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家譜弄清楚了,且弄清楚了家譜中最大支脈來自哪個星系

2020-11-20 科技領航人

我們的銀河系從哪裡來?這是宇宙學中最大的問題之一,但直到現在,天文學家才開始闡明導致銀河系的神秘合併。

我們銀河系的第一個完整的家譜是由一個國際天體物理學家團隊重建的。他們利用人工智慧破譯了圍繞銀河系運行的150個球狀星團的運動。

通過這樣做,他們發現了數十億年前我們的銀河系與他們稱之為「克拉肯(Kraken)」星系的巨大碰撞,這一事件為銀河系增加了數百萬顆恆星。

人們認為,球狀星團是比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團彼此相關的密集星團,是合併形成我們星系的星系的剩餘部分。 一段時間以來,科學家們已經知道,星系可以通過合併較小的星系而生長,但是直到現在,人們對銀河系的形成還是一無所知。

該論文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研究了球狀星團的年齡、化學成分和軌道運動,並弄清楚了組成銀河系的衛星星系的特性。

研究人員使用球狀星團作為「化石」來重建星系的早期組成歷史,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套稱為E-MOSAICS的AI高級計算機模擬套件,該套件展示了球狀星團如何形成、演化和崩潰。

德國海德堡大學(ZAH)天文中心的迪德裡克·克魯伊森(Diederik Kruijssen)博士說:「將球狀星團的屬性與其宿主星系的合併歷史聯繫起來的主要挑戰一直是,銀河系組合是一個極為混亂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球狀星團的軌道被完全改組。」

克魯伊森說:「我們在模擬中對算法進行了數萬次測試,令我們驚訝的是,它僅使用球狀星團總體就能準確地重建模擬星系的合併歷史。」

在模擬中,研究人員能夠將宇宙鍾撥回到100億年前,以將單個球狀星團放置到一個原始星系中,這些星系最終合併成為銀河系。研究人員還能夠準確預測每個球狀星團何時與銀河系融合以及它帶來了多少顆恆星。

通過這樣做,研究人員實質上發現了五個以上原始星系的碎片。天文學家已經知道前四個——蓋亞·恩克拉德斯(Gaia-Enceladus)、Helmi streams、Sequoia和射手座(Sequoia and Sagittarius)。研究小組還發現了銀河系和一個被他們稱為「克拉肯(Kraken)」的神秘星系之間的未知碰撞。

「與克拉肯(Kraken)的碰撞一定是銀河系經歷過的最重大的合併。」克魯伊森說, 「以前,人們認為與約90億年前發生的蓋亞——埃德拉斯——香腸星系的碰撞是最大的碰撞事件。」

與克拉肯(Kraken)的合併發生在110億年前,當時銀河系的質量要小四倍。克魯伊森說:「與克拉肯(Kraken)的碰撞一定會真正改變當時的銀河系。」

迄今為止,銀河系已與大約五個擁有1億多顆恆星的星系合併,但也與另外15個擁有至少一千萬個恆星的星系合併。

那麼這五個星系的遺骸在哪裡? 當蓋亞·恩克拉德斯、香腸矮星系與銀河系碰撞時,我們認為我們的銀河系中增加了八個球狀星團。該星系的剩餘部分稱為「蓋亞香腸」,位於麥哲倫星系附近。

