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是一場全球騙局?第6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

2020-12-05 正解局

總統川普說,氣候暖化只是一場騙局。然而種種跡象表明,我們的生存環境惡化正在加速。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張老六

就在2017年1月26日,具有象徵性警世作用的末日鍾,又調快了30秒——距離「象徵世界災難末日」的午夜時分僅剩2.5分鐘,這也意味著人類面臨的生存威脅上升到美蘇冷戰結束後的最高水平。

末日鍾其實就是一種災難指標,它是綜合了全球核武擴張、氣候變遷、以及新科技威脅所做出的一種評估。

但是想不到才剛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卻說,氣候暖化只是一場騙局而已,川普的激進言論引發了專家們的強烈不安。

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感覺的到全球氣候近幾年變得相當異常,年均溫幾乎一年比一年還要熱,全球的氣象單位更是同一時間指出,2016年已經是氣象史上最熱的一年。

每月全球氣溫,其中包含厄爾尼諾現象(紅色),拉尼娜現象(灰色)影響的太平洋氣溫。藍色為正常溫度。(來自:NOAA)

回顧2016年:

4月,印度拉賈斯坦邦大旱,有農民因收成銳減等問題而入不敷出,走上自殺絕路;

5月,加拿大森林大火,火災面積蔓延至1010平方公裡,近2000幢民宅及其他建築被毀,麥克默裡堡全市8.8萬居民逃離家園;

7月,科威特高溫飆上攝氏54度,創造了東半球和亞洲的最高氣溫紀錄;

8月,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大水,原因之一便是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導致陸地侵蝕下陷及海岸線後退。

事實擺在眼前,NASA和英國、日本氣象單位都在一月發布數據,證實2016是有氣象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地表均溫飆升1.2度,全球高溫連三年打破新紀錄。

所有生態學教授就警告,人類如果再不覺醒,繼續依循現在的模式運作下去,未來恐怕有高達60%的生物都無法再活下去,而地球也即將面臨第六次的物種大滅絕!

物種滅絕的第一記警鐘已經敲響,澳洲珊瑚裸尾鼠是史上頭一次有哺乳動物因為人為氣候變遷而被宣告滅絕。

它們的棲地在澳洲大堡礁北部比海平面略高的荊棘巖礁,暖化極地冰融、海洋水位高漲,讓裸尾鼠在過去10年失去97%的棲息地。

從1901年至2010年間,全球海平面上升了將近20公分,這樣的記錄在過去6000年來未曾出現。

生態學者們用極度謹慎的態度做研究,將各種可能的因素以及過去滅絕因素的背景等加入研究中,反覆仔細比較,結果還是得到了令他們驚嚇的結論: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

然而,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與過去相比,起因既不是天災(小行星撞擊地球)、也不是地變(龐大的火山爆發或冰河時期降臨),而是由單一物種引發的現象所致,這個單一的物種就是「智人」(Homo sapiens)。

地球45億年的歷史,至少發生過12次生物滅絕,其中五次規模相當慘烈,將近九成的物種從地表消失,迫使生態系統歸零,從頭開始。

第一場物種大滅絕,發生在4.4億年前,奧陶紀到志留紀時期,全球氣候變冷,進入冰河時期,導致超過半數的物種消失。

第二次發生在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後期,除了全球變冷,有跡象顯示當時淺水中的含氧量下降,使海洋中的生物損失慘重,70%的物種消失。

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發生地質史上第三次也是規模最大的物種滅絕事件,96%的海洋生物、70%陸地上的脊椎動物,通通滅絕。

五億年來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事件,恰恰就發生在二疊紀末期,火山造成大量冰融,導致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釋出到海洋和大氣中,消滅了當時的地球霸主三葉蟲。

發生在約2億年前三疊紀到侏羅紀之交的第四次大滅絕,滅絕程度相對較小,同時騰出了許多「生態位」,開啟長達一億多年的恐龍世紀。

而最近一次大滅絕,發生在距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滅絕了恐龍和眾多動植物。

恐龍大滅絕是距離現代最近的一次末日浩劫,巨大的隕石以每小時6萬5千公裡的速度,撞擊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威力等同於現存核彈同時引爆的200萬倍。

