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小長假期間,一年一度萬眾矚目的諾貝爾獎「開獎周」正式拉開了帷幕。
因新冠病毒大流行,導致擁有百年歷史的諾貝爾獎也不得不取消了頒獎典禮和晚宴,改為線上舉行。
今年諾貝爾獎頒獎時間為10月5日-12日。
2020年諾獎獲得者的獎金增長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
諾貝爾獎是當今世界上影響最大的獎,是學術界個人最高的榮譽,也是世界各界的科學家都為之奮鬥的獎項。
截止10月12日,諾貝爾6獎已全部揭曉。下面跟我一起來追下已頒發的諾獎名單和機構都有哪些吧!
10月5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Rice)3人獲得。
獲獎理由: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突出貢獻。
哈維·阿爾特 (Harvey J. Alter)
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
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
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
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
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
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
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
英國生物化學家,參與開發C型肝炎測試。
1972年,獲東英吉利大學學士學位。
1977年,獲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生物學博士學位。然後,他在白金漢郡塞爾研究實驗室工作。
1982年,成為希龍公司的非甲非B型肝炎部主管。
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Rice
美國病毒學家,其主要研究領域是C型肝炎病毒。
他是洛克菲勒大學的病毒學教授。他與Ralf F. W. Bartenschlager和Michael J. Sofia共同獲得了2016年拉斯克-狄貝基臨床醫學研究獎。
10月6日,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另外一半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
獲獎理由:彭羅斯因為發現了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根澤爾和格茲因為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
羅傑·彭羅斯爵士
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牛津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他在數學物理方面的工作擁有高度評價,特別是對廣義相對論與宇宙學方面的貢獻。
萊因哈德·根澤爾
德國天體物理學家,出生於巴特洪堡。
安德裡亞·格茲
美國天文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唯一女性獲得者,同時也是第4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
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安妮·道德納(Jennifer A. Doudna)獲得這一獎項。
獲獎理由: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
1968年出生,被譽為「基因編輯之母」,已經獲得10項久負盛名的科學獎項,目前擔任德國馬普學會感染生物學研究所所長,過去20年在5個不同的國家、9所不同的大學工作過。
珍妮弗·安妮·道德納
1964年出生,道德納還曾在2016年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諾貝爾化學獎是首次頒發給兩位女性科學家,這對於世界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宣告,將激勵更多女性願意追隨科學的道路。「社會上普遍認為女性對科學不感興趣,這次獲獎將給予更多年輕女性鼓勵,證明女科學家可以用自己的研究改變世界」。
10月8日,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
獲獎理由:因為她那毋庸置疑的詩意聲音具備樸素的美,讓每一個個體的存在都具有普遍性。
露易絲·格麗克
1943年,出生在一個匈牙利裔猶太人家庭。
1968年,出版處女詩集《頭生子》。至今著有十二本詩集和一本詩隨筆集,遍獲各種詩歌獎項,包括普立茲獎、國家圖書獎、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波林根獎等。
格麗克的詩長於對心理隱微之處的把握,早期作品具有很強的自傳性,後來的作品則通過人神對質,以及對神話人物的心理分析,導向人的存在根本問題,愛、死亡、生命、毀滅。自《阿勒山》開始,她的每部詩集都是精巧的織體,可作為一首長詩或一部組詩。從《阿勒山》和《野鳶尾》開始,格麗克成了「必讀的詩人」。
國內出版的露易絲·格麗克作品包括《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月光的合金》,由世紀文景出版。
露易絲·格麗克是第16位女性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在此之前僅有15人女性獲獎。
10月9日,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被授予2020諾貝爾和平獎。
獲獎理由:在對抗飢餓問題上所做的努力、為改善遭受衝突影響地區的和平條件所作的貢獻,以及其在防止將飢餓問題作為戰爭和衝突的武器方面,發揮的推動作用。
據諾獎官網此前公布的數據,今年共有318位候選人獲得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其中包括211名個人和107個組織。
川普雖獲得提名,但根據規則,要到明年才有機會角逐。
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WFP)
是根據1961年第16屆聯大和第11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的決定建立的,由聯合國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共同創辦,1963年正式開展業務。總部設在義大利羅馬。
世界糧食計劃署的作用是以糧食為主要手段幫助受援國改善糧食自給制度,消滅飢餓和貧困。
中國於1979年正式參加世界糧食計劃署活動。
作為今年諾貝爾獎 「壓軸」大戲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在12號公布了獲獎名單。
他們是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保羅·米爾格羅姆 Paul Robert Milgrom(圖左)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Wilson(圖右)。
獲獎理由:「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
保羅·米爾格羅姆
現為史丹福大學人文與科學學院講席教授兼經濟學教授。
羅伯特·威爾遜
在哈佛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此後一直在史丹福大學商學院任教。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學一般理論、經濟學數學方法、博弈論以及交易理論。
值得一提的是,威爾遜還曾是米爾格羅姆在斯坦福的博士論文導師。
據諾貝爾獎官方推特透露,當威爾遜得知自己與米爾格羅姆的獲獎消息後,諾獎官方卻聯繫不上72歲的米爾格羅姆。於是,83歲的威爾遜不得不與老婆親自跑到一街之隔的米爾格羅姆家,在深夜敲門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
#諾貝爾獎得主被鄰居告知自己獲獎#
2020年的諾貝爾獎共有4位女性獲獎,包括1位物理獎、2位化學獎和1位文學獎。在2019年之前,諾貝爾獎僅54次頒給女性。
從今年的獲獎名單來看,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女性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這代表了當前的一種趨勢,這種趨勢將讓更多女性在科學領域發揮核心作用。
世界需要科學,科學也需要女性的參與!
事實證明,這些頭戴諾貝爾獎「王冠」的女性,也可以改變世界。
最後,希望......
加油吧!中國學者!
本文來源:「無憂潤色」公眾號,關注了解更多科研資訊。|cover letter模板|翻譯工具|2020期刊因子|學術論文交流社群|菜單欄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