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歷史或將改變,人類發現「化石星系」,曾撞擊銀河系

2021-01-13 騰訊網

銀河系歷史或將改變,人類發現"化石星系",曾撞擊銀河系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宇宙一直都處於一種神秘的狀態當中,當然,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很大程度地激發了我們人類的好奇心,從古至今,我們對於宇宙的研究和探索,一直都都沒有停下過,在我們國家古代,一直都有著一個特殊的機構,在對於宇宙星辰的變化,進行記載和研究,雖然在古代,人們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為了延吉和記載,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卻豐富了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

而隨著現代科學理論的出現,尤其是天文望遠鏡發明之後,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便又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尤其是現代天體物理學理論誕生之後,人類對於宇宙的研究,便更加地深入了,比如宇宙的誕生,是138億年前一個體積無限小、質量無限大的奇點發生大爆炸產生的,而目前宇宙依舊處於不斷膨脹的狀態。

對於宇宙而言,在138億年前,剛剛發生大爆炸,宇宙範圍比較小,整體物質的密度極高,而且宇宙大爆炸產生的餘溫也依舊很高,在經過了數十億年之後,宇宙經過不斷的膨脹,逐漸變大,而宇宙的整體溫度,也慢慢冷卻下來了,在星雲物質當中,因為質量的原因,最終出現了最原始的恆星,而星雲當中的剩餘物質,漸漸成為了受恆星引力作用的各種天體,比如行星、衛星等等,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恆星系。

而這些恆星系,因為有著非常大的質量和引力,於是便開始組成了一些矮星系,在這個過程當中,矮星系越來越大,最終成為一個龐大的星系,而我們今天生活的銀河系,就是這樣一個範圍極大的星系,銀河系的誕生時間大約是在100億年前左右,此時的銀河系,還遠沒有如今這麼龐大,在隨後的100億年當中,銀河系也在不斷的進行吞併,最終達到了今天的範圍。

但是就以前的研究結果來看,天體物理學家們一致認為,銀河系在誕生的早期是比較平靜的,沒有其他相當的星系進行過碰撞,但是,最終天文學家的一些發現,在一定程度上面,已經徹底的打破這個觀點,因為他們在銀河系當中,發現了一個"化石星系",很有可能在銀河系形成的早期,撞擊了銀河系。

銀河系在這100億年當中,整體上面來說,不斷壯大主要還是依靠吞併一些矮行星,基本上應該沒有和其他的星系相撞,所以在銀河系的核心地段,存在著大量的白矮星,這些曾經的恆星的壽命普遍都超過了100億年,而且因為這個核心地帶的宇宙塵埃過多,導致了我們一直很難觀測這一地方,但是長時間的觀測和研究,最終還是發現了這個"化石星系"。

而天文學家們根據目前的數據進行推測,大致可以得知,這個"化石星系"的壽命也達到了100億年以上,也就是說,在銀河系形成的早期,這個星系就和銀河系相撞在一起了,為什麼大家會認為這個星系,原本不屬於銀河系呢?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這個星系雖然已經在銀河系當中存在了100億多年,但是星系內部的運行法則和相關特徵,跟銀河系內部的恆星有著很大的區別,也就是說它一直都保持自己原本的運行法則,一直都沒有改變,從而也就是說明了這個"化石星系"來源於其他星系,並不是銀河系本土的。

而天文學家們推測,大約在銀河系形成的早期,銀河系應該和另外一個星系產生了碰撞,最終銀河系將這個星系的一部分掠奪了過來,但是經過了100多億年的時間,卻沒有改變這個星系的整體成分和運行法則,嚴格來說,在很大程度上面,根本就不受銀河系的控制,獨立性非常強大。

對於銀河系來說,在宇宙當中,也算得上是一個比較大的星系了,而且銀河系本身也處於一個不斷增長的過程當中,在不久的未來,銀河系將和大、小麥哲倫星系進行碰撞,而且最終因為質量的原因,而將這兩個星系吞併,進一步擴大,而隨後銀河系本身,又會被仙女座星系給吞併,徹底的成為仙女座星系的一部分。

當然,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宇宙當中天體的變化,是非常漫長的,我們或許耗盡文明,也未必能夠看到!

