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自然》雜誌報導,日本政府批准了一項史無前例的「雜交」實驗,那就是人獸雜交胚胎實驗。
看到「人獸雜交」,蛋蛋第一反應就是艾德裡安·布洛迪在2010年主演的《人獸雜交》,我才不告訴你,我的第一反應是小電影裡的畫面...
那是不是在小電影...呸,在《人獸雜交》中的科幻即將變成現實呢,我們可能都被人獸雜交字樣吸進,而忽略了後面的胚胎,你以為日本是小電影的發源地,就可以這樣為所欲為,違背倫理道德問題嗎?
不是的,日本的這項實驗,雖然叫人獸雜交胚胎實驗,但不是讓人和獸進行交配,是採用細胞技術,把一個物種的細胞,放到另個物種的胚胎中進行融合發育,用一個非常恐怖的詞來說就是「借屍還魂」,原諒蛋蛋林正英的殭屍片看多了...
那麼這項看似違背倫理的實驗,其實並非違背倫理,因為他是用人類的細胞放到動物的胚胎中進行發育,而不是把動物細胞放到人類胚胎中。
那麼咱們就來具體看看這項實驗的目的所在。
首先這次實驗是由日本東京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的著名生物學家中內啟光教授提出了的,其目的就是利用動物培育人類器官。
因為在醫學界移植器官緊缺一直是未能解決的世界難題,鋸統計,我國內地器官移植供需比為1:30,資源十分緊缺。而美國每年約有6500人等待器官移植,等待名單的數量在急劇增長。而一些器官的緊缺,所導致的就是眼睜睜的看著患者失去生命。
所以用動物來培育人體器官是目前比較實際的選擇,但之前日本立法是不允許這類胚胎在動物體內發育成熟的,畢竟一旦含有人類基因的動物胚胎生下來,那就變成了擁有人類器官的動物,比如一隻老鼠擁有了人類的大腦...
但這次日本對這項研究開「綠燈」,允許將帶有人類細胞的動物胚胎發育成熟,從而實現培育出的器官組織,再移植到患病的動物體內,在幾年前中內啟光教授就做過小鼠的實驗,將大鼠的胰腺基因剔除,再將小鼠的幹細胞置入大鼠胚胎中,並刺激幹細胞發育胰腺組織,結果大鼠的血糖得到了控制;但換成人類幹細胞卻沒有成功,原因可能是基因的差距導致排斥。
而這項實驗一旦攻克,不僅能解決人類組織器官移植的緊缺,還有可能治療目前無聲殺手的糖尿病,那麼你覺得這項實驗是福報還是災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