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1.63億年前新型恐龍 有蝙蝠翅膀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5月21日消息,近日,科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種類,這個新物種大約距今1.63億年了。該物種被稱為安布託特裡克斯,拉丁語中「兩翼」的意思。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字來源:中華網」

這種恐龍的胃部讓我們想到現在以植物為食的鳥類,但是科學家又確實發現了骨頭碎片的痕跡,這意味著這種恐龍確實喜歡吃肉。科學家稱之為「機會主義雜食動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字來源:中華網」

該研究的合著者之一,京邁·奧康納聲稱,這種動物可能還會爬樹,看起來有點像松鼠,也能從一根樹枝飛到另一根樹枝。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字來源:中華網」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1.63億年前新型恐龍!有蝙蝠翅膀和絨毛
    北青網訊 科學家們剛剛宣布,發現了1.63億年前的恐龍化石,它們長著一對蝙蝠翅膀。很難想像當時的生活是怎樣的,當時有成千上萬種至今沒有發現的動物物種,整個生態系統欣欣向榮。最近,科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種類。
  • 科學家發現膜質翅膀恐龍 距今1.63億年
    長臂混元龍復原圖原標題:科學家發現具有膜質翅膀的恐龍央視網消息:日前,我國科學家通過在晚侏羅世地層獲得的一件新化石——長臂渾元龍,揭示了膜質翅膀在恐龍中的演化,這一成果今天(9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發表。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具有「蝙蝠翅膀」的帶羽毛恐龍
    據外媒CNET報導, 科學家在中國北方發現的一種新恐龍化石提供了新的證據,表明一些侏羅紀時期的恐龍曾演化出像現代蝙蝠中看到的膜質翅膀。對該發現的完整分析發表在5月8日的《自然》雜誌上,詳細介紹了新的化石,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長臂渾元龍(Ambopteryx longibrachium)。這個幾乎完整的化石於2017年被發現,位於一個可追溯到1.63億年前的巖層中。這種生物的羽毛和組織的殘餘物保存完好,使研究人員能夠慢慢地將不尋常的恐龍的歷史和形式拼湊在一起。
  • 中國研究發現一種恐龍長著「蝙蝠翅膀」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記者張瑩)中國科研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報告說,他們發現侏羅紀一類稱作善攀鳥龍的恐龍曾演化出類似蝙蝠的膜質翅膀,這種與鳥類飛羽截然不同的結構表明,恐龍至鳥類的演化中曾出現意想不到的飛行嘗試。
  • 中國發現1.6億年前侏羅紀具膜質翅膀恐龍
    中國發現1.6億年前侏羅紀具膜質翅膀恐龍 原標題: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5月9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9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通過對一件採集於遼寧、距今1.63億年並命名為「長臂渾元龍」的善攀鳥龍類帶羽毛恐龍化石的最新研究發現:在恐龍向鳥類演化時,飛行器官除了羽毛外,還有像蝙蝠一樣的膜質翅膀。
  • 中國科學家發現長"蝙蝠翅膀"奇翼龍 距今1.6億年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發現長"蝙蝠翅膀"奇翼龍 距今1.6億年 ,在對一件珍藏於山東天宇自然博物館的恐龍化石進行了研究後發現,這種生活於1.6億年前的小型恐龍具有像蝙蝠一樣的膜翼翅膀。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奇翼龍」,成果發表於4月30日在線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徐星介紹,奇翼龍生活在侏羅紀中期,屬於一種名為擅攀鳥龍類的恐龍類群。這一類群與鳥類親緣關係非常近,它們長相奇特,有著短粗的頭,手部外側手指極長,尤其是長有呈絲狀的僵硬羽毛,更接近原始羽毛,而不像其他似鳥恐龍和鳥類擁有的片狀羽毛。   奇翼龍最奇特的結構,是其腕部的一個棒狀長骨。
  • 外媒:中國學者發現具有似蝙蝠翅膀小型恐龍
    參考消息網4月30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科學院古嵴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4月30日發布消息說,該所徐星研究員和臨沂大學鄭曉廷教授帶領的一個科研團隊,從一件來自中國河北青龍縣侏羅系地層的化石中,發現一種生活於約1.6億年前的具有類似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龍。
  • 古生物學家發現新恐龍物種 身披羽毛卻具有像蝙蝠一樣的膜質翅膀
    現在古生物學家已經發現了大自然中一種奇特的物種 - 一種奇怪的恐龍,其被羽毛覆蓋,但卻有像蝙蝠一樣的膜質翅膀。這個生物大約在1.63億年前,被稱為長臂渾元龍(Ambopteryx longibrachium),看起來像鳥類、蝙蝠和獸腳類恐龍之間的奇怪「混合體」。這種恐龍體型嬌小,長約32釐米,體重約200克。
