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在不斷運動的,包括宇宙本身也在不斷膨脹,科學家認為,宇宙中不存在絕對靜止的行星,所有的行星都在自轉,對於宇宙來說,能量推動物質的運動,或許就是不變的真理。
我們都知道地球不僅僅在自轉,同時也在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太陽也沒有閒著,它是巨大銀河系的一個微小組成部分,也在圍繞著銀河中心的引力源旋轉著,引力讓星系達成了美妙的平衡,在銀河系中存在至少三千億個恆星,它們都在圍繞著銀河系的「銀心」運動著。
那麼銀河系在宇宙空間中,是靜止不動的嗎?答案並不是如此,銀河系在宇宙空間中正在以每秒600公裡的速度移動著,我們的太陽也在跟隨著銀河系一同移動,在未來,銀河系會和仙女座星系發生巨大的碰撞,融合成一個全新的星系,或者發生某種意外,沒有和仙女座星系碰撞,也會繼續向著宇宙中的「巨引源」前進。
那麼到時候,人類應該怎麼辦呢?其實並不需要太過擔心,雖然銀河系正在和仙女座行星相互吸引,朝著對方移動,但是考慮到宇宙尺度的廣闊,和宇宙空間的膨脹,至少需要40億年,兩個星系才會發生碰撞。
在40億年後,人類是否還存在呢?我們很難知曉,按照人類如今的發展速度來看,如果沒有因為戰爭自我毀滅,不要說40億年的時間,就是一千萬年,人類也應該有能力離開銀河系了,可惜的時,面對浩瀚的宇宙,人類更可能因為資源消耗,找不到新的宜居星球導致滅亡。
對於銀河系來說,在未來和其他星系發生膨脹,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行星演化過程中的一部分,在新星系形成的過程中,因為爆炸會出現新的黑洞作為引力源,同時拋灑出大量的物質,產生新的恆星,再因為引力,緩慢的聚合在一起。
地球距離銀河系的內核足足有2.6萬光年,銀河系的核心至少擁有200萬個太陽質量的物質,如此龐大的質量,才造成了巨大的引力場,愛因斯坦認為,引力的本質並不是我們常識中的「力」,而是物體對空間產生的影響,物體的質量越高,這種影響就越大。
有質量的物體就會相互吸引,質量越高吸引的「力」就越大,愛因斯坦提出,這種吸引是因為物體「壓彎」了空間,讓空間形成了塌陷,在塌陷範圍內的物體自然會以一定的速度向著塌陷的最深處滑落,物質的質量越重,製造的時空塌陷彎曲的程度就越高,質量較小的物體滑落的過程就越快。
雖然宇宙中的天體比例相差很大,在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佔據了整個星系總質量的99%以上,我們也不能就說八大行星的質量很少,行星在被恆星吸引的過程中,也會在運動的路上產生慣性,直到和太陽的引力平衡,就開始圍繞著太陽開始公轉。
不得不說引力平衡了宇宙中行星的安穩,但是也在默默的不斷引導星系相互碰撞,製造出更大的引力源,銀河系只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一部分,在這個超星系團中存在超過10萬個和銀河系類似的星系,這證明宇宙中早就出現了遠超我們想像的超巨型引力源。
人類可觀察的宇宙範圍是有限的,因為宇宙膨脹的速度超越光速,距離我們太遠的區域光線永遠無法傳遞到地球,目前人類的可觀察宇宙範圍直徑有900億光年,在這個範圍內人類就發現了一個巨型的宇宙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一個由星系組成超過了100億光年的結構。
在這個巨大宇宙長城的內部,又會存在多麼驚人的引力源呢?銀河系的未來不需要人類擔心,在40億年的遙遠未來,不僅僅銀河系會發生意外,我們的太陽也會迎來生命的終點,膨脹到如今地球軌道的位置,給地球帶來巨大的災難。
宇宙中的萬物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走向終結,能量在流動的過程中會促使「熵」的不斷增加,或許只有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才可以找到辦法擺脫滅亡的命運。
你認為人類在40億年後的遙遠未來,還可能存在嗎?是否可以逃離出銀河系呢?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