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肯星系在110億年前,與銀河系發生碰撞,造成銀河系的改變

2020-11-26 網易新聞

2020-11-20 12:13:06 來源: 相思娛樂

舉報

  克拉肯星系碰撞是已知最大規模的碰撞

  近日,研究人員們使用人工智慧來匹配不同的星團的年齡、運動和化學成分,試圖解開有關銀河系發生碰撞過程中的謎題。他們研究了歷史上的五次大型星系碰撞(每次涉及1億顆恆星或更多),其中還包括一次發生在100多億年前碰撞,而100多億年前的這次碰撞也是銀河系歷史上最大的星系碰撞,這個星系被稱為克拉肯星系。

  
克拉肯星系碰撞改變了銀河系的面貌

  科學家表明,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發生在110億年前,當時銀河系的質量比現在小四倍,而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是銀河系經過的最重要的合併,碰撞改變了當時銀河系的面貌,很可能為我們的銀河系增加了13個球狀星團。

  
不斷的星系碰撞,最終使銀河系變成現在的樣子

  在過去的120億年裡,銀河系至少與鄰近的星系發生了十幾次碰撞,並將其吞噬,包括鄰近星系的恆星。 隨著每一次星系合併,我們星系的形狀、大小和運動都永遠地改變了,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認識的螺旋形。

  
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擬,來尋找銀河系吞噬其他星系的證據

  科學家們使用計算機模擬來分析銀河系內所有已知的球狀星團,那些古老的、密度大的球體,其中有多達100萬顆恆星是在同一時間形成,而我們的星系中至少擁有150個這樣的星系團,天文學家認為這些星系團是銀河系在其漫長的成長過程中,吞噬其他古老星系的有力證據。

  
重現星系合併的過程

  並且科研人員還開發了一套人工智慧算法,用來識別基於恆星共享屬性的球狀星團,首先在數千個模擬星系上運行該算法,一旦該算法能夠準確地預測到假想星系中球狀星團的形成、演化和毀滅,該團隊就將其釋放到銀河系中。同時利用蓋亞太空探測器獲得的數據,該算法分析了我們星系中已知球狀星團的年齡、運動和化學成分,用以重現它們合併到銀河系的過程。經過這兩種方法的結合使用,科研團隊準確地預測銀河系歷史上的五次合併,蓋亞-恩克拉多斯星系(又被稱為蓋亞-恩克拉多斯香腸),在大約90億年前撞擊銀河系;海爾米星流,是銀河系內的一個星流,來自於大約100億年前的一次星系碰撞;紅杉星系,是一個矮星系,在大約90億年前被銀河系吞併;人馬座矮橢球星系:直徑約為10000光年,是銀河系的衛星星系之一,在最近幾十億年的時間裡已經多次穿越銀河系,最終將被銀河系吞併。以及之前都不曾被人所知的克拉肯星系碰撞。

  
星系碰撞應該是常見現象

  這五次星系碰撞合併只是銀河系成長過程中的一小部分,因為在星系形成的道路上,這種事情是經常發生的,很可能還有更多的小規模合併也促成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銀河系。天文學家們懷疑,至少還有15次其他星系的合併發生在我們的銀河系,而每次合併涉及到1000萬顆或更多的恆星,之後也會對它們的殘骸進行尋找。

  

