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地球9個極限人類已越過4個:破壞極大

2020-12-05 TechWeb

科學家將人類活動在1750年(工業革命開始)到2010年的「巨大加速」繪成圖形,並畫出了地球的相應變化,包括溫室氣體濃度,海洋酸化,濫砍濫伐和生物多樣性退化。

報告表明森林銳減和濫用化肥帶來的氮磷汙染也對地球生態造成了巨大破壞。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在研究人類對地球影響的研究報告中總結說,氣候變化和物種大量滅絕讓地球成為了人類的危險家園。該小組共有18名科學家,他們的報告是2009年一份關於人類安全利用「地球極限」報告的擴充。此外,報告表明森林銳減和濫用化肥帶來的氮磷汙染也對地球生態造成了巨大破壞。

該研究是國際巖石生物圈計劃和斯德哥爾摩環境調節力中心聯合實施的,由首席作者——威爾?史蒂芬(Will Steffen)教授領導,而他說:「我們幾乎不會高估地球變化的速度和廣度。」報告的另一位作者Sarah Cornell則告訴路透社:「人類雖然沒有毀掉地球,但已經讓地球環境變得很差。」

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將人類活動從1750年(工業革命開始)到2010年的「巨大加速」繪成圖形,並畫出了地球的相應變化圖形,包括溫室氣體濃度,海洋酸化,濫砍濫伐和生物多樣性退化。

對於繪成的圖形,科學家們說:「當我們第一次把這些數據整合繪成圖形時,我們預計到地球會有很多主要變化,但讓我們吃驚的是這些變化發生的時間。」幾乎所有圖的最大變化都從1950年開始,而且每張圖的變化趨勢也都一樣。因此,國立澳大利亞大學和斯德哥爾摩環境調節力中心的教授史蒂芬說:「從1950年左右,人類才開始了真正的「巨大加速」。」事實上,1950年之後,地球的主要變化都和全球經濟直接緊密相關。這個新現象也說明人類對地球變化有新的責任。

具體來說,報告總共評估了9個地球極限。根據分析,人類已經越過了其中四個,包括氣候變化,物種減少,土地利用變化,化肥汙染。而淡水利用、海洋酸化、臭氧消耗三個極限則在安全線內。包括空氣汙染在內的其它極限,則需要進一步評估。

報告認為氣候變化和物種滅絕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兩個核心極限。科學家們這樣寫道:「如果這兩個極限被持續嚴重超過,很有可能把地球變成另一個世界。」而現在的情況是,和氣候變化息息相關的二氧化碳(主要溫室氣體)濃度在一直上升,現在已經超過了安全界限350ppm,達到397ppm。同時,汙染和濫砍濫伐導致動植物滅絕的速度,則比正常水平要高10到100倍。

