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瓦力」挑戰AI技術世界難題

2021-01-09 人民網

  千龍網北京6月25日訊 現實生活中的社交,有著人們通常會自覺遵守的文明規範,但在網絡上,很多人常常忘記社交禮儀的重要性,不再講究語言的分寸,不認同別人的發言時,就用「腦迴路真奇特」、「你是村裡來的沒見過高樓大廈吧」這樣陰陽怪氣的語言攻擊對方。

  這些話不違反法律,但當因為文化背景、生活經歷的不同導致的看法不同,通過破壞性的方式表達時,損害了網絡社區文明秩序,降低公共討論的質量和體驗。如今,網際網路企業也已經行動了起來,比如知乎就通過AI技術嘗試處理陰陽怪氣的言論,以創新思路引導文明新風。

  瓦力」,是一種價值觀

  根據知乎內容質量團隊技術負責人劉兆來的介紹,「瓦力」是負責知乎社區治理的算法機器人之一,可以實時識別和處理不友善、答非所問和垃圾廣告導流信息。這一次,「瓦力」挑戰的是困擾世界情感分析領域的前沿問題:「陰陽怪氣」內容識別。

  所謂陰陽怪氣,是用戶以反諷的方式攻擊他人,影響正常的討論秩序。比如現實社會裡大家正認真討論問題,突然出現一個人諷刺大家多管閒事,氣氛馬上就會尷尬甚至緊張起來。「陰陽怪氣」言論的判定非常依賴個人感受,每個人的情緒閾值不同,且同樣的語料在不同討論語境下也會引發不同情緒,這更為算法識別帶來了極大挑戰。知乎在過去 7 年中所累積的「舉報」等帶有用戶篩查性質的行為語料和豐富的社區管理經驗,使得知乎得以邁出關鍵一步:用社區最大公約數作為判定尺度。

  「我們基於對於用戶切實體驗的累積觀察,與算法團隊一起,從情感傾向性、親密關係、文本特徵三方面入手,訓練出能夠識別陰陽怪氣的算法模型。目前『瓦力』對陰陽怪氣評論文本的識別準確率,已非常接近社區最大公約數,比很多人工判斷都更準。」知乎運營總監孫達雲表示。知乎近期會讓用戶自由選擇是否開啟「瓦力」智能過濾,真正讓陰陽怪氣識別技術進入產品化嘗試。

  網際網路創造了公共討論的空間,但隨之也帶來了大量網絡暴力,甚至釀成如「北京90後女孩與父母兩次自殺」等人間悲劇。更可怕的是,網絡暴力沒有倖存者,建立良好的網絡討論環境,也是保護每個網民切身利益的舉措。知乎「瓦力」從識別不友善晉級到識別陰陽怪氣,這一升級,對中文乃至世界網際網路的討論環境,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人類無法兼顧的海量信息中,讓 AI 算法變得更聰明,嘗試識別人類語言背後的情感意義值得稱讚。更為重要的,是「瓦力」傳達了知乎的積極導向和價值觀。客觀上看,算法是「中立」的工具,不同的目標和應用可以發揮完全不同的價值,知乎的選擇,是用算法打造一個友善的、大家能好好說話的網絡空間。

  文明,是奮鬥出來的

  產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進化心理學」認為。人類心理也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一切本能行為都是為了保證自身的生存、繁衍。然而我們縱觀人類發展史,卻會發現每一次進步都是建立人類在對本性的反抗、修正之上,正是反省自身行為、克制原始衝動的能力,讓人得以脫離叢林生活的野蠻。

  有歷史記載的幾千年來,人類早已脫離了險惡的叢林環境。即便我們的心理仍然留著先祖烙印,但在經歷數次工業革命,線上還構建起龐大的數字世界時,我們已經擁有了建設新生態的能力,而不是任由原始基因慣性發展。

  網際網路發展到目前階段,也需要將上網禮儀這一議題提上日程。在對公共話題的討論中,尊重他人、友善對待不同觀點,應該是網絡世界的一個基本交規。

  網際網路行業正成為國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場所,同樣也承載社會價值重任。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網際網路企業也應更多考慮平臺內容的價值觀內核,以正能量取代負能量,以積極引導取代消極放縱。知乎「瓦力」,給我們帶來的不只是對AI科技的讚嘆,也是啟迪未來的開始和表率。

(責編:陳鍵、賴悅)