「現已鑑定出五個以上的原始星系碎片。」 克魯伊森說,「藉助當前和即將推出的望遠鏡,應該可以找到我們銀河系的原始星系的殘骸。」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解密了銀河系的家譜
    銀河系是一個包含我們所在的太陽系的星系,但長期以來我們銀河系的起源一直是一個謎。 銀河系擁有超過150個球狀星團(globular clusters)。球狀星團是由多達一百萬顆恆星組成的密集群,幾乎與宇宙本身一樣古老。其中許多星團形成於較小的星系中,這些星系合併形成了我們今天生活的星系。該研究通過使用其球狀星團現已成功推斷出銀河系的合併歷史並重建了家譜。
  • 銀河系的"家譜"揭示了神秘的克拉肯星系
    對環繞銀河系的密集星團進行的新分析,為我們提供了最完整的銀河合併歷史。在這些數據中,有110億年前發生的一個以前未知的合併事件,它完全改變了我們銀河系的形狀。天文學家已經命名了那個被銀河系所歸入的銀河系——克拉肯。 這些恆星群被稱為球狀星團,通常被認為是早期宇宙的"化石"。
  • 家譜中的精華——談名人的家譜
    名人家譜是家譜中的精華,也是研究名人家世、生平事跡的重要歷史文獻資料。      怎樣判定一部家譜為名人家譜      名人家譜,簡單地說就是記載了本族中一個或數個大名鼎鼎的人物的家譜。生活中我們常碰到這樣的情況:姓嶽的認定是嶽飛的後裔,姓李的祖先多是李世民、李白,……筆者曾在浙江的一潘姓宗祠見到過一塊「潘公仁美」的靈牌,那是把潘仁美作為自己的祖先。其實這絕大部分並不可信。試想,一部假定首次修纂於明末清初的家譜以五百年前的名人作為自己的祖宗,所憑又有何據?故判定一部家譜是否為名人家譜,應以名人的產生與家譜的修纂時間相距不遠為準繩,再參考其它資料而確定。
  • 《我的尋根/家譜情結》——《家譜與尋根》代序
    據村裡人所說,我們祖籍山西柳家村,但對於具體市縣沒人說的清楚。有人說是明代洪武年間遷徙過來的,有人則說不是。有人說是山西大槐樹移民,有人則說是陝西銅川遷徙。其實,在我們村幾十裡外三裡鎮柳家村(原為李後鄉柳家村,如今的三裡鎮澇池莊村),有一支柳姓,和我們同根同祖。
  • 「弄清楚」英語怎麼說?
    figure out:想出;理解;弄清楚。You can't change your career at 35.你不能在35歲時改行。You should have had it figured out by then.
  • 家譜的大用途
    這些數據包含範圍將可能拓展至4300萬人,主要是北美和西歐的,而且其中包括一個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家譜。這個家譜涵蓋了1300萬人,其中有一個今天很出名的人物——美國著名演員凱文·貝肯。資料主要來自Ancestry.com旗下的資料庫,它包含77萬人的信息,在歷史學家看來,這些信息是可靠的。19世紀初,美國發生了大規模人口遷徙,人們紛紛從南卡羅來納州湧入阿拉巴馬州。在此之前南方廣泛種植棉花,因過度用地,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土壤愈加貧瘠。
  • 銀河系的「家譜」揭示了神秘的克拉肯星系
    一項對環繞銀河系的密集星團的新分析為我們提供了最完整的銀河合併歷史。在這些數據中,有110億年前發生的一個未知合併事件,它完全改變了我們銀河系的形狀。天文學家將這個歸於銀河系的星系命名為克拉肯星系。
  • 新發現的「克拉肯合併」可能是銀河系歷史上最大的碰撞
    我們的銀河系是建立在碰撞的基礎上的,而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在銀河系包含超過100個十億顆恆星,但它並沒有被他們全部老老實實來。在過去的120億年中,銀河系至少發生了十二次碰撞,與附近的一個星系相撞併吞噬了它,吞噬了該鄰居的恆星,並將它們混合在一起,形成不斷增長的繞太陽。
  • 你是否了解一套完整家譜的組成?
    你是否了解一套完整家譜有幾部分組成嗎? 一 、姓氏源流 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來源與變遷,中國人的姓氏淵源大多很為古老,假若沒有古書或舊譜的記載,後人就很難考究得清楚。
  • 常州彭氏家族從美國請回「家譜」
    溧陽《彭氏宗譜》就是一例,「彭」氏是溧陽大姓望族,其家譜本分東門、南門兩支,但其中南門一支的家譜早已被美國人收藏,而其產權屬於日本東洋文庫。在修編彭氏家譜的過程中,上海圖書館無數次施以援手,美國猶他家譜學會多次從中周旋,後經日本東洋文庫授權,修撰者,就拿到了美方複製的南門家譜的膠片,最終如願完成宗譜。
  • 不認識世系圖表,別說你懂家譜丨詳解家譜之樹狀結構圖