巨大的隕石撞入大氣層衝擊地表,衝擊波深入地底,推向四面八方,從而引發地震、海嘯和火山爆發,數千立方公噸的碎石塵土彈射天際,掀起猛烈的電子風暴。

吸收輻射熱能的礫石,化成灼熱的滂沱大雨,從北美到蒙古,逐漸升溫到攝氏150度,地球淪為火燒地獄。

火山爆發一次性釋放出數萬億噸的二氧化碳,而進入大氣層的火山灰則遮天蔽日,陽光因此無法照射到地球上,使地球降溫急凍。

沒有陽光的植物逐漸枯萎而死,草食恐龍就算躲過火劫也完全斷糧,活不過兩個月,從而導致肉食恐龍也失去的食物來源,開始互相殘殺直至消亡,倖存的只有躲入地底的小型食腐性哺乳動物。

大滅絕後,地球重新生養萬物,距今40——25萬年前,智人出現了,但是人類為了求生存,消滅其他物種的速度,遠遠超過大自然的威力。

氣候變化、汙染、地表植被破壞都是導致新一輪大滅絕的原因。

美國科學家研究指出,目前地球上動物消失的速度,比以往快上114倍,全球四分之一物種將在50年內滅絕,75%的動物物種也將在3個人類世代後消失。

諷刺的是,人類本身也可能絕種!

人類的生存,極端仰賴其他的有機體,而這個共生體系正在崩壞中。

最好的例子就是蜜蜂,這個物種或許不會完全滅絕,但是數量越來越少。

蜜蜂消失的主因,是棲息地遭受破壞,新菸鹼類殺蟲劑讓蜜蜂失智,忘了回家的路,不過真正的元兇還是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擾亂了花期和蜜蜂授粉的時間,當地表升溫,植物早於生長期開花,會害蜜蜂錯過授粉機會,等到蜜蜂開始採蜜授粉時,能獲取的養分已經不多,爭取資源的生存戰越加激烈。

全球三分之一的作物靠蜜蜂授粉,蜜蜂無法授粉,人類就喝不到咖啡,吃不到桃李、蘋果、西瓜和橘子,末日也就近了。

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可以在彈指之間。

早在150年前,科學家就知道,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到了18世紀末,瑞典化學家阿倫尼斯(Svante Arrhenius)計算出燒炭的影響:二氧化碳濃度增加2倍,地表溫度將上升攝氏5度。

可當年大家只在乎石化燃料的便利,沒人在乎這份研究。

直到1959年,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在夏威夷設立觀測站(監測二氧化碳濃度歷史最悠久、最據公信力的觀測站),發現氣候學上的基林曲線(Keeling Curve)向我們展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攀升,自工業革命以來,不間斷的有系統的攀升。

基林曲線證實,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分子,四分之一來自人類活動,1850年工業革命之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一路飆升,至今已增加了40%。

如圖所示,二氧化碳濃度已達到400ppm,地球在有人類出現的年代裡,還沒有出現過這麼高的濃度,從此以後,夏季飆高溫、百年一遇的暴風雨、大乾旱,再也不能說是罕見氣候了,因為已經成了常態!

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是全球性的。

這使地球處在一個引爆點,就是氣溫升高導致極地冰蓋縮小。

冰蓋就像一面鏡子,可以把陽光從地表折射出去以避免地表過熱,但隨著冰蓋縮小,意味著鏡面變小,表示地球會更熱,冰融面積更大,氣候變遷更劇烈。

NASA數據顯示,過去五十年,極圈以北的阿拉斯加提高了攝氏2度,估計到2050年還會增溫4度,2兆噸的甲烷原本被隔離在凍土下,現在比二氧化碳還毒50倍的甲烷正一步步逼近地表。

