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大師分數計算手冊 高手進階必備。 為什麼同樣的SSS評分,但是分數相差那麼多?這是很多小夥伴的問題,節奏大師玩家分享經驗,一起來看看節奏大師高手進階分值計算表!
1、《節奏大師》分值計算
很多人確實能打到SSS了,但是分數卻比別人低,而有些人可能只打到SS甚至是S,都比別人的SSS分高,這就涉及到準度問題。準度越高,分數越高。排行榜上是以歌曲分數來排列的。
每個Note的判定分P、G和M。以前20Combo為例,M=0分,G=80分,而P則有4個分值:P1(真P)=200、P2=183、P3=173、P4=163,還有P5,分值為滿分的78%,下面就不再修改了,大家以此類推就好。 所以,在你看來,自己是打了P,但實際上可能只是163的P,那麼分數自然就拉開了。前20Combo可能區別不大,後面就會很大,具體分值可見下表:
打歌的過程中,一旦出現M,分值將會從1Combo重新按此計算,所以一首歌即使只M1個,分數也會跟AC的差很多。
若一首100Combo的歌,兩人都打了SSS,ACP1=37260,ACP4=30310,相差6950分。
若一首200Combo的歌,兩人都打了SSS,ACP1=97260,ACP4=79210,相差18050分。
一首歌Combo數越多,差距就越大,所以儘量打出真P是非常重要的。
2、如何打出真P
我們知道《節奏大師》裡分幾種不同的鍵形,只有落在有效標準區才會被判定為P。在實際的按鍵中,因為人的眼睛反應需要有一段時間,不能像入門篇那樣等Note落到有效標準區再按,那樣會比期望按下的位置稍偏下。
以下是幾個理論圖(以4K為例),列出在不同的鍵形中,Note落到某個位置時按觸按鍵區所對應的分值,供大家參考。
當然,既然是理論圖,所以不能刻板使用在具體某一首歌曲中,因為每首歌曲本身的速度與你自己選擇的速度都不一樣,所以各分值的落點區域也會不一樣,需要大家自己多體會。
1)單鍵
從單鍵的練習更容易找到自己提前按鍵的位置。
Tips:在困難模式裡,有些浮雲段實在看不清或者按不了,為了避免M(因為M會導致分數大大下降),可以用滑動的方式按單鍵,或者同時按下幾個鍵道,但判定會比較難看。
2)單滑鍵
圖中沒有列出G的位置,主要是因為:比起落鍵位置判斷失誤而導致出現G來說,按鍵速度不夠快更容易出現G。
Tips1:如果按住後發現滑動方向錯了可以迅速向反方向再滑動,可以避免M出現,但判定也相應地被判定為G。
Tips2:可以的話,不要只滑到鍵形需要滑到的鍵道,可以順著箭頭方向使勁滑,滑出設備也沒關係,前提是不影響下一個Note的按鍵。這樣可以有足夠的速度使有效滑動被判定為真P。
3) 長鍵和長滑鍵(尾部非倒勾)
這種鍵形只有2種情況,真P和M,只要Note落在按鍵區附近按下,都會被判定為真P。但要非常注意,一定要等尾部的圓點完全消失後再鬆手,否則很容易漏Combo,如果漏Combo達到上限(大概2-3個左右),就會被判定為M。
Tips:我的習慣是某個手指按下長鍵後不鬆開,用另外的手指按其它鍵道的Note,直到之前長鍵的鍵道出現新的Note鬆開再按。
4)倒勾及梯形
此類鍵形在往往開始按鍵時跟長鍵/長滑鍵一樣,只要Note落在按鍵區附近時按下,都會被判定為真P。但是收尾時容易出現G和漏鍵。圖中標明了收尾時的「最佳滑動位置」,即帶箭頭的拐彎快落到按鍵區時迅速滑過去(滑得慢會被判定為G)。在最佳滑動區上和下則會出現非真P。而如果收得太早,不會出現非真P和G,但是會漏鍵。
Tips:這是一個很多高手也無法每次都打準(打出真P)的鍵形,因為不同歌曲的「最佳滑動位置」是不一樣的,所以,這也是考驗樂感的一個鍵形,通常按照歌曲的節奏進行拐動和滑鍵,比較容易按出真P。
3、從高分到滿分
不用急著把歌打到SSS才想著打高分,因為對於評價來說,分數才是決定排名的因素。本著每一首歌都打滿分為終極目標進行練習,才能取得高分。那麼,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按下的Note是不是滿分呢?
