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肯星系在110億年前,與銀河系發生碰撞,造成銀河系的改變
他們研究了歷史上的五次大型星系碰撞(每次涉及1億顆恆星或更多),其中還包括一次發生在100多億年前碰撞,而100多億年前的這次碰撞也是銀河系歷史上最大的星系碰撞,這個星系被稱為克拉肯星系。 克拉肯星系碰撞改變了銀河系的面貌 科學家表明,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發生在110億年前,當時銀河系的質量比現在小四倍,而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是銀河系經過的最重要的合併
-
15億年後!大麥哲倫星雲將仙女座更早與銀河系來一次親密的碰撞!
我們已經知道,巨大而美麗的螺旋星系仙女座將在大約40億年後一頭撞進銀河系,雖然說,這種星系碰撞在宇宙是相當普遍的,例如一般認為仙女座星系在過去就曾經和其他星系至少發生過一次碰撞。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的銀河系將經歷不止一次劇烈的碰撞。
-
110億年前,一個巨大星系曾撞上銀河系,徹底改變了銀河系
根據科學家的觀測,大約在30-40億年後,距離我們254萬光年的仙女座大星系將會撞上銀河系,本星系團兩個最大的星系將會上演宇宙中轟轟烈烈的天地大碰撞。實際上,星系碰撞是宇宙中很常見的事情,人類迄今為止已經在宇宙中拍攝到了許多正在碰撞、合併的星系。即使是我們的銀河系,在今天以前一百多億年的歲月裡,也已經發生過多次碰撞了。這些碰撞包括對很小的衛星星系的吞併,也包括巨大星系的合併。
-
110億年前,一個巨大星系曾撞上銀河系,徹底改變了銀河系
目前,科學家已經對歷史上發生過的一些嚴重碰撞有過一些了解,比如:蓋亞-恩克拉多斯星系(又被稱為蓋亞-恩克拉多斯香腸),在大約90億年前撞擊銀河系;海爾米星流,是銀河系內的一個星流,來自於大約100億年前的一次星系碰撞;紅杉星系,是一個矮星系,在大約90億年前被銀河系吞併;
-
或是在幾十億年前,由銀河系與該矮星系的碰撞引發
天文學家們知道,因為繞銀河系核心的軌道收緊了,由於引力的作用,人馬座會反覆撞擊銀河系的圓盤。先前的研究表明,人馬座(所謂的矮星系)對恆星在銀河系中的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人甚至聲稱,銀河系標誌的螺旋結構質量提高了1萬倍,這可能是過去60億年來至少三起與人馬座相撞導致的結果。
-
半人馬座或曾撞過銀河系,科學家找到證據,42億年前很可怕
假如說,星球之間碰撞,是導致生命的告終,而星系的碰撞,或許是生命的開始。當然,星系之間的碰撞帶來的後果,首先是毀滅,但在星球毀滅之後,很有可能會引起一場「造星運動」,進而重生。 銀河系內的恆星或源於一次碰撞
-
半人馬座或曾撞過銀河系,科學家找到證據,42億年前很可怕
假如說,星球之間碰撞,是導致生命的告終,而星系的碰撞,或許是生命的開始。當然,星系之間的碰撞帶來的後果,首先是毀滅,但在星球毀滅之後,很有可能會引起一場「造星運動」,進而重生。 銀河系內的恆星或源於一次碰撞 這場造星運動可能讓這個被撞擊的星系重新孕育出新的星球,而且,在有外來星體的結合下,或許,新出現的星球的資源更加豐富,能夠出現生命的可能性會更高。
-
蓋亞數據顯示可能是人馬座星系與銀河系的碰撞促進了太陽系的產生
簡介:已知人馬座星系三次在引力拉扯下撞向銀河系,並且很有可能是4次,太陽形成於46億年前,這與人馬座其中一次撞擊時機吻合,太陽很有可能是在這次撞擊的漣漪波動下產生的。
-
數十億年前的宇宙碰撞是太陽系誕生的「鑰匙」?
