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16年撿40塊「隕石」妻離子散 經鑑定無一是隕石

2021-01-15 騰訊網

[摘要]黃興元:當初花了12萬,下了血本,工作也丟了,走上收藏隕石這條路,沒辦法只能一直走下去,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翻身。這裡面其實也有一個爭氣的觀念,向妻子和親戚朋友證明我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黃興元花12萬購買的重達300多斤的疑似「隕石」,經初步鑑定,不具備隕石結構特徵

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礦物研究專家陳志剛檢測黃興元收藏的疑似「隕石」

清晨6點,天色還未見亮,兒子還在深睡,46歲的黃興元帶上饅頭、茶水悄悄出門,趕往金堂縣雲頂山,踩著溼漉漉的露水,開啟他的尋石之路。

16年來,上山尋石,已成為黃興元的日常。尋石之旅短則一兩天,長則半個月。此間,他風餐露宿,不再理會人間俗事。

為了圓自己的隕石夢,黃興元幾乎放棄了一切:和家人鬧翻,與妻子分居;放棄工作,只在尋石間隙打零工謀生;耗費巨資,將家中擺滿石頭……

5月8日,經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專業人士鑑定,黃興元所痴迷的「巨型隕石」,「並不具備隕石結構特徵」。16年來的尋石之旅,幾乎化為泡影。

「不該搞隕石,搞得家庭分裂,一家人和睦相處才最重要。」夢醒時分,黃興元有些懊悔……

成都商報記者 張肇婷

攝影記者 王紅強

買巨石

「賭一把,你就發財了」 花12萬買下300斤「天石」

成華區楓林路耐火新苑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周圍的房屋已開始拆遷。5月8日,黃興元望著家裡的一堆石頭,陷入沉思。

房間的陽臺上,擺著大大小小40多塊石頭,「這些都是我到山上撿回來的」;家中的臥室裡,還藏著一塊300多斤重的「寶貝石頭」,這是黃興元收藏隕石16年來最大的收穫。「這塊隕石是我在2004年花12萬元買回來的,有300多斤重。」 他有些得意地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隕石價值極高,目前都是按克來賣,每克100元左右,他的這個「寶貝」可算是天價了。

對於隕石,黃興元從最初的感興趣,到後來日漸沉迷,16年尋石收藏路,如南柯一夢。

他說,2001年時,他在電視上看到國外的節目,其中提到隕石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將來會升值。聽到有這種賺錢的機會,他開始一門心思研究隕石,跑到古玩市場打聽、到書店買書,可惜當時關於隕石的信息並不多。

與「隕石」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很快到來。2004年,黃興元在金堂縣雲頂山認識了一位60歲老人,對方在出售一塊「天石」。黃興元回憶,老人告訴他,這塊「天石」以前是被供奉在寺廟裡的。

憑著自學的隕石知識,黃興元多番觀察後,認為這塊「天石」就是一塊隕石。「賭一把,你就發財了。」在老人勸說下,他用12萬元買下這塊300多斤的「天石」,「當時就是年輕氣盛,想發財,希望能夠藉此一夜暴富。」

12萬元,當年可在成都買一套房子,但黃興元並不後悔,認為這項投資必將得到高額回報。

尋隕石

翻山越嶺尋石

16年撿回40塊「隕石」

這塊花了12萬元的「天石」,開啟了黃興元的尋石之旅。此後,他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般,發現了隕石收藏的「新世界」,並很快沉迷其中。

「書上說,只要一個地方出現了隕石,周圍肯定還會有散落的小隕石。」因此,他開始常年在金堂縣雲頂山、炮臺山、金堂山等地「尋石」。

每次尋石,都如同苦行一般。天還沒亮時,他就背著乾糧出門,到達目的地後一直埋頭尋找,餓了,吃口乾糧;渴了,喝口開水……直到晚上才回家。第二天早上又去,日復一日,每次尋找都得十天半個月。然而,空手而歸是家常便飯,也常常撿回「廢隕石」。「這些都是歪隕石,早期我不懂的時候撿的。」黃興元指著窗戶護欄上堆放的石塊說,這些「隕石」中,有玻璃塊、有廢鐵、有錳,各式各樣,「當年沒少走彎路。」

黃興元開始自學隕石知識,只有小學文化的他,在網上看隕石圖片,讀隕石相關文章,自認為掌握了一些隕石的基本特徵。「你看,這些隕石都有單質鐵,隕石必須要有這個。」他將磁鐵塊放到石塊上,磁鐵很快被吸住;他又將300多斤重的「隕石」鋸下來的一個切面進行展示 ,「這裡面有反光的金屬點,還有外部表面有熔殼,氣印……這些都是隕石的特徵。」