相關焦點

  • 知乎「瓦力」挑戰AI技術世界難題 啟迪內容平臺價值觀
    如今,網際網路企業也已經行動了起來,比如知乎就通過AI技術嘗試處理陰陽怪氣的言論,以創新思路引導文明新風。「瓦力」,是一種價值觀根據知乎內容質量團隊技術負責人劉兆來的介紹,「瓦力」是負責知乎社區治理的算法機器人之一,可以實時識別和處理不友善、答非所問和垃圾廣告導流信息。這一次,「瓦力」挑戰的是困擾世界情感分析領域的前沿問題:「陰陽怪氣」內容識別。
  • 機器之心2018年度AI評選揭曉,微軟英特爾知乎等獲最佳AI應用案例
    此次獲得「最佳AI應用案例」的包括:「微軟社交聊天人Zo幫助線上寫作分享平臺Wattpad激發用戶創作創意」、「英特爾Analytics Zoo幫助企業開發設備故障自動預測的驗證模型」、「知乎算法機器人瓦力識別陰陽怪氣內容」等多個企業AI應用項目。這些獲獎案例除了在團隊、技術、業務資源等方面擁有多項獨家優勢之外,對細分領域的技術研究和產業落地也有著獨特的思考與判斷。
  • 知乎:源自社區又服務於社區的 AI 技術
    機器之心原創作者:邱陸陸「知乎希望利用 AI 技術打造一個智能社區。」每次知乎的技術負責人公開談及人工智慧技術,「智能社區」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詞彙。然而「智能社區」也是一個相對陌生的概念:如今研究者與工程師們明確了深度神經網絡在語音、圖像和自然語言數據上的作用,並將它們進行逐一的細化和延展成了種種「智能應用」。
  • 瓦力工廠少兒編程受教育部主管雜誌《中國信息技術教育》專訪報導
    近日,瓦力工廠少兒編程受邀教育部主管雜誌《中國信息技術教育》專訪報導,並榮登2020年第九期封面人物。《中國信息技術教育》創刊於2002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北京中圖聯文化教育開發中心主辦的面向信息技術教育領域、關注教育教學的教育科研刊物。
  • 瓦力工廠資源搶奪賽進駐2019年CRH大賽,備受關注與認可
    12月13日至16日,由湖南省機器人科技教育學會、湖南省自動化學會、湖南省電子學會、湖南省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會、湖南省電工技術學會等學會共同主辦的2019CRH雜交水稻杯機器人創客大賽暨首屆優秀科技創新成果展評活動於湖南長沙順利舉行,瓦力工廠資源搶奪賽進駐該比賽。
  • 機器人瓦力
    偷看EVA,被一堆購物車撞到玻璃上...在EVA執行指令有些挫敗的時候,遇到風沙,瓦力邀請她回到了自己的家裡。 瓦力試過很多辦法,給EVA曬太陽,雨天給EVA打傘被電,後來帶著不動的EVA去約會。划船、看夕陽、玩電動。
  • 「知乎十問」 ,一部中國網際網路的進化史
    從那時開始,知乎用戶就把知乎定位在了一個專業領域、專業化知識的問答社區,網際網路從業者、創業者、產業上下遊的人群一直是知乎優勢。雖說「娛樂至上」的思維早已深入常見的內容產品,但是知乎卻一直希望閃耀思辨二字的魅力,知乎對內容一直有高標準的要求。
  • DeepMind AI破解「蛋白質摺疊」難題,攻克生物學50年巨大挑戰
    美國時間11月30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公開宣布,生物學界50年來的重大難題——蛋白質摺疊預測,已被其成功攻克。但一個現實挑戰是,蛋白質的3D結構在形成之前會有數以億計的摺疊方式。美國分子生物學家Cyrus Levinthal指出,如果用蠻力來計算蛋白質所有可能的構型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比宇宙的時間都要長,一個典型的蛋白質可能有10∧300種可能的構型。因此,從1972年至今,如何準確預測蛋白質的摺疊方式一直是生物學界的一項重大挑戰。
  • DeepMind AI破解「蛋白質摺疊」難題,攻克生物學50年巨大挑戰
    美國時間11月30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公開宣布,生物學界50年來的重大難題——蛋白質摺疊預測,已被其成功攻克。但一個現實挑戰是,蛋白質的3D結構在形成之前會有數以億計的摺疊方式。美國分子生物學家Cyrus Levinthal指出,如果用蠻力來計算蛋白質所有可能的構型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比宇宙的時間都要長,一個典型的蛋白質可能有10∧300種可能的構型。因此,從1972年至今,如何準確預測蛋白質的摺疊方式一直是生物學界的一項重大挑戰。