  • 匪夷所思,一種恐龍長著「蝙蝠翅膀」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記者張瑩)中國科研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報告說,他們發現侏羅紀一類稱作善攀鳥龍的恐龍曾演化出類似蝙蝠的膜質翅膀,這種與鳥類飛羽截然不同的結構表明,恐龍至鳥類的演化中曾出現意想不到的飛行嘗試。
  • 小恐龍:揮著「蝙蝠翅膀」
    原標題:小恐龍:揮著「蝙蝠翅膀」 上圖 奇翼龍化石照片。鄭曉廷供圖   右圖 奇翼龍的藝術復原圖。   恐龍星際供圖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李大慶)鳥類及其恐龍近親的翅膀有一個共同特點:片狀飛羽是其關鍵組分。但4月30日在線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介紹,我國科學家發現一種生活於1.6億年前的小型恐龍卻具有像蝙蝠一樣的膜翼翅膀。
  • 中國發現1.6億年前侏羅紀具膜質翅膀恐龍「長臂渾元龍」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5月9日電 (記者孫自法)記者9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通過對一件採集於遼寧、距今1.63億年並命名為「長臂渾元龍」的善攀鳥龍類帶羽毛恐龍化石的最新研究發現:在恐龍向鳥類演化時,飛行器官除了羽毛外,還有像蝙蝠一樣的膜質翅膀。
  • (科技 · 生物)我國發現具有類似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龍——奇翼龍
    過去人們認為,鳥類及其近親恐龍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的翅膀都是片狀飛羽。
  • 我國發現長「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龍
    本報訊日前在線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員和臨沂大學鄭曉廷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報導了一種生活於約1.6億年前的具有類似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龍,代表我國學者在鳥類起源研究方向取得的又一項重要成果。
  • 我國科學家發現長著「蝙蝠翅膀」的奇翼龍-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4月29日電(記者齊芳)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員和臨沂大學鄭曉廷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在對一件珍藏於山東天宇自然博物館的恐龍化石進行了研究後發現,這種生活於1.6億年前的小型恐龍具有像蝙蝠一樣的膜翼翅膀。
  • 河北發現新恐龍:翅膀結構獨一無二
    外媒稱,中國科學院古嵴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4月30日發布消息說,該所徐星研究員和臨沂大學鄭曉廷教授帶領的一個科研團隊,從一件來自中國河北青龍縣侏羅系地層的化石中,發現一種生活於約1.6億年前的具有類似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龍。
  • 奇翼龍:新的中國恐龍,蝙蝠翅膀的鳥類祖先
    恐龍會飛嗎?如果是三十年前你指著博物館裡的標本說「會飛的恐龍」,可能會被人善意地糾正——「那是翼龍,翼龍不屬於恐龍」。不過今天我們已經知道,恐龍裡面也有能飛的。中生代中期,在恐龍類統治大地的過程中,出現了一支不拘常規、極富勇氣的飛行軍——披羽恐龍。
  • 蝙蝠是不是和老鼠近親?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蝙蝠和老鼠的區別從外觀上看,蝙蝠除了頭部與老鼠有一絲相像外,就再也沒有相似之處了。那麼,它們兩種動物都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蝙蝠從食性上看分為食蟲蝠和食果蝠兩種,食蟲蝠顧名思義就是以昆蟲為食的蝙蝠,而食果蝠則是以植物果實為食的蝙蝠。而老鼠雖然有1700多種,但是它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食物不挑剔,因此老鼠是雜食性動物。也就是說,從食性上看,老鼠和蝙蝠也完全不同。
  • 科學家發現古生物化石,來自1.25億年前,或是蝙蝠的祖先!
    在山火燃燒的同時,超過了10億隻動物的死亡,而蝙蝠也遠離了曾經的棲息地,大約有65萬隻蝙蝠在天空當中亂飛,給當地的居民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困擾。 蝙蝠祖先的尋找也並易事,在2006年我國科學家在內蒙古發現了一種哺乳動物的化石,它的長相非常奇特,在翅膀上還有翼膜
  • 我國發現長「蝙蝠翅膀」小型恐龍 奇翼龍頭短粗羽毛呈絲狀
    2015年5月3日,日前在線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員和臨沂大學鄭曉廷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報導了一種生活於約1.6億年前的具有類似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龍,代表我國學者在鳥類起源研究方向取得的又一項重要成果。
  • 奇翼龍:蝙蝠翅膀的鳥類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