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3個月,謎底終於揭曉,吉林大學于吉紅院士擔任JACS執行主編。
于吉紅,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吉林大學未來科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主任,吉林大學化學學院無機合成與製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1985年至1995年在吉林大學化學系分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師從徐如人院士。1995年博士畢業後留校。
1996年至1998年先後在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和日本東北大學物理系做博士後研究。1999年晉升為教授,2001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同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4年受邀為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客座教授,2007年受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6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現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期刊Chem. Sci.副主編,國際分子篩協會理事、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中國化學會理事。其主要研究方向為分子篩納米孔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在能源環境領域的應用。迄今,在包括Science等期刊上發表SCI檢索論文300餘篇;獲授權專利20餘項;主編著作4 部、合作出版著作3 部。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獲IUPAC化學化工傑出女性獎、全球華人無機化學「Bau Family Award",第六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及首批「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
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97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及重大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等,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負責人、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團隊負責人。
JACS中文名稱為《美國化學會志》,由美國化學會創辦於1879年,到2019年已經有130年歷史。2011年影響因子為9.907,出版文章數3176篇,總引用數408,307次。2012年影響因子為10.677,出版文章數3099篇,總引用數431,286次。2013年影響因子為11.444,總引用數462,510次。2014年影響因子為12.113,總引用數489,761次。2019年影響因子為14.612,總引用數556,233次。
JACS可以說是每個化學人夢寐以求的能發一篇論文的地方。可以說是化學類雜誌的龍頭。有些人會說美國化學會志的影響因子不是最高,這個有點像以人均GDP來衡量國力的強大與否一樣。影響因子就是兩年內的平均引用次數,很狹隘的一個評價指標。2003年JACS的影響因子是6.5,可是它的總引證次數和被引次數是雄踞第一(遠遠超過第二名),這說明JACS的覆蓋面、信息量是無與倫比的。而且影響因子評價中總文章數是分母,很大型的期刊影響因子不容易顯著提高,不過也不容易波動。加上JACS既有簡訊類文章,又有全文型的文章,這也是影響它影響因子的重要原因。綜合而論,JACS以其總優勢可以當之無愧地稱之為執掌化學類期刊之牛耳者。
來源 | 高分子科學前沿、百度百科