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評虞海明石板灰源於純黑純灰雜交論
虞海明先生就石板灰是「純黑純灰雜交產物」論,於9月9日、10日、13日在《中國信鴿信息網》先後發表了《石板灰是怎麼來的》(副題:關於石板灰的種性分析)、《石板的爭論之解》、《石板遺傳萬象之解》三文。網友對虞海明先生在的觀點頗有異議。
針對網友批評和異議,9月15日又寫了《從石板評論看中國鴿情》。在此文中,虞海明先生說:「我四十年前就如法配出過這樣的石板灰,是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那時如今國內的外國『正宗貨』 還沒過來呢。」並說:「我真後悔說出自己的獨門秘籍」。並稱:石板三文「闡述的種性雜交反映在羽毛上的變異規律」 云云。
應當說:石板源於純黑純灰武斷、片面。
一、虞海明先生首先在國內育出石板灰不能成立
首先,虞海明先生說:那時如今國內的外國『正宗貨』 還沒過來之說武斷。
本人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在成都讀中學時就見過石板灰、而且是洋鴿子(五十年代成都稱外國鴿子叫「洋鴿子」)。我校教歷史的孫老師就養了幾十羽「洋鴿子」、而且專養洋鴿、不養當地本土鴿子。在孫老師養的洋鴿中我見過數羽石板灰。孫老師「永川雄」配西翁紅絳就出石板灰。
我在《「國血」提法科學嗎?》(《中華信鴿》刊出改為《「國血」提法不確切》)一文中說:上世紀五十年代我讀中學時,教歷史的孫老師在家和學校(二中)就養了一批「洋鴿子」(大鼻子),飛不高,會「朝路」(每天早上起飛後就往城外飛去,一兩小時才從另外方向飛回)。我在檢他鴿蛋(是他放「永川雄」配對生的蛋;永川在成渝鐵路線上,距成都空距280公裡 )養「洋鴿子」前,我餵的全是國產貨:「白雲盤」(白鴿,鳳頭,毛腳)「大血」、「小血」(均是瓦灰,牛眼即血眼;小血體長僅二十公分左右。因體形長、短差異大, 是血眼故稱大血、小血)。原四川省鴿協副主席丁劼根開始養信鴿,五十年代就是從他那裡得的「洋鴿子」(原環英國鴿)。
而「永川雄」所出小鴿在我家配西翁紅絳也出有石板灰。因此,國內石板灰是虞海明先生先育出、「外國『正宗貨』 還沒過來」 之說,實系武斷之詞。相信: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內其他地區還有石板灰!
其次,石板灰由純黑灰雜交產生有可能性;但不是育出石板灰規律。
虞海明先生說:「我四十年前就如法配出過這樣的石板灰,是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此說不能成為石板源於黑灰雜交的理由和根據:
1、石板灰由黑鴿灰鴿雜交偶爾產生;這裡偶爾產生即是有可能性、但不是必然性。因此,不是規律性。
按虞海明先生「如法配出」,即:「它是羽毛純度高的黑鴿和羽毛純度高的瓦灰雜交的子一代產物。它是純度高的兩個不同的基礎羽毛原品種,對碰以後偶爾會出現的情況。」
這裡,拋開「羽毛純度高的黑鴿和羽毛純度高的瓦灰」不談,既然是「偶爾會出現」、就不是必然產生、且「偶爾」 屬個別、概率低。偶爾、(可能)但不是必然性,不屬規律性。不屬規律性的顯然不能視為成功育種方法。
虞海明先生還說是他:「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經驗是認識論的概念。經驗主要指與理性認識相區別的一個認識階段、認識形式,即感性認識。
經驗是有用的,但其有用性是有條件的。無視經驗所發生作用的條件,以為一個經驗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就不對了。已故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在《實踐論》中指出:「感性認識是屬於事物之片面的、現象的、外部聯繫的東西,理論的認識則推進了一大步,到達了事物全體的、本質的、內部的東西」。他指出:「認識的感性階段有待於發展到理性階段。——這就是認識論的辯證法。」 「不把局部經驗誤認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經驗主義的錯誤。」(《整頓黨的作風》)
從認識論上講,虞海明先生將「石板灰由黑鴿、灰鴿雜交偶爾產生」 這一有條件的經驗當作真理,是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因為石板灰不僅可由黑鴿配灰鴿雜交偶爾產生,其他眾多羽色配可產生石板灰。