圖:凍土融解後會釋出甲烷、二氧化碳,讓地表下沉,形成湖泊

氣候暖化,甲烷釋出,從而讓全球越加暖化惡化,釋出甲烷越多,天氣越熱,這些都是進一步加速溫室效應,形成負向「反饋循環」(feedback loop)的因素。

另一個引爆點是海洋酸化,海水不斷的吸收大氣裡越來越濃的二氧化碳,導致水質酸化,浮遊生物難以生存。

浮遊生物是食物鏈的最底層,如果浮遊生物死光,整個海洋生態也完了。

根據聯合國報告指出,全世界每天會消耗一億個塑料瓶,每鈔鍾就有1500個塑料被淹埋或者是進入海洋中。

全球平均每年朝海裡傾倒的垃圾多達800萬噸,其中六成來自亞洲,估計到了2050年,海底垃圾總重量就會超越魚群的總和。

北太平洋環流被稱作「全球最大的太平洋垃圾漩渦」,平均每平方公裡就浮了33萬片的塑膠在環流上無限地輪迴,而流經的小島,久而久之就成了垃圾島。

最慘的要數在太平洋上美軍管轄的中途島,這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擊退日軍的戰略要地,但現在這座小島卻掀起了另外一波生態戰。

從世界各地漂來中途島的垃圾,一年多達20公噸,整座海灘沿岸全都是垃圾。

這些垃圾被中途島最大的棲息鳥類——信天翁誤食吃下肚,引發集體暴斃潮,面臨滅種的危機。

可怕的是,信天翁成鳥不只自己吃,還餵給雛鳥吃,塑膠片、塑料瓶蓋充斥體內,直至屍體腐爛,塑膠都還完好如初。

最高紀錄,一隻雛鳥胃裡竟塞了276塊塑膠片,來不及長大,就被垃圾毒死!

而大部分垃圾在海水的侵蝕下,不斷分解變小,塑料分解得再小,它還是塑料,體積越小,汙染物也更加濃縮。

據專家估計,海洋中約有50兆片的塑膠碎片,而這些水中漂浮的塑膠碎片,看起來就像水母,當海龜、魚群遊過,很容易就會將塑膠碎片當成浮遊生物吞下肚。

魚吞進塑膠,人類就可能跟著遭殃,研究發現,當塑膠分解到奈米大小,就能穿透組織膜,進入魚的細胞。

被汙染的魚最終被捕獲並端上餐桌,位於食物鏈高端的人類以為吃進新鮮海味,其實吃的是自己丟棄的塑膠汙染物!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當人類隨手丟棄垃圾的時候,應該想不到會有作繭自縛的一天。

這些垃圾得花幾十年、甚至幾世紀才能分解,比如,鋁罐需要200年分解,塑料瓶高達450年才能分解。人類無心的隨手一丟,卻要動物付出慘痛的代價。

中途島晨曦依舊燦爛,活著的信天翁迎著陽光展翅翱翔,姿態優美,然而卻發出一陣陣哀鳴,似乎正控訴人類的屠殺惡行!

