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慧高被引學者排名公布 曠視孫劍、張祥雨榜上有名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Acemap團隊開發了一個基於度量的全球研究機構排名系統——AceRankings。根據在CCF推薦會議期刊發表論文被引用量,中國機構所屬的人工智慧領域學者有兩名被引次數過萬,其中一位是曠視研究院Base Model組負責人張祥雨,被引14748次。美國機構所屬的人工智慧領域高被引學者排行榜中,曠視研究院院長孫劍則位列第二,被引29950次。

圖:曠視張祥雨登上中國人工智慧影響力學者榜榜眼

孫劍與張祥雨分列美/中AI影響力學者榜榜眼,這可能要歸功於兩位共同發明的深度殘差網絡ResNet,2017年DeepMind AlphaGo Zero系統就應用了深度殘差網絡ResNet,它掀起一場人工智慧算法的「深度革命」,深度學習自此更加實至名歸。ResNet贏得了業界的認可並成為了視覺乃至整個AI界的一個算法基礎,而基於在算法上的本質創新,曠視在物體檢測任務上實現了從37提升到了52的精度提升。

事實上,曠視在原創性和創新性方面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除了此次上榜全球人工智慧高被引學者名單的孫劍和張祥雨,在學術會議CVPR 2019 上,曠視就共有14篇論文被接收。這14篇論文分別涉及行人重識別、場景文字檢測、全景分割、圖像超解析度、語義分割、時空檢測等技術方向。在日前由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聯合指導,廈門市政府主辦的首屆中國人工智慧多媒體信息識別技術競賽中,曠視也憑藉不斷更新迭代算法框架,最終在3項賽道人臉識別、旗幟識別、相似圖像檢索上,擊敗國內頂尖研究機構、企業奪冠,其中人臉識別取得精度領先的成績。

圖:曠視拿下中國人工智慧競賽3項冠軍

曠視能夠在學術研究和技術創新上有著亮眼的表現,得益於其自成立以來就堅定擁抱技術信仰,始終重視對核心技術研發和創新進行投入,並廣納人才打造國際AI人才高地。2015年,曠視先於Google TensorFlow上線了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平臺Brain++,旨在更好地分配調度公司內部的存儲與計算資源,實現資源合理、公平和充分的使用。通過自主研發的全棧深度學習,Brain++的訓練和推理引擎運行速度和資源消耗顯著優於TensorFlow,從底層有力支撐著曠視研究院的整體研究生產工作。曠視還為研究人員提供完備的硬體開發設備和強大的伺服器陣列,可同時為多項工程提供深度學習運算支持。

曠視對人才的培養力度還在不斷加大,在2017年曠視專門成立了學術委員會,並邀請姚期智院士、鄭南寧院士等人工智慧領域的知名人士作為曠視學術委員會的顧問。此外,曠視還與高校積極聯合推動人才培養、聯合實驗室建設。目前曠視已與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達成了深度合作,充分發揮企業和高校的資源優勢。不僅如此,曠視還取得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授牌,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一級站點,讓人工智慧人才有機會接觸前AI開發的最前線,深曉一線的技術應用場景和需求,為科研工作形成正向反饋,完成技術落地閉環。目前曠視團隊員工超2000人,其中科研團隊佔比超60%。

學術領域的突破帶來了產品落地的加速,對於曠視而言,寫論文、參加比賽的目的不僅僅是刷學術成績,而是將科研成果轉化成產品競爭力。通過學術會議獲得同行認可,並最終帶來實際的商業價值。曠視研究院院長孫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我們研究的問題分兩類:直接和產品相關的技術問題,間接和產品相關的基礎問題。」

這從曠視的人才培養方向上也可見端倪,曠視在人才的培養上側重兩個方向:研究科學家和全棧人工智慧工程師。其中,研究科學家主要聚焦在算法上,尋求對問題的本質解法,曠視希望培養出能獨當一面領域專家;而打造「全棧人工智慧工程師」目的是要培養既能上九天攬月(算法設計和訓練),又能下五洋捉鱉(算法的工程化,研究問題和方式系統化)的全能戰士,他們既能做Research,又懂System,能建系統、造輪子。