  然而,另一個改變星系的碰撞合併時間將會發生,目前距離銀河系250萬光年處的仙女星系,未來會和銀河系發生不可避免的碰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110億年前,一個巨大星系曾撞上銀河系,徹底改變了銀河系
    >蓋亞-恩克拉多斯星系(又被稱為蓋亞-恩克拉多斯香腸),在大約90億年前撞擊銀河系;海爾米星流,是銀河系內的一個星流,來自於大約100億年前的一次星系碰撞;紅杉星系,是一個矮星系,在大約90億年前被銀河系吞併;人馬座矮橢球星系:直徑約為10000光年,是銀河系的衛星星系之一,在最近幾十億年的時間裡已經多次穿越銀河系,最終將被銀河系吞併。
  • 110億年前,一個巨大星系曾撞上銀河系,徹底改變了銀河系
    目前,科學家已經對歷史上發生過的一些嚴重碰撞有過一些了解,比如:蓋亞-恩克拉多斯星系(又被稱為蓋亞-恩克拉多斯香腸),在大約90億年前撞擊銀河系;海爾米星流,是銀河系內的一個星流,來自於大約100億年前的一次星系碰撞;紅杉星系,是一個矮星系,在大約90億年前被銀河系吞併;
  • 克拉肯星系事件是已知最大規模的碰撞,對銀河系的形成,至關重要
    他們研究了歷史上的五次大型星系碰撞(每次涉及1億顆恆星或更多),其中還包括一次發生在100多億年前碰撞,而100多億年前的這次碰撞也是銀河系歷史上最大的星系碰撞,這個星系被稱為克拉肯星系。克拉肯星系碰撞改變了銀河系面貌科學家表明,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發生在110億年前,當時銀河系的質量比現在小四倍,而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是銀河系經過的最重要的合併,碰撞改變了當時銀河系的面貌,很可能為我們的銀河系增加了13個球狀星團。
  • 銀河系的「家譜」揭示了神秘的克拉肯星系
    一項對環繞銀河系的密集星團的新分析為我們提供了最完整的銀河合併歷史。在這些數據中,有110億年前發生的一個未知合併事件,它完全改變了我們銀河系的形狀。天文學家將這個歸於銀河系的星系命名為克拉肯星系。
  • 銀河系的"家譜"揭示了神秘的克拉肯星系
    對環繞銀河系的密集星團進行的新分析,為我們提供了最完整的銀河合併歷史。在這些數據中,有110億年前發生的一個以前未知的合併事件,它完全改變了我們銀河系的形狀。天文學家已經命名了那個被銀河系所歸入的銀河系——克拉肯。 這些恆星群被稱為球狀星團,通常被認為是早期宇宙的"化石"。
  • 銀河系家譜弄清楚了,且弄清楚了家譜中最大支脈來自哪個星系
    他們利用人工智慧破譯了圍繞銀河系運行的150個球狀星團的運動。通過這樣做,他們發現了數十億年前我們的銀河系與他們稱之為「克拉肯(Kraken)」星系的巨大碰撞,這一事件為銀河系增加了數百萬顆恆星。在模擬中,研究人員能夠將宇宙鍾撥回到100億年前,以將單個球狀星團放置到一個原始星系中,這些星系最終合併成為銀河系。研究人員還能夠準確預測每個球狀星團何時與銀河系融合以及它帶來了多少顆恆星。
  • 新發現的「克拉肯合併」可能是銀河系歷史上最大的碰撞
    我們的銀河系是建立在碰撞的基礎上的,而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在銀河系包含超過100個十億顆恆星,但它並沒有被他們全部老老實實來。在過去的120億年中,銀河系至少發生了十二次碰撞,與附近的一個星系相撞併吞噬了它,吞噬了該鄰居的恆星,並將它們混合在一起,形成不斷增長的繞太陽。
  • 30億年後,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的碰撞是否會發生?撞不上!
    這個大碰撞是科普還是末世論的腔調?在網上總會看到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未來30億年後將發生碰撞的信息。通常在介紹完這個信息之後,不免杞人憂天地闡述一下各種有關人類命運的聯想。因此,早就給地球、太陽幾十億年以後的事情安排了。50億年以後,太陽因能量衰竭,將劇烈膨脹,摧毀地球。反正總的結果就是這日子到時候就沒法過了。覺得這還不過癮,那麼30億年後,銀河系、仙女座星系發生交通事故,這事夠大了吧?不用等太陽膨脹了。這實際是一種唯心泛神論的思潮,而且文化底蘊影響了物理的理性邏輯和理性表達方式。
  • 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碰撞的時間推遲了6億年,太陽系有救了
    雖然地球所處在小星系是太陽系,但是太陽系圍繞銀心公轉,銀河系的命運也決定著太陽系的命運,決定著地球的命運。很早的時候,科學家通過觀測發現,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正在每秒110公裡的速度相互靠近,預計將在39億後相撞。兩個大星系的碰撞可是宇宙大事件,事實上,在浩瀚的宇宙中,星系的碰撞融合併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 40億年後,銀河系將與仙女座星系發生碰撞,人類會滅亡嗎?
    40億年後發生碰撞,碰撞之後兩大星系團融合成為一個新的大星系。在夜空中觀測到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人類到底能不能挺到40億年後,40億年不僅對於人類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甚至對宇宙來說也是一個不短的時間了,所以從客觀上來說,人類根本不能挺到40億年後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發生碰撞的那一刻,為什麼呢?
