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寒武紀物種大爆發以來,地球上總共發生了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而現在,生物學家推測,我們很可能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事件。
距今4.5至4.4億年前,奧陶紀末期,第一次物種大滅絕。海洋無脊椎動物22%-26%的科,49%-61%的屬和約86%的物種滅絕。公認的原因是銀河系內一顆超新星爆炸引發的伽瑪射線暴餘暉掃過地球,將地球大氣帶入太空,導致氣溫下降6—8攝氏度,南極冰蓋形成,進而導致海平面下降100至150米,淺海區大面積減少,最終大量海洋無脊椎動物消亡。

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西伯利亞地區超級地幔柱噴發,第二次生物大滅絕。該滅絕事件大約持續了兩百多萬年,期間78%的海洋物種滅絕,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的陸地脊椎動物海納螈此時登上了陸地並且植物也在這一實踐中登場。泥盆紀物種大滅絕的主要原因是火山噴發,期間持續5000萬年。火山灰遮天蔽日,地球溫度下降,進入黑暗時期。

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總計有90%的物種滅絕。此次第三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原因是氣候突變、沙漠範圍擴大、火山爆發等。此次滅絕是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卻也最有意義。爬行動物成為絕對統治者,恐龍、哺乳動物開始出現。
第四次大滅絕-三疊紀大滅絕發生在2億年前,70-75%的物種滅絕。中大西洋超級火山爆發,巖漿覆蓋了70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進而引發的氣候災變是造成生物大滅絕的罪魁禍首。三疊紀初期繼承了氣候乾旱,到中、晚期之後,氣候向溼熱過渡。
第五次大滅絕是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約75%-80%的物種滅絕。最通常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火山大量噴發,雲層厚幾千米,陽光不能穿透雲層,全球氣溫急劇下降。其後植物、藻類死亡,緊接著動物大量死亡。20萬年後,地球上第一場降雪出現,冰川時期到來。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我們正在經歷,撥快大滅絕時鐘的,恰恰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