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男子網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 一克鯨牙加工費就要300元 第A4版:江蘇戰疫特刊 兩個窩點賣出1萬多件假「波司登」
警方查扣的抹香鯨牙 警方供圖
近日,張家港警方破獲系列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件,查扣動物製品200餘件,涉案價值超過1000萬元。
走私案牽出製售保護動物製品犯罪網
2019年6月,張家港市公安局接到四川省某市海關緝私分局線索,該局在辦理一起走私珍貴動物製品案件時,發現一名張家港籍男子王某有重大嫌疑,要求警方協助偵查。
警方調查鎖定,王某家住保稅區(金港鎮)某小區,前往實施抓捕。民警在現場查獲圖章、項鍊、珠串、刀叉等動物製品成品,以及大量動物製品原料。經司法中心鑑定,警方查扣的物品為國家保護動物盔犀鳥、獨角鯨、玳瑁等動物製品,價值40餘萬元。
尋找海外買手,在當地拍賣網站收購鯨牙等物件,採用快遞包裹夾帶的方式走私到國內,是王某獲取部分野生動物製品原料的方式。在頻繁操作之下,王某進入了海關緝私部門的視野。
審訊中,民警發現,除了從海外走私,王某在國內也有貨源。至此,一個範圍遍及全國多省的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的犯罪網絡逐漸清晰。
網上銷售,所售保護動物製品用字母表示
赤麋鹿、玳瑁,分別是中國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盔犀鳥、獨角鯨,更是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名錄。這些本應被保護的珍稀動物,卻被打造成珠串、擺件,背後除了殘忍的殺戮,更暗藏暴利的驅動。
據查,2017年以來,王某從不同渠道收集野生動物製品或原料,轉手倒賣賺取差價,或自己加工製成動物製品,以加收高昂加工費的方式售賣獲利。以鯨牙為例,王某非法收購的獨角鯨牙每克15元,製成鯨牙製品後出售,每克要加收近300元的加工費。鯨牙顆粒沉重,每次交易額都高達上萬甚至數十萬元。警方查明,王某非法交易野生動物製品的累計價值近500萬元。
2017年底,王某在網上找到一個交易野生動物製品的灰色角落。他在某專門拍賣古玩的網站開設店鋪,打著拍賣古玩的名號,實則買賣野生動物製品。即便他的網店沒有發布所售物品的實物圖,甚至僅用諸如DY(獨角鯨牙)等字母縮寫做介紹,也不妨礙「內行」主動上門。
警方收網搗毀犯罪網絡,案值逾千萬
警方核查每筆交易流水,追蹤物流去向,對王某所售野生動物製品的來源和去向展開追查。
耗時數月縝密偵查,警方基本摸清了王某的收購、銷售渠道,梳理出以犯罪嫌疑人張某、吳某等人為核心的供貨商、買家。「這些人有的和王某一樣,以倒賣或加工動物製品為生,有的則是為了收藏。」民警介紹。
2020年1月13日,張家港警方組成抓捕組,奔赴廣西、廣東等省,在當地警方的協助下,將10名犯罪嫌疑人收入網中。警方查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共計200餘件,涉案價值超過1000萬元,搗毀一個涉及全國多省的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犯罪網絡。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王某因犯走私罪被判刑,犯罪嫌疑人張某、吳某等10人因涉嫌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被警方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本案人物均系化姓)(高達)
(責編:蕭瀟、張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