相關焦點

  • 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了嗎?
    幾乎都跟環境的變遷有著很大的關係,因此科學家合理的推測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很有可能是溫室效應,也就是全球變暖所導致的。前段時間澳大利亞的森林中燃起了一把火,這把火持續了近半年的時間,直接導致瀕危物種考拉很可能會滅絕,還讓很多生物都死在了這場災難當中。這僅僅只是全球氣溫上升的帶來的災難之一!那麼生命漫長的進化演化之路是否一帆風順呢?
  • 全球變暖:不可忽視的真相,還是大騙局?
    如果全球氣候變暖真的是一個大騙局,世人對氣候現有的觀念和憂忡將會被顛覆,而科學的嚴謹和透明也將受到深刻的質疑。  氣候變化數據遭人為修改?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中心曾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和制定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 5次生物大滅絕地球經歷了什麼?人類離第6次有多遠?
    因此科學家可以通過地質化石證據來判斷地球歷史上生物的演化過程,因此科學家就通過化石證據在某個時期的變化,例如物種種類的變化、數量的變化,看出了地球上的生物在歷史上經歷了五次大規模的滅絕。並且根據研究以往的滅絕事件,來分析第六次大滅絕是否會發生。很明顯,科學家已經得出了令人擔憂的結論;認為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不僅會發生,而且正在進行中。
  • 第6次生物大滅絕什麼時候到來?科學家:已經開始了
    對地球而言,人類還只是一個誕生時間幾百萬年的生物,在地球漫長的歲月當中,我們也只是陪她走了很短的一段路程,有科學研究表明,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就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彷佛地球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自己「打掃」一遍。
  • 第6次生物大滅絕即將到來?科學家給出答案:人類將牽扯其中
    眾所周知,地球誕生至今,一共出現了5次生物大滅絕,這5次生物大滅絕,導致了地球上的生物70%~90%,出現了滅絕,但經過地球休養生息,源源不斷的散發生機後,地球上的生物又多了起來,便形成了豐富多樣的生物圈。很多人都在思考,生物大滅絕既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那麼下一次的生物大滅絕又是什麼時候呢?有不少科學家指出,地球的第6次生物大滅絕即將到來,人類或許會受到些許影響。
  • 第6次生物大滅絕即將到來?科學家給出答案:人類將牽扯其中!
    眾所周知,地球誕生至今,一共出現了5次生物大滅絕,這5次生物大滅絕,導致了地球上的生物70%~90%,出現了滅絕,但經過地球休養生息,源源不斷的散發生機後,地球上的生物又多了起來,便形成了豐富多樣的生物圈。
  • 生物大滅絕,人類正處在第6次大滅絕中是真的嗎
    然而,如此強大的生物卻滅絕了,對於恐龍的滅絕有很多的說法,比如火山爆發說,氣候變化說、隕石撞擊說等等,而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隕石撞擊說了。而今時今日,隕石撞擊說已經不再是一個假說,而是一個明確的科學論斷。    2010年,41位科學家通過會議正式確立了隕石撞擊導致恐龍滅絕的科學論斷,科學家通過測量發現,在歐洲一些地區,白堊紀末期所形成的黏土層中含有大量的銥元素。
  • 全球氣候變暖原來真的就是一個大騙局?!
    30000個科學家同意川普  30000個科學家已經出面,贊成川普「人為的氣候變化是由於全球精英為了賺錢的一個騙局」。  其中一位專家是氣候頻道的創始人約翰·科爾曼(John Coleman) ,他警告,巨額的財富正被人為氣候變化的支持者如艾爾·高爾(Al Gore)所掌握。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開始?南極快速變暖,大批海洋生物瀕臨滅絕
    但是它們的境遇正變得不妙:這危機來自於南極的變暖,最近,一項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研究表示,南極附近的海水正在快速變暖,這會使得許多南極附近生活的生物難以適應,近80%的生活在海底的無脊椎動物棲息地將縮小,甚至走向滅絕。
  • 溫室氣體真會導致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當今地球是否處於一次前所未有的快速變暖過程當中?對地球生態系統的影響是什麼?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真的會導致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嗎?  然而,從更宏觀的時間尺度來審視當前的全球變暖和溫室氣體濃度,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研究表明,新生代早期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在1000ppm至2000ppm之間,二氧化碳含量變化的總體趨勢是在逐漸降低。在過去的100萬年間,二氧化碳濃度是地球地質歷史時期中最低的。  中科院院士沈樹忠說,從距今6億年開始,地球生命進入繁盛時期。
