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警示:地球環境破壞導致人類健康威脅增大

2020-12-04 環球網

聯合國報告警示:

地球環境破壞導致人類健康威脅增大

科技日報訊 (記者田學科)日前,一份由70多個國家250名科學家和專家撰寫的聯合國報告警告稱,地球環境已遭到嚴重破壞,人類健康正受到越來越大的威脅。如果不大力改善環境保護工作,到本世紀中葉,亞洲、中東和非洲的城市和地區每年可能有數百萬人過早死亡。

在倫敦大學學院可持續資源研究所教授保羅埃金斯共同主持的聯合國第六版《全球環境展望》(GEO-6)系列報告中,研究人員指出,地球淡水系統中汙染物所導致的抗生素耐藥性增加,可能成為2050年人類的頭號致死因素,並導致影響男性和女性生育能力及兒童神經發育的內分泌幹擾物的進一步增加。報告顯示,隨著支撐地球上人類生命的最基本系統開始瓦解,繼續沿著當前的經濟發展道路走下去,將給數十億人的生存帶來前所未有的困難。

報告建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減少肉類密集型飲食,減少食品浪費,並且將糧食產量提高50%,以滿足預計2050年全球90億至100億人口的需求。目前,全球33%的食品被浪費,而56%的浪費發生在工業化國家。報告認為,改善環境治理、土地利用規劃和綠色基礎設施,可以提高公民的福祉,同時減少他們的環境足跡;對農村地區的戰略性投資將減輕人們遷移的壓力;控制每年流入海洋的800萬噸塑料汙染至關重要,儘管這一問題近年來已引起廣泛關注,但全球仍未就如何處理海洋垃圾達成協議;針對整個系統(如空氣汙染)的政策幹預,而不是針對單個問題(如穩定的氣候或清新的空氣),可能會更加有效。

聯合國環境署代理執行主任喬伊斯姆蘇雅說:「人類的健康和繁榮與我們的環境狀況直接相關,這份報告是對人類未來的一個展望。」她指出,我們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是繼續走目前的道路,還是轉向更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我們的政治領導人現在必須做出選擇!