2、虞海明先生經驗不能作為科學研究成果看待。
虞海明先生「如法配出過這樣的石板灰」 即是:羽毛純度高的黑鴿和羽毛純度高的瓦灰雜交的子一代產物。它是純度高的兩個不同的基礎羽毛原品種,對碰以後偶爾會出現的情況;「標準的石板灰是純瓦灰和純黑鴿的雜交」 ,偶爾出現的遺傳。
虞海明先生自己介紹:1951年出生。上海67屆知青。69年帶著鴿子插隊雲南。姑且承認虞海明先生這樣配出過石板灰、標準的石板灰。但虞海明先生未提供配對出鴿數據:即配對出了多少窩。既然偶爾出石板灰也數量極為有限。
如出十窩就是二十羽、不知四十年前即1971年(二十歲)前虞海明先生插隊雲南時,養了多少?插隊也不可能養大量的鴿子。這談不上科學研究。既不屬科研項目,對其「經驗」當不能作為科學研究成果看待。
虞海明先生關於偶爾出石板灰經驗,不屬科學研究成果。它沒有足夠的「數據」、「量化」來驗證,偶爾出石板灰不是必然性。因此,不是規律性。因此,虞海明先生卻將其結論為「石板灰的遺傳特點」是欠妥的。
二、從網評看石板灰的產生。
毛澤東同志說,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筆者五十多年前無意間見過石板灰、也用洋鴿瓦灰配西翁紅絳無意間出過石板灰。就石板灰如何育出產生?筆者沒有作過試驗。但對虞海明先生「石板灰源於純黑純灰雜交論」三文的評論,為我們提供了實際資料。現將其複製如下:
什麼羽色都能出石板
紅配灰出石板
紅配灰出石板有啊!我家就有而且還送工棚了
石板灰是灰、紅、黑行(形)成的顏色體也是反(返)祖現向(象)、我現在養的鴿子百分85都是石板顏色(、)不同顏色加近親都出(。)顏色相當美(。)成績300-700都有
白花雄配灰雌,出石板
中信網友桉宜號: 我的一對荷蘭瓦灰,出鴿子每窩必定是一灰一石板,10年秋一石板取得1538羽的500公裡亞軍,600公裡2295羽的24名,300公裡3875羽的85名,200公裡2856羽的106名此鴿未打關,要打關的話,就是五關賽冠軍,你說石板厲不厲害,今年秋拿此石板對德拉帕原環石板,又出兩石板,再實驗一下,看是否成功。
雨點配瓦灰也出一窩石板
倆灰鴿配對出石板不知道應該怎麼理解
我的我今年倒是用一隻純黑和一隻灰做出了一隻石板
兩隻灰花每窩必出一隻石板並且顏色上乘好就是不出成績怎麼辦
中信網友金祺鴿舍:用降鴿對灰出的鴿,在回血就能出石斑灰
有位網友說:雄鴿是蝴蝶花,雌鴿是白灰加條,他們祖輩有血緣關係,今年出了三窩幼鴿,第一窩兩隻石板,第二窩兩隻石板,第三窩一隻石板,一隻髒灰,
本人養了近兩百羽的石板,看了這文章真的不知說什麼好?那請問黃色或綠色鴿又怎麼配出來?……
歸納以上網友提供的實踐經驗,如下配法可出石板灰:紅配灰;白花雄配灰雌;雨點配瓦灰;黑配灰;灰配灰;降配灰回血;灰花配灰花;蝴蝶花雄配白灰加(夾)條雌。
有一位網友說:什麼羽色都能出石板
其中有規律的是,網友桉宜號:我的一對荷蘭瓦灰,出鴿子每窩必定是一灰一石板;兩隻灰花每窩必出一隻石板。
當然,現在沒作石板灰育出問卷調查。——雙親品種、品系及親緣關係不清。上述亦無育出概率問卷調查,也不屬科學結論。
但上述資料足以推翻「石板灰是純黑純灰雜交產物論」!
三、探索石板灰的意義及作育。
正如網友指出:談論羽色沒意義。但石板灰有特殊性,當它屬品系鴿作出後,對培育賽鴿有一定意義。
研究過詹森系的人不難發現,許多冠軍鴿、超級鴿,都是直接或間接由紅色或石板色的鴿子而來。眾所周知,一代育種大師詹森不是根據什麼純黑純灰雜交論育出石板灰。而詹森鴿系精品是石板灰。且與純黑鴿、純瓦灰育出方式無關。
夏拉肯說,紅詹森的祖源來自兩羽庫勒曼鴿:分別於1919年和1926年引進。石板灰詹森大都是源自1932年(史高特)那羽有名的『夏麗不老(石板灰之意)』。…庫勒曼和史高特的鴿子是詹森鴿舍兩大基礎…
武高平在《詹森育種原理·紅斑與石板遺傳的奧妙》一節指出:「源自庫勒曼的紅絳鴿,與源自史高特的石板灰鴿,在詹森系的演進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沉嶺山人讀《詹森兄弟傳奇》雜感指出: 至於石板,石板灰1932幾乎是整個詹森鴿族的族長。它就是讓詹森名留青史永垂不朽的鴿子…
詹森很多最有名的不朽鴿子都是源自這羽傳奇般的『石板灰32』…由傳奇般的『石板灰』的後裔像是『傳奇紅狐45』,『膽小鬼51』,『膽小鬼59』,『麥克斯』和『019』讓詹森登上世界舞臺。
了解詹森系兩大基礎之一石板灰(1932年的『石板灰』源自史高特石板灰:『猴子』號的直子)系詹森鴿族源頭,這對擁有詹森鴿的育種有很大意義。
為什麼?