地球的其它極限也都很重要,首席作者威爾?史蒂芬在報告中也說,超過任何極限都會更可能讓地球變成一個不那麼適合人類的星球。

人類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2015年,大約200個國家將在巴黎召開會議,以期達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從而減緩全球變暖,進而避免洪水、乾旱、高溫和海平面升高。(願願)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稱地球生態系統正在逼近9大極限(組圖)
    根據對地球系統的科學認識,研究小組確定了9個對人類生存至關重要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統」,並對目前人類的消耗水平和系統的「臨界點」進行了量化和評估。研究人員警告稱,一旦9個臨界點全部或者大部分被突破,人類生存環境將面臨「不可逆轉的變化」,此後的地球將不再像今天這樣的「和藹可親」。
  • 科學家稱地球生態系統正在逼近9大極限
    對人類而言,地球迄今仍然是個得天獨厚的樂園。過去一萬年以來,人類在農業、工業、科技以及文化上所取得的絕大多數成就都發生在一個十分溫和的時期。在地球自然系統的調節下,這個時期的地質、氣溫以及環境都維持在一個相對平穩的範圍內,沒有太大的波動。較之此前的「更新世」和「上新世」,這一萬年的「平靜」實屬難得,因此,學者們將其稱為地球的「全新世」。
  • 科學家稱地球生態系統正逼近9大極限(組圖)
    對人類而言,地球迄今仍然是個得天獨厚的樂園。過去一萬年以來,人類在農業、工業、科技以及文化上所取得的絕大多數成就都發生在一個十分溫和的時期。在地球自然系統的調節下,這個時期的地質、氣溫以及環境都維持在一個相對平穩的範圍內,沒有太大的波動。較之此前的「更新世」和「上新世」,這一萬年的「平靜」實屬難得,因此,學者們將其稱為地球的「全新世」。
  • 15個已被激活9個!地球系統可能在崩潰中,對人類會有什麼影響?
    根據澳大利亞氣候學家最新指出,在全球範圍之中,總計有15個「氣候臨界點」,而隨著人類對生態系統破壞的加劇,如今「氣候臨界點」已經被激活了一半以上。根據公開數據指出,其中全球15個「氣候臨界點」已被激活9個,所以說這對人類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壞消息,一旦「氣候臨界點」全部被激活,那麼真的就走向了「不可逆轉」的局面,無論是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還是地球生命圈都將受到一一的影響,當然說「氣候臨界點」的問題已經不是第1次了,《自然》雜誌也早就公開說明過。
  • 世界人口已達75.8億,地球快承受不住了,人類亟需解決五個問題
    在地球空間不變的情況下,人類的數量卻在瘋狂增長,總有一天會超出地球的承載極限。當前,地球已經快承受不住了,前所未有的人口壓力壓得地球闖不過氣來。既然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都已陷入困境,那麼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必然會受到影響。對於地球的未來,一直是科學界十分關注的問題。
  • 15個「氣候臨界點」已被激活9個,科學家:氣候變化已經不可逆
    關於人類對氣候的改變,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事實,而隨著生態系統的調整,影響也是我們有目共睹的了。近一萬年以來,地球氣候一直保持相對穩定,但近幾個世紀卻發生了顯著變化。澳大利亞著名氣候學家威爾·斯特芬用鐵達尼號解釋了人類關於氣候變化的危機,「如果鐵達尼號意識到自己遇到了麻煩,它需要大約5公裡來減速和掌舵,但它距離冰山只有3公裡,那麼它註定要失敗。」斯特芬在《自然》雜誌發表的一篇研究指出,如今15個已知的全球氣候臨界點,現在已經激活了9個。目前,氣候臨界點激活數超過了一半,但這一情況還在進一步惡化。
  • 15個氣候臨界點已激活9個,我們如何應對?
    15個氣候臨界點已激活9個,我們如何應對?,現在已經激活了9個。」9個已激活的氣候臨界點近一萬年以來,地球氣候一直保持相對穩定,但近幾個世紀卻發生了顯著變化。19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已上升約1.1攝氏度。亞馬遜雨林被破壞意味著其逐漸失去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甚至可能轉變為碳源;冰蓋的融化將導致海平面上升,同時破壞部分物種的棲息地......
  • 聯合國警示:地球環境破壞導致人類健康威脅增大
    聯合國報告警示:地球環境破壞導致人類健康威脅增大科技日報訊 (記者田學科)日前,一份由70多個國家250名科學家和專家撰寫的聯合國報告警告稱,地球環境已遭到嚴重破壞,人類健康正受到越來越大的威脅。在倫敦大學學院可持續資源研究所教授保羅埃金斯共同主持的聯合國第六版《全球環境展望》(GEO-6)系列報告中,研究人員指出,地球淡水系統中汙染物所導致的抗生素耐藥性增加,可能成為2050年人類的頭號致死因素,並導致影響男性和女性生育能力及兒童神經發育的內分泌幹擾物的進一步增加。
  • 聯合國報告警告:人類健康日益受到環境破壞威脅
    參考消息網3月15日報導 美媒稱,聯合國13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在氣候變化、汙染、物種大滅絕和人口增長的危險組合下,「地球受到了如此可怕的破壞,如果不採取緊急行動保護環境,人類健康將日益受到威脅」。據《今日美國報》網站3月13日報導,報告說,在全球所有的過早死亡和疾病病例中,約有25%是人為造成的環境破壞和汙染導致的。
