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 月的最後一周,《Darling in the FranXX》《紫羅蘭永恆花園》等 1 月新番作品發售首卷光碟,初動銷量國家隊 5912 張,比京紫多不到 400 張。
兩部番劇自打開播就一直因同檔期而常被拿來比較。注,第三關不談配角,因《京紫》本身為單元劇,配角刻畫一開始就按著單集主角模式寫的,無法控制變量,對《國家隊》不公平。
作者/鯨魚
編輯/動漫新番工作組
先解釋下題目,免得你們罵我標題黨。
精神小夥時期的虛淵玄,就創作出大名鼎鼎的治癒系遊戲《沙耶之歌》。
在純粹的性(剝離情感的獸性)與純粹的愛(剝離欲望的神性)中,玩家做出的選擇,將會決定遊戲的走向。
獸性,是物質的隱喻。
神性,是精神的極點。
物質與精神,欲望與純粹 —— 是否必須二選一?是否只能二選一?
這個問題,就是它的核心衝突。
而《京紫》和《國家隊》,則反向給出回答:
登場時滿身"神性"的薇爾蕾特,逐漸理解了物質世界的意義。
登場時滿身"獸性"的02,理解了何為精神世界,何為最純粹的感情。
她們最終,都擁有了人性。
01【第一關:劇作文本】
京紫將小言原作精巧改編,節奏得到改善,整體格局大氣了不少。
尤其要提下,前幾天剛在B站上線的外傳電影「永遠與自動筆記人偶」。
在小說的第二章基礎上改編而成,不僅將兩個新人物刻畫得躍然紙上,還非常自然地滲透了本作的世界觀,補全修正TV動畫。
鐵刀闊斧,改的漂亮!
而國家隊...
製作組野心太大,想加的東西太多了。
信息量超載的後果就是——感覺,似乎,好像,故事還是沒圓回來?
京紫耐人尋味,國家隊波瀾壯闊。
但這並不意味著,激烈就比平靜高級。
波瀾壯闊,照樣逃不開文戲的筆墨。
創作者都心知肚明,想讓觀眾入戲,就要先對角色產生移情。
國家隊的問題很明顯——視角多變,太早把主角扒光。
兩個層面的"扒光",你懂吧?(內心與肉體)
以節奏極快的第一集為例。
一個是女主角開局就赤膊抓魚的經典福利。
一個是男主角把內心扒開的自言自語。
男主獨處,角色(限知)視角;男女相遇,上帝(旁知)視角。
前後隔了有幾分鐘,變了多少次?
我倒想帶入感情,可是你太快了(變色...)。
看把製作組給急的!
再說說爭議。當年日方來國內外包宣發,卻倒黴地找錯合作方。
攤上誰不好,你攤上個愛打擦邊球的合作夥伴?
作為美少女(???),希望大家別再以"侮辱女性"的旗號汙名化國家隊了。
因為《Darling in the FranXX》,開的根本就是個反男權的嘲諷故事!
自己再去拉一遍片子,看看被隱喻成弱勢方的究竟是女角還是男角?
作為女性,看著孩子們以這種姿勢駕駛著高貴的鶴望蘭,心裡只有悽涼。
那恰恰反襯出,少年的無辜與無知。
相似的無力感,難免讓人想起《來自新世界》。
看似齷齪的表象下,未必不是另一種清白。
本關,京紫勝出。
02【第二關:鏡頭語言】
如果說國家隊的分鏡風格,是花枝招展,變化多端(...)的叛逆藝術男。
那京紫就是和這小子談戀愛的校花學霸優等生。
非常大膽。
每一個角度都像極了滑著指尖在你胸口遊走的02——豔光四射,全場矚目。
不過,有些地方還是亂,有點眼暈。
Less is more,才是不變的真理。
有人在說京紫畫面漂亮的同時,總是很懂地嘆上一口氣:
可惜,就是電影感沒國家隊強。
有一說一,還真不是這樣。
在景別上,二者差異尤其明顯。
不展開講了。
情緒流與鏡頭語言,《京紫》明顯更貼合於傳統意義的電影。
但,這一關不分勝負,因為各有千秋。
就算鏡頭偏向電影化敘事,也不能斷定比其他風格的厲害多少多少。
感覺的東西,因人而異,怎麼爭高下?
類似還有音樂。讓我在《Sincerely》和《Kiss of Death》間選一個?
別逼我,再逼就去澤野弘之跟前,滾鍵盤!
03【第三關:主角塑造】
先說結論,這一關,並列冠軍!(別打俺...)
對薇爾蕾特來說,生命的意義是成為你自己,心懷自由與希望地,活下去。
對02來說,生命的意義是能與達令合二為一,與他共赴宇宙的盡頭。
闖過最駭人的地獄,擁有最純粹的人心。
她們終於不再是道具,而是人如其名,真正的人。
抗爭命運還是跪地求饒?
為了和02在一起,廣願意捨棄掉自己一直嚮往的,自由。
不如說與02結合,才是屬於廣的自由。
下個月,薇爾蕾特就能等到她的少佐。
而廣和02,早已消失在宇宙最深處,拋棄肉身枷鎖,再不會回頭。
靈魂,如果真的存在,到底是什麼模樣呢?
我們的肉體歷盡人間煙火,種種規則。
我們的精神卻總能飛向到不了的遠方。
在每一場微暗的火中。
在每一個,明亮的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