1、詹森系石板雌是最好的「萬能」配偶鴿。
2、詹森系石板雄鴿適於作翔,同時也適合於育種。
為讓網友對石板灰及作育包括對《詹森育種原理》一書涉及用石板鴿育種和作翔以及信鴿的源頭羽色有準確認識,現將李用才先生《〈詹森育種原理〉另解》《七、絳鴿與石板鴿在詹森鴿系中的作用》一併引用如下:
2008-08-18 發布 作者: 李用才 中鴿網
續上篇「七、絳鴿與石板鴿在詹森鴿系中的作用」
(二)絳鴿──最強勢遺傳的鴿子
在借用羽色的配對上,並非唯有「強中提弱」一條路,許多著名的作育範例證明,「以強輔強」會更強。研究一下世界信鴿發展史會發現,信鴿的源頭烏連鴿的羽色就是以絳鴿、絳雨點為主,這證明信鴿羽色的主調原色是絳色,是原色就會比其它色有更強的遺傳力。曾經威震世界鴿壇的「勃力考克斯」、法國的「西翁」,專養紅詹森的凡得.福拉斯,還有該書這一章節利克.羅曼的「最好紅狐」×「漂亮紅母」黃金配對,他們的成功,除了個人非凡的天賦外,也不能抹殺紅絳羽色超強顯性遺傳力的功勞。因此有理由認為:不是絳鴿之間不可以互配,或不是高明的配法,而是看你怎麼配;如果可以做到像詹森兄弟那樣洞察眼色的選配技巧,不使鴿眼退化,應該沒有問題。不這麼認為,就等於否定了上述名家的作育範例。由此也可以說,作者「絳鴿最大的用途,在改變與其交配鴿的品質」這個認識,是低估了絳鴿原本可以直接作為基礎種鴿的作用。
(三)用石板鴿育種和作翔容易成功的原理
由遺傳知識的基因效應上可知,基因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關係,用最簡單的話說,有「合作」的,也有「不合作」的;合作的結果是得出最佳的表現型,也就是最佳配對;不合作的,互相抑制、拉扯、影響,會得出不好、不合配的表現型;我們通常所說的「冠軍配冠軍,不一定再會作出冠軍」的原因,也可以用這個概念來解釋;而尋求「合配」才是我們希望的。從這個角度去理解,一對重組基因是否合配,有一個方面是要看基因的顯隱關係,完全顯性與絕對隱性配合,只起顯性一方的作用,如果這個顯性是「優性」的,那就是我們所尋求的。譬如「斑格51」,它的優性遺傳特性可以保持好幾代。充分利用顯性遺傳的特性作育繁殖,這是最省力的方法;前提是它必須是強勢顯性。反過來,利用隱性特性按交替或隔代遺傳作育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法,特別是同源(比如同品系羽色)基因之間,會鞏固、加強相關位置基因的合作效應,這也是為什麼近親繁殖會純合品質的道理之一;「隱性中的隱性」──石板色當然就是其中最好的作育材料。
換成鴿子羽色的遺傳形式來解釋,相對於其它羽色,石板色通常屬最弱,也就是絕對的隱性;以石板色鴿作育後代,雄、雌鴿遺傳特性的差異分別是:
①石板雄鴿的羽色是由父母雙方 Z體上的石板色基因組合而成,假設它們同源(一般是近親才能作出,近親時基因合併作用的機會更大些),那這羽雄鴿的能力就被放大,當然非常適於作翔,同時被強化了的遺傳力也適合於育種。
②石板雌鴿的羽色基因來自父方一條 Z體上,由於雌鴿的另一條 W體一般不起作用,通常可視為絕對隱性,所以雌鴿只繼承、反應了父方一種(大Z或小 Z)能力,作翔的水平要視其遺傳的是哪條 Z上的基因,可能好也可能劣。但如果用來育種,不管它唯一的這條 z的能力如何,與其它羽色的雄鴿配對時,因絕對隱性,不具備形成影響對方優異基因的能力,子代無論育出雄鴿或雌鴿,大體上只表現雄鴿一方的水平;這就是武先生的:「強化雄鴿的遺傳特徵不會減弱,可借其恢復與改善血統的生命力」之意。所以,在不考慮眼色的前提下,石板雌是最好的「萬能」配偶鴿。
續寫這篇的意思不是在助武先生說唯有絳鴿和石板鴿才是最好的,而是在證明這種從「最強」和「最弱」兩個極端著手作育技巧的好處;相比之下,選中間特性,或者說選中間羽色的品系作育,因對每一個配對的品質要求較高,識別遺傳的走向也有一定難度,操作起來會比較困難(需要很高的技巧),一般人應付不了。所以,實際一點,尋求捷徑,搞差異配才是最簡單、實用的作育方法。聰明的詹森兄弟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使用絳鴿和石斑鴿與他們的主羽色雨點鴿配合,在改良品質的旗號下,誰能說他們不是在運用羽色差異來做選擇?
就石板色育種,包括信鴿的源頭羽色,筆者認為:李用才先生上述論述非常精闢、堪稱經典。故全文引用。以正謬誤。供網友參考。
把「賽鴿資訊與疾控」訂閱號置頂,再也不用擔心錯過好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