通過多年學習,黃興元認為,自己對隕石特徵已十分熟悉,一眼就能看出來。因此,他堅信,家裡的40塊石頭都是隕石。這些「隕石」,對他來說無異於珍寶。「我從沒懷疑過,每天一起床就要拿出來看一遍。」

變石痴

辭職全身心尋隕石

妻子帶女兒離家出走

收藏隕石,黃興元已成「痴」。他本是一家公司的基站維修工,收入可觀。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他就已在成都市區和金堂兩地購買了住房。迷上隕石後,因每次上山尋石都得花十天半月,他常常不去上班。「這種情況多了,單位上有意見,最後沒辦法,只有不做了。」2004年,黃興元辭掉工作。

辭職後,他全身心投入到尋找隕石的「事業」中去。從2004年到2011年,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尋找隕石,偶爾打打零工,維持基本生活開銷。

他失去的,也不僅僅是工作,還有家庭。

2004年,他將12萬元買回的「天石」搬回家時,妻子周玉華與他大吵一架。「她說這是鐵渣,根本不值錢。」兩人因隕石的事,吵過的架難以計數。2004年,兩人分居,妻子從此帶女兒住在金堂,他則帶兒子住在成都。

「當年他完全迷進去了,根本不聽勸。」周玉華回憶,原本兩人很幸福,有一雙兒女,黃興元也有固定工作,日子過得不錯。自從黃興元迷上隕石,整個人變得癲狂,不僅花12萬買了塊爛石頭,還不去上班,每天就去山上找石頭,一去至少半個月。當時,兒女才六七歲,周玉華要照顧孩子,黃興元又長時間不回家、不工作,沒了生活費,日子過得十分辛苦。每當黃興元撿隕石歸來,兩人便要大吵一架。最後,她帶著女兒出走金堂,找了份工作獨自過日子。她說,多年來,親友常勸說兩人和好,但她不願意,「他的事情,我不得管,想幹啥幹啥。」

在親友眼中,黃興元的行為也難獲理解,「你撿一些廢棄的鋼渣回來,收荒匠都不得要。」

成都理工專家

初步鑑定——

他收藏的石頭 幾乎無一具備隕石結構特徵

5月8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與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專業人士陳志剛一同來到黃興元家中,對他收藏的40塊「隕石」一一初步鑑定。見專家到來,黃興元興奮地拿出收藏16年的300斤「隕石」,「我這塊比你們博物館那塊隕石還要大。」

陳志剛觀察發現,這塊巨石表面部分面積已氧化,而隕石是不會氧化的。同時,它也不具備燃燒疤痕和氣印(指隕石與大氣流的相互作用留下的類似手印形狀)。此外,對這塊石頭的切面進行檢驗時,發現重量並沒有達到隕石標準。

接著,陳志剛又先後拿出刻刀和白色瓷板在石頭上面進行刻畫,石頭表面留下條痕,使用放大鏡觀察屬於金屬物質。「隕石是不會留下條痕的。」陳志剛說,巨石切面表面中確有幾個金屬點,但內部呈蜂窩狀,而隕石應該是緻密的固體。

陳志剛介紹了隕石鑑定的方法,需滿足五個條件:第一,巖石標本有沒有黑色熔殼;第二是否是緻密固體;第三,是否比相同大小的普通石頭重;第四,是否能被磁鐵吸引;第五,是否由金屬組成或者在標本破碎面、切面或拋光表面能看到金屬斑點。「如果符合上述條件,可能是隕石,如果大部分或全部不符合則不是。」

根據初步鑑定,陳志剛表示,黃興元所收藏的300多斤重的「隕石」並不完全符合隕石的結構特徵,沒有黑色熔殼、不是緻密固體、重量不足。同時,也無歷史資料記載成都平原有隕石隕落。「如果他仍希望鑑定的話,可以將切面送至專業鑑定機構進行技術鑑定。」此外,陳志剛還對其餘石塊進行了鑑定,幾乎都不具備隕石的結構特徵,其中有鐵礦石、銅礦、芙蓉石,還有鋼渣……

/ 新聞面對面 /

後悔痴迷隕石 仍不放棄尋石

成都商報:對於初步鑑定結果,並不符合隕石的結構特徵,您怎麼看?

黃興元:我對自己收藏的石頭仍保留一絲希望,畢竟沒通過專業技術鑑定確認它們不是隕石。

成都商報:如果最終鑑定結果出來,收藏的都不是隕石怎麼辦?