對於企業而言,如果只是吸引單個人才的加入,這不是道,只是術,組織的成長才是本質。未來,曠視還會發現、培養更多的人工智慧人才,鑄成一支「曠視超級英雄聯盟」,最終凝結成一支的強大隊伍。

來源:東方網

相關焦點

  • 中美人工智慧高被引學者榜單:孫劍、何愷明、李飛飛進前5
    新智元報導來源:acemap編輯:金磊、小芹、張佳【新智元導讀】近10年人工智慧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學者有哪些?上海交大Acemap團隊近日開發排名系統AceRankings,根據在CCF推薦會議期刊發表論文的引用量,對中國、美國Top 50機構和學者進行了排名,清華、微軟分列中美機構榜首,一大批學者榜上有名。人工智慧研究機構、學者大排名!
  • Top 50中美人工智慧高被引學者榜單:孫劍、何愷明、李飛飛進前5
    近10年人工智慧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學者有哪些?上海交大Acemap團隊近日開發排名系統AceRankings,根據在CCF推薦會議期刊發表論文的引用量,對中國、美國Top 50機構和學者進行了排名,清華、微軟分列中美機構榜首,一大批學者榜上有名。人工智慧研究機構、學者大排名!
  • 【Top 50】中美人工智慧高被引學者榜單:孫劍、何愷明、李飛飛進前5
    上海交大Acemap團隊近日開發排名系統AceRankings,根據在CCF推薦會議期刊發表論文的引用量,對中國、美國Top 50機構和學者進行了排名,清華、微軟分列中美機構榜首,一大批學者榜上有名。  人工智慧研究機構、學者大排名!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 Acemap 團隊開發了一個基於度量的全球頂級研究機構排名系統——AceRankings。
  • 曠視AI天團線上開講《深度學習實踐》 快來get北大同款課程
    最近,曠視研究院與北大數學科學學院機器學習實驗室聯合出品的《深度學習實踐》課程已經正式在B站向全社會免費開放,快來get北大同款課程,成為「學霸」吧!曠視《深度學習實踐》課程的授課老師全部來自曠視研究院。領銜開講的,就是曠視首席科學家、曠視研究院院長孫劍博士。孫劍老師曾在MSRA工作13年,ResNet、Faster r-cnn、R-FCN、ShuffleNet這些機器學習界大家耳熟能詳的工具背後,都有他的影子。不僅如此,在計算機視覺界的頂會CVPR,孫劍老師拿了兩屆最佳論文,當了5屆區域主席。
  • 西安交大2人入選AI2000人工智慧最具影響力學者榜單
    近日,AI2000人工智慧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榜單公布,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兼職教授孫劍,軟體學院院長龔怡宏教授入選。孫劍獲AI2000計算機視覺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獎,龔怡宏獲AI2000計算機視覺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提名。
  • 曠視首席孫劍:視覺計算前沿進展
    5月8日上午,曠視首席科學家、西交大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孫劍博士在線做了一場「視覺計算的前沿進展」的報告,報告是由「信息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主辦的人工智慧教育線上公開課。2、計算機視覺,核心問題可以歸納為:分類、檢測、分割以及序列。孫劍表示,針對這些問題,研究員們已經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也有了非常多的進步,但是長尾分布、自監督學習、遮擋等計算機視覺中的關鍵問題還沒有解決。下面我們對孫劍博士報告的部分內容作以介紹。卷積神經網絡
  • 人工智慧學科到底有多強?一起來西安交大看看
    交大在人工智慧領域,尤其是計算機視覺領域,擁有國內領先的實力。 面對國際人工智慧浪潮的興起,西安交通大學始終緊盯國家重大需求,超前布局,主動作為,早在2018年就開設人工智慧拔尖人才培養試驗班,積極探索人工智慧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 ResNet成為AlphaGo Zero核心技術,孫劍詳解Zero的偉大與局限
    今年,即將於2017年11月8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AI World 2017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我們請到曠視科技Face++首席科學家、曠視研究院院長孫劍博士,騰訊優圖實驗室傑出科學家賈佳亞教授,以及矽谷知名企業家、IEEE Fellow Chris Rowen,共論