相關焦點

  • 銀河系歷史將被改寫!科學家發現「化石星系」,顛覆人類認知
    恆星系統融合組成了矮星系,矮星系不斷融合變成了更大的星系,現代研究認為,大約100億年之前,銀河系就是這樣誕生的。那麼,銀河系誕生之初,它的情況是怎樣的呢?在過去的研究中,科學家們普遍認為,當銀河系處於形成階段的時候,它是比較平靜的,這個時候並沒有什麼「大碰撞」發生,不過,最近的一個發現卻可能顛覆了這個觀點。
  •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來自銀河系吞噬的河外星系
    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
  •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來自銀河系吞噬的河外星系
    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
  • 英在銀河系深處發現「化石星系」
    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撰文稱,他們利用斯隆數字巡天項目(SDSS)的星系演化實驗(APOGEE)提供的數據,發現了一個隱藏在銀河系深處的「化石星系」,這一研究結論可能會刷新我們對銀河系演化歷史的認知。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發現深藏的「化石星系」
    斯隆數字天空調查的阿帕奇點天文臺銀河演化實驗(APOGEE)的數據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隱藏在我們銀河系深處的「化石星系」。有色環顯示出被稱為赫拉克勒斯的化石星系提議的化石星系可能在一百億年前與銀河系相撞,那時我們的銀河系還處於起步階段。天文學家將其命名為Heracles,以古希臘英雄的名字命名,該英雄在銀河系誕生時就獲得了不朽的禮物。赫拉克勒斯殘餘物約佔銀河系球形暈圈的三分之一。
  • 科學家發現隱藏在銀河系內的古老「化石星系」
    據外媒BGR報導,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古老的 "化石星系 "的跡象,它就藏在我們的銀河系裡面。科學家認為,這個星系在很久以前曾與銀河系相撞。該星系是通過在銀河系深處發現具有不同構成的古老恆星來識別的。研究人員利用斯隆數字天空調查的阿帕契點天文臺銀河系演化實驗的數據表示,他們發現了一個古老的 「化石星系」的遺蹟,這個星系可能對銀河系的成長做出了巨大貢獻。
  • 科學家在銀河繫心髒發現「化石星系」跡象
    據外媒報導,我們自己的銀河系有著一個戲劇性的童年。天文學家在其回憶錄中揭開了新的篇章,他們發現隱藏在這個星繫心髒附近的一個可能存在的「化石星系」。據悉,這個星系以希臘英雄 赫拉克勒斯(Heracles)的名字命名。它可能曾在約100億年前跟銀河系糾纏在一起,那個時候,我們的星系還只是一個嬰兒。
  • 110億年前,一個巨大星系曾撞上銀河系,徹底改變了銀河系
    根據科學家的觀測,大約在30-40億年後,距離我們254萬光年的仙女座大星系將會撞上銀河系,本星系團兩個最大的星系將會上演宇宙中轟轟烈烈的天地大碰撞。實際上,星系碰撞是宇宙中很常見的事情,人類迄今為止已經在宇宙中拍攝到了許多正在碰撞、合併的星系。即使是我們的銀河系,在今天以前一百多億年的歲月裡,也已經發生過多次碰撞了。這些碰撞包括對很小的衛星星系的吞併,也包括巨大星系的合併。
  • 110億年前,一個巨大星系曾撞上銀河系,徹底改變了銀河系
    目前,科學家已經對歷史上發生過的一些嚴重碰撞有過一些了解,比如:蓋亞-恩克拉多斯星系(又被稱為蓋亞-恩克拉多斯香腸),在大約90億年前撞擊銀河系;海爾米星流,是銀河系內的一個星流,來自於大約100億年前的一次星系碰撞;紅杉星系,是一個矮星系,在大約90億年前被銀河系吞併;
  • 銀河系深處找到「化石星系」
    「化石星系」。這一發現可能會刷新我們對銀河系演化歷史的認知。    研究人員將這個「化石星系」命名為「赫拉克勒斯」,認為它可能在100億年前與還處於嬰兒期的銀河系發生了碰撞。    研究小組成員、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的裡卡多·斯基亞文解釋說:「要找到這樣一個化石星系,我們必須研究成千上萬顆恆星的詳細化學組成和運動。