  • 已顯示出物種大滅絕特徵,或迎來第6次生物大滅絕
    4次較為嚴重的珊瑚白化事件,大批不耐高溫的珊瑚已經被淘汰,現如今多是頑強的珊瑚品種。也就是說,珊瑚大規模白化,有可能是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前兆。但在一些特殊年份,地球生物會大面積死亡,而這段時期就被稱為:生物大滅絕。
  • 盤點地球的6次生命大滅絕,第6次已經來臨
    眾所周知,我們的地球母親已經46億歲了,從地球最早的原核生物誕生開始算起,生命演化也有了大約38億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裡,地球先後經歷過許多次的生命大滅絕。據科學家推測,地球誕生之後,曾經在這個世界出現過的生物,其實有98%都已經滅絕了。在遙遠的太古宙和元古宙時期,生命以細菌和藻類為主,缺乏足夠的化石記錄,所以死無對證,它們滅絕也就白滅了,沒有留下什麼痕跡。
  • 多項研究表明:地球已經處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之中
    地球自誕生生命以來,已經經歷了20多次生物滅絕事件,其實有五次大規模滅絕時期。 第一次大滅絕始於4.38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主要原因是由於全球氣候變冷,導致海面下降。
  • 川普:「全球變暖」是大騙局
    第三:推翻氣候行動計劃。川普曾經不止一次說過,所謂「全球變暖」就是大騙局,他還說這是中國人炮製出來的騙局,目的是擊垮美國的製造業。現在他要退出《巴黎協定》,增加化石能源的投資。 川普說全球變暖是中國人用來忽悠美國人的,可是中國人覺得這是美國人弄來忽悠中國人的。其實吧,他們都錯了,確切的說,全球變暖是科學家們弄出來忽悠全世界的。
  • 第6次生物大滅絕正悄然而至,科學家揭秘,人類滅亡的4大可能!
    然而如今,人類卻沒辦法掩耳盜鈴了,畢竟科學家們已經明確指出,地球上至少曾經歷經過5次以上的生物大滅絕事件。最近的一次也是人類知曉程度最廣泛的一次,毫無疑問是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而時間再往前倒推,科學家發現平均每相隔6200萬年左右時間,地球幾乎就會迎來一次世界末日。
  • 第6次生物大滅絕正悄然而至,科學家揭秘,人類滅亡的4大可能
    然而如今,人類卻沒辦法掩耳盜鈴了,畢竟科學家們已經明確指出,地球上至少曾經歷經過5次以上的生物大滅絕事件。最近的一次也是人類知曉程度最廣泛的一次,毫無疑問是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而時間再往前倒推,科學家發現平均每相隔6200萬年左右時間,地球幾乎就會迎來一次世界末日。
  • 演化還是滅絕: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開始了?
    而在這最後一分半裡,是人類從演化初始開始計算的。人類所屬的智人,其實只存在了短短的20萬年。而智人走遍全球,也是從最近的6萬年前開始的。文明史只有一萬多年的時間。這些時間跟地球的46億年相比,都是非常短暫的。而我們熟悉的陸生脊椎動物,也是較晚出現的。地球生命的演化用24小時來計算。
  • 3.6億年前光景將重現?臭氧層幾乎耗盡,全球變暖引發生物大滅絕!
    地球歷史上,一共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且大都與小行星撞擊、地質活動和火山噴發相關。發生在3.6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生物大滅絕(第二次)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謎,因為沒有任何已知的自然災難時間與之對應。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顯示,這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很可能是由迅速變暖的地球氣候引發的,而臭氧層耗儘是最直接的原因。
  • 人類會遭遇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嗎?科學家認為,災難或許已經開始
    生物之間的競爭越激烈,對生物的進化就有越大才促進作用,在寒武紀之後,地球生物開始了「飛速進化」的階段。可是,在科學家的研究中發現,地球上現存的生物和寒武紀時的大部分生物沒有太大的血緣關係,因為在5億年的生物進化史中,地球上發生了多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次都導致大量的生物永久消失在了地球上。
  • 全球變暖是騙局?科學家預警:全球變暖正改變中國氣候格局
    作者:臉哥「那些否認氣候變化的人,其實並不關心氣候。」在某問答平臺看到這句話時,突然覺得非常適合回答全球變暖到底是不是騙局。前段時間,科學家推測,在未來一段時間太陽活動可能進入了極小期,太陽黑子以及太陽耀斑的程度可能不如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