黃興元:只有認栽,現在後悔也等於零。做生意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現在不可能找到當初賣石頭的老人。

成都商報:16年來隕石並沒給你帶來收入,家庭也受影響,你後悔嗎?

黃興元:現在歲數大了,說真心話有些後悔。這麼多年過去了,自己的生活還不如(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好,不該撿隕石,搞得家庭分裂,一家人和睦相處才重要。

成都商報:為何還要一直堅持呢?

黃興元:當初花了12萬,下了血本,工作也丟了,走上收藏隕石這條路,沒辦法只能一直走下去,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翻身。這裡面其實也有一個爭氣的觀念,向妻子和親戚朋友證明我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成都商報:那你會放棄尋石之路嗎?

黃興元:不會,現在我找隕石已經上癮了。只要找到石頭,不管是不是隕石,心情都會很快樂。

/ 收藏連連看 /

民間收藏注意風險 建議將娛樂放在首位

真隕石究竟是什麼樣的?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老館,一塊表面斑駁、透出金色光澤的石頭躺在玻璃櫃裡,這就是目前四川已知的最大隕石——隆昌鐵隕石(上圖)。經專家鑑定,這塊隕石的主要成分是鐵鎳合金,含量高達98%以上,外形呈圓錐體狀,重達158.5公斤,中後部布滿近300個凹坑。據隆昌縣誌記載,隆昌鐵隕石於明代時隕落到隆昌縣城西北郊的道觀坪。

那麼,對於隕石、古玩等,民間收藏者應如何提高鑑別能力,降低收藏或投資風險?四川收藏家協會副秘書長黃紹銀給出幾點建議:

首先,要善於學習。現在有關收藏的雜誌、書籍種類繁多,網絡也發達,學習渠道很多;其次,多向各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專家請教。在實踐初期應選擇小件物品和經濟價值較低的物件,不要一開始就盲目追求高精尖的物品。最後,要善於研究,每一件藏品都有歷史痕跡,可通過參觀展覽展示,觀察真品特點。

