無」產品,甚至連安全警示語都沒有;市場上的電人玩具外包裝上大多只寫有「電人」的英文字樣,沒有商品名、廠名廠址等任何中文標識,更沒有標註電壓。
本不應被作為玩具來使用的「三無」產品,為了好玩、刺激,被「改良」成兒童玩具。這種迎合市場卻暗藏危險的「改良」,最終帶來的是「不良」影響。
指尖陀螺在進入我國後,不僅被「改良」成了飛鏢等形狀的「利器」,還催生了功能多樣的新產品,比如在陀螺中加入藍牙揚聲器和LED燈。「這樣隨之增加電池和充電設備,但有些指尖陀螺使用的鋰電池品質較差,在充電時存在起火燃燒和爆炸的風險。此外,金屬材質帶來的重金屬嚴重超標問題也很嚴重。」負責人說。
電人玩具為了追求「整人」效果,大大提高電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消費品缺陷分析與安全評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曾在網絡上隨機購買13款電人玩具產品檢測發現,它們的瞬間峰值電壓均超過24伏,最高一款產品瞬間峰值電壓超過了400伏。「這種以『電人』為噱頭的產品,不應作為玩具來銷售和玩耍。」負責人強調。
4.在前端解決安全隱患
兒童玩具的安全風險,並非簡單的質量問題,更多的是產品設計缺陷和製造工藝問題。「兒童用品更新特別快,我國兒童用品生產企業大多為中小企業,為追求時效性,在產品設計、原材料選擇和製造工藝上對安全性考慮不足。」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消費品缺陷工程分析實驗室技術負責人劉迎春認為,很多兒童玩具帶來的安全風險,其實是可以在生產前端的設計環節或原料選擇上便能解決,或者說避免的。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曾經發現,市場上的部分「竹蜻蜓」玩具產品導致兒童在玩耍過程中眼睛或面部被劃傷的情況時有發生。他們組織專家對「竹蜻蜓」進行實驗分析,確定問題出在設計上:此類產品的葉片處於未摺疊狀態,在葉片材質較硬較薄的情況下,兒童玩耍時容易打傷眼睛或劃傷面部。而設計為圓環狀葉片的「竹蜻蜓」,則沒有這種危險。
因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建議,在強調質量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設計安全。在進行玩具設計時要把兒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作為第一要素,選擇重金屬、增塑劑、甲醛等化學物質符合標準要求的原材料,避免使用可能存在化學和生物安全風險的材料,堅決不使用有毒有害材料。改進生產製造工藝,避免生產過程中產生危險銳利邊緣或尖端。
「企業應該在產品設計、原材料採購和製造工藝等方面下功夫,不僅要考慮正常使用的安全性,還要根據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考慮可預見的合理濫用問題,在前端解決安全隱患,並做好生產環節的質量和安全控制工作」劉迎春說。
專家還指出,多數「三無」和危險的兒童玩具出現在校園周邊和網絡電商平臺,對這兩個場所的監管還需進一步加強。同時,家長也要增強風險意識,時刻關心孩子身心變化,指導他們科學選擇玩具。如在選購和使用中發現玩具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應及時向生產商和銷售商反映,同時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進行產品缺陷報告,該中心將對產品缺陷進行調查,督促相關生產企業及時消除產品安全隱患。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