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姬》電影中的哲學
一、圖靈測試
艾倫·麥席森·圖靈(英語: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
1936年,哲學家阿爾弗雷德·艾耶爾思考心靈哲學問題:我們怎麼知道其他人曾有同樣的體驗。在《語言,真理與邏輯》中,艾爾提出有意識的人類及無意識的機器之間的區別。
1950年,圖靈發表了一篇劃時代的論文《計算機器與智能》,文中預言了創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機器的可能性。他提出了著名的圖靈測試:如果一臺機器能夠與人類展開對話而不能被辨別出其機器身份,那麼稱這臺機器具有智能。
二、黑白屋實驗
一個人工智慧,從來沒有離開過一個屋子,這個屋子中只有黑色和白色,這個人工智慧可以通過一個黑白電視機看世界,它知道關於顏色的知識光學物理學等等,但它沒有感受過其它顏色,這是電腦和人腦的一個區別,如果有一天這個人工智慧走出了黑白屋,感受到了一切,那麼它是電腦還是人呢
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好!
廣州禪心瑜伽館
全國網際網路一對一授課
通過微信,語音,視頻,文字等多種方式交流互動
送福利
請掃上圖二維碼可以免費贈送 帕坦伽利《瑜伽經》電子版
禪心瑜伽館
心靈導師
古瑜伽
禪修 冥想 靜坐
靜心 睡眠 幸福
心理療愈
森田心理 精神分析
失眠 抑鬱 焦慮 創傷陰影
歡迎掃上圖二維碼加微信交流
我愛你們!
從公元前5000年開始,直到《梨俱吠陀》的出現為止,約3000多年,是瑜伽的原始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缺少文字記載,瑜伽由一個原始的哲學思想逐漸發展成為修行的法門,其中靜坐、冥想及苦行,是瑜伽修行的中心。
從公元前1500年《吠陀經》籠統的記載,到《奧義書》明確記載的瑜伽及《薄伽梵歌》的出現,完成了瑜伽行法與吠檀多哲學的合一,使瑜伽這一民間的靈修實踐變為正統,由強調行法到行為、信仰、知識三者並行不悖。約公元前300年,印度聖哲帕坦伽利(pantanjali)創作了《瑜伽經》,印度瑜伽在此基礎上真正成形,瑜伽行法正式訂為八支體系,帕坦伽利被尊為瑜伽之祖。
《瑜伽經》闡述古典瑜伽的理論,包括185條簡明扼要的箴言,記載了古印度大師們關於神聖、人、自性、物質觀、身體、精神、梵文語音等幾乎所有範疇的論述。帕坦伽利不加偏見地系統整理了當時流行的各種宗派,又結合古典數論的哲學體系,從而使瑜伽為印度正統派哲學所承認,瑜伽也因此影響了印度的各種哲學而取得了印度文明的核心地位。
《瑜伽經》是印度古瑜伽之集大成者,在印度瑜伽發展的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成為古典瑜伽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