根據研究表明,太陽系的存在其實和數十億年前那場碰撞息息相關,如果數十億年前沒有銀河系間的巨大碰撞,太陽系可能就不存在了!其實銀河系的碰撞並不是罕見的事件,銀河系有許多衛星星系,大約近60個。其中一個被稱為人馬座矮球狀星系(SGRDSPH),可能在人類、我們的世界和我們小小的文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碰撞的時間推遲了6億年,太陽系有救了
兩個大星系的碰撞可是宇宙大事件,事實上,在浩瀚的宇宙中,星系的碰撞融合併不是什麼稀奇的事。科學家觀測到過兩個星系的碰撞融合,絕對要比我們原來想像的要劇烈可怕得多。曾經科學家認為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的碰撞融合會非常溫和,它們不像天體的撞擊那樣具有毀滅性。可是通過觀測宇宙中發現的星系融合事件,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
-
小行星撞擊之類簡直弱爆了,銀河系與其它星系的大碰撞才有得看
這幾十年的時間裡,時不時總是能夠聽到各種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消息,今日說某個小行星將要撞擊地球,明日又說某某小行星要與地球擦肩而過。這些消息有真有假,不過不論真假,以人類現有的科學水平,一顆小行星是不足以對地球造成威脅的,要摧毀一顆小行星的方法很多。不過這不是我們這裡的主題。
-
銀河系翹曲身材或源自星系碰撞 太陽是「事故」留下的傷痕
根據模擬結果,這一翹曲將在6到7億年內繞銀河系中心完成一次旋轉。」相比之下,太陽繞銀河系運行大約需要2.2億年。 「此前有人提出,暗物質、磁場等或是造成這種翹曲結構的原因,但是後來發現,暗物質等因素無法解釋這種結構在未來6到7億年內的運動速度,並且這個速度貌似還在隨時間變化。」陳東說。
-
它和銀河系有3次碰撞,使得太陽星雲瓦解,太陽誕生了
星系之間的碰撞,是恆星的起源方式之一。銀河系在過去的60億年裡,和一個星系發生了三次碰撞,太陽就這樣在碰撞中誕生了。125億年前,那太陽系的起源是什麼?星系的碰撞在過去的歷史中,發生了很多次,兩個星系的星系核匯聚後,大概率會發生吞噬現象。大的星系核吞噬弱小的星系核,然後就形成了大型星系。銀河系附屬於室女座星系,它的演化過程基本就是這樣。
-
@美國國家地理:銀河系45億年後將與仙女星系碰撞,請做好準備…
昨天,@美國國家地理 也借著這個太空熱度向公眾科普了一把...這次,他們宣布,45億年後,我們所處的銀河系真的會與鄰近的仙女星系相撞。 什麼,真的會星系大碰撞?但是大家怎麼好像不緊張,反而想到了浪漫的「流浪太陽系」。
-
克拉肯星系事件是已知最大規模的碰撞,對銀河系的形成,至關重要
他們研究了歷史上的五次大型星系碰撞(每次涉及1億顆恆星或更多),其中還包括一次發生在100多億年前碰撞,而100多億年前的這次碰撞也是銀河系歷史上最大的星系碰撞,這個星系被稱為克拉肯星系。克拉肯星系碰撞改變了銀河系面貌科學家表明,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發生在110億年前,當時銀河系的質量比現在小四倍,而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是銀河系經過的最重要的合併,碰撞改變了當時銀河系的面貌,很可能為我們的銀河系增加了13個球狀星團。
-
37億年後,仙女星系追尾銀河系上演宇宙大碰撞,地球和太陽會怎樣
我們現在看到的仙女星系是它254萬年前的樣子。當這些仙女星系的星光剛剛啟程時,人類的祖先在非洲大草原上剛剛學會直立行走。科學家發現仙女星系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漩渦星系。它比銀河系還要大。我們所在的銀河直徑大約是10萬到18萬光年。仙女星系的直徑大約22萬光年,至少是銀河系直徑的1.2倍。在仙女星系中含有大約一萬億顆恆星,至少是銀河系恆星總數的2.5倍。
-
50億年前銀河系與矮星系的「親密接觸」
目前,西班牙科學家表示,太陽的誕生是由於50億年前銀河系與體積較小的人馬座矮星系近距離碰撞所致,這一事件為後續地球生命的孕育拉開了帷幕。對太陽系鄰近恆星年齡的分析表明,銀河系至少3次碰撞人馬座矮星系,每次碰撞事件不久在銀河系形成了恆星爆炸式孕育,此類宇宙碰撞引起一系列漣漪事件,其中之一導致了47億年前太陽的形成。
-
新的研究揭示了57億年前的銀河系往事
——在過去的時間裡,銀河系曾與另一個星系發生過三次碰撞,第一次碰撞就產生了太陽(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2020年5月的《自然天文學》上)。在對蓋亞(Gaia)衛星傳回的大量數據進行研究以後,研究人員認為銀河系與半人馬座矮星系發生的三次碰撞分別發生在57億年前、19億年前以及10億年前。
-
40億年後,銀河系將與仙女座星系發生碰撞,人類會滅亡嗎?
原來科學家發現,宇宙中還存在一個比銀河系還大的天體結構,這個天體結構叫做本星系團,它的直徑為1000萬光年,在這個本星系團中包含有50多個大大小小的星系,其中就包括銀河系和仙女座兩個大星系,由於在本星系團中不存在一個絕對質量的中心天體,所以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這兩個大的星系團在各自引力作用下,相互圍繞對方旋轉,而且它們的旋轉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相互靠近對方的,根據兩大星系團的旋轉速度計算,它們會在
-
新發現的「克拉肯合併」可能是銀河系歷史上最大的碰撞
我們的銀河系是建立在碰撞的基礎上的,而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在銀河系包含超過100個十億顆恆星,但它並沒有被他們全部老老實實來。在過去的120億年中,銀河系至少發生了十二次碰撞,與附近的一個星系相撞併吞噬了它,吞噬了該鄰居的恆星,並將它們混合在一起,形成不斷增長的繞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