  • WWF地球生命力報告:淡水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每年減少4%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刁凡超9月10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發布的最新一期《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中指出,由於棲息地喪失和退化,包括由於人類糧食生產方式所造成的森林砍伐,導致了陸地物種數量急劇下降。
  • 研究稱格陵蘭島冰蓋融化越過臨界點:降雪已跟不上融冰速度
    據法新社哥本哈根8月17日報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發表的一份聲明說:「格陵蘭島的冰川已經越過某種意義上的『臨界點』,在目前情況下,每年補充冰蓋的降雪無法趕上冰從冰川進入海洋的流失。」俄亥俄州立大學多名人員參與的這一研究發表於8月13日出版的《地球與環境通訊》雜誌上。報導稱,格陵蘭島面積為2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法國面積的四倍,其85%的表面被冰覆蓋。
  • 研究稱格陵蘭島冰蓋融化越過臨界點:降雪已跟不上融冰速度
    參考消息網8月18日報導據法新社哥本哈根8月17日報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發表的一份聲明說:「格陵蘭島的冰川已經越過某種意義上的『臨界點』,在目前情況下,每年補充冰蓋的降雪無法趕上冰從冰川進入海洋的流失。」俄亥俄州立大學多名人員參與的這一研究發表於8月13日出版的《地球與環境通訊》雜誌上。
  • 地基破壞的三個階段
    由地基破壞的p-s曲線形態來看,地基破壞的過程一般將經歷如下三個階段:  (1)壓密階段(或稱線彈性變形階段)  p-s曲線接近於直線,各點剪應力均小於土的抗剪強度,處於彈性平衡狀態。此階段荷載板的沉降主要是由於土的壓密變形引起的,如圖中p-s曲線上的oa段。
  • 15個氣候臨界點已被激活9個,地球生態可能面臨崩潰的危險
    通過這個詞,我們就可以看出,它代表著地球生態穩定的關鍵因素,根據科學家的發表的文章,地球的氣候臨界點有15個。這15個臨界點共同維護著地球的生態穩定。今年是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去年科學家對地球氣候發出了警示,今年同樣也發出了警示,而且是更嚴重的警示。澳大利亞氣候學家最新指出,地球上的15個「氣候臨界點」目前已經被激活9個,佔到了一半以上。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非常壞的消息。每激活一個「氣候臨界點」,意味著地球的生態離崩潰就近一天。
  • 地球生態系統正在逼近九大極限 水資源匱乏(圖)
    ,地球迄今仍然是個得天獨厚的樂園。近年來,能源告急、資源告急、環境告急……全球近70億人的需求幾乎要把地球推向崩潰的邊緣。  通過直觀感受,一部分人逐漸意識到了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嚴峻威脅,但這遠遠不夠:環境汙染、海洋酸化、物種滅絕等其他問題的嚴重程度絲毫不遜於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人都發出了「照這樣下去地球到底還能持續多久?」「地球的承載能力有無極限?」「人類還有多大迴旋餘地?」這樣的疑問。
  • 聯合國報告稱地球臭氧層停止變薄[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聯合國近期出臺了一份評估報告,報告指出,全球臭氧以及南北極臭氧已經停止損耗。以下是相關報導摘編:  【法新社日內瓦9月17日電】聯合國科學家說,地球上層大氣的保護性臭氧層已經停止變薄,到本世紀中期能有很大程度的恢復。而這要歸功於不準使用有害化學物質的禁令。
  • 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報告:人類世界的物種下降速度空前加快
    《 2020年地球生命力報告》評估了1970年至2016年間超過4,392種受監測的哺乳動物,鳥類,魚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物種的種群減少情況。所監測的淡水哺乳動物,鳥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魚類的數量平均每年下降4%。
  • 報告:人類已用光2019自然資源定量,滿足人類需求要1.75顆地球
    【天極網IT新聞頻道】7月31日消息,據《全球生態足跡網絡》報告顯示,截止7月29日,人類已用光2019年全年的水、土壤和清潔空氣等自然資源定量。「地球生態超載日」在過去的20年中提前到來了2個月,今年這一天的到來是史上最早的。  報告顯示,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需要1.75顆地球生產的自然資源才能滿足人類的需求。
  • 人類生態耗竭已超五成 2030年需要兩個地球資源
    2010年《地球生命力報告》和《中國生態足跡報告2010》近期先後公布,有專家據此提醒,如果繼續以超出地球資源極限的方式生活,到2030年,人類「將需要兩個地球來滿足需求」——  人類生態耗竭已超五成 中國生態足跡量全球第二
  • 地球發來「欠費通知」:人類本年度資源額度已用完
    中新網8月2日電(何路曼)今天,地球會向人類發來一條特殊的「欠費通知」:尊敬的用戶,您本年度的地球可再生自然資源使用已超額,即日起開始152天的「生態透支」生活……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全球足跡網絡近期公布的一份報告,雖然2017年結束還有近5個月,但是今年的「地球超載日」在今天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