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碰撞,大概要在40億年之後,而40億年之後有沒有人類都不好說。
即使人類科技水平足夠發達, 能夠活到40億年之後,那麼40億年後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的合併,也不會對太陽系造成任何影響。這其實,和星系之間的形成有關。
恆星系的形成
我們以我們所生活的太陽系舉例,在45億年前在太陽第一代恆星爆炸後,形成了一片巨大的分子雲,後來,這些分子雲內部有一個地方出現了引力坍塌,而這些分子雲也在引力的作用下慢慢匯聚在一起,最終形成了一個天體。
因為天體的質量越大,引力也越大,所以內部的溫度也越高。因此這顆天體的內部很可能呈等離子態,並發生核聚變反應,這時這顆天體成為了一顆恆星,也就是太陽。
形成恆星之外的其他邊角碎料也在各自的引力下,形成了行星等各種天體,並在太陽的引力下,圍繞著太陽運動。以上就是太陽系的形成過程,宇宙中的恆星系基本上都是這麼來的。
星系系統的形成
恆星系是在分子雲的引力作用下形成的,但像銀河系這樣龐大的星系,形成原理和這個就有些不同了。無論是銀河系還是仙女座星系,這些星系之所以如此龐大,是因為他們是「吃"其他星系來壯大自己隊伍的。
比如:銀河系,從過去100億年前到今天,銀河系都在不斷吞併比自己小的星系或者恆星系。
科學家們發現,時至今日人馬座星系,每繞銀河系一周,都有部分恆星或者恆星系被銀河系吞併。而這種吞併行為,在宇宙中非常常見。
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的碰撞
了解了星系是怎麼來的之後,你會發現,宇宙中的星系都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也就是說,質量小的星系,會被質量大的星系所吞併。
根據科學家估計發現,銀河系直徑大概是15萬-18萬光年,略微小雨仙女座星系直徑的20萬光年,而這兩個星系又在相互靠近之中,因此一旦發生碰撞,未來質量較大的仙女座星系會吞併質量較小的銀河系。
不過,也有科學家指出,未來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並不會正面碰撞,而是會發生側面摩擦,仙女座星系會吞併部分銀河系恆星系。不過具體數據要等到更精確的觀測才可以計算。
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碰撞,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其實,即使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發生正面碰撞,對人類的影響都不大。
首先,恆星是有壽命的,質量越大的恆星,壽命越短;質量越小的恆星,壽命越長。我們人類都希望與天同壽,其實不如說,希望與褐矮星壽命一致,因為直到今天,都沒有一顆褐矮星走到生命盡頭。
太陽個頭介於兩者之中,壽命將維持在120億年左右,也就是說,太陽將在70億年後不再發光,演變成一顆白矮星。但是太陽將會在20億年後,變得不再適宜人類生存。
因此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碰撞,對人體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其次,即使40億年後,地球仍適合人類生存,那麼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的碰撞也不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這是因為宇宙實在是太太太空了,平均密度大概相當於1立方米只有不到1個氫原子的程度。各個天體之間相互距離也十分遙遠,比如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星系,距離地球都有4光年之久。
離地球最近的月球,最近時距離都有36.3萬千米。
而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碰撞是發生在大尺度上的,所以不會對人類造成任何影響。
反而是當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合併時,星空變得很漂亮,如果你有幸能觀測到天空,那麼你將會看到這樣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