黃紹銀表示,收藏其實是一個綜合性娛樂活動,他建議民間收藏還是把娛樂休閒放在第一位,積累大量經驗後,再逐步開始投資,增強防控意識。

相關焦點

  • 「隕石哥」六年間收藏大小隕石上百塊
    說起與隕石結緣,還得從父輩留下的三塊石頭說起,當時家裡有三塊不起眼的石頭,劉先生拿到專業的機構進行鑑定後,果然沒有讓他失望。自此,劉先生對隕石的情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開始四處尋找隕石。  同期:隕石愛好者 劉先生  第一塊撿的真正的隕石的時候 我心情很好很高興的 因為我這個隕石不是 隨便都有得撿的 很稀有 很難碰的  隨著視野的不斷擴展開闊
  • 靖遠村民撿隕石論斤賣?
    靖遠村民撿隕石論斤賣?  每日甘肅網1月17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記者王萬盈 文/圖)1月15日,一條反映白銀市靖遠縣有村民在黃河邊撿隕石論斤賣的網絡消息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 隕石砸中民宅 印尼一男子收穫「飛來橫財」
    印度尼西亞一名男子在家附近幹活時,一塊隕石從天而降,砸破他家房頂。他因禍得福,憑藉這塊異常罕見的隕石發了財。男子名為喬蘇亞·胡塔加隆,現年33歲,住在北蘇門答臘省,以做棺材為生,育有3個孩子。印尼《羅盤報》援引胡塔加隆的話報導,他8月有一天在家附近幹活時,一塊隕石砸進他家起居室,「聲音太大,我家部分房屋都晃起來。我找了找,發現鐵皮屋頂破了」。鑑於「沒人會故意從上面扔石頭」,他「強烈懷疑那塊石頭來自太空,正是許多人所說的隕石」。他把隕石從廢墟中拿起來時,隕石「還熱乎乎的」。街坊們聽到巨響,出於好奇,到他家看隕石。
  • 火星隕石,純橄無球粒隕石,全世界僅發現命名3塊
    ,在此環境下火星隕石也會越來越受到科學家,隕石收藏家的熱烈追捧,到文章發布前世界命名的火星隕石共277塊。在火星隕石的分類裡,Chassignite純橄無球粒隕石世界上僅有三塊,第一塊是降落於法國馬恩省Chassigny村附近。這也是近兩個世紀唯一一次目擊Chassignite隕石的降落。
  • 天降隕石!專家鑑定為稀有隕石,印尼男子成千萬富翁
    據外媒17日報導,印尼一男子在家門口乾活時,一顆隕石掉落到他家,據悉這枚隕石價值千萬,真是「人在家中坐,錢從天上來。」據報導稱該男子一家住在蘇門答臘島的一個村子中,當日該男子在家門口的街道上製作棺材,就聽到聽到了異響,這時房屋都在震動,像地震一樣,他們前去查看才知道,一顆重達2.5公斤的石頭,穿透他家的鐵皮屋頂掉落在陽臺上,陷進地下15釐米深。當時剛降落的石頭還非常熱,於是男子的妻子就用鋤頭把它給挖出來帶進了屋裡。
  • 市民撿怪石疑似隕石 專家初步鑑定特徵不明顯
    石頭個頭不大但分量不輕,更奇怪的是它居然可以被磁鐵牢牢吸住,這些特點與隕石頗為相似。10日下午,經我國著名天文學家、隕石專家王思潮初步判斷,該石頭隕石特徵並不明顯,最終確認身份還需切片分析。據青島觀象臺專家介紹,每年都有很多市民帶著疑似隕石來臺裡鑑定,但迄今為止除了城陽世紀公園的巨型隕鐵,青島「出土」的疑似隕石均來自地球。  「這究竟是不是隕石,找了很多玩石頭的都不敢認。」
  • 隕石砸破屋頂,房主為千萬富翁,但是路上隕石要分情況撿
    路上撿的隕石是分為2種情況,如果它是「目擊隕石」,那就不能私藏,必須要進行上交;如果它是「發現隕石」,那就任由你自己隨便處置,你可以收藏、可以賣錢、可以上交,總之就是怎麼舒服怎麼來。    01、造棺材時意外成為千萬富翁的男子  先說說這名印度尼西亞男子的奇遇,喬舒亞是在自己家裡製作棺材,突然就遇上了「天上掉餡兒餅」的好事情
  • 隕石的發展
    ,各類隕石比比皆是,全國幾百萬隕石愛好者手裡都有真東西,隕石這個天外來客本來是個稀缺資源,可為什麼現在這麼多呢,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現在有一些假科普的偽專家們在作怪,指鹿為馬口無遮攔,迷糊和誤導了很多人,還有幾個所謂的鑑定專家給星友們出具一張無任何用處的元素表,把星友手裡的地球巖石鑑定為火星隕石月球隕石瑪瑙隕石矽化木隕石,還有隕玉隕鑽隕金等等,可是說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使很多的星友們上當受騙勞民傷財
  • 《瘋狂的隕石》續集!四大盜偷走「價值連城隕石」鑑定發現是假貨
    砸了車玻璃……「真是見利忘義啊」四人交代:拿去6件瓷器去鑑定均為假貨,一氣之下,四人將瓷器砸碎並損毀這四人在返回濟寧不久後,很多網友表示:並不相信經專家鑑定這其實是塊價值萬元的玉石在濟南一文玩市場,提起隕石二字,市場內的店家都頗為熟悉,近幾年,稀罕物隕石的熱度一路飆升,雖然號稱價值巨大,但市面上很少會見到對外售賣的隕石,「這東西好像有輻射,而且聽說值不了多少錢,買隕石的錢還不如買塊玉石。」一位商家說道。
  • 隕石鑑定與命名
    國際隕石組織成立於1933年,由五十多個國家的天文科學家、業餘科學愛好者組成,隕石命名專業委員會由七位隕石命名委員組成,負責世界各國隕石科研命名工作,隕石命名專業委員會成員每二年改選一次。命名結果公開的發表於國際隕石命名資料庫中,任何人任何時候都能登錄查閱。
