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得先牽扯到另一個在科普數學上常出現的「費波納契數列」:
有一對兔子A,第一個月還很小不會生小兔子,第二個月開始努力生小兔子,到第三個月生下一對兔子B,如此到第三個月時總共有兩對兔子。第四個月時A再生一對C,那就有ABC三對兔子,而第五個月時兔子B也長大了,不考慮近親繁殖會生出三隻耳朵兔子的情況下,A跟B各生一對DE,這時就會有5對兔子…
每組數字都是前兩組數字和的數列,1, 1,2, 3, 5, 8, 13, 21, 34…
將費波納契數列前後兩個數字相除:
1/1=1,2/1=2,3/2=1.5,5/3=1.67,8/5=1.6,13/8=1.625,21/13=1.615…
它越來越趨近於黃金比例。
許多動植物生長都符合費波那契數列,黃金比例又隱身在費波那契數列中。
我的論點是,因為大自然之中充斥著黃金比例,是許多植物、動物(包括蝸牛,還有巴黎市區地圖)生長時會出現的比例。也正因為從小,生活周遭總出現這樣的比例,在理智還沒學到黃金比例這個數字,理智還沒聽過黃金比例,不懂得什麼叫無理數、九頭身美少女之前,大自然先一步催眠我們深層的意識。它說:
「聽著,只要符合1.618的比例,就是美的事物。」
我們就這麼認定了。
我們常以為看時尚雜誌或去百貨公司報到可以提升美感品味,但其實這些搞不好遠不如小時候盯著1朵花發呆,或看著幾片葉子紋路所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