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歷史將被改寫!科學家發現「化石星系」,顛覆人類認知

2021-01-08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我們都知道,宇宙誕生的時候什麼都沒有,不過,伴隨著第一代恆星的出現,宇宙也漸漸變得豐富了起來。恆星系統融合組成了矮星系,矮星系不斷融合變成了更大的星系,現代研究認為,大約100億年之前,銀河系就是這樣誕生的。

那麼,銀河系誕生之初,它的情況是怎樣的呢?在過去的研究中,科學家們普遍認為,當銀河系處於形成階段的時候,它是比較平靜的,這個時候並沒有什麼「大碰撞」發生,不過,最近的一個發現卻可能顛覆了這個觀點。

英在銀河系深處找到「化石星系」

從銀河系誕生至今,銀河系一直都在不斷壯大自己,所以,越是接近銀河系中心位置的恆星,其實越是來自於銀河系早期的。

研究者表示,如今銀河系的中心地帶普遍都是白矮星,這些恆星的年齡都在100億年左右,它們也都是非常古老的,同時,在銀河系中心塵埃等影響下,想要看清它們也並不容易。在過去的10年中,通過SDSS(斯隆數字巡天項目),研究者們一共找到了50萬顆恆星系統,其中在銀河系的最深處,竟然還隱藏著一個「化石星系」。

這個星系的年齡至少有100億年的歷史,不過奇怪的是,它的很多特徵,都與銀河系其它的恆星相悖。研究者認為,它或許並不屬於銀河系,也就是說,它不是銀河系早期成員之一,而是來自於另外一個星系。

它來自哪裡呢?為了搞清楚它的來歷,研究者們經過大數據研究後,最終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100億年之前,銀河系曾經和周圍的一個恆星系統發生了碰撞,這個恆星系統成為了銀河系的成員之一,不過,在過去的100億年時間裡,這個恆星系統卻一直保持著自己原有的化學成分和運行軌跡等,絲毫不受銀河系的控制。

銀河系未來還會不斷膨脹嗎?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在銀河系的周圍,存在著很多的矮星系,這些矮星系未來都會被銀河系吞噬掉,不過這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是需要至少上百萬年,甚至是更久的時間,才可以看出端倪。

當然,即使銀河系不吞噬這些矮星系,未來銀河系也會由漩渦星系變成橢圓星系,因為和銀河系同處於室女超星系團的仙女座星系,正在飛速朝著銀河系的方向前進。

最快30億年之後,當它們相撞,銀河系會比現在暴漲50%,不過,這個時候的銀河系也將改名了,因為它已經和仙女座星系合二為一了,兩個龐大的星系組合成一個全新的星系,如果那個時候的人類還在宇宙之中延續自己的文明,或許會在某一顆星球上見證這一幕,然後為全新的橢圓星系取一個名字,真是令人期待。

希望未來科學家們可以早日解開銀河系中所有的謎團,同時也希望人類可以早日徵服銀河系,可以在銀河系中擁有諸多的新家園。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12月25日文章《英在銀河系深處找到「化石星系」》