    世系圖表是記載家族成員信息的結構圖與表格,是家譜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也是編修(續修)族譜的中心工作。編修者可能遇到過這種情況,把辛辛苦苦新修的家譜展現給族人時,族人的第一句話是:辛苦了!第二句話可能就是:我在哪一卷(冊、本)上,怎麼找不到呢?是不是把我落下了?
  • 我國科學家成功繪製高精度「細胞繁衍家譜圖」
    我國科學家成功繪製高精度「細胞繁衍家譜圖」 新華社上海8月8日電,生命由胚胎發育而來,那胚胎中的細胞又是從何發育而來?
  • 決定家譜質量高低的四大因素是什麼?(上)
    所以決定家譜質量高低的因素有以下四點:文字一部完整的家譜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是一個較大的人口資料庫。雖然說古代的家譜「秘不示人」,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今,家譜也是可以公開的出版物了(有的家族會把 新編修完成的家譜送到知名和當地的博物館進行收藏)。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編修新家譜時,要做好文字工作。
  • 【家譜知識】|家譜中一定不能缺的兩個東西,你知道是什麼嗎?
    在編修家譜中, 有一部分很重要的內容,那就是家訓和堂號。 家 訓 家訓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傳統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 中華姓氏的來源,背後的堂號和輩分,家譜的價值及影響
    最近,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在福州舉行,來自海內外姓氏文化專家和姓氏組織代表共兩百餘人與會,共同倡導傳承和保護中華姓氏文化,推動中華姓氏申報"世界記憶遺產"。我們這一代有幸共襄盛舉,所以,我認為我們很有必要知道自己的姓氏來源,以及在姓氏的背後,源遠流長的堂號和輩分,乃至最有價值的家譜。
  • 湯和家譜現揚州
    本報訊 曾經輔佐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因戰功顯赫被封為「東甌王」的大將湯和的完整家譜「現身」揚州!昨日,湯和的後人揚州市區八旬老翁湯志安將祖傳家譜無償捐贈給了揚州市檔案館。  昨日記者翻閱家譜複印件時看到,一冊冊家譜不僅詳細記載了湯氏家族的歷代世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跡,還記載了很多名人寫給湯氏重要人物的贊語。
  • 話劇《立秋》與柳林《楊氏家譜》
    觀眾感到,上述臺詞在整個劇目中一直起著一種鼓舞、激勵、振奮人心的作用。據《立秋》編劇姚寶碹先生講,此句臺詞摘錄自張正明先生《晉商興衰史》,而《晉商興衰史》這段文字,源自清代山西省柳林縣《楊氏家譜》。原文如下:天地生人,有一人莫不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有一日當盡一日之勤。業不可廢,道唯一勤。功不妄練,貴專本業。本業者,所身所託之業也。
  • 家譜三識:起源、格式、印刷!
    關於家譜的起源,人們是眾說紛壇,佔據最主流的是:殷商起源、周朝起源、春秋戰國起源、宋代起源這四種說法。雖說這四種起源說法都有一定的文獻資料, 但是每種說法都太片面,這四種起源說法都是以文字出現為基礎的,而根據考證,早在文字之前,家族世系就曾以結繩、口傳方式存在於漫長的原始社會中。
  • 數學史上的最豪華的頂級數學家家譜,原來歐拉是黎曼的祖師爺
    家族式社會一度成為古代中國的發展潮流,家族的家譜也成為家族的重要部分,直到今天仍有許多家族保留家譜。在數學史的發展中也有這麼一個家譜,它有頂級數學家組成,稱它為「最豪華家譜」一點也不為過!這個家譜要從萊布尼茨說起,萊布尼茨收了個學生叫約翰·伯努利,伯努利收了一個徒學生就是著名的歐拉,歐拉在他的那個時代是無敵的存在。然後歐拉收了一個學生叫拉格朗日,拉格朗日收了一個學生柯西,就是著名的柯西不等式的柯西。
  • 遍訪威海收錄畢氏家譜 退休夫婦十年編出萬人家譜
    畢吉琛向記者展示在電腦上記錄的畢氏家譜  文/片本報記者 林丹丹 馮硯農  在高區昌鴻生活小區有對姓畢的退休夫婦,在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裡,老兩口卻為了大哥「老畢家該有頭有尾」一句話,毅然開啟了整理畢氏家譜的旅途,並且一幹就是10年。10年間,他們自己出資四處走訪,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12月20日,這本歷時10年,記錄上萬畢家後人姓名,足足500多頁的畢氏家譜被印刷裝訂成冊,發放到畢氏後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