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季前賽今日戰火續燃,休斯頓火箭隊坐鎮主場迎戰來自CBA聯賽的上海男籃。此役的看點有二,其一在於CBA球隊向NBA球隊求教取經,其二在於火箭麾下的中國球員周琦將在這場特別的比賽中登場亮相。
周琦在火箭隊的季前賽揭幕戰上僅出戰5分27秒,1投1中,貢獻3分2籃板2封蓋,儘管出場時間有限,但他的表現尚屬可圈可點。而此役,火箭隊在面對上海男籃時顯然有意成人之美,周琦在這場比賽中得到了11分31秒的出場時間,他沒有辜負火箭隊給他提供的表現機會,全場4投3中,攬獲8分3籃板1助攻1搶斷1蓋帽的高效數據。
周琦此役在進攻端的擋拆表現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數次提到高位跟哈登打擋拆配合,甚至擴到中圈位置為哈登做掩護,頗有成效。但需要留意的是,他在做完掩護後的順勢切入存在問題,由於他目前的對抗能力較為遜色,因此他擋拆切入時容易受到防守球員施加的肢體對抗的影響,從而延誤傳球時機。
這個問題在周琦跟哈登或保羅進行擋拆配合時並不明顯,哈登或保羅在執行擋拆時本就具備極大的進攻威脅,這能有效緩解周琦所面臨的防守壓力,進而提高他的擋拆效率。另外,得益於哈登或保羅的擋拆出球速度與進攻路線預判,周琦在接球後能夠第一時間完成進攻,避免進行多餘的身體對抗。但周琦在跟其他後衛搭檔登場時,他的問題就又都顯露無遺,比如他在第四節登場時的擋拆表現就不夠理想,而火箭隊顯然不可能在控衛線上隨時給他配備哈登或保羅,因此提高對抗能力對他來說刻不容緩。
實際上周琦在高位進行擋拆後的切入,其實並不像我們在賽後高光集錦裡所看到的那麼積極,但考慮到火箭隊有意利用他的遠投能力,或許在擋拆後向外圍移動將成為周琦新賽季的常態。
在防守端,周琦的防守覆蓋面積令人眼前一亮。由於他的身高臂展與移動速度相對出色,他在防守防拆時能跟隊友進行防守換位,從而對上線的持球進攻球員進行限制,並且限制效果還較為可觀。但同時也要看到,周琦在提到上線進行換防時,火箭隊也會相應地出現內線城門洞開的問題。另外,周琦的協防能力也委實不虛,儘管他的協防效率並不能直接轉化為蓋帽率,但他的身高臂展都能給進攻球員造成較大的幹擾。
還需要再強調一點,火箭隊此役的對手是一支CBA球隊,其對抗強度與競技水平顯然不能跟NBA相提並論。周琦能在本場比賽展露崢嶸其實並不意外,畢竟他上賽季在CBA聯賽的表現有目共睹,但當他真正地登臨NBA賽場時,屬於他的嚴峻挑戰才將正式開始。
周琦本場比賽的出場時間只有11分31秒,雖說這相較於上一場比賽的出場時間已高出一倍有餘,但這只不過是得益於兩隊實力差距懸殊並且來者是一支中國球隊罷了。我們都需要理性看待周琦在新賽季的出場時間與表現機會,火箭隊並沒有為周琦提供出場時間的保障,也沒有給他提供一定的戰術傾斜,中國球迷對此可能頗有微詞,但其實這是無可厚非的現實情況。
周琦的NBA徵途才剛開始,儘管他在整體上所擁有的價值(包括市場價值)相對可觀,但他仍需從板凳席末端打起,爭取躋身10人輪換名單於他而言顯然更加實際。
任何不切實際的空想都如浮雲蔽日,當夢想照進現實,唯有腳踏實地可稱良策。但竭所能,莫問前程,活在當下,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