相關焦點

  • 聯合國報告警告:人類健康日益受到環境破壞威脅
    參考消息網3月15日報導 美媒稱,聯合國13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在氣候變化、汙染、物種大滅絕和人口增長的危險組合下,「地球受到了如此可怕的破壞,如果不採取緊急行動保護環境,人類健康將日益受到威脅」。據《今日美國報》網站3月13日報導,報告說,在全球所有的過早死亡和疾病病例中,約有25%是人為造成的環境破壞和汙染導致的。
  • 諷刺了人類對於地球強大破壞的10幅諷刺插畫
    人類對我們所存在的這顆星球有著巨大的影響,這是毫無疑問的。就目前而言,地球上的人口在增長,需求也在增長。然而,由於大火、森林砍伐和建築的原因,有助於調節地球氣候和水資源狀況的原始森林正在迅速退化。城市和海洋到處都是垃圾。而在這裡,小編帶來了10幅諷刺插畫,它們警示著我們,人類對地球的傷害是多麼的可怕。
  • 對人類破壞環境 引發災難的反思
    閱讀此書,才知這是一本披露人類是如何毀掉綠色、破壞環境,從而導致生態惡劣、戰爭不斷、資源枯竭、疾病叢生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滋生蔓延的書,是作者對人類破壞綠色世界引起的連鎖反應的批判與反思。 對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由農業文明進入工業文明這一過程作全景式掃描 這本書的開篇叫「復活島的教訓」。復活島是世界上最為遙遠的有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
  • 對人類破壞環境引發災難的反思
    閱讀此書,才知這是一本披露人類是如何毀掉綠色、破壞環境,從而導致生態惡劣、戰爭不斷、資源枯竭、疾病叢生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滋生蔓延的書,是作者對人類破壞綠色世界引起的連鎖反應的批判與反思。 對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由農業文明進入工業文明這一過程作全景式掃描 這本書的開篇叫「復活島的教訓」。復活島是世界上最為遙遠的有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
  • 聯合國&世衛組織:大流行病是人類破壞自然的結果
    寨卡病毒、非典、伊波拉病毒、新冠病毒……是什麼導致近年來大流行病頻發呢?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出,這都是人類破壞自然的結果,如果不保護自然,未來還會暴發更致命的大流行病。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的領導人指出,新冠肺炎等大流行病是人類破壞自然的結果,而幾十年來全世界一直在無視這個赤裸裸的現實。
  • 《全球環境展望-6》中文版發布,聚焦地球健康和人類健康
    12月20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科學司及新聞司聯合主辦的《全球環境展望-6》(GEO-6)中文版發布會在京舉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發布會上獲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第六期《全球環境展望》報告(GEO-6)是2012年以來最全面的全球環境報告。GEO-6由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的250位專家共同完成,這次評估以先前GEO報告的研究結果為基礎,歷時五年,概述了當前的環境狀況,預測了未來環境的發展趨勢,並對政策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
  • 保護地球等於善待自己,破壞氣候環境,等於自取滅亡。
    ,不斷地改造和破壞著地球環境,如人類燃燒石油、天然氣和木碳,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進入大氣層後使地球升溫;化學化工廢料不斷地排入海洋,而導致的海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因過度開墾土地和砍代森林而導致的土地鹽鹼化、沙漠化。
  • 全球變暖改變地球運作 90%生態環境已慘遭破壞
    全球變暖正改變地球運作  至少90%生態環境遭破壞現象緣於此  南極企鵝數量銳減、歐洲植物開花時間提前、美國河流流量變化……在研究人員眼中,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現象其實可能有著共同解釋:全球變暖。
  • 人類50年消滅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動植物,自然向人類發出警示
    報告指出,人們為了種植糧食,飼養動物,入侵野生動植物棲息地,過度消耗了地球上的森林資源和淡水資源。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以及農業生產是對自然最大的威脅之一,也會成為未來幾十年物種滅絕的最重要因素。  報告中一系列觸目驚心的數字告訴人類,人類的活動影響了環境,而環境又影響了生物的生存,最後,生物會通過自己的方式替大自然警示人類愛護環境。
  • 聯合國秘書長警示核擴散威脅:我們不能在夢遊狀態下走入戰爭
    據新華社報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9日對參加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的各國領導人及高級代表說,當今世界對核武器的擔憂達到冷戰結束以來的最高水平。古特雷斯在聯大一般性辯論首日第一個發表講話。他說,對核武器的恐懼並不是抽象的,數以百萬計的人正生活在朝鮮核導試驗的陰影中。隨著緊張局勢的升級,誤判的機率也會增多,充滿火藥味的講話可能導致致命誤解。
  • 地球面臨9大危機 人類生存環境遭遇威脅
    人類操控世界上的多條河流。因為修築大壩,許多條河流終結了生命。人類行為已經導致許多溼地乾涸。另外,水資源的過度消耗還在威脅人類的生存。比如,飲用水短缺、農業灌溉缺水以及全球氣候變化。50年來,中亞地區河流上的大壩已使鹹海乾涸。沒有了鹹海對氣候的調節作用,整個中亞地區夏季更加炎熱,冬季更加寒冷,土地一年四季面臨乾旱。因為河流乾涸,人們不得不抽取寶貴的地下水。
  • 聯合國擔憂:全球變暖走向無可挽救地步,氣候不可逆轉已威脅人類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如今,世界各地都已經感受到了全球變暖的影響,包括極端天氣、海平面上升,這對人類和其他物種造成了巨大威脅2019年12月2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再次強調並警告稱:世界為遏制全球氣候變化所做的努力「還遠遠不夠」,全球變暖可能陷入「無可挽回的地步」!很多人可能會問,如今的科技發展如此之快,難道就連一個氣候變暖的問題都得不到改善嗎?
  • 保護環境手抄報:人類環境宣言
    環境保護是由於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汙染問題過於嚴重,首先引起工業化國家的重視而產生的,利用國家法律法規和輿論宣傳而使全社會重視和處理汙染問題。  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出版了一本名為《寂靜的春天》的書,書中闡釋了農藥殺蟲劑DDT對環境的汙染和破壞作用,由於該書的警示,美國政府開始對劇毒殺蟲劑問題進行調查
  • 全球變暖全方位影響人類 世界地球日關注環境
    全球變暖全方位影響人類 世界地球日關注環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2日 22:15 來源: 來源:湖北日報據新華社巴黎20日電 今年2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表的報告預測,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升高1.8攝氏度至4攝氏度,並將導致海平面升高18釐米至59釐米。
  • 如何科學認識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巨大威脅?
    氣候變化正在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與健康,但其健康效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和社會採取應對和適應的程度。如何妥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及其造成的健康影響,已成為我國各級政府、公共衛生、環境保護部門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科學問題。氣候變化影響健康的主要路徑人類自身對氣候和天氣的變化非常敏感。
  • 世界環境日:如今環境汙染,人口暴增,人類還能在地球上活多久?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嚮往和追求。它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注意並採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02 全球氣候變暖由於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
  • 真實災難故事改編《末日崩塌》,對人類破壞環境具有警示意義!
    「災難」對於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來說,就是「恐怖」的代名詞,尤其是自然災難。相信每個人都知道,每年全世界各地,都會都到自然災難的侵害。如火山爆發、地震、洪水、冰雹等。雖然現代的科學技術已經在飛速發展,但是人類在這些大自然的災害面前,還是顯得過於渺小、猶如塵埃。因此,全世界每時每刻都在宣傳著保護地球、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 全球變暖危及人類健康——絕非聳人聽聞
    全球變暖,不僅使人類的居住環境、經濟生活以及生物物種的生存陷入了險境,而且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威脅。   據世界氣象專家預測,若不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採取必要的限制措施,到下一世紀,氣溫將以每十年增加0.3℃的速率上升,下世紀末,氣溫將比今天高出3.5℃,這一升溫速度比過去10萬年都快!
  • 2036年4月13日小行星將撞地球 威脅人類(圖)
    當天,人類將會受到嚴重威脅,因為一顆99942號小行星阿波菲斯「Apophis」到時會非常接近地球,可能會在地球的旁邊擦過。一批太空人、工程技術人員和科學家已公開呼籲聯合國承擔責任,進行一次太空任務,想辦法化解這場危機,拯救全人類。  據美國傳媒報導,天文學家現正密切關注著那顆名叫「Apophis」的小行星。他們相信,它正面撞擊地球的可能性是四點五萬分之一。
  • 馬裡亞納海溝深處出現了令人不安的東西,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示
    那麼塑料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有多麼嚴重?可能很多人覺得,塑料不斷風化就會消失,它們不會對環境造成什麼太大的汙染,即使是到了海洋之中,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事實真的如此嗎?可能結果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塑料對於地球生態和人類的健康影響是非常大的,可能有人會說了,我又沒有傻到會去吃塑料,它再怎麼厲害也無法傷害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