  • 全球化催熱國內隕石市場 無鑑定機構致假貨橫行
    原標題:全球化催熱國內隕石市場 無鑑定機構致假貨橫行 加工成珠寶首飾的隕石。 碳鐵球粒隕石。   不過,熟悉內情的人都知道,這場活動與時尚並無多大關係,而是當天成立的廣東省觀賞石協會隕石專業委員會向廣大藏家奉上的首屆廣州隕石科普文化展。屆時,中國觀賞石協會科學顧問周易杉將專程為廣州藏家帶來52塊國際公認的隕石分類標本。   隕石,是每一個上過學的人都不會陌生的「天外來客」。
  • 男子夜釣奇遇撿一巨石,上網一查竟是月球隕石,市場價5000元一克
    他推測這塊大石頭極有可能是隕石,上網一查發現隕石歸屬有爭議,便偷偷地將它藏了起來,誰也沒告訴。據了解,隕石作為天外來物,我國法律並未對其所有權的歸屬作出明確規定,所以隕石歸誰所有,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原地質礦產部1995年發布的《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中提到,對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和欣賞價值的隕石予以保護,卻也沒有說隕石歸國家所有。因此,隕石一般被定性為無主物。
  • 一塊隕石砸穿印尼男子房屋,誰能想到石頭價值上千萬
    近日,印尼一名男子便經歷了大悲大喜的瞬間。據環球時報消息稱,三十三歲的印尼男子喬舒亞在自家忙著幹活的時候,一塊重達約二點五公斤的石頭突然從天而降,把他家屋頂砸穿了一個大洞,陷在陽臺地面上。喬舒亞很快意識到這塊石頭不是一塊尋常的石頭。在他看來,這可能是一塊天外隕石。隨後,經印尼國家航空航天研究院主席託馬斯-賈馬魯丁鑑定稱:「這是一塊石隕石,它很少會落在居民區。」
  • 隕石的檢測與鑑定
    隕石檢測與鑑定是一項綜合性的分析、研究、判別過程,要對隕石進行科學的化學檢測與分類鑑別,除了要了解各種隕石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等必要的特徵外,首先了解各種類隕石的化學特點與礦物組成,常用的檢測手段有X射線衍射儀分析、XRD礦物分析、CuKa輻射、石墨單色器分光、偏光顯微鏡觀察、元素分析、電子探針及氧同位素檢測等。
  • 隕石鑑定中心發布不像隕石的隕石
    東烏旗中鐵隕石是1995年9月7日隕落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東部,雖然是目擊隕石,收集時還散發餘熱,外表有一層黑色或黑褐色熔殼,但是通過它疏鬆的外表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塊幹了的沙泥。東烏旗中鐵隕石庫姆塔格隕石是08年以來,地質工作者在哈密市雅滿蘇地區的庫姆塔格沙漠發現,此件隕石因受地表風化作用與當地環境的影響,表面已形成一層具光澤的沙漠漆,也無氣印。
  • 隕石鑑定方法(第二集)
    一:鐵隕石iron meteorite,主要成份為鐵、鎳的隕石。主要由鐵紋石和鎳紋石兩種礦物組成,其次含有少量的石墨、隕磷鐵鎳礦、隕硫鉻礦、隕碳鐵、鉻鐵礦和隕硫鐵等。在化學成分上除Ni和Fe外,有少量的其他礦物,也就是說鐵鎳金屬超過65%就可以叫鐵隕石了。
  • 隕石一克才賣2000塊?說實話真的太便宜了——雲南隕石被炒到天價
    那就撿隕石去雲南最近可以說喜從天降,有一次被隕石砸中了,比起上一次麗江隕石事件也就幾個月時間,不知道是不是外星人在雲南有據點還是說雲南是ufo的大本營?兩次隕石都有一個相似處,那就是都沒找到隕石的主體,估計隕石是長腿跑了,阿彌陀佛,太子是無神論者!看多了科幻片,特別怕外星物種,有強烈的被迫害妄想症。萬一來個小龍蝦這種入侵物體怎麼辦呢?
  • 巴西小鎮突降隕石,居民爭相撿石發財
    巴西東北部偏遠小鎮聖菲洛梅納突然降下大量隕石,引得數千人蜂擁而至,爭相撿隕石。資料圖,新華社供圖英國《每日郵報》8月31日報導,數百塊隕石8月19日從天而降,落在聖菲洛梅納。這些隕石是一枚有46億年歷史的隕石的碎屑,是一種罕見的球粒狀隕石,在市場上售價頗高。隕石降落當天,不少聖菲洛梅納居民在社交媒體上發消息說「下石頭了」。當地20歲的學生埃羅德裡格斯當時看見天空全是煙。他走出家門,在鎮上教堂附近街道上撿到一塊7釐米見方、164克重的隕石。目前當地已經發現這場「隕石雨」中落下的200塊隕石,其中最大的一塊重40公斤,預估價值超過2萬英鎊。
  • 隕石鑑定(第六集)從元素輕鬆辨別隕石種類
    今天說一下網絡很多人到別的地方鑑定後看不懂數據的人,幾招教會大家鑑定後輕鬆看數據。氧化矽(Si)晶態二氧化矽的熔點1723℃,沸點2230℃,一般隕石除了玻璃隕石氧化矽在68-78之間的話,其它的隕石氧化矽基本不超過百分之五十,當你的化驗氧化矽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時候基本可以確認不是隕石的可能性較大了。
  • 隕石的四個為什麼?燒蝕痕跡,隕石坑無隕石,假融殼,假氣印
    最近發了一些撿隕石的小視頻,以及幫人鑑定隕石時遇到下面這些疑問,1.為什麼隕石不是在隕石坑裡撿的?是假的吧。2.為什麼有燒蝕痕跡卻不是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