  • WAIC2020企業AI架構專場成功舉辦,行業專家共話AI落地挑戰與未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和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希望擁抱人工智慧來開展業務創新,實現企業的智能化發展。如何構建一套可靠、有效且安全的人工智慧技術棧,便成為了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事情。在7月11日上午,在WAIC 2020開發者日企業級AI架構專場中,多位來自工業、醫療、金融等不同領域的行業專家,共同探討了企業級AI在落地過程中的技術挑戰與難題。
  • 《可愛的機器人瓦力》青眼虎-協助拍攝
    瓦力是電影《機器人瓦力》中的一個虛構角色,亦是該片的男主角。原本,瓦力是指影片虛構的特大型美國公司BnL(Buy n Large)生產的一系列清掃型機器人,但到了片中故事發生的年代,全世界的瓦力除了片中的這臺外都已報廢退役,故瓦力現在專指這最後的一臺。瓦力在地球上除了打掃,就只能和一隻蟑螂相伴。瓦力白天進行打掃、收垃圾的工作,晚上居住在自己的鐵皮屋(原本是垃圾車)當中。
  • 機器人瓦力:瓦力和伊娃在太空中飄蕩的場景,太浪漫了
    自從他們的故事片《玩具總動員》上映以來,動畫工作室就給我們帶來了《怪物公司》、《超人》這樣的經典影片,但還有一部不僅是他們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動畫之一,他就是《機器人瓦力》。電影講述的是22世紀了,人類乘坐巨大的太空巡洋艦離開了地球,等待著他們星球的表面再次適合居住。700年過去了,而瓦力(廢物分配負荷提升器地球級),是剩下的最後一組機器人來清理地球。
  • 瓦力工廠機器人:鍛造硬軟體體系 建立主動探究式教育模式
    您認為瓦力工廠機器人是憑藉什麼樣的優勢脫穎而出的?競爭力是什麼?  李慕:瓦力工廠核心競爭優勢是通過自主智慧財產權硬軟體體系打造的青少年機器人教育全生態鏈體系,目前瓦力工廠擁有完整的60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專利的硬軟體體系,打通了線下門店、學校、在線編程的多個場景,以賽事作為平臺,逐步形成行業標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 知乎發布「海鹽計劃」 它如何從信息海洋提煉出知識之鹽?
    7年前,知乎正式上線。那時,國內移動網際網路剛剛興起,小米公司成立不久,微信剛剛誕生,知乎還只有PC端。此後,知乎這個小眾社區開始萌芽,迅速成長,在7年後成為國內最大的知識內容平臺。8月8日,知乎在北京召開「知無不言」發布會,不僅宣布完成2.7億美元E輪融資,而且正式推出「海鹽計劃」。
  • 當技術落地應用,WAIC開發者日企業級AI架構專場帶你解讀AI新實踐
    隨著越來越多人工智慧技術的逐步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嘗試通過擁抱 AI 應用進行信息化業務創新,實現企業的智能化發展戰略。如何架構一套可靠、有效、安全的AI技術棧,實現智能化戰略藍圖?技術的迭代,又會對現有的企業架構帶來什麼挑戰?開發團隊要如何抓住人工智慧時代的發展機遇?
  • 深圳瓦力工廠少兒編程教育
    瓦力工廠是一家專注於3-16歲少兒編程教育的全生態鏈企業。瓦力工廠結合國際STEAM教育理念與國內少兒特點,集結國內外編程專家、課程研發專家、少兒教育專家,自主研發機器人教具,開發連貫性編程課程體系,一站式輸出少兒編程教學與賽事解決方案,打造完整的少兒編程教育產業生態圈。瓦力工廠以硬、軟體和科技為驅動力,旨在推動少兒編程教育為主流教育,致力於通過智趣編程全面激活孩子的科技能力與未來素養,幫助下一代輕鬆駕馭。
  • 《機器人總動員》,瓦力與伊娃終於牽手成功,觀眾看得淚目
    機器人瓦力一天天地重複著一個動作,那就是把垃圾壓縮成一個又一個整齊的方塊。隨著時間的流逝,瓦力逐漸有了自己的意識,但他發現,這個世界除了他就只剩垃圾了…瓦力感到很孤獨,他不再盲目的進行壓縮垃圾了,他開始從垃圾裡尋找一些好玩的東西,如魔方、燈泡、打火機、勺子、叉子、錄音帶等,逐漸的,各種小玩意兒堆滿了整個小基地裡,瓦力把它們整齊地放在各個角落。
  • 機器人總動員:橫跨七百年的機器人之戀,當瓦力遇到伊娃!
    ,因為生活在空無一人的地球上,瓦力感覺到很孤獨。瓦力和伊娃的相遇,多虧了蟑螂的幫助,如果沒有蟑螂突然闖進伊娃的世界,可能瓦力跟伊娃,一輩子都不會相遇了。(可以說蟑螂就是伊娃跟瓦力的紅娘了)。不過當伊娃探測完瓦力之後,發現瓦力也不是自己要尋找的目標時,又匆匆離開了!
  • 知乎推出了新版首頁 看起來更懂用戶
    相比於舊版,新版知乎首頁「關注、推薦、熱榜」的結構,在功能體驗上是對信息流的進一步細化和歸攏。原本「話題」、「圓桌」下的內容,以及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內容,都基於算法的邏輯通過「推薦」頁面呈現給用戶。而高熱度值信息則被統一划入「熱榜」中,並且根據熱度值進行排序展示。據知乎內部人士透露,未來「熱榜」頁面還會增加熱門電子書、知乎Live等類別,形成內容的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