  • 英在銀河系深處找到「化石星系」
    (APOGEE)提供的數據,發現了一個隱藏在銀河系深處的「化石星系」。這一發現可能會刷新我們對銀河系演化歷史的認知。「它們如此與眾不同,只可能來自另一星系,通過對它們進行詳細研究,我們追溯出這個化石星系的精確位置和歷史。」
  • 英國研究團隊發現銀河系內存在一個「化石星系」
    據外媒報導,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LJMU)的丹尼-霍塔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銀河系內存在一個「化石星系」。利用斯隆數字天空調查的阿帕契點天文臺銀河系演化實驗(APOGEE)的數據,科學家們得出結論稱,這個被稱為赫拉克勒斯(Heracles)的星系在100億年前與銀河系發生碰撞並合併。
  • 銀河系深處,隱藏著這樣一個「化石星系」……
    英在銀河系深處找到「化石星系」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英國科學家在近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撰文稱,他們利用斯隆數字巡天項目(SDSS)的星系演化實驗(APOGEE)提供的數據,發現了一個隱藏在銀河系深處的「化石星系」。這一發現可能會刷新我們對銀河系演化歷史的認知。
  •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為宇宙誕生之初的天體
    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
  • 英國在銀河系深處找到「化石星系」,刷新銀河系演化歷史認知
    英國科學家在近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撰文稱,他們利用斯隆數字巡天項目(SDSS)的星系演化實驗(APOGEE)提供的數據,發現了一個隱藏在銀河系深處的「化石星系」。這一發現可能會刷新我們對銀河系演化歷史的認知。
  • 克拉肯星系在110億年前,與銀河系發生碰撞,造成銀河系的改變
    他們研究了歷史上的五次大型星系碰撞(每次涉及1億顆恆星或更多),其中還包括一次發生在100多億年前碰撞,而100多億年前的這次碰撞也是銀河系歷史上最大的星系碰撞,這個星系被稱為克拉肯星系。,碰撞改變了當時銀河系的面貌,很可能為我們的銀河系增加了13個球狀星團。
  • 科學家發生一個深藏在銀河系內部的「化石星系」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整理了從斯隆數字巡天探測中心(SDSS)的阿帕奇天文臺星系演化實驗(APOGEE)收集的數據發現了隱藏在銀河系深處的一個被他們稱之為「化石星系」的東西。科學家們指出,這個化石星系可能在100億年前曾跟銀河系發生過相撞,而當時我們的星系還處於幼年時期。這個化石星系以希臘英雄赫拉克勒斯(Heracles)的名字命名。
  • 銀河系的"家譜"揭示了神秘的克拉肯星系
    對環繞銀河系的密集星團進行的新分析,為我們提供了最完整的銀河合併歷史。在這些數據中,有110億年前發生的一個以前未知的合併事件,它完全改變了我們銀河系的形狀。天文學家已經命名了那個被銀河系所歸入的銀河系——克拉肯。 這些恆星群被稱為球狀星團,通常被認為是早期宇宙的"化石"。
  • 銀河系的「家譜」揭示了神秘的克拉肯星系
    一組天文學家通過人工神經網絡模擬環繞銀河系狀星系運行的球狀星團,利用數據和軟體模擬出的銀河系的五次星系合併。利用這些信息,天文學家們正在計劃建立一個「家族樹」來描述銀河系的碰撞歷史。
  • 45億年後 銀河系撞仙女星系?
    據科技日報此前報導,仙女星系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正以每秒300公裡的速度朝向銀河系運動。它與銀河系的相遇相撞將發生在30—40億年後,60億年後將併合、融合成為一個星系。  在天文學家看來,相撞這件事算不得什麼大事,但畢竟其中一個星系是我們地球所在的星系,所以看到這個消息,可是急壞了大批網友,特別是聯想到最近中國大火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難道要流浪太陽系、流浪銀河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