  • 2018谷歌學術影響力排名出爐:CVPR進入前20,ResNet被引最多過萬次!
    在排名第一的Nature裡,過去5年被引用次數最高的論文,正是深度學習三大神Hinton、LeCun和Bengio寫的《深度學習》一文,而CVPR裡被引次數最高的,則是ResNet,引用次數超過了1萬次。
  • 2019中國大學全球高被引學者排名100強
    2019中國大學全球高被引學者排名100強 2018-12-26 01:25 來源:新東方高考頻道編輯整理 作者:
  • 曠視天元深度學習框架全球首發!3個實習生寫下一行代碼,27項全球AI...
    孫劍:曠視1400+名研發人員全員使用,天元就像我們的孩子  曠視首席科學家、研究院院長孫劍介紹了如何使用曠視天元做更好的研究。、谷歌大腦2015年開源TensorFlow、谷歌的人工智慧研究員Fran?
  • 南郵兩位教授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揚子晚報網11月25日訊(記者 王贇) 近日,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公布,全球60個國家的6167次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記者從南京郵電大學獲悉,該校嶽東教授和解相朋研究員入選,嶽東教授是繼2018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之後第二次入選。
  • 曠視科技黨委書記、副總裁蔣燕:期待探索建立人工智慧開源基金北京...
    曠視科技黨委書記、副總裁蔣燕表示,曠視科技是國內最早專攻人工智慧方向的企業,創辦曠視科技的是3位清華大學畢業生,他們擅長技術、研發,而這些也正是中關村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這裡人才、高校聚集。政策方面,無論是中關村科學城,還是海澱區政府,都有豐富的經驗,了解如何幫助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量身定製出所需的政策。
  • 曠視科學家詳解AlphaGo Zero的偉大與局限
    日前,專注報導AI的量子位對曠視科技Face++首席科學家孫劍博士做了專訪,詳盡解讀了AlphaGo Zero的技術創新和應用局限。「人類太多餘了。」——面對無師自通碾壓一切前輩的AlphaGo Zero,柯潔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 2018谷歌學術影響因子發布:NIPS首次躍進Top 100,CVPR排名泛AI領域...
    高居榜首的Nature中,目前被引次數最高的論文來自AI領域,題目極為簡明: Deep Learning。人工智慧相關學術會議的排名也在提升。 Top 100去年今年榜單對比可發現,CVPR的排名相比提升15名,位列No.20。而NIPS發力更猛,今年首次躋身Top 100榜,位居第54名,AI領域研究上升勢頭明顯。 無論CVPR還是NIPS,都是人工智慧領域大家非常熟悉的頂級會議了。
  • CVPR 2019 | 奪取6項冠軍的曠視如何築起算法壁壘
    論文方面,來自全球的 14,104 位作者提交了 5000 多篇論文。曠視首席科學家和研究院院長孫劍告訴機器之心,「在一次和姚期智先生(也是曠視學術委員會主席)的座談上,姚先生說的非常好:『發表論文、參加學術會議,其實是有人對你的工作鼓掌,激勵你繼續前行。
  • 馬寧寧、孫劍、張祥雨對此表示懷疑
    最近,馬寧寧、張祥雨、孫劍等人合作的一篇題為《Activate or Not: Learning Customized Activation》的論文提出了一種新的激活函數:ACON,它可以自適應地學習是否激活神經元。
  • 山東大學28位學者榜上有名!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出爐
    5月7日,愛思唯爾(Elsevier)正式發布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單,本次國內共有2163位學者入選。據統計,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分別來自242個高校或科研機構,其中大多數高被引學者來自高校。其中,山東大學共有28位學者入選,排名第15位。
  • 曠視入選機器之心人工智慧年度獎項全球三十大最佳AI創業公司
    2020年1月16日,2019機器之心「Synced Machine Intelligence Awards」年度獎項正式公布。其中,曠視憑藉成熟的技術解決方案和商業模式,入選「全球三十大最佳AI創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