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辰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意識到了地球的氣候正在發生變化,2019年全年的氣溫都普遍要高,許多地區出現了極端天氣,因此也引發了一些可大可小的災難。氣候變化會引起生態系統失衡,大自然中的許多生物會因為無法適應氣候的變化而逐漸走向死亡。氣候變暖,讓南北兩極的動物們無法生存,因為缺乏食物,它們只能到人類的居住地去尋找食物,但往往還沒有走到目的地時便餓死了,由此可見,氣候變化對我們人類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人類每小時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達到了500萬噸。地球擁有自我淨化的能力,但任何的能力都是有限度的,如此高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早就已經超過了地球的進化極限。地球在受傷之後會自動進行癒合,自我調節,擁有強大的生態系統和生物鏈,但人類打破了地球的極限,將地球推向了災難的邊緣。雖然如今的氣溫還沒有到人類無法承受的地步,但科學家表示,在未來全球氣候上升是必然結果,這意味著人類在將來可能生活在一個「烤爐世界」中。
那麼地球的氣溫臨界溫度在哪呢?科學家通過推算得出,全球氣溫上升的界限值在5℃-6℃。倘若溫度上升,突破了這個界限,地球可能會出現一些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會讓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走向滅絕。根據最新的數據來看,現如今,全球氣溫的臨界值已經降至為2℃,而且某些地區已經超過了這個臨界值,南極冰原和北極海冰等等。
一旦南北兩極的生態失去平衡後,就會引起一系列的反應,南北兩極冰原全部融化,海平面會至少上升3米左右,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在2030年,格陵蘭島冰原可能會全部融化,屆時,海平面會再次升高,一些國家和沿海地區可能會面臨搬遷的局面。
除此之外,二氧化碳排放量越來越高,會出現惡性循環,去年年底,澳大利亞發生山火向大氣中排放了數萬億噸的二氧化碳,這無疑是加劇了溫室效應,氣候危機進一步加重,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早在之前,各國便籤訂了《巴黎氣候協定》,目的就是為了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緩解氣候變化。但前段時間,美國退出協議,這讓很多人心存疑惑,想要完全控制氣候變暖,需要全人類共同行動,共同努力,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可往往有些人會因為利益,而成為一顆「老鼠屎」,氣候變化不是一個國家、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整個人類文明,整個地球事情,這需要我們通過多方面的探討交流,然後共同面對。
人類想要發展,就會對環境做出犧牲,這是難免的。工業生產自然會排放一些汙染氣體。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棄,人類需要不斷的發展新能源,比如說用電動汽車代替燒油汽車,減少汙染氣體的排放。比如說用太陽能發電代替火力發電,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雖然這些可能在短時間內無法實現,但我們要堅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的科技能夠帶領地球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而我們在生活中要做到低碳環保,保護環境,愛護自然。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這也是在為地球做貢獻,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