  • 45億年後,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將發生碰撞,那時人類該怎麼辦?
    大約45億年後,本星系群內的兩個超級星系將會發生史詩級的大碰撞,擁有4000億顆恆星的銀河系將會和擁有10000億顆恆星的仙女座星系會發生宇宙級的星系融合,整個過程將會持續幾十億年之久距離我們太陽最近的恆星叫做比鄰星,它距離我們大約4.2光年,而大部分的恆星其實相距十分遙遠,整個星系空洞的區域佔據了絕大部分,所以當數十億年後仙女座星系的整個恆星群到達銀河系邊緣時,大部分的恆星不會發生物理碰撞,而是會在引力的作用下互相影響,在銀河系和仙女座的中心地帶,恆星較為密集,他們發生碰撞的概率會稍微大於邊緣地帶。
  • 38億年後,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發生碰撞,到時候地球會怎麼樣?
    科學家通過觀測研究分析發現,銀河系和鄰居仙女座星系在未來也將會發生碰撞,只不過時間相對漫長,還需要38億年。可能對於人類來說,38億年的時間很久,可是在宇宙面前,38億年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銀河系和仙女坐星系的碰撞無可避免,於是有人就擔心那個時候地球的命運,如果38億年後,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發生碰撞,到時候地球會怎麼樣?
  • 銀河系未來與仙女星系發生碰撞以後,太陽會與其它恆星相撞嗎?
    宇宙自137億年前誕生開始就一直在不斷地擴大空間,導致了宇宙中星系之間都在相互遠離,當然一些星系之間由於引力的原因卻又在相互發生融合,通過觀察發現銀河系正在與旁邊的仙女星系不斷靠近,根據目前的速度來看大約在40億年以後,銀河系將與仙女星系撞成一團,最終兩個星系將融合成一個更大規模的星系,不過在整個碰撞過程當中,我們的太陽系會不會與其它恆星發生碰撞呢?
  • 銀河系60億前有一次過大碰撞?
    我們的銀河系在其生命周期中可能與其他星系發生過碰撞或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是宇宙中常見的現象。天文學家可以通過研究星系暈中作為這些事件的潮汐殘留物而遺留下來的碎片,推斷出質量增加到銀河系的歷史。這種方法對於研究歷史事件特別有效,比如幾十億年前人馬座矮星系的下陷,那次下陷使得星系地圖上可見恆星的潮汐流。
  • 銀河系歷史或將改變,人類發現「化石星系」,曾撞擊銀河系
    對於宇宙而言,在138億年前,剛剛發生大爆炸,宇宙範圍比較小,整體物質的密度極高,而且宇宙大爆炸產生的餘溫也依舊很高,在經過了數十億年之後,宇宙經過不斷的膨脹,逐漸變大,而宇宙的整體溫度
  • 仙女座星系:大約40億年內與銀河系相撞
    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物體的碰撞,如兩顆玻璃球的碰撞,水滴之間的碰撞。望向宇宙,也時常有碰撞的發生,小到星體,大到星系,其中星系碰撞,並非一般意義上的碰撞,而是一種引力交互作用。星系碰撞在宇宙是相當普遍的,這種碰撞帶來的不是只有毀滅,還有新生。
  • 在發生碰撞前 仙女星系光暈已經撞上了銀河系光暈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天文學家已經繪製出了銀河系附近星系仙女星系的一個巨大的隱形區域。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結果詳細描述了仙女星系氣體「光暈」的大小和結構--並發現它已經在出現宇宙碰撞之前,與銀河系的氣體「光暈」發生碰撞。
  • 38億年後,仙女座星系衝撞銀河系,太陽系會毀滅嗎?
    扣除掉太陽系的運動之後,可以知道,仙女座星系朝著銀河系運動的速度為110公裡/秒。雖然宇宙正在加速膨脹,遙遠的星系甚至以超光速遠離銀河系,但仙女座星系與銀河系的距離在宇宙尺度下近在咫尺,這兩個大型星系之間的強大引力會吸引彼此,足以對抗空間膨脹,所以它們會互相接近。
  • 三十七億年後仙女星系追尾銀河系,上演宇宙碰撞
    銀河是銀河系的一部分,它由幾千億顆離我們很遠的恆星組成。從銀河系向東北方的天空望去,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紡錘形的橢圓形光斑。這顆星體並非恆星,甚至也不在星系中。在宇宙中,這是另一個星系,它比銀河系還要大,它的名字叫仙女星系。仙星系距地球254萬光年。「仙女星系」就像254萬年前一樣。
  • 37億年後,仙女星系追尾銀河系上演宇宙大碰撞,地球和太陽會怎樣
    仙女星系科學家們通過觀測發現,宇宙從138.2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開始就在不斷的膨脹。不同的星系之間距離在不斷地擴大。多數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但是有一個星系卻是例外。這就是仙女星系。它在以秒鐘300公裡的速度向著銀河系飛奔而來。科學家預計在大約37億年後,仙女星系就會追上銀河系並且發生碰撞。宇宙中的兩個包含了數千億顆恆星的星系發生碰撞聽上去好像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近年來通過哈勃望遠鏡的觀測發現,宇宙中星系之間的碰撞融合是很常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