相關焦點

  • 銀河系歷史或將改變,人類發現「化石星系」,曾撞擊銀河系
    銀河系歷史或將改變,人類發現"化石星系",曾撞擊銀河系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宇宙一直都處於一種神秘的狀態當中,當然,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很大程度地激發了我們人類的好奇心,從古至今,我們對於宇宙的研究和探索,一直都都沒有停下過,在我們國家古代,一直都有著一個特殊的機構
  • 英國在銀河系深處找到「化石星系」,刷新銀河系演化歷史認知
    英國科學家在近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撰文稱,他們利用斯隆數字巡天項目(SDSS)的星系演化實驗(APOGEE)提供的數據,發現了一個隱藏在銀河系深處的「化石星系」。這一發現可能會刷新我們對銀河系演化歷史的認知。
  • 英在銀河系深處發現「化石星系」
    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撰文稱,他們利用斯隆數字巡天項目(SDSS)的星系演化實驗(APOGEE)提供的數據,發現了一個隱藏在銀河系深處的「化石星系」,這一研究結論可能會刷新我們對銀河系演化歷史的認知。
  • 科學家發現隱藏在銀河系內的古老「化石星系」
    據外媒BGR報導,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古老的 "化石星系 "的跡象,它就藏在我們的銀河系裡面。科學家認為,這個星系在很久以前曾與銀河系相撞。該星系是通過在銀河系深處發現具有不同構成的古老恆星來識別的。研究人員利用斯隆數字天空調查的阿帕契點天文臺銀河系演化實驗的數據表示,他們發現了一個古老的 「化石星系」的遺蹟,這個星系可能對銀河系的成長做出了巨大貢獻。
  • 鳥類歷史將被改寫,內蒙古發現翼龍化石,翼龍是恐龍還是鳥?
    特別是在動物上的羽毛研究,我們都知道,人類是不長羽毛的,因此對於羽毛也有非常大的興趣。就在近日,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全新的羽毛,這羽毛將顛覆了人類的認知,鳥類的歷史將被改寫。其實這樣的事並沒什麼好奇怪的,人類是地球後來者,很多生物的存在都比人類來的長久,因此,想要全面了解地球是一個非浩大的工程,有的新發現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並不奇怪的事情,世界上存在顛覆人類認知的事情還少嗎?
  • 銀河系深處找到「化石星系」
    英國科學家在近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撰文稱,他們利用斯隆數字巡天項目(SDSS)的星系演化實驗(APOGEE)提供的數據,發現了一個隱藏在銀河系深處的
  •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來自銀河系吞噬的河外星系
    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
  •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來自銀河系吞噬的河外星系
    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
  • 英在銀河系深處找到「化石星系」
    (APOGEE)提供的數據,發現了一個隱藏在銀河系深處的「化石星系」。這一發現可能會刷新我們對銀河系演化歷史的認知。「它們如此與眾不同,只可能來自另一星系,通過對它們進行詳細研究,我們追溯出這個化石星系的精確位置和歷史。」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發現深藏的「化石星系」
    斯隆數字天空調查的阿帕奇點天文臺銀河演化實驗(APOGEE)的數據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隱藏在我們銀河系深處的「化石星系」。有色環顯示出被稱為赫拉克勒斯的化石星系提議的化石星系可能在一百億年前與銀河系相撞,那時我們的銀河系還處於起步階段。天文學家將其命名為Heracles,以古希臘英雄的名字命名,該英雄在銀河系誕生時就獲得了不朽的禮物。赫拉克勒斯殘餘物約佔銀河系球形暈圈的三分之一。
  • 科學家發現「第二銀河系」,形成原因是未知,或改寫宇宙歷史!
    太陽系已經是個浩瀚存在,然而在太陽系外,還有其他更大的星系團包裹著它,其中人類最熟悉的一個星系莫過於銀河系,這麼多年,人類一直在探索銀河系內部的其他星系團,它宇宙中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星系,然而在最近一段時間內,科學家竟然在地球之外發現了第2個銀河系,這個銀河系的出現讓很多科學家非常疑惑。
  • 銀河系深處,隱藏著這樣一個「化石星系」……
    英在銀河系深處找到「化石星系」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英國科學家在近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撰文稱,他們利用斯隆數字巡天項目(SDSS)的星系演化實驗(APOGEE)提供的數據,發現了一個隱藏在銀河系深處的「化石星系」。這一發現可能會刷新我們對銀河系演化歷史的認知。
  • 科學家在銀河繫心髒發現「化石星系」跡象
    據外媒報導,我們自己的銀河系有著一個戲劇性的童年。天文學家在其回憶錄中揭開了新的篇章,他們發現隱藏在這個星繫心髒附近的一個可能存在的「化石星系」。據悉,這個星系以希臘英雄 赫拉克勒斯(Heracles)的名字命名。它可能曾在約100億年前跟銀河系糾纏在一起,那個時候,我們的星系還只是一個嬰兒。
  • 英國研究團隊發現銀河系內存在一個「化石星系」
    據外媒報導,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LJMU)的丹尼-霍塔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銀河系內存在一個「化石星系」。利用斯隆數字天空調查的阿帕契點天文臺銀河系演化實驗(APOGEE)的數據,科學家們得出結論稱,這個被稱為赫拉克勒斯(Heracles)的星系在100億年前與銀河系發生碰撞並合併。
  •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為宇宙誕生之初的天體
    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
  • 科學家的回答,再次顛覆人類從前認知!
    科學家的回答,再次顛覆人類從前認知!一直以來人類都非常好奇自己究竟是怎麼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也很好奇地球上有這麼多千奇百怪的生物,他們又是怎麼來到地球上的?可是人類由於技術比較落後,文明等級也比較低的緣故,就促使的人類一直陷在地球上,無法獲得更多的認知!
  • 科學家發生一個深藏在銀河系內部的「化石星系」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整理了從斯隆數字巡天探測中心(SDSS)的阿帕奇天文臺星系演化實驗(APOGEE)收集的數據發現了隱藏在銀河系深處的一個被他們稱之為「化石星系」的東西。科學家們指出,這個化石星系可能在100億年前曾跟銀河系發生過相撞,而當時我們的星系還處於幼年時期。這個化石星系以希臘英雄赫拉克勒斯(Heracles)的名字命名。
  • 中國發現銀河系最大恆星級黑洞!顛覆認知
    這一中科院領銜的最新發現,顛覆了過往對恆星演化模型的認知。要知道,此前,按照天文學家的推演,銀河系中單個恆星黑洞的質量不超過太陽的20倍。這是因為,銀河系中質量非常大的恆星,隨著壽命的臨近,在坍縮成黑洞之前,會因為爆炸和強大的恆星風而失去大部分質量。留下太陽近70倍質量的餘量,完全超出了科學家們的想像。
  • 銀河系將要和仙女星系相撞,人類該怎麼辦?答案顛覆認知
    比如:銀河系,從過去100億年前到今天,銀河系都在不斷吞併比自己小的星系或者恆星系。科學家們發現,時至今日人馬座星系,每繞銀河系一周,都有部分恆星或者恆星系被銀河系吞併。而這種吞併行為,在宇宙中非常常見。
  • 第一批恆星誕生時間被改寫,哈勃望遠鏡的新發現,改變人類的認知
    這些問題多年來都讓科學家們困惑不已,此前,科學家們曾經通過普朗克太空望遠鏡觀測宇宙得到的數據,分析認為宇宙中最早的恆星是在大爆炸發生5.5億年之後形成的,不過,後來卻伴隨著一顆古老恆星的發現,讓這個推測被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