從上面的表格我們知道了不同Combo的滿分值,那麼我們在打歌的時候多注意觀察右上角的分數,培養對分數的敏感度,就能知道自己哪裡按得不好,是按早了還是按晚了,或者是滑慢了。
首先,簡單的歌我們基本可以按幾次,看一眼,難的歌可以按一段看一眼,如果是特別難的歌,可以待長鍵的時候看一眼,因為長鍵是比較不需要花費太多注意力的。也可以通過觀察屏幕中間的「Perfect」來粗略判斷,真P的顏色是帶高亮的金色且有立體感,非真P的顏色是比較暗的橘黃色且沒有立體感。
其次,觀察的時候,主要看分數後兩位,稍後會提到一些規律。
再次,選擇一個適合自己打高分的速度很重要。高速每次出現在屏幕中的Note比較少,眼睛更容易適應(慢速會讓人有種一下掉下很多Note的感覺,易使人手忙腳亂),但由於速度較快,對反應能力要求比較高。我開始的時候用的是2速,後來慢慢變成3速,現在基本都用4速,在分數的提高上還是比較顯著的。
最後,帶倒勾的收尾要練習把眼睛+耳朵+手+感覺一起用上,讓滑出真P成為本能反應。
打歌時看分數的一些規律(這裡只討論P的情況,出現G的話,加油AP哦親~):
1) 前20Combo,每個真P為200分,第40Combo時的分數為4000分,如果出現非真P,尾數會出現3的倍數,第1個為3,第2個為6,第3個為9,以次類推。
2) 20-50Combo,每個真P為332分,第50Combo時的分數為13960。
3) 50-100Combo,每個真P為466分,第100Combo時的分數為37260。
Tips:20-100Combo因為最後兩位的規律不好掌握所以我一般看某個節點的總分跟Combo滿分的差距來判斷。
4) 100Combo以後,就比較輕鬆了,每個真P為600分,只要觀察最後兩位,出現一個非真P尾數減1,如第100Combo最後兩位是60,之後若打了一個非真P,最後一位變成9,再出現一個非真P,變成8,以此類推,可知道自己按了多少個非真P。如果一直按著真P,尾數則保持不變。
另外,對於準度比較高的朋友來說,可以在100Combo時根據最後兩位判斷自己前面打的情況:
31——在21-50Combo間打出了1個非真P,而50-100Combo是滿分,在第100Combo會出現尾數為29的分數。
43——在1-20Combo間打出了1個非真P,20-100Combo是滿分,在第100Combo會出現尾數為43的分數。
20——前20Combo滿分,在51-100Combo間出現1個非真P,在第100Combo會出現尾數為20的分數。
(以上是自己在打歌的時候發現的,因為精力有限,其他特別數字還沒有總結出來。)
4、其他一些小問題
1)用幾個手指玩
最開始的時候是用手機玩的,我不是拇指流,所以習慣把手機平放到桌面,用食指按鍵,偶爾會用到中指。當時在參加QCG比賽的時候,我是用寬膠布把手機殼粘在桌面上,然後把手機固定住來打的,當然,這是我等屌絲的做法,高帥富都是用防滑墊的,哈哈。
後來換Ipad打,就直接放在肉上(光著的雙腿什麼的),因為不套殼,所以超級防滑的說。用Ipad後開始用多指玩了,以中間6個手指為主,那會兒4K一直玩不好,6K卻玩得很H,但分數卻不見特別高。
後來嘗試了各種所謂的指法,比如二指流,三指流,四指流等等,最後發現二指流打出來的分最高,那時候4K水平提高很快。其實就是專心用兩個手指按,首先注意力更集中了,然後這兩根手指一定是利勢指,比較靈活,最後兩隻手指有種打鼓的感覺,很容易把握歌曲的節奏。
現在的話,單鍵我喜歡用二指流,長鍵出現時會用多指。
我看到一些玩鋼琴的ET,用多指的準度也很高,所以,非利勢指不靈活,通過訓練是可以改變的。
2)玩的時候用眼還是靠聽
我自認為樂感不是很強,一些滿分的成績主要都是用眼的,但是眼神再好也會有不夠用的時候(很多困難模式的歌曲),聽音樂打才是王道,我有時候發現自己根本沒有看清,卻聽著音樂靠反應就打過去了,就是這種情況。
3)如何提高手速
這個問題,除了多練習,我想沒有更好的方法了吧。也有人說,沒事的時候多活動無名指,可以讓無名指和中指的連接更靈活,從而提高手速。也可以多練習手指交替敲打桌面啥的,我比較懶,都沒能堅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多試試。
4)簡單和一般有必要打麼
個人覺得還是有必要的,通過基礎鍵形的熟悉和習慣,才能應對困難模式裡各種複雜的鍵形。而且提高準度,玩一些簡單和一般的歌更能了解自己什麼鍵形是弱項,從而不斷練習並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