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化名)今年53歲,家住南昌市昌東鎮。5年前,他偶然得到了一塊石頭。在多年的了解和諮詢之下,他說這塊重達47.3斤多的石頭是個寶貝,按現在的市場價算,每克要5000元左右。也就是說,這塊石頭總價過億。那麼,這塊石頭究竟是什麼來頭呢?
「當時是這樣的,我拿釣魚的棍子到那裡釣魚。我去的時候都很好的天氣,後來它就下了雨,很大的雨。」張建回憶說,5年前中秋後的一個晚上,他外出夜釣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奇特的事情。「我就看見那天上就冒了一點點光,後來就邊掉下來就邊光,光了大概將近有10來分鐘吧。再後來它就掉下來,掉下來的時候就好響,相當響,像東西爆炸一樣,那個衝擊波就把我身上的肉全部衝到後背去了。當時,我被它嚇得好厲害。」
張建說,他那時以為是發生了地震,在地上坐了40多分鐘。等回過神來,他又覺得不對。因為看到當時有東西從天而降,他就想著去找找,不過當晚沒能找到。第二天天亮之後,他又過來找。找了一個多小時後,他發現了一個很大的洞,直徑約3米,深2尺。而在離洞4米多遠的位置,有一塊大石頭。於是,他把這塊石頭搬回了家裡。他推測這塊大石頭極有可能是隕石,上網一查發現隕石歸屬有爭議,便偷偷地將它藏了起來,誰也沒告訴。
據了解,隕石作為天外來物,我國法律並未對其所有權的歸屬作出明確規定,所以隕石歸誰所有,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原地質礦產部1995年發布的《地質遺蹟保護管理規定》中提到,對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和欣賞價值的隕石予以保護,卻也沒有說隕石歸國家所有。因此,隕石一般被定性為無主物。按照《民法》的基本原則,無主物應該歸發現人所有,且我國法律並沒有禁止自然人持有、收藏隕石。
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後,張建還發現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隕石收藏實體店。於是,張建蠢蠢欲動,從這塊石頭上切下了一小塊,並帶著這石頭小樣去了北京天文館,想請那裡的一位權威專家鑑別一下。當時專家本人不在,其學生無法判斷這塊石頭是否是隕石。不過,當時張建在館內遇上了一位「隕石獵人」,即靠賣隕石給收藏者或研究機構為生的人。憑藉多年做「隕石獵人」的經驗,對方斷定他這塊石頭就是隕石,不過具體的是什麼隕石還要靠專業檢測。
得到「隕石獵人」的肯定後,張建更加自信了。他表示,根據他在網上學習的隕石知識,他這塊石頭十有八九來自月球,是塊月球隕石。「我覺得這塊就是月球隕石,因為月球隕石才有這個一條一條的東西,其他的隕石據我估計那是沒有的。因為我在網上看了什麼鑑別的地方,他發了一個圖片,我看過去跟我這個是一模一樣的月球隕石。在北京天文館看到了月球隕石,也跟我這個一模一樣。」
2018年10月,美國一家拍賣行曾以61.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10多萬元)的價格成功拍賣了一塊重量為5.5公斤名為「月球之謎」的月球隕石。在國內,這幾年,隕石的價格也被人為炒高,遠超黃金。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張建就決定要把這塊石頭賣了,用換來的錢改善家庭條件,同時也給自己二十四五歲還沒成家的兒子準備彩禮錢等。
去年,他曾委託北京的一家拍賣公司拍賣,被想到反被人騙了8千的介紹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也不敢再輕信網上所謂的專家人士,便找到了記者,希望記者能幫忙。張建說,目前普通隕石的價格在幾百至幾千塊錢一克不等。而月球隕石、火星隕石因其更為罕見,價格大概在5千元左右一克。
張建的隕石有47.3斤,也就是23600多克,賣5000元一克的話,算出來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近幾年,張建每天都在被這些數字纏繞。不過,張建的這段奇遇故事只有他一人知道,雖然信誓旦旦,但其真實性還有待進一步核實,這塊石頭是不是隕石也有待鑑定。目前,記者已聯繫上了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的專家,將對張建的這塊隕石做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